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CD+4 CD+25 调节性T(Treg)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及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的变化,研究CD+4 CD+25 Treg细胞在小儿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组20例及非白血病患儿对照组20例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的数量及比例。结果 初诊患儿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 Treg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1.57±1.04)%和(6.75±0.75)%,在初诊患儿组高于对照组(t=16.808,P<0.001)。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 Treg细胞数量升高,提示CD+4 CD+25 Treg细胞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初发组(A组)、缓解3年内组(B组)、缓解3年以上组(C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D+4 CD+25 CDlow127 T细胞所占比例。结果 A组和B组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C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高于C组(P<0.05);A组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B、C两组(P<0.05)。结论 CD+4 CD+25 Treg细胞与AML发生有关,尤其与3年内容易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地 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两种预后亚型(生发中心型和非生发中心型)不同治疗阶段的T细胞亚群分布,评估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4例DLBCL患者发病初、化疗期间、疗程结束后外周血中的CD+3、CD+4、CD+8和CD+4 CD+25 T细胞的分布情况。以16名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 DLBCL两种预后亚型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CD+4 T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分别为(32.27±2.00)%和(0.81±0.39),明显低于正常水平;CD+8 T细胞、CD+4 CD+25 T细胞比例分别为(40.80±6.23)%和(5.68±5.45)%,明显增高。而CD+3 T细胞比例则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与正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3个周期后CD+8 T细胞逐渐减少,而CD+4、CD+4 CD+25 T细胞、CD4/CD8比值则明显上升,至化疗6个周期结束后除了CD+4 CD+25 T细胞仍明显高于正常及化疗前水平外,余各项指标与正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化疗结束3个月后,CD+4 CD+25 T细胞逐渐下降至接近正常,除了化疗前生发中心型CD+3 和CD+8 T细胞比例[分别为(74.83±3.59)%和(40.80±6.23)%]高于非生发中心型[分别为(68.26±3.56)%和(33.76±5.46)%],不同治疗时期DLBCL患者两种预后亚型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9、2.419,P值分别为0.041、0.018)。不同时期DLBCL患者两种预后亚型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基因亚型DLBCL患者不同治疗时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受抑,动态监测T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确诊的白血病患者在入院时各采静脉血2ml,予EDTA-K2抗凝后送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分别给予30例患者VCD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柔红霉素、泼尼松)方案、DA、M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或HA(高三尖杉碱、阿糖胞苷)方案静脉注射化疗,化疗后骨穿+外周血示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再次采取外周血样,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化疗缓解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下降明显.结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对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CD4+T、CD8+T、CD4+CD25T、CD4+CD25+T细胞的频数,寻找客观、全面评价鼻咽癌患者免疫状态的临床指标.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及10例正常时照鼻咽部组织和外周血CD4+T、CD8+T、CD4+CD25-T、CD4+CD25+T细胞比例.结果 鼻咽癌患者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T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T细胞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D4+/CD8+T比值在鼻咽癌组织与外周血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及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比例都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癌组织中该细胞比例远远高于外周血(P<0.05).在鼻咽癌组织中CD4+CD25+T细胞与CD8+T细胞、CD4+CDQ5-T细胞呈负相关(r分别为-0.70、-0.675,P<0.05),而在外周血中没有相关关系(P>0.05).在不同T(原发肿瘤大小)组间,T4组的鼻咽癌组织中CD4+CD25+T细胞分别高于T1、T2、T3各组(P<0.05).而在T1、T2、T3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中CD4+CD25+T细胞比例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并无关系(P>0.05);鼻咽癌组织中Ⅲ+Ⅳ期组CD4+CD25+T细胞比例高于Ⅰ+Ⅱ期组(P<0.05),而在外周血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T细胞与鼻咽癌病程进展无相关性,但是联合检测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的频数并结合既往CD4+/CD8+T比值会全面反应患者免疫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LAP+CD4+T细胞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CD4+CD25+Treg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初步探讨LAP+CD4+T细胞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集所有患者术前外周血、术中肿瘤组织和距离癌组织边缘10 cm以上的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同时采集本科室2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标本中LAP+CD4+T细胞和CD4+CD25+Treg的分布比例,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LAP+CD4+T细胞分布比例差异、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LAP+CD4+T细胞分布比例差异;分析LAP+CD4+T细胞和CD4+CD25+Treg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5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及组织标本LAP+CD4+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9.44±3.18)%\]高于正常人外周血\[(1.49±1.00)%,P=0.000\]、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11.76±3.74)%\]高于相应癌旁组织\[(3.87±1.64)%,P=0.000\];其中肿瘤组织中LAP+CD4+T细胞的分布比例最高。肿瘤组织中LAP+CD4+T细胞与CD4+CD25+Treg细胞成正相关(r=0.327,P=0.02);LAP+CD4+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与肿瘤的TNM分期、远处转移及CEA水平相关(P<0.05)。结论:LAP+CD4+T细胞易聚集于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辉  朱争艳  王鹏  骆莹  王凤梅  王芳  杜智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2):1376-1379
