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为研究冷轧钢板表面耐蚀性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对冷轧钢板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表面清洁度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静态湿热试验和交变湿热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冷轧钢板的耐蚀性随生产过程不同而变化,其中退火过程降低了表面耐蚀性,干平整过程提高了耐蚀性,重卷涂油过程因表面附着有导致或加速腐蚀的物质,而使钢板耐蚀性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2.
陈红星  李建中  刘常升 《轧钢》2018,35(2):29-32
平整是冷轧带钢生产的重要工序,其可以消除带钢的屈服平台,提高其成形性能和质量。但平整液可诱发冷轧带钢表面黄斑缺陷的产生。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分析手段,分析了冷轧带钢表面黄斑缺陷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冷轧带钢表面平整黄斑缺陷的主要成分为铁氧化物,其产生过程与冷轧带钢表面电位和裂开的氧化膜电位差值有关。在平整液作用下,冷轧带钢表面氧化膜破损处可形成新的氧化膜,其生成速度越快,越有利于降低平整黄斑缺陷的发生率。平整液中添加剂磷酸盐和钼酸盐可以提高冷轧带钢表面氧化膜的生成速度,从而避免黄斑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冷轧平整机带钢表面平整液残留问题,分析了平整液残留的原因,根据吹扫系统吹扫位置分布以及压缩空气管路控制,采用了调整喷嘴角度、增加喷嘴数量、清理疏通气帘和导流槽以及定期检查压缩空气过虑装置等措施,基本杜绝了宽度1 800 mm以下规格带钢平整液残留缺陷,带钢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冷轧平整机带钢表面平整液残留问题,分析了平整液残留的原因,根据吹扫系统吹扫位置分布以及压缩空气管路控制,采用了调整喷嘴角度、增加喷嘴数量、清理疏通气帘和导流槽以及定期检查压缩空气过虑装置等措施,基本杜绝了宽度1 800 mm以下规格带钢平整液残留缺陷,带钢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塑性工程学报》2016,(5):77-82
针对以往湿平整轧制过程中平整液流量采用上、下辊缝等流量的设定方法,不但造成带钢上下表面延伸、粗糙度、耐蚀性以及清洁度存在差异,而且上辊缝平整液流量存在浪费问题,充分考虑到湿平整轧制的设备与工艺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于湿平整轧制过程的平整液流量差异性优化设定技术,通过对上、下辊缝的平整液采用差异化的流量设定,在保证带钢的整体延伸、粗糙度复印、耐蚀以及清洁度的前提下,优化上、下辊缝平整液的流量分配,降低带钢上、下表面延伸、粗糙度、耐蚀性以及清洁度的差异,减少上辊缝平整液的浪费,最大程度的降低平整液的总消耗以及废液处理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经济环保的目的。相关技术被投入到现场应用后,效果良好,为机组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电化学方法、开尔文探头测试技术、红外光谱法、工业大气挂片等试验方法对无机平整液A与有机型平整液B两种不同类平整液对冷轧钢板表面耐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平整液在冷轧钢板表面的成膜速度及其耐蚀性能优于有机平整液;然而无机平整液与后道工序所用防锈油的兼容性能不如有机平整液.  相似文献   

7.
钟庆东  郦希 《腐蚀与防护》2000,21(3):99-101
采用丝束电极研究了平整液对防锈油防护的影响。研究表明,涂油丝束电极在浸泡初期,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腐蚀电位平均值发生一定程度的正移。当腐蚀电位平均值达到最大值时,随着浸泡时间的工,腐蚀电位开始发生负 ,这一过程与油膜下发生的金属腐蚀过程有关。平整液对防锈油防护性能的影响表现在对涂油丝束电极腐蚀电位平均值及其方差随油膜下金属腐程度的变化上,经过比较,发现SP3平整液不影响涂油丝束电极腐蚀电位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某钢铁厂生产的冷轧中牌号无取向硅钢带表面出现黑斑缺陷。采用SEM和GDS分析了黑斑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分布。通过模拟钢带的冷轧及冷却过程,研究了黑斑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牌号无取向硅钢钢带上的黑斑为1~2μm厚的薄膜,主要成分为氧化物,并含有少量的有机物和乳化液。黑斑的形成原因为:冷轧过程中,乳化液、铁粉附着在钢带表面,其中的水分在高于100℃的轧制温度下汽化从而腐蚀钢带表面;在卷取后的冷却过程中,钢带表面金属原子离子化,产生电化学腐蚀,最终形成了黑斑。根据产生黑斑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更换乳化液,减少混入乳化液的杂质,改善钢带表面的吹扫效果,缩短钢带的储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李坤  崔宏涛  朱丹青  杜建伟 《轧钢》2015,32(6):24-26
平整是带钢加工的最后工序,其产品经涂油、包装后直接面向市场,为客户所用。平整工艺通过对轧制力、弯辊力、张力、速度等工艺参数和轧辊表面粗糙度的调整来改善退火后带钢的板形、获得需要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本文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平整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为冷轧带钢平整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冷轧板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冷轧辊表面粗糙度及平整工艺均对冷轧板表面纵向色差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整热轧油、调整冷轧辊表面粗糙度、平整辊表面粗糙度等工艺参数,可有效减轻或消除纵向色差缺陷,为进一步改进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电化学方法(EPR 法)研究了不同材料和各种敏化条件对奥氏体不锈钢敏化程度的影响,并采用摸拟贫铬区的 Fe-11%Ni-Cr(6~18%)钢,研究了 EPR 法的特性.发现对不含 Mo 的钢而言,贫铬区的铬含量在16%以下时,就发生再活化溶解,因此,EPR 法比 Strauss 法更灵敏。试验后试样表面的金相观察发现:在晶界或夹杂物周围,首先发生方向性侵蚀点,然后,连结成腐蚀沟.  相似文献   

