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旨在寻求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手段及措施。方法:选取确诊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认知功能康训练辅助给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韦氏记忆量表评定(WMS)等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ADL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8周及12周的组内MMSE、ADL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相同的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患者MMSE、ADL及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每组组内WM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W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明显,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百会长留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百会穴并长留针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长留针配合康复训练能提高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具有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和药物组,治疗8星期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神经行为认知状态量表(NCSE)及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NCSE评分、血浆皮质醇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星期后,两组MM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康组的NCSE评分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针康组血浆皮质醇的含量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明显地促进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浆皮质醇的含量,且疗效优于药物尼莫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结合头针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为该病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80例入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针刺五脏俞加头针和认知功能训练法)和(头针加认知功能训练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评分表(MMSE)和Hcy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及Hcy均较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加头针和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改善及Hcy的影响优于头针认知功能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穴放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常规认知康复训练结合耳穴点刺放血,疗程2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life,ADL)分析认知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ADL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分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结论:耳穴放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效果优于单纯认知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焦氏头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接受焦氏头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ADL和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氏头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认知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高压氧及头体针治疗;采用MBI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的MMSE和MB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评分的变化均数比较显示治疗组的ADL和认知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针灸结合高压氧治疗对患者的ADI和认知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尼膜同组,每组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 in i-M ental State Exam 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韦氏记忆量表(W echeslerM emory Scale,WMS)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MMSE比较,治疗组与尼膜同组治疗4周评估时差异即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尼膜同组,P<0.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W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WM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尼膜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体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按照不同类型失语症采用头体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常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语言障碍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语言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运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对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6例卒中后伴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单用康复训练,治疗组40例予头针联合康复训练。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评分(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MMSE、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疗法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有效,结合头针针刺特定穴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治疗社区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ADL能力下降的疗效。方法:选择认知功能障碍及ADL水平下降的社区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给予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及针对认知功能障碍,ADL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其中观察组另增强采取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及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OTCA各项评分、认知功能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LOTCA各项评分、认知功能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显著稿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认知训练,ADL训练能更有效提高伴有脑卒中患者的认知能力,ADL能力,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2.
王伟  卢晓燕  朱龙山  张萍  魏丹琦  周纲 《新中医》2018,50(3):164-167
目的:观察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治疗后观察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及潜伏期电位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oCA及MMSE评分均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观察组ADL评分比对照组上升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N2及P3电位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2及P3电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尼膜同组,每组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韦氏记忆量表(Wechesler Memory Scale,WMS)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MMSE比较,治疗组与尼膜同组治疗4周评估时差异即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尼膜同组,P〈0.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w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WM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尼膜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头针结合人工认知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治疗后Mo CA量表各项评分、MB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语言、命名和抽象思维项目外,治疗组治疗后Mo CA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头针长时间留针法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头针留针法(百会、四神聪)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长时间留针法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平台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互动式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互动式头针与单纯头针、头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6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式头针组(218例,脱落18例)、单纯头针组(220例,脱落20例)和头针+认知训练组(222例,脱落22例).3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及运动康复训练,互动式头针组在认知训练的同时于顶中线,患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方氏头针联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轻中度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轻中度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3例,脱落1例,剔除1例)。两组患者均予卒中后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康复训练。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药物基础上予方氏头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9周后比较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和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的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MMSE、MoCA、ADL和SS-QOL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9周后,两组MMSE、MoCA、ADL和SS-QOL评分均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朱氏头针结合夹脊穴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夹脊穴普通针刺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朱氏头针结合夹脊穴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IA运动功能(M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S评分、ADL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朱氏头针结合夹脊穴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能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 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福田区中 医院)住院部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住院患者 666 例。将 666 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式头针组(223 例)、 单纯头针组(221 例)和头针+认知训练组(222 例)。三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运动治疗、头针、计算机认知训练, 互动式头针组将头针与认知训练同时进行,单纯头针组只做头针治疗,头针+认知训练组将头针和认知训练分不同时间进行, 疗程 8 周。康复治疗前、治疗 4 周时及疗程结束时,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Barthel 指数 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 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患者治疗 4 周和疗程结束时 MMSE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互动式头针组及头针+认知训练组在疗程结束时 MMSE 评分较治疗 4 周 时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 4 周和疗程结束时互动式头针组 MMSE 评分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4 周单纯头针组与头针+认知训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疗程结束时 头针+认知训练组 MMSE 评分高于单纯头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前各组患者的 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患者治疗 4 周时 Barthel 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疗程结束时均较治疗 4 周 时有所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 4 周时,头针+认知训练组 Barthel 指数评分与单纯头针组比较无 显著性差异(P > 0.05),互动式头针组 Barthel 指数评分均高于其余两组(P < 0.01)。疗程结束时,头针+认知训练组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单纯头针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互动式头针组 Barthel 指数评分大于单纯头针组和 头针+认知训练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互动式头针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 及生活自理能力,较单纯头针治疗和头针+认知训练均有明显的疗效优势,头针+认知训练治疗较单纯头针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12周两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间同一评测时间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