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对慢性马兜铃酸肾损害大鼠模型的肾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Z组)、模型组(M组)及丹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A组、B组、C组)。造模大鼠按马兜铃酸20mg·kg-·1d-1的剂量灌服关木通浸膏,1周后改为按马兜铃酸10mg·kg-·1d-1的剂量灌服,4h后丹参各组灌服不同剂量丹参溶液(分别为5、10、15g·kg-·1d-1),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实验第12、16、20、24周留取大鼠血、尿标本,检测大鼠RBC、Hb、白细胞含量、血肌酐水平、24h尿蛋白定量及尿NAG的排泌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RBC及Hb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比例出现异常,与对照组比较Scr明显升高、24h尿蛋白及尿NAG酶的排泌增加,并随着实验进展而逐渐加重。丹参可改善上述指标的异常。结论丹参对关木通浸膏所致的慢性马兜铃酸肾损害大鼠模型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可明显改善大鼠贫血状态、降低Scr,减少24h尿蛋白的排出及尿NAG酶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SKI)对马兜铃酸(AA)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90%DMEM培养液加10%胎牛血清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加入不同浓度的SKI(终浓度分别为4、6、8mg/mL)和AA(终浓度为10、20、40μg/mL)培养48h。采用MTT法观察HK-2细胞活性;根据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的结果,选择SKI最佳干预浓度8mg/mL和AA致细胞明显凋亡浓度20μg/mL,将实验分为3组,①对照组:培养液不加马兜铃酸;②AA干预组:在培养液中加入AA(终浓度为20μg/mL);(3)SKI治疗组:在培养液中加入AA(终浓度为20μg/mL)和SKI(终浓度为8ing/mL)。用透射电镜观察3组细胞的超微结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A干预组细胞结构发生改变,治疗组大部分细胞结构基本正常,部分细胞结构改变明显。AA浓度超过10μg/mL时,HK-2细胞的活性显著抑制。分别以不同浓度4,6,8mg/mL的SKI和AA(20μg/mL)处理HK-2细胞后,则细胞活性明显增加,而且随着SKI浓度的增加其作用愈趋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AA组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SKI治疗组凋亡细胞的比例也增加,但比AA组细胞凋亡的比例明显减少。AA组Caspase-3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治疗组Caspase-3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AA组降低。结论:肾康注射液通过降低凋亡蛋白Caspase-3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HK-2细胞的凋亡,明显提高HK-2细胞抵抗AA致细胞损伤的能力,起到保护HK-2细胞的作用。该途径可能为肾康注射液抑制HK-2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附子干姜、辛伐他汀及联用对关木通所致马兜铃酸肾病模型的影响。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C)、模型组(M)、附子干姜组(FG)、辛伐他汀组(X)、附子干姜+辛伐他汀组(FGX);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小鼠灌胃给予关木通水煎剂(7g/kg·d),正常组小鼠灌胃给予等量水,给药4天后停药3天,持续4周;各治疗组自第3周起分别给予附子干姜(5g/kg·d)、辛伐他汀(10mg/kg·d)、附子干姜(5g/kg·d)+辛伐他汀(10mg/kg·d)。4周后取小鼠血清测定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取肾组织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浓度,并记录左肾、左睾丸系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且两者合用可增加附子干姜对肌酐、尿酸的排泄;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升高肾组织中γ-GT含量,且FG组与FGX能升高肾组织MDA水平,降低GSH水平。结论:附子干姜与辛伐他汀对马兜铃酸肾病均有保护作用,且两者联用可相互补充,提高治疗马兜铃酸肾病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青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干燥根茎,本文主要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青木香水煎剂引起的肾损害及与剂量之间的关系.将SD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及正常对照组4组,分别采血、留尿,做肾功检测及尿比重和尿NAG定量检测.发现高、中剂量青木香水煎剂可引起大鼠肾脏损伤,而低剂量短期应用对大鼠肾脏无明显不良影响,马兜铃酸是青木香引起肾损害的主要毒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模型,初步观察牛磺酸对其保护作用。方法:雄性 SD 大鼠分为3组,观察12周。模型组给关木通浸膏水溶液间断灌胃;治疗组在饮水中补充1%牛磺酸;对照组仅给自来水灌胃。第1、4、8和12周每组各处死6只,测体重,取血、尿和肾脏标本做相关检查。结果:模型组各周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 P<0.01),血肌酐与体重比值(SCr/BW)和24h 尿蛋白定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第1、4周 SCr/BW 和24h 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与治疗组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光镜下见模型组和治疗组逐渐出现肾小管变性、萎缩及间质纤维化,第4周起纤维化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镜下见模型组和治疗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微绒毛脱落,线粒体肿胀,溶酶体及吞噬泡增多;第4周起肾间质出现胶原纤维,并逐渐增多。对照组无明显病变。