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单质碘、碘酸根和碘离子的吸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单质碘、碘酸根和碘离子吸附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吸附机理进行了详细讨论.活性炭和有机聚合物是单质碘比较有效的吸附剂,吸附主要靠疏水作用和络合作用来实现.碘酸根的吸附主要靠酸碱作用来实现,由于碘酸根不易与吸附剂产生特异的强相互作用,因而缺乏选择性好的碘酸根特效吸附剂.碘离子被吸附时主要靠化学反应和静电作用,将单质银...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捕集放射性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日立公司制造的TA-1专门设备,研究了5种不同粒度AC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和两种不同结构的ACF活性炭(纤维活性炭)对甲基碘的吸附效率及它们的阻力,探讨了相对湿度、面速度、浸渍量对活性炭吸附甲基碘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过渡金属离子催化碘标记邻碘马尿酸的交换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使用量子化学方法(SCF-MO法,全略微分重迭CNDO/2近似方案)研究了在不同金属离子(Cu_m~(2+),Ni~(2+),Co~(2+),Fe~(2+))为催化剂时,~(125)I与邻碘马尿酸(OIHA)、邻碘苯甲酸(OIBA)的同位素交换反应。计算了OIHA,OIBA与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稳定顺序:Cu~(2+)>Ni~(2+)>CO~(2+)>Fe~(2+)。再现了文献[3]的实验结果,并从前线轨道观点分析了这些相互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孙军  周爽  李继海 《辐射防护》2007,27(4):251-254
碘预防是核事故后公众防护的主要干预措施之一.由于碘的副作用、禁忌证、人群的敏感性、碘缺乏地区与非缺乏地区的差异等原因,各国在碘预防的计划和实施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笔者结合国内外有关经验,对碘预防的干预水平、稳定性碘服用的剂量、时机、稳定性碘的储存和发放、碘预防的费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干预水平范围结合专家决策、稳定性碘费用分摊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除碘性能检验的试验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明  黄毓英 《辐射防护》1991,11(3):179-186
用于核设施空气净化系统的活性炭必须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除碘性能的检验试验。为此,本实验室参照美国 ASTM D3803—1980“核级气相吸附剂除碘性能检验的标准试验方法”的要求,建立了核级活性炭除碘性能检验的试验装置。该装置采用常压和高压两套系统进行五种条件下的核级活性炭除碘性能的检验试验。调试试验结果表明,常压系统的气流参数易于控制,试验数据的重复性好;高压系统气流参数的控制可基本达到美国标准试验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董瑞林  郭亮天 《辐射防护》1994,14(2):110-117
本工作对使用无银13X分子筛去除乏燃料后处理厂溶解废气中的碘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在气流干燥条件下,NO2的浓度以及吸附温度对I2和CH3I在13X分子筛上的吸附效率与吸附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O2的存在对I2和CH3I在无银13X分子筛上的吸附效率与吸附稳定性都有不利影响,吸附温度变化对13X分子筛吸附CH3I影响不明显,温度升高对13X分子筛吸附I2有明显不利影响,溶  相似文献   

8.
XZ—1200型折叠式碘吸附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群  高小梅 《辐射防护》1998,18(3):198-204
碘吸附器是去除核电站工艺废气和排风中放射性碘污染物的核心设备,本文介绍了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制的XZ-1200折叠式碘吸附器的结构,材料,技术参数,性能特点和样机在大亚湾核电站的现场使用情况以及有与法国同类碘吸附的性能的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用于碘标记药物的氧化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科太  梁渠 《核技术》1991,14(10):633-637
  相似文献   

10.
姜国辉  陈力真 《核技术》1998,21(11):649-652
采用氯胺-T法对神经生长因子(Nervregrowthfactor,NGF)进行碘标记,研究了NGF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与排泄规律,结果表明,NGF在小鼠体内组织器官的分布速率以及颈上神经节,甲状腺,胆囊,肾脏,肾上腺等组织较快,各器官的达峰时间为20-30min,肌注^125I-NGF72h内,小鼠粪尿中放射性排泄总量达72.55%,其中尿内累积量约占排泄总量的65.64%,而粪便中只占不足7%。  相似文献   

11.
钱宏伟  许荣 《辐射防护》1992,12(4):285-289
本文选用 ICR 雄性小鼠,经腹腔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125)I 及~(131)I,观察并比较它们对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的影响及染毒后睾丸中放射性活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125)I 染毒后4—5周,0、185、370和555 kBq 各组精子畸形发生率分别为9.00‰、9.57‰、11.6‰及13.9‰;~(131)I 染毒后4—5周,上述各组精子畸形发生率分别为8.50‰、12.5‰、14.7‰和15.5‰;在相同注入量下,~(125)I 与~(131)I 诱发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的差异各组均不显著(X~2检验,p>0.05)。(2)~(125)I、~(131)I 染毒后2h 至7天内,两者在睾丸中的放射性活度及变化规律相似,即在染毒后2h 达最高值,每克睾丸中~(125)I 和~(131)I 的放射性活度分别占初始注入量(370 kBq)的0.72%和0.50%,然后迅速下降,至一周时,仅分别占初始注入量的0.035%和0.011%。  相似文献   