探讨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s)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4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HCC患者[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A期患者7例、B期患者8例、C期患者20例、D期患者5例]、3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28例正常健康人的外周抗凝血,应用CD4(PE-CY5)、CD25(FITC)、CD127(PE)三种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对CD4+CD25+CD127lowTregs水平进行三色荧光抗体检测。结果:HCC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s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P<0.001)和CHB患者(P=0.017),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s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高于正常健康人(P=0.035);HCC中BCLC分期为C期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s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高于A期患者(P=0.020)和B期患者(P=0.019)。结论:CD4+CD25+CD127lowTregs水平异常增高可能是HCC免疫逃逸的一个重要机制,且其变化水平与临床病情的进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择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耐受的调控作用。方法38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NSCLC患者,采用健择、顺铂联合化疗方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化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化疗前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比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化疗后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鳞癌、腺癌及腺鳞癌3组间化疗前、化疗后各项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择联合顺铂化疗可调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机体的肿瘤免疫耐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3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显示恶性肿瘤患者CD4、CD16阳性细胞比例在早期(Ⅰ+Ⅱ期)患者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D4/CD8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疾病进展(Ⅲ、Ⅳ期)CD4、CD4/CD8、CD16阳性细胞比例减低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期CD8、CD19、CD3与对照组接近(P>0.05).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比例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水平为(14.49±4.69)%,恶性肿瘤53例CD4+CD25+T细胞比例为(19.61±8.17)%,统计学有差异(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随疾病进展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升高,在肿瘤进展期(Ⅳ期)尤其明显,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的升高,与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去除这群细胞可有效诱导肿瘤免疫,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Treg)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CD4~+ T细胞和CD4~+ CTLA-4~+ T细胞的表达。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和CD4~+ CTLA-4~+ T细胞的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CD4~+ T细胞的比例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者,可能与肺癌患者的免疫抑制和肿瘤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杨磊  王景文  宁丰  李鑫 《癌症进展》2011,(5):569-572,568
目的 观察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B-NHL)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B-NHL患者及20名健康人外周血中Treg细胞,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5例B-NHL患者的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比例为(5.29±2.17)%,高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 CD25high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0例初诊B-NHL患者及5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 CD25high CD127low Treg细胞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 CD25high CD127low Treg细胞中位表达水平为5.00%,初诊B-NHL患者为7.20%,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男性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 CD 127low Treg细胞水平高于女性患者(P<0.01),乳酸脱氢酶(LDH)增高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 CD127low Treg细胞水平高于LDH正常患者(P<0.01),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D4+C D25high CD 127low Treg细胞水平较Ⅰ~Ⅱ期患者增高(P<0.01),有B症状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 CD127low Treg细胞水平高于无B症状患者(P<0.01).而不同年龄、国际预后指数评分、有无大包块患者之间外周血CD4+ CD25high CD 127low Treg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NHL患者体内存在免疫抑制,在男性、LDH增高、有B症状及晚期患者中CD4+ CD25high CD127low Treg细胞水平明显增高.