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多发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多由慢性感染、结石、或急性胆囊炎迁延所致,临床多表现为无症状或反复发作的右上腹胀痛或隐痛,伴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厌食油腻等~([1])。慢性胆囊炎具有反复发作,病势缠绵,且易发生化脓、坏疽甚至穿孔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以抗感染、利胆、解痉止痛,同时配合低脂饮食,近期疗效尚可,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胆囊炎有高发的趋势~([1])。慢性胆囊炎属于胆囊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病变,可由结石、慢性感染、化学刺激及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发作所致,临床上可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2])。其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治疗难度大与难治愈性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笔者临  相似文献   

3.
正经典方剂升阳散火汤被沿用至今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布鲁氏杆菌发热~([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急慢性鼻窦炎~([3])、不明原因高热~([4])、慢性疲劳综合征~([5])、窦房传导阻滞~([6])、慢性浅表性胃炎~([7])等。本文报道升阳散火汤治疗长期自觉发热而体温正常病案1例。报道如下。患者杜某,女,43岁,2015年4月3日初诊。患者常年自觉肌肤发热,由内向外发,测体温正常范围,平日汗出少,乏力,常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再加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的摄入,高蛋白饮食等)~([1]),慢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当今社会较为关注的课题。慢性胆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的胆系疾病,为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完全形成慢性的细菌性感染或浓缩胆汁及反流入胆囊之膜液化学刺激的后果~([2])。本病部分是急性胆囊炎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完全而导致  相似文献   

5.
<正>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类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后期常可导致脊柱畸形。该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且患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1])。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相关~([2])。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2-3])。但需注意的是,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肝脏、肾脏损害风险高,严重者可致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 AC)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胆囊管梗阻、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等引起,95%以上的患者伴有胆囊结石;老年群体多发,女性多于男性~([1])。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本治疗手段~([2]),手术治疗方法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3])。尽管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取得良好效果~([4]),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腹腔内黏连严重,手术创伤大或年老体弱及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手术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多因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根治或因患者体质弱而致病情迁延所致,该疾病较顽固,当患者抵抗力下降时,可急性发作,缠绵不愈,甚至不孕,影响其家庭和睦,给女性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1-2])。因慢性盆腔炎受长期炎症刺激和纤维素渗出影响,患者纤维组织增生,因此采用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且长期用药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并致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甚至产生耐药性。中医药治疗可加速炎症吸收,效果显著~([3])。笔者采用自拟中药蒲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主要特征为气流持续受限,且呈进行性发展,并伴有慢性炎症反应加重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1])。该疾病为临床常见且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治疗目的在于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反复发作。在COPD缓解期,西医多采取舒利迭抗炎治疗,但长期用药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致使疗效受限。而中医治疗COPD缓解期具有明显优势~([2])。本文观察了中医温阳活血法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乙型肝炎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导致的以肝脏损害为特点、具有传染性的疾病~([1])。根据2015年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大约有3.7亿~([2])。现代医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3]),其治疗原则是患者疾病情况允许且有相应的适应症,就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4])。抗病毒药物的临床效果虽已被证明,但其缺陷亦相当明显,易产生耐药性、适应证较严格、暂停服药后  相似文献   

10.
正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治疗困难;其中,胆源性最多见~([1])。老年患者脏腑功能减弱,且常常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对手术指征要求严格~([2])。合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治休克,及早恢复胃肠道功能,减轻炎症反应~([3])。本研究对2015年5月—2017年2月院收治的老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慢性细菌感染、化学药物刺激、急性胆囊炎或者其他因素引发的病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导致慢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胀痛,反复发作、易化脓、坏疽等,且病程长。临床常采用西药治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治疗效果较差。近年来我院  相似文献   

12.
<正>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现代生活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胆囊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且伴发胆囊结石形成,两者又相互作用。慢性胆囊炎是由于结石、慢性感染、化学刺激及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1])。近年来,笔者采用泄热通腑法之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35例,并与对照组比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取来自我院门诊的70例患者,均经B超影像学的检查确诊,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  相似文献   

13.
正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轴向骨骼,特别是脊柱和骶髂关节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脊柱强直和严重的慢性疼痛~([1])。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临床一线疗法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反应,延缓疾病进程,但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也伴随着严重感染和胃肠道不耐受等副作用~([2-3])。中医药在临床中广泛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其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作用较低~([4])。药对是指中医临床中常用的  相似文献   

14.
<正>棘上韧带炎属于中医学"筋伤"范畴,其病位在经筋,肝肾不足,筋脉失养为其内因,慢性劳损、感受风寒、久卧湿地为其主要外因。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去濡养~([1]),故出现腰背痛等症状。中医常采用特殊针法~([2])、火针~([3])、针刀~([4])等方式治疗,但因其有创且治疗过程疼痛剧烈,加之针刀、火针等治疗需要严格的消毒,无菌要求严格,患者接受度低。有学者提出冲击波作用于穴位可产生类似于针灸的效果~([5]),相关研究使用冲击波刺激穴位治疗髋关节疼痛~([6])、失眠~([7])  相似文献   

15.
正肩周炎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出现压痛,肩关节功能障碍~([1-2])。临床西医通常给予消炎镇痛治疗,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疗效欠佳,且有一定的副作用~([3])。中医治疗肩周炎上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发生率较高的一类疾病,且病死率较高。据统计,每年因COPD死亡的患者超过270万~([1])。支气管扩张药物是治疗COPD的主要方法,能够使患者气流受限情况得到改善,使患者气促现象得到有效缓解~([2])。本文主要分析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应用治疗COPD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胆囊炎表现为反复的右上腹疼痛不适或者嗳气、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查体可有右上腹部压痛。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因胆囊结石、细菌感染、胆汁瘀积诱发,或由于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引起,治疗一般应用解痉止痛、抗感染、利胆、手术等方法~([1])。随着超声、CT等影像  相似文献   

18.
正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病因不明、病程长且治疗困难、反复发作的皮肤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慢性荨麻疹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6年5月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黄珏卫生院诊治的慢性顽固性荨麻疹40例,均符合《皮肤病学》~([1])中关于慢性顽固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关于慢性瘾疹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在多家医院采用多种治疗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其特征是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呼吸急促、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夜间、清晨为著~([1])。随着空气质量的持续下降,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严重威胁小儿的身体健康~([2])。西医治疗以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为主,虽能较快缓解症状,但远期疗效不佳,且易产生副作用~([3])。本文采用推拿联合麻杏桑芩汤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4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据统计DPN发病率高达75%~85%,主要分布于年龄大且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1])。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配合神经营养药物、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血管活性药物、清除自由基等药物治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之药物长期服用易产生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受限~([2])。传统中医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