结论:建立了关木通致大鼠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模型;牛磺酸对该模型早期肾损伤可能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益肾软坚散能否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大鼠的肾损害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分为3组,每组6只。模型组予关木通浸膏水溶液间断灌胃制成CAAN动物模型,中药组在造模基础上同步予益肾软坚散水煎剂灌胃,对照组予自来水灌胃。于1、4、8、12、16周分别检测大鼠体重、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SCr);并于第16周末处死大鼠,取肾脏组织,切片做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Ⅰ型胶原(Col Ⅰ)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SCr自造模后1周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P〈0.01,P〈0.05);16周时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内TGF-β1、CTGF、PAI-1、TIMP—1及Col Ⅰ各指标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中药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除24h尿蛋白定量外均被显著抑制(P〈0.01,P〈0.05)。结论益肾软坚散可抑制肾间质内细胞外基质蓄积,从而改善CAAN的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脾虚大鼠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代谢与肾、大肠、小肠组织中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oatp)2a1、oatp2b1mRNA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中医学脾肾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脾虚组(22只)、AA-I组(6只)、脾虚AA-I组(6只)。脾虚组及脾虚AA-I组采用利血平5 mg/(kg·d)皮下注射连续16天造模。空白组及脾虚组选取6只大鼠行颈动脉插管,并予AA-I灌胃后5、15、30、45、60 min颈动脉取血行AA-I药代动力学检测;脾虚组选10只大鼠行肾、大肠、小肠AA-I组织浓度测定;脾虚组及空白组各取6只分别予生理盐水灌胃,AA-I组、脾虚AA-I组予AA-I灌胃后60 min时间点取肾、大肠、小肠3种组织,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织中oatp2a1、oatp2b1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脾虚组大鼠灌胃后15、30、45、60 min时体内AA-I血浆浓度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组60 min时AA-I血浆浓度下降,肾及大肠组织浓度升高,小肠中组织浓度明显下降。空白组与脾虚组中上述3种组织oatp2a1、oatp2b1mRNA表达无差异;与空白组比较,AAI组小肠oatp2a1、oatp2b1mRNA表达降低,大肠oatp2a1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脾虚组比较,脾虚AA-I组肾组织中oatp2a1、oatp2b1mRNA表达升高(P0.05),大肠组织oatp2b1m 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脾虚脾失运化状态下,AA-I代谢差异可能与肾、大肠、小肠组织oatp2a1、oatp2b1表达改变相关,并提示肾、大肠在脾虚状态下物质代谢中发挥重要协调作用,验证了中医脾肾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8.
马兜铃酸I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口服马兜铃酸 I(AA-I)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方法:以125I标记的AA-I作为示踪剂,给予大鼠一次口服关木通水煎剂10 g*kg-1和125I标记AA-I(含AA-I 37.2 mg*L-1)的混合药液,测定全血125I-AA-I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采用3P87程序拟合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同时测定肝、肾等9种脏器中的125I-AA-I含量,计算ID%、分布比值,观察上述指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分析比较AA-I在不同脏器的分布特点.结果:大鼠一次口服关木通水煎剂后,AA-I迅速吸收入血,于30 min达到高峰,持续至1.5 h,随后其浓度逐渐降低,于24 h后仅存微量,给药后10 d时68.9%的AA-I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经拟合其特征符合血管外给药二室模型,所得参数显示:口服AA-I在0.74 h达峰(Tmax),达峰浓度(Cmax)0.92 mg*L-1,分布半衰期(t1/2α)0.68 h,消除半衰期(t1/2β) 20.46 h,表观分布容积(V/F)87.39 mL,总清除率CL(s) 5.85 mL*h-1 (0.10 mL*min-1).服药后AA-I迅速分布至全身,5 min时即已达到分布比值的高峰,24~48 h处于最低水平;而后AA-I在肝、肾的分布比值又不断增高,肝脏在第4 d达峰,而后再次下降;在肾脏则继续升高,至观察结束(第40 d)最为突出,明显高于其他脏器(P<0.05).结论:AA-I口服后吸收迅速,在体内的分布具有器官特异性,可能在肝脏进行部分代谢;肾脏组织分布多、清除缓慢,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与其长期肾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益肾软坚散含药血清能否拮抗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A)诱发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促纤维化效应。方法:用马兜铃酸钠盐(AA Na,40mg·L-1)加或不加10%大鼠含药血清与HKC细胞孵育,而后检测信使RNA(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大鼠含药血清能显著下调AA Na刺激后HKC细胞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mRNA及蛋白质的高表达(P<0.05),但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mRNA及蛋白质高表达无显著作用(P>0.05)。