检测其水平对于判断B-NHL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及12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百分比。[结果]肺癌组外周血CD4+CD25+Foxp3+细胞百分比(6.24%±2.01%)高于健康对照组(4.83%±0.85%)(P〈0.05),外周血CD4+CD25+Foxp3+细胞百分比在肺癌患者不同性别、年龄、病理、KPS及肿瘤标志物正常与否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Ⅳ期患者表达高于Ⅰ~Ⅲ期患者(P〈0.05),带瘤患者表达高于无瘤患者(P〈0.05),有气虚证、血瘀证患者高于无气虚证、血瘀证患者(P〈0.05)。[结论]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表达在了解患者肿瘤进展情况和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方面有一定价值,其表达升高与患者出现气虚证和血瘀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13+CD4+CD25hi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初诊DLBCL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13+CD4+CD25hi Treg细胞亚群在Treg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CD13+CD4+CD25hi Treg细胞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37±11.89)%比(9.03±2.10)%,t=7.168,P<0.001].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的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CD13+CD4+CD25hi Treg细胞表达水平高于0~2分的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8±10.10)%比(21.51±6.23)%,t=ˉ9.347,P=0.03].Ⅱ、Ⅲ、Ⅳ期DLBCL患者外周血CD13+CD4+CD25hi Treg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19.48±1.34)%、(33.98±8.03)%、(47.89±8.25)%,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363,P<0.001).而不同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患者之间外周血CD13+CD4+CD25hi Treg细胞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D13+CD4+CD25hi Treg细胞亚群在DLBC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CD4 CD45RA T细胞和CD4 CD45RO T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外周血的CD4 T细胞、CD4 CD45RA T细胞和CD4 CD45RO T细胞的比例。选取健康查体人群10例作为对照。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的CD4 T细胞与健康人群相比无差异。CD4 CD45RO 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术后有显著下降,DukesA、B期患者尤其明显;而CD4 CD45RA T细胞比例正好相反。结论 CD4 CD45RA T细胞和CD4 CD45RO 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同结直肠癌的分期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戴月娣  张德祥  袁苏徐 《癌症进展》2007,5(2):184-188,199
近来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对肿瘤免疫调节的抑制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都存在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比例上调,机体抗肿瘤免疫力下降.大肠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其发病分子机制已为熟知,免疫机制研究不多,国内尚未见大肠癌与该类细胞关系的报道,现对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治疗中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了解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表面分子的特性和CD4^+CD25^+Treg在外周血和组织中的表达,认识CD4^+CD25^+Treg在肿瘤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探索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的监测在术后辅助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4例肾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行IFN-α辅助免疫治疗;B组,单纯行根治性肾切除术;C组,10例健康对照。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以及术后3个月免疫治疗结束时采集外周血样本,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CD4+CD25、CD4+CD25high 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并计算各部分比值。结果:A、B组术前CD4+CD25+、CD4+CD25high T淋巴细胞亚群总体上增加,并且其含量随肿瘤分期的进展而增加(P<0.05),但部分患者并不高于健康对照组。免疫治疗后,肾癌患者CD4+CD25+T淋巴细胞总体略有上升,但术前较高的患者中,约2/3下降。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监测肾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可反映机体抗肿瘤免疫状态,有助于预测免疫治疗的预后,为肾癌尤其是早期肾癌术后辅助免疫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盖晓东  赵丽微  历春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2):1397-1399
 目的 分析CD4+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与CD4+T、CD8+T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 CRC)组织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CRC新鲜手术标本,应用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OXP3+、CD4+T和CD8+T阳性细胞数。结果 CRC患者肿瘤组织中FOXP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低分化组Treg细胞数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Treg细胞数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癌巢内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值显著低于间质(P<0.01);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组癌巢内CD4+/CD8+比值显著低于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RC中Treg数量与癌巢内CD4+/CD8+比值显著负相关(r=-0.605, P<0.01)。结论 CR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其癌组织局部微环境中Treg数量变化相关,肿瘤局部Treg数量的增多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可能成为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近年来研究发现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环境中该细胞比例增加,去除CD4+CD25+调节性T细胞或封闭其抑制功能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CD4+CD25+调节性T细胞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