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取心井段和单井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南阳凹陷白秋地区大量钻井取心、地震剖面、测井资料分析,对沉积微相横向对比及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确定了白秋地区核三段二亚段(H23)-核二段一亚段(H12)沉积亚相由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构成,浅湖-半深湖次之,主要沉积微相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支流间湾和前三角洲泥.目的层段物源稳定,主要来自东北部,不同砂层组在区内沉积相展布表现出一定的时空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马玉  赵薇  马荣  龚琴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12):102-104,7
南阳凹陷白秋地区目的层沉积亚相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浅湖-半深湖,但沉积微相类型及展布特征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识别。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建立了白秋地区的测井相识别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白秋地区沉积微相进行初步研究,明确了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为油田下一步开发调整和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二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了解区域沉积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对大量野外剖面观察、地震剖面资料、测井资料、取心井段和单井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须家河组二段为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3种沉积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占优势,先期形成的河口坝往往受后期水下分流河道冲刷侵蚀而得不到完整保存,所以须家河组二段河口坝不甚发育,在剖面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多呈冲刷截切叠置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现有钻井的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东岭地区火石岭组一段的总体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取心井的岩心分析,并结合单井沉积微相分析,认为该区域火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扇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辫状河道、分流河道间等微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微相)。湖泊相主要发育半深湖一深湖亚相。通过对该区火一段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表明,火一段的砂体主要分布于火一Ⅱ、Ⅲ砂层组,其次是火一Ⅰ砂层组和火一Ⅳ砂层组。  相似文献   

5.
《油气地球物理》2013,(3):27-32
在详细观察描述岩心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测井资料、地震剖面资料,划分了取心井段的沉积微相,进而开展了单井的沉积微相研究,认为研究区阿克库勒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和湖底扇相,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亚相和多个微相。研究认为,阿1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前缘亚相沉积,阿3时期北部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中部地区主要发育湖底扇内扇与浅湖沉积,南部地区主要发育湖底扇中扇沉积。提出了研究区发育的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组合以及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湖底扇组合两种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建立了东濮凹陷桥口地区Es3^下 亚段测井相与沉积相的关系,研究了沉积微相类型及主要含气单元-Ⅳ砂组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表明,Es3^下 主要砂体沉积徽相类型为曲流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湖底扇扇中水道以及浅湖砂坝砂体。  相似文献   

7.
东营凹陷辛50断块沙一段、沙二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凹陷辛50断块作为一个典型的高含水开发期复杂断块油田,进行开发后期细致的沉积微相研究对油藏立体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辛17井测井曲线、分层、岩性剖面、相层序、粒度特征、物性特征和沉积微相类型等的研究,研究区沙一段主要发育湖泊相中的滨浅湖亚相,又可细分为3种沉积微相:滨浅湖砂质坝微相、滨浅湖砂质滩微相和滨浅湖泥微相;沙二段主要发育三角洲相沉积,其中沙二上亚段(1~7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沙二下亚段(8~15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又可划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等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又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微相。并在此基础上描述了辛50断块4个小层多个微相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地区中生界油气勘探潜力巨大,而麻黄山西区延安组沉积相划分一直存在争议,在对麻黄山地区沉积构造背景、岩心观察和测井分析的前提下,从沉积相标志入手,建立研究区的岩相、测井相组合,进行研究区延安组的沉积相分析。研究认为延5-延6段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延7段属于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沉积,延8-延10段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另外,还编制了延5-延8段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为更好地了解麻黄山西块延安组储层的发育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维禄  林晓海  刘婷 《特种油气藏》2012,19(2):54-58,137
青三段是松辽盆地主要含油层系高台子油层的重要层位,选取青三段作为目的层,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岩心观察、测井曲线以及地震资料等,对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青三段的沉积微相类型、展布特征以及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青山口组三段发育IV型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以及前三角洲3个亚相,根据不同的沉积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多种微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区青三段的沉积模式。研究区目的层三角洲砂体主要沉积在北西—南东轴线上,整体自南西向北东方向展布,主要砂体类型是河口砂坝砂体,在湖浪作用改造下,局部加厚形成前缘沙坝和滨外砂坝,这是IV型三角洲沉积的主要标志。河口砂坝、前缘砂坝和滨外砂坝成为油气藏的主要储集体。  相似文献   