结论:益肾软坚散含药血清可下调AA刺激的HKC细胞促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因子及抗ECM降解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马兜铃酸 (AA)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释放内皮素 (ET)、血管紧张素(Ang II)的影响 ,以及甘草酸的干预作用 ,以不同浓度AA作为刺激物 ,观察AA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系 (LLC PK1)分泌和释放Ang II、ET的影响 ;另各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AA (4 0 μg/ml)和不同浓度甘草酸 ,观察甘草酸对AA作用下LLC PK1释放AngII、ET的干预作用。各组培养 2 4h后 ,提取培养上清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Ang II的浓度。结果显示 :①AA(4 0、80、16 0 μg/ml)可明显刺激细胞释放ET、Ang II(P <0 0 1)。②甘草酸在 5 0 μg/ml、10 0 μg/ml、2 0 0 μg/ml浓度时可使AA刺激细胞分泌和释放ET、Ang II水平下降 (P <0 0 5或P <0 0 1)。提示 :AA可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和释放ET、Ang II ,此作用可能与AA的细胞毒性损害有关 ;甘草酸可使AA刺激细胞分泌和释放ET、Ang II水平下降 ;甘草酸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AA作用下细胞分泌和释放ET、Ang II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附子、依那普利、别嘌醇和氨基胍对关木通所致慢性肾病模型的影响,探究其肾脏保护作用及与相关氧化还原物质的关系。方法:将雄性小鼠用关木通造模两周后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关木通模型组,关木通加各治疗药物组。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肾组织蛋白、丙二醛、尿酸、谷胱甘肽、谷氨酰基转移酶等的含量,并记录肾、睾丸系数。结果:附子单用能够显著降低肾系数、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肾尿酸,且显著升高肾脏谷氨酰基转移酶含量;依那普利可以显著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肾组织谷胱甘肽含量,升高肾谷氨酰基转移酶活性,进一步升高肾尿酸。别嘌醇能够显著降低肾系数、血尿素氮,显著升高肾蛋白含量并且进一步升高肾谷胱甘肽含量。氨基胍能够明显降低肾系数、并且进一步升高血肌酐、尿素氮。结论:该模型中肾脏氧化还原处于较低状态,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出现紊乱,氧自由基减少,还原性物质增多,尿酸代谢异常。实验结果表明附子在该模型上表现出一定的治疗作用,与抑制尿酸代谢的药物合用能够起到较好肾脏保护作用。但是在发病过程中抑制一氧化氮的生成能够加重病情。依那普利改善肾脏血流量同样能够起到缓解病情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预处理对雄性普通昆明种小鼠急性染镉所致肝肾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检测经低、中、高3个剂量DG预处理后急性染镉的雄性小鼠肝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并观察病理组织学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DG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染镉小鼠肝肾组织中SOD,GSH-Px及CAT的活性,并抑制其MDA的生成,受损的病理组织和细胞超微结构也明显减轻。结论DG预处理雄性普通昆明种小鼠可防护镉所致的急性肝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DG能干预镉对小鼠肝肾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离体肾灌流体系中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马兜铃酸(AA)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离体肾灌流模型,按5 mL.min-1恒速灌流,空白组给予正常灌流液,马兜铃酸组给予7 mg.(50 mL)-1,灌流给药10 min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灌流液和尿液,分别检测钾、钠、氯离子浓度,计算离子清除率,ELISA方法检测尿液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结果:马兜铃酸组钾、钠离子清除率在给药后0.5h明显下降,分别从给药前的(99.54±14.55)%和(27.93±6.66)%下降至(33.16±9.59)%和(9.70±2.62)%,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给药灌流后即刻明显升高,从给药前(7.42±0.12)ng.L-1升高至(8.18±0.47)ng.L-1,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评价马兜铃酸致急性肾小管损伤方面优于传统指标离子清除率,是一个早期且敏感的肾小管损伤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铁超载造成肝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甲苷(As)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45 d,取血清,检测血清Fe,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分析肝脏组织蛋白硝化的表达变化;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血清Fe,ALT,AST,MDA,肝中铁和T-BIL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TIBC和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组小鼠血清中血清Fe,ALT,AST,MDA水平,及肝中Fe和TBIL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肝中TIBC和GSH含量显著增高(P0.05,P0.01);HE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铁超载组可见肝细胞水样变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等;不同浓度黄芪甲苷组的上述病理改变得以改善;免疫组化结果发现,与空白组比较,铁超载组血管周围细胞浆中3-硝基酪氨酸(3-NT)显著增加,而黄芪甲苷组血管膜周围的3-硝基酪氨酸则显著减少;TUNEL染色发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凋亡显著增多;