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51-335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56例女性患者年龄35~65岁.经健侧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颈脉将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进行静脉化疗并予以有效护理.结果 穿刺成功率为100%,置管50~165 d.1例导管阻塞,2例出现静脉炎.结论 PICC置管安全、可靠、有效,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的常规给药途径,采取连续有效的护理措防止并发症发生,可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徐志香  顾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93-5493
目的掌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ctral catheter,PICC)的置入方法、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35例PICC置管患者,其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PICC置管患者出现导管送入困难2例,穿刺部位渗血2例,穿刺失败2例,导管拖出3例,静脉炎3例,导管堵塞2例。结论 PICC置管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由护士独自操作因此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真正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从而使PICC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PICC在恶性肿瘤153例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人,避免化疗药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痛苦。方法:对153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采用PICC置管输入化疗药。结果:PICC置管化疗,静脉炎发生3例,无渗漏性损伤发生。结论:大剂量化疗选择PICC置管,可减少患者痛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脉冲式正压封管,能保护血管,防止堵管,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科2005—06/2007~12为乳腺癌术后患者共放置PICC导管64例,现将PICC的应用和并发症的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1~72岁。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突显优越性,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同时在放置PICC和留置期间也出现了不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叶江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26-8626
目的 研究对化疗者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PICC)的安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120例需要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PICC安全护理,对照组行PICC置管化疗后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在并发症及舒适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PICC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舒适度等其他方面的情况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PICC导管留置的安全护理是肿瘤患者在实现成功化疗中理想的护理方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PICC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PICC置管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为规范化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39例 ,以无菌操作置入PICC导管,带管过程中予以精心护理.[结果]仅1例患者因堵管而拔管, 38例患者完成了目标化疗,未发生严重的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局部刺激症状,生存质量有了很大改善.[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使用PICC导管,经过精心护理可延长带管时间,保证患者完成规范化疗.  相似文献   

7.
对我科2005-04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的应用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0-63岁,平均40.5岁。其中恶性淋巴瘤4例,结肠癌3例,肺癌2例,卵巢癌1例。其中从肘正中静脉置入3例,头静脉3例,贵要静脉4例,置入PICC导管长度为36~43cm。  相似文献   

8.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临床上常采用经外周浅静脉多周期化疗,易引起并发症如化学性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漏导致皮肤和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痛苦.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PICC适用于肿瘤化疗是避免上述损伤的有效方法,熟练操作后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我科2005-2006年对37例肿瘤患者采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连接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可来福接头)进行化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38例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肿瘤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的静脉炎.方法:采用PICC对38例患者进行置管给药.结果:应用PICC38例,顺利完成了化疗,留置时间35~365 d,平均146 d.结论;PICC置管为肿瘤患者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PICC置管在白血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白血病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和局部组织产生不良反应。方法 经患者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插入PICC导管至上腔静脉中、下1/3处行化疗。结果 20例患者19例置管成功,占95%(19/20),置管时间最短为5日,最长超过300日。结论 PICC置管是一安全、简便、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能有效保护外周静脉网、避免局部组织损伤的静脉通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副乳腺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0):1476-1477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道1例副乳腺腺癌,结合献对该病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探讨。结果:瘤细胞圆形,卵圆形,呈条索状及腺样排列,表皮内可见灶状分布paget细胞,肿瘤周边见乳腺小叶样结构。免疫组化:ER、PR、C—erbB—2均阴性。结论:副乳腺癌早期诊断较困难,在诊断时必须证实与正常乳房无关,发病前副乳腺病史对本病诊断有较大参考价值。副乳腺癌的治疗以根治性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38例,均行B超引导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旋切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和配合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旋切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配合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B超引导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时,有效的护理可明显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9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3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置入双腔PowerPICC导管。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置入BD双腔PICC导管,严格执行标准的导管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方法。比较两组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管腔破裂6例(16.6%)及脱管8例(22.2%),观察组无管腔破裂,脱管1例(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舒适度为87.9%,对照组为66.7%,观察组总体满意度90.9%,对照组7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应用有明显优势,更能满足复杂化疗方案同时需持续输液,以及反复高压注射造影剂肿瘤患者的需求,但须注意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相似文献   

15.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目的 保护化疗肿瘤患的外周静脉,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的痛苦,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对60例肿瘤患应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从肘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至上腔静脉或锁骨上静脉内。结果 应用PICC导管60例,留置时间15-350d,平均147.9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导管的应用提高了患的生存质量。该穿刺技术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而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患者保持乳头外形重塑对乳房外形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乳腺癌实行保乳手术患者28例,评估术后乳头塑型的美观效果,从双乳头水平、双乳头距同侧腋前线垂直距离、瘢痕对乳房外观的影响、乳头外观对保留乳房外形的重塑效果评价及对乳房外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切口达一期愈合24例,占85.71%,优良率为78.57%(22/28);乳房外形未达理想标准者6例,占21.43%,其中切口瘢痕致乳房畸形3例,占10.71%,乳头不自然挺立、乳头歪斜及两侧乳头水平高度存在差距各1例,各占3.57%(1/2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切除乳腺组织的量、手术切口的设计、术中皮瓣的厚薄、术后切口包扎松紧度与术后乳头塑型影响因素显著相关。【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乳头外形重塑是影响手术成功满意率的重要因素,术中保留乳腺组织的切除量、术前手术切口的设计、术后切口包扎、术中应瓣的犀薄与术后乳房外形影响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多周期化疗期间不同穿刺方法对血管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180例乳腺癌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由患者根据参保类别、认识程度、地域差别等选择治疗期间所采用的输液器具,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采用头皮钢针,B组采用静脉留置针,C组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比较三组静脉炎发生率及药液外渗发生情况。结果三种输液途径所致静脉炎比较:A组23.33%与B组1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23.33%与C组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15.00%与C组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输液途径在化疗期间药物外渗情况比较,无外渗率A组91.67%,B组98.33%,C组1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多周期化疗期间早期置入P IC C导管,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避免了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血管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血管超声检查应用于PICC置管的全过程,包括穿刺前血管的检查评估,穿刺中颈内静脉的压迫,穿刺结束、X线摄片检查前对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的检查.结果 1402例PICC置管患者中,穿刺前有407例经超声评估选择赛丁格辅助穿刺成功,穿刺中有148例需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穿刺成功后有102例X线摄片前经超声检查发现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而及时进行调整.结论 将超声检查应用于PICC置管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可对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进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静脉行PICC置管的差别.方法 将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贵要静脉组(n=40例)、B肘正中静脉组(n=40例)、C头静脉组(n=40例),分别观察三组患者穿刺置管1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情况.结果 三组静脉穿刺置管1次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5,P<0.05);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P<0.05).结论 经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均显著高于经头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微小癌(minimal breast carcinoma,MBC)的超声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MBC 90例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MBC超声诊断正确58例,误诊32例;20例误诊为乳腺纤维瘤,10例误诊为小叶增生,2例误诊为乳腺腺病。肿物最大径0.5~1.0 cm 55例,超声诊断正确37例,误诊18例,超声诊断正确与误诊患者肿物的边缘、微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物最大径≤0.5 cm 35例,超声诊断正确21例,误诊14例,超声诊断正确与误诊患者肿物的纵横比、结节数目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误诊32例中肿物最大径0.5~1.0 cm与≤0.5 cm患者肿物的边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C超声检查肿物最大径0.5~1.0 cm时表现为边缘清晰及无微钙化等良性结节声像图特征时易误诊;肿物最大径≤0.5 cm时表现为纵横比1及多发结节声像图特征时易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