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稳心颗粒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心颗粒是主要用于抗心律失常的中药组方,10多年来,对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其抗心律失常的确实疗效与良好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同,而其在临床应用范围的研究正不断深入与扩大。1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率震荡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何丽  李瑞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28-292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3例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结果:303例冠心病患者检测出213例有缺血性ST段改变,检出率70.29%,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175例,有症状心肌缺血38例.有心律失常296例,检出率97.48%.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对冠心病患者的敏感性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白藜芦醇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VL)为多酚类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水果、中药和葡萄酒中的一种植物抗毒素。随着对RVL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其中RVL的心血管保护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其有关抗心律失常及抗心肌缺血作用鲜见报道。本文就RVL对实验性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酸基葛根素衍生物在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等方面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SD大鼠和KM小鼠,分别考察乳酸基葛根素对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T波幅度和氯仿致心律失常小鼠的心室纤颤阳性率,以及对高血脂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乳酸基葛根素衍生物能显著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和小鼠心律失常,可显著改善急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生物活性优于葛根素。结论乳酸基葛根素衍生物是一种活性较高的抗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葛根素衍生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常用中药麦冬临床具有润肺清心、养阴生津功效。本文对麦冬药理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归纳出麦冬具有增强免疫,抗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耐缺氧,降血糖,抗衰老,抗疲劳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心平律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和水通道蛋白4(AQP4)的作用。方法:应用阻断左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心电图Ⅱ导联记录、HE染色和水通道蛋白4(AQP4)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健心平律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死亡率、AQP4的影响。结果:健心平律丸可明显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有减轻心肌缺血水肿损伤,增强心肌组织AQP4的表达的作用。结论:健心平律丸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缺血心肌AQP4表达水平,减轻细胞内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药皂苷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系统总结了中药皂苷在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血栓、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研究开发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先导化合物及中药制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步长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作用缓解急慢性心衰,改善心肌缺血现象,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不同急慢性心衰心肌缺血下的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善及症状缓解的过程。结果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各种不同心律失常,都能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达到正常,提高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脏耗氧。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通过长期临床应用,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82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后,研究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24%比68.29%,P<0.05);同时其房性心律失常、短暂性室上速、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的检出率也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常规心电图检查,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尽早发现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情况,对于隐匿型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能够及时诊断,有利于临床尽早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诊断资料,均通过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观察两种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肌缺血发生情况和监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观察,可以对早期心肌缺血进行诊治,并对心绞痛型、隐匿型及心律失常型冠心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心律失常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所诱发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可损害心脏泵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但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又有促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增加猝死的危险.使用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可以避免上述因素,且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4例临床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4例中,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缺血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于6:00~11:00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心肌缺血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对早期检出S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可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应用ECG、DCG记录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心可舒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各类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心可舒对控制冠心病临床症状,防止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应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使用计算机法对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2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100例以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试验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进行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对比。结果: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显示为67%,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的89%,试验组患者室性、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对照组相比显示结果更优,差异P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于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在老年人血管疾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成分趋向于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而体育活动相对减少。加之生活节奏加快、以车代步等诸多因素,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热。动态心电图(DECG)不受生活环境影响,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心电信息。本文对24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旨在了解老年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发生情况并评价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楠  薛长玲  段慧杰 《河北医药》2004,26(5):391-391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 (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 0 2 1115 )对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 76例 ,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 ;对照组口服心律平。结果 稳心颗粒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优于心律平组 (P <0 .0 5 ) ;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心律平相同 (P >0 .0 5 )。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等功效 ,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较好的中药之一。服用方便 ,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评价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60例冠心病为研究主体。为其进行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诊断,分成A组和B组,分别是83例和77例。A组给予动态心电图诊断,B组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A组心肌缺血阳性率是92.77%,B组是63.64%,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和房性心律失常阳性率分别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可更准确的诊断出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症状,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可推广。  相似文献   

19.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等病人是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对8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分析,观察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绞痛的发生,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的生物钟规律性变化的关系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人参总皂甙(ginsenosides,GS)是从中药人参提取的有效成份.关于中药人参的药理及GS对心血管系统的某些作用国内已有报道[1-4].我院心内科近10年来陆续研究了GS对急性心肌缺血电生理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从心电生理和细胞、分子水平探讨GS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为临床用GS辅助治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提供理论依据,在国内外未见有类似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