12.
化学镀Ni-Cu-P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叶栩青  罗守福  王永瑞 《腐蚀与防护》2000,21(3):126-128,139
通过实验数据及图表论述了化学镀 Ni- Cu- P的工艺条件 ,探讨了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镀液的 p H值、施镀时间对镀层中 Ni、Cu、P质量百分含量、镀层的沉积速度的影响 ,总结随工艺参数变化镀层成分变化的趋势及规律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辽阳石化分公司烯烃厂F108裂解炉对流段炉管爆裂破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爆裂原因是由于炉管在高温下长期运行,管壁氧化腐蚀减薄并影响传热,同时管壁金相组织发生变化,使得炉管强度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14.
钛合金应力腐蚀开裂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电极法和 pH 试纸法直接测定了 Ti-5 Al-2.5Sn 和 Ti-5 Al-4V 在近中性3.5%wt.NaCl 水溶液中应力腐蚀裂纹顶端溶液的 pH 值,结果在1.7到2.0范围内。模拟实验的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金相跟踪观察证明上述钛合金应力腐蚀裂纹的扩展过程是首先在裂纹前端的塑性区中形成若干小裂纹,然后主裂纹与小裂纹相对扩展并最后连通。用扫描电镜检查了应力腐蚀开裂(SCC)断口形貌。基于这些结果,作者提出并讨论了钛合金 SCC 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结合灰色系统的建模方法来评价缓蚀剂效果,用灰色 预测GM(1,1)模型可以预测出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变化.该方法与线性回归法相比精确度高、使用方便,对缓蚀剂的评价与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相似文献   

16.
钢铁渗铝及渗铝钢的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丁庆如 《腐蚀与防护》1999,20(11):508-510
铝原子向钢中的渗透,完全遵守Fick扩散定律;同时探讨了渗铝层耐氧化、耐腐蚀、耐磨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烟气湿法脱硫系统中热管的耐腐蚀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比较碳钢、不锈钢和搪瓷涂层在不同浓度的硫酸中的耐腐蚀性能,得出搪瓷涂层具有非常优秀的耐酸性,说明利用搪瓷的表面技术制作热管在改进空气预热器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方展孝 《钢管》1990,(4):33-38
成都无缝钢管厂周期式轧管机是五十年代由国外引进的,投产二十多年来,随着轧管机产量、钢种、规格的不断扩大,轧管机压下螺丝及其传动装置已成为薄弱环节。本文应用概率统计理论对压下螺丝的强度及稳定性进行可靠性计算,为使用和改造提供一种计算依据,同时也可作为同类设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铝合金激光焊接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彦宾  曹丽杰 《焊接》2001,(3):9-12
概述了铝合金激光焊接的难点,分析了铝合金激光焊接的质量问题。针对质量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论述了铝合金激光焊接在国内外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复合材料参数识别问题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复合材料性能参数识别问题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运用有限元反分析理论和系统辨识技术建立起来的,当给出复合材料结构或者试件的位移测量值后,用所提出的迭代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相关的性能参数。给出了加权最小二乘法的迭代计算公式和误差估计公式。详细讨论了迭代计算中的收敛性问题,并针对二种类型的复合材料板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解决复合材料以及结构的性能参数识别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