10.
针对牛圈湖油田区域沉积微相较复杂,前人沉积相分析过于粗略,且牛圈湖油田东区上产迫切需要精细沉积微相支持的现状,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岩石薄片等资料,对研究区沉积相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牛圈湖油田东区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辫状河三角洲2种亚相以及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尤其是其中的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最有利区域,是下步上产的主攻潜力区域。通过重矿物及地震资料分析认为牛圈湖油田东区砂体由南、北2个物源控制,南物源起主要控制作用,而非前人认为的北物源。研究区南部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绥靖地区15口取心井岩心、测井、沉积构造以及野外露头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并采用沉积学原理和方法对绥靖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7油层组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并进一步划分出了三种沉积微相:分流河道、天然堤和分流间洼地微相;分流河道和天然堤微相为储集层骨架砂体。同时对长7油层组各小层(长71、长72、长73)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聚集受有利沉积相带的控制,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微相和天然堤微相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也是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2、3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岩心观察,认为工区盒2、3段,不仅仅发育单一河流相沉积体系,而是发育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识别并划分了工区内沉积相、沉积亚相、沉积微相.另外,对工区特有沉积特点的研究,结合沉积过程和岩性特征,对重点沉积微相进一步划分为超微相.早二叠世,鄂尔多斯盆地克拉通沉积阶段,盆地内部坡度非常平缓的地形和北部蚀源区的抬升是形成大牛地气田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的主要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13.
蠡县斜坡高阳地区沙一下亚段油气资源丰富,是近年来主要的勘探层系。为进一步落实沙一下亚段沉积相展布特征,明确下一步勘探开发方向,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对沉积相标志、类型、分布及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蠡县斜坡高阳地区沙一下亚段广泛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存在细砂岩、粉砂岩、泥岩3类岩性,可划分出9种岩相类型;②沙一下亚段测井相类型多样,主要发育箱形、钟形、指形、漏斗形及平直形5种;③在地震剖面上,沙一下亚段表现为小型叠瓦状前积和隐性前积2种反射特征;④高阳地区沙一下亚段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4种微相,沉积微相特征及演化规律与湖平面升降密切相关,不同时期沉积微相分布与演化特征各异。在上述沉积特征研究基础上,建立湖盆萎缩期和湖盆扩张期2种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模式,可为类似区域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油田安定区延长组长6段沉积微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和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子长油田安定区长6油层的地层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段为湖泊三角洲相沉积,其中长64-长62为三角洲前缘亚相,长61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前三角洲亚相不发育.长62和长63是研究区的主要含油层,其分布受沉积微相的控制,在水下分流河道及分流河道侧翼发育好,而在分流间湾及滨浅湖微相区较薄甚至没有.  相似文献   

15.
以岩心、测井及综合录井等资料为基础,对十屋油田SN17,SN18区块营城组和沙河子组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通过区内取心井单井相分析的同时,研究沉积构造、岩石微相特征,识别沉积微相与测井曲线间的关系,建立微相的测井相模式。研究表明本区为湖泊一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浅湖等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浅湖砂坝等微相。研究区沉积微相的划分以及沉积相模式图的建立将有助于油田的精细开发。  相似文献   

16.
靖边气田山西组23段为重要的含气层位和勘探层位,对其沉积相与砂体展布进行研究可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该段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山西组23段砂体展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洲平原亚相砂体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均较连续,发育稳定;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连续性差.综合分析认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微相的透镜状或带状砂体以及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条带状或指状砂体是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7.
沉积相研究是有利含油区带评价的基础,正确认识油藏沉积相特征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为基础,对小洼油田洼38块东二段储层沉积背景、沉积相标志、沉积相带划分及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块东营组二段在古地形和大洼断裂控制作用下形成了以中-细砂岩为主的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沉积,发育河口砂坝、分流河道间弯、前缘薄层砂和前三角洲泥等沉积微相.结合生产资料和储集层物性资料统计分析,认为河口砂坝微相沉积为较有利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各种沉积体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和电性特征,划分了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一段、阜二段沉积相;根据滩和坝在剖面、平面以及岩性上所呈现的特征,划分了滩和坝的类型,建立了各种相的沉积模式,分析了沉积模型的演化历史。据此指出:阜一段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至下而上发育前缘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天然堤微相,呈现出三角洲进积的特点,三角洲前缘亚相在阜一段沉积末期消失;阜二段发育滨浅湖亚相沉积,分为生物滩、鲕粒滩、灰质滩、浅湖砂坝和滨浅湖泥微相,有开阔浅湖砂坝和水下隆起区碳酸盐岩滩2种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9.
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亚段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亚段储层砂体厚度小且与泥岩薄互层的特点,通过岩心观察以及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查明了各砂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识别出湖泊相和三角洲相2种相类型。其中湖泊相以半深湖亚相的半深湖泥微相沉积为主;三角洲相发育了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包括河口砂坝、远砂坝、支流间湾和前三角洲泥微相。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及微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该模式对于进入中后期阶段的油气田尤其是砂泥岩薄互层型储层生产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综合岩相特征、沉积构造特征、测井相分析重新认识文安斜坡古近系沙一段的总体沉积特征,重新确定其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对研究区沉积微相的详细研究认为:沙一上亚段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主要发育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席状砂和分流河道间微相,平面上朵状体呈东西向展布,根据水系划分可分为7个三角洲;沙一下亚段为浅湖沉积,主要发育重力流亚相、浅湖砂坝微相、浅湖至半深湖泥微相、碳酸盐台地亚相,发育碳酸盐台地和滨浅湖砂坝沉积.通过对沉积相的重新认识,有助于对文安斜坡沙一段成岩作用和沉积演化的认识,为油气勘探预测有利区带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