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组资料为经胃镜检查和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共18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47—78岁,平均55.4岁,对照组80例,男5例,女30例,年龄45—82岁,平均56.8岁。  相似文献   

2.
罗显克  王大东  谭健荣 《河北医药》2011,33(21):3238-3239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对962慢性胃炎患者行胃镜检查和快速尿素酶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镜下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48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80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45—54岁和55~64岁年龄段发病例数最多,分别为116例和123例;在45—54岁和55—64岁年龄段慢性萎缩性胃炎H.pylori感染的构成比也最高,分别为23.7%和24.0%。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发病年龄在45~54岁和55—64年,此年龄段H.pylori感染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粘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消化科门诊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门诊患者,病程为1a~30a,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8岁~70岁,全部病例经纤维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部位及程度(见表Ⅰ).  相似文献   

4.
我院近2年来经内镜发现反流性食管炎303例,其中老年人149例,现对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特点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者303例,占胃镜检查总数的1.91%。303例中,老年组149例,年龄60~85岁,平均682士66岁;非老年组154例,年龄20~59岁,平均44.3士9.0岁。病变程度根据Savary-Miller诊断标准分级,I级:孤立糜烂灶与红斑灶和(或)渗出:刀级:散在糜烂和溃疡,未波及食管全周;皿级:糜烂和溃疡波及食管全周,但未形成狭窄;IV级:慢性病损或溃疡,同时有食管壁纤维化、狭窄、短食管和(或…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4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目前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 应用中医药疗法则有一定疗效。笔者近年来以自拟经验方治疗本病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共观察治疗萎缩性胃炎 47例, 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 24例,女 23例;年龄 20~48岁,中位年龄 30岁;病程 3~17年,平均 8.16年。患者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食欲不佳,大便干结,口舌干燥,舌红苔薄,脉细;胃镜检查示胃黏膜片状红白相间、黏膜色浅、黏液少。病理活检示萎缩性胃炎(中度以上)。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辨证属胃阴亏虚。1. 2 治疗方法:予自…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近 12年来我院收治的 16 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我院近 12年来收治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16 8例 (老年组 ) ,其中男 12 8例 ,女 40例 ,男∶女 =3.2∶ 1;年龄 6 0~ 86岁 ,平均 70岁。住院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48例 ,12 0例以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同期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资料较完整的 148例 (非老年组 )作为对照 ,其中男 118例 ,女 30例 ,男∶女 =3.93∶ 1;年龄 14~ 5 9岁 ,平均 36岁 ,住院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3例 ,145例以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1.2 出血病因分类 :经胃镜检查确诊 ,…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老年人慢性肺心病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对52例老年肺心病患者作了血清T_3、T_4测定,发现肺心病老年组T_3、T_4显著低于健康组,T_3显著低于非老年组。 1 临床资料健康组:健康老年人32例(男21,女11,年龄60~75岁,平均65.3岁。肺心病组:符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胃镜及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胃镜检查、病理诊断的方式,对患者确诊率予以对比。结果:胃镜检查中,40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浅表性胃炎、4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病理诊断中,38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浅表性胃炎、3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即以病理诊断为前提,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95.00%(38/40)。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病理诊断确诊率相对较高,但不可否认胃镜检查的作用和地位,可使用联合诊断的方式,便于患者尽早诊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们应用胃炎合剂治疗慢性胃炎 10 0例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 ,均为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病人。男6 9例 ,女 31例。年龄 17~ 84岁 ,平均 4 9岁。病程 1~ 15年 ,平均 7年。 10 0例患者 ,治疗前均做了胃镜检查 ,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 6 6例 (6 6 .0 % )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17例 (17.0 % ) ,慢性萎缩性胃炎 11例 (11.0 % ) ,慢性肥厚性胃炎 6例 (6 .0 % )。1.2 治疗方法 取生理盐水 10 0 ml、硫酸庆大霉素 4 0万 U、6 5 4 2 4 0 mg、2 %普鲁卡因 15 ml、地塞米松 10 mg,混匀后饭前1小时服用 …  相似文献   