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组肝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结论:黄芪甲苷对铁超载造成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傣雅解护肝方对D-氨基半乳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经傣雅解护肝方预防性灌胃给药7天后,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造模,24小时后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显微镜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傣雅解护肝方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D-氨基半乳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ALT、AST的升高(P〈O.05或P〈0.01);减轻D-氨基半乳糖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傣雅解护肝方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3-乙酰基-4-乙酰氧基苯并NFDE6唑-2-酮(3-acetyl-4-acetoxy- 2-benzoxazolone,TC-3)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体积分数0.15%四氯化碳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3-乙酰基-4-乙酰氧基苯并NFDE6唑-2-酮各剂量组灌胃给药,检测不同剂量的3-乙酰基-4-乙酰氧基苯并NFDE6唑-2-酮对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以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同时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3-乙酰基-4-乙酰氧基苯并NFDE6唑-2-酮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肝匀浆丙二醛的含量,同时提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的活性,并能减轻四氯化碳对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3-乙酰基-4-乙酰氧基苯并NFDE6唑-2-酮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曲克芦丁对四氯化碳致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模型+高剂量曲克芦丁组、模型+低剂量曲克芦丁组,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曲克芦丁能降低四氯化碳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降低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减轻四氯化碳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结论:曲克芦丁能抑制CCl4产生的自由基造成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波棱甲素纳米混悬液(HNS)对D-半乳糖胺(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波棱甲素普通混悬剂(HS)进行比较。方法 小鼠每日给药2次,连续给药3.5 d后,一次性腹腔注射D-GalN 800 mg·kg-1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20 h后取血清测定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值。结果 HNS各个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中毒小鼠ALT、AST含量,HS仅高剂量组ALT、AST值显著降低,且同等剂量下,HNS各组均明显优于HS各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波棱甲素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 HNS对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作用明显优于普通混悬剂。其机制可能在于将其制成纳米混悬剂之后,粒径减小,表面积增大,体内吸收增加,从而使它的药效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对小鼠四氯化碳(CC 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模型 高剂量曲克芦丁组、模型 低剂量曲克芦丁组,采用CC 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曲克芦丁能降低四氯化碳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降低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减轻四氯化碳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结论:曲克芦丁能抑制CC l4产生的自由基造成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玉郎伞黄酮(YLSF)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对照组(MC),YLSF高(YLSFH)、YLSF中(YLSFM)、YLSF低(YLSFL)剂量组,及联苯双酯组(BPDC).NC组及MC组以生理盐水ig,各剂量YLSF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YLSF(112,56,28 mg·kg-1)和BPDC(150 mg·kg-1) ig,连续给药7d,每天1次.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白蛋白(Alb)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于光镜观察小鼠肝损伤程度.结果:YLSF高、中剂量YLSF能降低血清AST、ALT、ALP含量(P<0.01)及肝组织MDA含量(P<0.01),增加血清Alb含量(P<0.01),提升血清T-AOC水平(P<0.01)及肝组织T-SOD活力(P<0.01);低剂量YLSF能降低血清AST、ALP含量(P<0.01或P<0.05)及肝组织MDA含量(P<0.01),增加血清Alb含量,但对小鼠血清ALT含量、血清T-AOC水平及肝组织T-SOD活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各剂量YLSF均能减轻肝细胞损伤程度(P<0.01,P<0.05).结论:YLSF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