12.
刘群  王瑞云  高小梅  郭创成  贾明  吴涛 《辐射防护》2002,22(3):153-156,174
本文主要介绍了DQ 2型气载放射性碘采样器的结构特点和技术性能的测试结果。粒子碘单元采用直径 60mm的高效过滤膜 ,气态碘单元采用 2级以粒径 60~ 80目、厚度为 2cm的浸渍椰壳活性炭为吸附剂的活性炭盒采样。测试结果表明 :1 )气密性好 ,气态碘单元未见可检出的泄漏 ,粒子碘单元的泄漏率小于 0 .1 % ;2 )阻力较小 ,在 8.0m3/h的流量下 ,采样器的总阻力为 3 0kPa;3 )效率高 ,对粒子碘的采样效率可达 99.9% ,甲基碘的吸附效率随采样流量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下降 ,当流量为 3 .0m3/h,相对湿度低于 40 % ,炭层厚度为 2cm时 ,对甲基碘的吸附效率达到 99.997% ,可用于碘吸附器的除碘效率试验 ;4)采样器在 80℃下仍可使用 ;在高相对湿度 (95 % )时 ,推荐的采样流量为不超过 3m3/h。  相似文献   

13.
朱Jun  姚文玖 《核技术》1993,16(11):695-697
研究了应用^131I快速标记间碘苄胍(mIBG)的条件。结果表明:在过量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新生态Cu(I)作为催化剂来进行亲核同位素交换反应可以获得高标记率的^131I-mIBG,放化纯度可达95%以上。该方法操作简便,在100℃时反应30min即可。  相似文献   

14.
肝癌放射栓塞治疗剂—放射性碘化油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高仁  攸盛卿 《核技术》1990,13(11):666-669
  相似文献   

15.
曹国宪  李卫一 《核技术》1995,18(5):268-270
实验表明,出现(IP)(对碘-γ,γ-二甲基-苯乙胺)分子结构上引入了甲基,提高了亲脂性,从而易于通过血脑屏障。该药物碘标记后有可能成为一种脑灌注显像剂。  相似文献   

16.
对碘苯代十五烷酸的初步动物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春英  纪书仁 《核技术》1998,21(5):289-292
为了解脂肪代谢代像剂^125I-对碘苯代十五烷酸(IPPA)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清除等行为,进行了^125I-IPPA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心肌对^125I-IPPA的摄取高而快,最大心肌摄取值为4.4ID%/g,半清除时间T1/2α=3.8min,甲状腺摄取低,至120min,甲状腺摄取值仅为0.005ID%/organ。兔血药清除T1/2α=2.7min,^125I-IPPA与小鼠体内血浆蛋白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甲基碘法是碘吸附器试验的重要方法之一,甲基碘气体发生装置是该方法的核心设备。本文介绍了我们研制的一台可携式甲基碘气体发生装置的结构、技术指标以及性能试验结果。发生装置由甲基碘发生器、气动控制系统、负压箱及附件三部分构成。热试验结果表明,样机各操作参数均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发生过程平稳。甲基碘的发生量及纯度均满足碘吸附器试验要求。装置设置了安全保护系统和排气净化系统,可有效防止放射性气体外逸。装置为可携式,体积小、重量较轻,现场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
乙胺碘味酮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一些副作用如使甲状腺功能紊乱及肺损害等“,”亦随之显现出来。对其进一步作临床药理研究,甚为必要。同位素示踪技术则是研究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已建立的裂变99Mo分离纯化工艺,即AgNO3沉淀法、α-安息香肟沉淀法、阴离子交换色层法与活性炭色层法联用工艺流程,对放射性碘的去除效果,本研究以131I为放射性示踪剂,研究两种不同放射性碘化学形态131I-131IO-399Mo分离纯化工艺中的行为及其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131I-,AgNO3沉淀能够去除模拟溶液中98.2%131I-,α-安息香肟沉淀法分离99Mo工艺能够去除97.9%131I-,AG1-×8树脂上阴离子与I-发生交换可以除去Mo样品中99.9%的131I-,活性炭色层法通过吸附作用除去75%的131I-,最终131I-的累积去污系数为1.90×106,131I-的去除率大于99.99%。对于131IO-3,加入AgNO3对其去除没有影响,ɑ-安息香肟沉淀法能除去99%以上的131IO-3,AG1-×8树脂上阴离子与131IO-3发生交换可以除去Mo样品中99.9%的131IO-3,活性炭色层法能除去约70%131IO-3,最终131IO-3的累积去污系数为2.52×105,131IO-3的去除率大于99.99%。已建立的裂变99Mo分离纯化工艺流程对131I-131IO-3均具有出色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钙调素的间接碘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间接碘标记蛋白质的方法制备125I-CaM,比活度为1.56MBq/μg,125I的总标记率为23.1%。实际应用表明,由于减少了直接碘化标记对抗原的损伤,其特异性、稳定性等技术指标均能满足放射免疫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