10.
黄进  段宝祥 《江苏医药》1997,23(10):737-737
本文报告和分析我院近6年多来收治的168例6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80例非老年AMI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老年人AMI的临床特点。资料与分析1990年1月~1996年6月我院共收治248名AMI病人,均符合WH()的诊断标准。男194例、女54例,年龄18~93岁,平均68.2岁。其中老年组(>60岁)168例,占68.5%,年龄60~69岁86例、70~79岁68例、>80岁14例;男134例、女34例,男:女一3.9:1,较非老年组男性比例(l二7。1》明显增多。梗塞范围、部位见表1,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梗塞范围广,合并右心室梗塞为…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目前尚未有特效药物治疗。我院消化科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5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4 1例 ,女性 1 5例 ,年龄 2 8~ 70岁 ,平均年龄 4 8岁。全部病例经纤维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部位及程度 ,见表 1。 5 6例患者中 ,合并轻度不典型增生9例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2 7例 ,胆汁反流 8例。表 1  5 6例患者病变部位及病理改变程度部位例数 萎缩轻 中 重…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人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功华  凌安生 《安徽医药》2008,12(8):731-732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与老年人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5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以上)和非老年组(〈60岁以下),胃镜及病变部位取材活检诊断疾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结果150例患者中HP阳性103例,阳性率68.7%。其中老年组阳性率为78.1%(50/64)。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的62.8%(5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HP感染率增高,胃炎、胃溃疡Hp感染老年人高于非老年组;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12月~1999年12月,我们采用增生平片剂对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男13例,女17例;年龄30~60岁。均表现有上腹部饱胀、食欲不振、疼痛、嗳气等症状。均经纤维胃镜和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同程度的胃粘膜上皮肠腺  相似文献   

14.
我们收集1990年1月至1999年5月间12238例胃镜检查资料,其中发现21例类胃炎样胃癌。现着重分析类胃炎样胃癌的胃镜表现,并与同期743例糜烂型胃炎作对比分析。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胃癌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8~74岁,平均53.9岁。胃炎组743例,男431例,女312例;年龄18~80岁,平均43.8岁。1.2 胃镜检查1.2.1 胃镜下病灶形态 胃癌组中单纯性糜烂型4例,粘膜粗糙或伴结节样增生、点状出血、污秽等粘膜异常变化型17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慢性胃炎,其中1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病灶周围萎缩,粘膜透见的血管网较远处血管网模糊。胃炎组中单纯性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脾胃气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香砂六君子汤,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胃镜检查结果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应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正常人的胃粘膜表现,我们为48例无慢性上腹痛及其他明显疾病的正常人作了纤维胃镜检查,在胃镜检查的同时取胃粘膜活检及空腹胃液作游离酸测定,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本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1~60岁。检查情况: 一、胃镜及胃镜下胃粘膜活检:胃镜检查48例,其中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者38例,慢性浅表并萎缩性胃炎2例,正常胃粘膜8例;胃粘膜活检46例,病理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3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例,正常胃粘膜14例;胃镜及活检均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者29例,均正常者6例,二项诊断符合者共35例,诊断符合率76%。二、空腹胃液游离盐酸测定:48例中43例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从1987年1月-1992年5月对胃镜检查及/或组织学检查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施以消导健脾之中药治疗,消除临床症状效果明显,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42例患者及对照组10例患者全部经本院或它院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28例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26/28);胃镜检查前行肝功、HBsAg检查的48例,肝功能全部正常,HBsAg(一)45例,HBsAg(+)3例;38例行肝胆胰脾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两组发病年龄在35-69岁之间,以40-50岁居多,其中男性46例,女性6例。1.2胃镜检查所见:胃粘膜色淡,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灰白发暗,呈弥漫性或局限性斑块状分布;粘膜下小静脉或小动脉血管显露,粘膜呈细小颗粒状或灶性片状糜烂性出血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符合率,以及不同萎缩程度及不同年龄组的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34例,统计一般资料、胃镜及病理报告、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情况。结果 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534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370例,其内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9.29%。慢性萎缩性胃炎好发于老年人,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窦的萎缩、肠化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高于胃角和胃体及其他部位,而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方面,胃底及贲门检出率较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萎缩的程度与肠化、上皮内瘤变程度密切相关。重度萎缩组中的重度肠化和上皮内瘤变比轻度及中度萎缩组发生率高。在不同年龄组中比较,老年组的肠化及上皮内瘤变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胃镜与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偏低,胃窦是萎缩、肠化的好发部位;肠化及上皮内瘤变的发生与萎缩程度呈正相关,老年人的萎缩、肠化及上皮内...  相似文献   

19.
埋线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病 ,多发病给患者的心理上和生活上带来极大不便[1 ] 。我院自1 999年至今以来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 2 64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2 64例均经我院胃镜室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 35~ 5 0岁者 76例 ,5 0~ 60岁者1 2 6例 ,60岁以上者 62例 ;男性 1 78例 ,女性 86例。随机双盲分入治疗组 1 67例。按病理分级 ,治疗组轻度 1 36例 ,中度 2 6例 ,重度 6例。对照组 97例 ,轻度 74例 ,中度 2 0例 ,重度 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1 .…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为2.55~7.46%,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笔者认为阻断、扭转胃粘膜病变是治疗的关键。我院从1992年1月~1998年6月,在487例胃镜检查患者中,将病理报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68例患者,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追踪观察至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68例患者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7岁,平均46岁;患病时间最长29年,最短4个月,平均7年。萎缩程度:轻度14例,中度42例,重度12例。2 治疗方法以自拟益气活血化瘀为基础方,方取党参15g,白术15g,茯苓20g,甘松10g,丹参15g,田七10g,木香4g为主药进行加减。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