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玉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20-2021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产科DIC患者的抢救过程。结果:从资料分析数据发现6例产科DIC均抢救成功。结论:产科DIC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尽快去除病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5 35例DIC患者的原发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22例抢救成功,13例患者死亡。不同原发病的患者发生DIC的临床表现不同。结论处理原发病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密切观察DIC诊断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成分输血抢救治疗产后DIC的疗效。方法 产科DIC患者3例,参照DIC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制定成分输血等综合治疗方案,合理输注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冰冻血浆、冷沉淀、小剂量肝素等,检测出凝血功能,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例产科DIC患者应用成分输血、小剂量肝素等治愈2例,围产儿存活2例。结论成分输血在产后DIC抢救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医学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机制的深入研究及规范的西医治疗方法运用,使得DIC的抢救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但鉴于DIC病情的复杂、严重、多变,抢救成功率整体依然偏低;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在DIC的早期、极期治疗,后期调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能提高预后整体疗效。文章综合概述了中医药在DI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出血合并DIC 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产科DIC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DIC患者9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合理应用成分输血,观察治疗效果。结果9例产科DIC患者,治愈7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成分输血在产科DIC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是目前抢救产科DIC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吴松远  张楠  孔丙元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90-4091
目的:应用悬浮少白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血浆等血液成分,探讨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DIC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产科DIC患者,根据失血量、中心静脉压、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变化,及时输入患者体内所需的血液成分。结果:通过常规治疗和成分输血治疗,本文对18例产科DIC患者治愈16例,治愈率88.9%。结论:成分输血在产科DIC的抢救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诱因、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4例,死亡2例;剖宫产13例,子宫切除6例;围生儿13例,死亡4例。结论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宫内死胎、产后出血、重症肝炎是产科DIC的发病诱因。对产科DIC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去除病因,及时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抢救产科DI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IC患者的救治方法及时机,以期找到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挽救产妇的生命。方法:对14例DIC患者的抢救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DIC患者8例存活,6例死亡。结论:充分认识凝血纤溶像在DIC患者术中术后的作用,适量、合理地使用肝素及凝血因子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对2005年10月~2010年10月5年间收治的30例产科DI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DIC高危因素为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去除病因、止血、合理使用肝素及补充凝血因子、高度警惕全身各脏器缺血性损害是抢救产科DIC患者的重要方法。结论:早期明确DIC的诊断,大量输注凝血因子、血小板及新鲜血浆,及时使用肝素,果断终止妊娠或切除子宫是抢救产科DIC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产科DIC患者的抢救过程。根据产科DIC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尽早做出诊断,积极去除病因,给予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治疗,在此基础上,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局部应用凝血酶。结果13例患者中治愈12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尽快去除病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重视凝血酶的局部应用,可提高产科DIC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产科DIC患者的抢救过程.根据产科DIC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尽早做出诊断,积极去除病因,给予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治疗,在此基础上,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局部应用凝血酶.结果 13例患者中治愈12例,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尽快去除病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重视凝血酶的局部应用,可提高产科DIC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围产期严重的并发症,对母婴危害大。为更好地对其实施抢救护理,对我院1994年以来发生的5列患者的抢救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指出做好预防措施,及时处理诱发疾病,密切 观察病情,警惕DIC的发生,掌握各种临床检验资料并注意其动态变化,及时准确进行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做好心理护理是抢救护理DIC患者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中的作用和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CBP技术应用在重症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并重点突出早期(有DIC和MODS先兆时)介入使用,回顾以往抢救病例并作分析讨论。结果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提高重症产科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临床特点、救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产科DI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产科DIC发生与产科严重并发症(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相关。38例患者抢救成功35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有效维持微循环及补充凝血因子,把握好子宫切除的时机是抢救DIC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产妇的临床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急性DIC患者20例,在常规抢救及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精心护理。结果经治疗,20例急性DIC患者的各项症状均得以纠正,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显著上升(P<0.01),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产科急性DIC患者实施早期及时诊断、治疗及精心护理是抢救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张克俊 《中原医刊》2011,(2):112-113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中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成分输血抢救的13例产科DI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祛除病因,成分输血等治疗,阴道等出血明显减少,休克症状改善。治愈11例,死亡2例,治愈率84.6%;围生儿死亡2例,其中新生儿死亡1例,宫内死胎1例。结论产科DIC救治应早诊断、早治疗,应根据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制定正确的成分输血方案;早期成分输血有助于祛除病因、赢得抢救时间,合理使用各种成分血液制品,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余凤花 《海南医学》2007,18(11):111-112
目的 探讨产科急性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产科急性DIC,根据诱发DIC的原发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去除病因,抗休克,扩容纠酸,适时、适量运用肝素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输入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对无法控制的阴道出血果断切除子宫.结果 10例抢救成功,2例失败(患者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尽早去除诱发产科急性DIC的原发病因,阻断促凝物质继续进入母血循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根据DIC病情适时、适量使用肝素.对抢救后阴道仍出血不止者应果断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8.
叶光福  杨博  吴志雄 《当代医学》2013,(19):107-108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抢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重度子痫并发DIC及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抢救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孕妇治愈4例,死亡2例,治愈率66.67%,病死率33.33%;新生儿死亡2例,病死率33.33%。结论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重度子痫并发DIC及MODS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并发DIC救治24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并发DIC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降低DIC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收治的24例产后出血并发DIC病例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9例,3例患者由外院转入时已发展为DIC晚期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入院后数分钟死亡,1例合并重症肝炎并发肝昏迷死亡,1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死亡。结论:及时去除病因,尽早足量输血并补充凝血因子是预防DIC的关键。早期诊断DIC、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尽早选择性小剂量使用肝素适时切除子宫是抢救产科DIC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救治。方法:对产科18例DIC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18例患者进行分析,DIC抢救肝素应用要早,输血以鲜血为主,15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产科DIC病情危重,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行全子宫切除术是挽救产妇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