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效果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针对这一问题选用了四类纤维,分别采用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选用沥青混合料AC-16I型,客观的分析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等路用性能。研究表明:纤维加入后,最佳沥青用量、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稳定度和流值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密度下降;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抗疲劳性能和耐水害性能等路用性能均有一定改善;其中高温和抗疲劳性能的改善最为显著,并且添加纤维的普通沥青混合料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改性沥青的性能,改性沥青再添加纤维性能将更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以及劈裂试验,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玄武岩纤维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以及低温抗裂性能,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GTM为研究手段,对不同级配的SMA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4.75,mm通过率SMA16混合料的体积特性、路用性能及力学性能均与所采用的成型方法密切相关.与传统马歇尔方法相比,采用GTM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及路用性能均表现出新的特点:GTM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胶结料含量较低、试件密度高、空隙率及矿料间隙率小、饱和度大,混合料高温抗车辙能力、抗水破坏能力、低温抗裂能力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木质素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分析了木质素纤维沥青胶浆及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木质素沥青胶浆软化点,锥入度,动态剪切,网蓝析出试验,混和料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耐疲劳性能,探讨了木质素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并与无纤维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能够提高沥青胶浆软化点、剪切强度,改善温度稳定性;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Aysar  NAJD  郑传超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5,25(2):169-173,185
应用断裂潜能的概念,研究了在开裂的沥青道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的抗裂性能,分析了玻璃纤雏加筋沥青混凝土、普通沥青混凝土以及抗滑面层的开裂行为.采用马歇尔试验与三点弯曲试验,通过马歇尔试验设计了玻璃纤维加筋沥青混合料,确定最佳纤维剂量.并分析了其高温抗开裂性能、利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在低温下玻璃纤维加筋沥青混凝土的强度与抗裂能力,利用断裂潜能的概念评估沥青混凝土抑制裂缝产生的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玻璃纤维能有效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改善高温沥青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而沥青用量不变.玻璃纤维加筋沥青混凝土(GFRAC)具有较大的断裂潜能,抗开裂性能好.断裂潜能提供了简单而有效的判定材料抗开裂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将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木质素纤维复合掺入SMA沥青混合料中做正交分析,通过劈裂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混杂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明显高于仅加入木质素纤维;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当聚丙烯腈纤维、聚酯纤维、木质素纤维掺量分别为0.2%,0.2%,0...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低温地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选用降粘型温拌剂RH为研究对象,以马歇尔标准试件的空隙率为控制目标,在达到与热拌沥青混凝土同等压实度的前提下,确定RH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压实温度。并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车辙试验、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分别研究其对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热拌SBS沥青混合料相比,RH温拌剂的掺入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约15℃,高温抗车辙性能显著增强,低温性能得到提高,水稳性能有所改善,是一种适合低温地区使用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型改性沥青影响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机理,为不同气候条件下筑路材料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美国Superpave针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原理,结合动态剪切流变、高温稳定、水稳定、耐老化以及低温抗裂测试,评价了3种改性剂(硬质沥青、聚酯纤维、废旧橡胶轮胎粉)对基质沥青Shell60/70流变特性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4种沥青混合料(AC20、GM—AC20、RM—AC20、FR—AC20)室内试验结果.结果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最好,硬质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较强、水稳定性较差,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抗裂和耐老化特性方面均表现了较好的路用性能.结论4种沥青混合料由于其沥青结合料流变特性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路用性能.①硬质改性沥青混合料适合于高温少雨地区;②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高温多雨地区路用性能的要求;③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北方低温地区,加之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特征,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纤维对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纤维加入沥青混凝土中制成马歇尔和车辙试件,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沥青混凝土掺纤维后的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并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路用性能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集料骨架性能对路用性能影响较大.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Superpave和SMA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原材料性能,级配分析,混和料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度,疲劳耐久性和抗滑性能,并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MA和Superpave级配理论已从连续级配变化到间断级配理论;SMA和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在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摩擦系数、构造深度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性能;疲劳耐久性SMA较好;Superpave和SMA具有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更好的路用性能,能够延长使用寿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1.
从度假区旅游指路信息的作用、指路信息的筛选和旅游指引目的地的层次性等方面对旅游度假区的旅游指路标志系统在周边道路上的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度假区旅游指路标志系统设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以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冰雪覆盖条件下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道路环境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对哈尔滨市部分道路交通流速度与车头时距的实测及有关资料的分析,得出寒冷地区冰雪覆盖条件下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经与一般路面条件下的道路实际通行能力进行比较,定量地描述了冰雪路面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为寒冷地区道路设计、交通管理、路网规划等提供较为可靠的通行能力资料。  相似文献   

13.
路面不平度是车辆行驶时最主要的激励,获得准确的路面信息可为车辆动力响应分析及整车可靠性试验提供参考。应用路面功率谱技术对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硬土路基和软土路基路面的不平度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得到了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路面的不平度状况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和位移功率谱密度曲线图。结果表明,硬土路基和软土路基路面的总体特征方差与拟和特征比较接近,各相关系数为0.94和0.96,说明路面位移的功率谱密度的拟和表达式是准确的。低频段谱密度值都较大,路面分布在B级到C级之间;而在高频段,谱密度值很小,路面分布在A级。  相似文献   

14.
青-石308国道路面不平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路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状况及使用寿命,应用路面谱分析技术对青-石308国道路面进行了测量和谱分析研究,定量地描述了青-石308国道路面的平整度状况,得到了测量路段的路面不平度拟合特征值和倍频特征值。结果表明:试验路段在低频段谱密度值较大,路面广泛分布在C级到F级之间;在高频段,谱密度值很小,在B级到C级之间。为进一步研究在该路面行驶车辆的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三大类道路交叉口的结构分析,推导出了所需要的点的坐标表达式,利用AutoCAD软件中的AutoLISP语言进行二次开发,使道路平面图由手工绘制变成了计算机参数化绘制.实践证明、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推动了道路设计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公路绿化设计基本原则,分析了公路绿化设计基本要求,探讨了公路不同等级、不同路段的绿化设计要点,阐明了绿化设计文件编制的内容与方法.对于不同等级、不同路段的公路绿化设计应以达到稳定路基、美化路容、防止眩光、诱导视线、减噪防尘、防风防雪、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的最佳效果为目的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类型的乔木、灌木和花草,并采用最佳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7.
从路面设计、路面施工、养护管理及其他环节,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公路和市政道路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路面平整度是评价路面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车辆在路面上的行驶质量和道路基本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路面平整度的改善和提高一直作为沥青路面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而受到道路科技界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失效路径中部分路段可重复利用性,提出了一种更合理的基于替代路径的路网连通可靠性评价方法,定义了替代思想与原则,建立了路段、OD对、路网的可靠性评价模型,在最短路寻找中,采取D ijkistra算法,最后通过算例与前人典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合理、符合实际的路径选择行为.为城市路网规划、管理、防灾救灾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三大类道路交叉口的结构分析,推导出了所需要的点的坐标表达式,利用AutoCAD软件中的AutoLISP语言进行二次开发,使道路平面图由手工绘制变成了计算机参数化绘制.实践证明、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推动了道路设计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