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索EPS轻集料混凝土的最佳质量配合比,对EPS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形成机理以及受压破坏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系统研究了水泥、水、EPS骨料和陶沙四因素对EPS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测定和分析了不同质量配合比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果 EPS轻集料混凝土强度主要来自于水泥浆体的强度,良好的和易性是保证EPS轻集料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EPS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破坏分为弹性、弹塑性和破坏3个阶段,由于骨料强度低,破坏后强度急剧下降.结论 为EPS轻集料混凝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将固体废物粉煤灰和污泥资源化利用,以粉煤灰为主体材料,污泥为粘结剂,选择碳化硅为膨胀剂,制备了用于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陶粒,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1180℃时,主体材料中粉煤灰95%,页岩5%时,可制得颗粒强度达到11.4 MPa,24h吸水率3.30%,表观密度1270kg/m~3陶粒,达到高强度、低吸水率高性能轻骨料的要求.在同一焙烧条件下,提高粉煤灰掺量可提高颗粒强度,降低吸水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常用的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测试与评价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两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简便、可量化表征的混凝土匀质性测试与评价方法,并在长期的轻骨料混凝土生产中跟踪、采集相应的测试数据,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验证两种匀质性测试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表征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其中,对于静置的拌合物,基于重心偏移的匀质性测试方法更适用;而对于流动中的拌合物,基于分层度和流空速度的匀质性测试方法更适用。  相似文献   

4.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SCLC)的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差异,采用常规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对SCLC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得出了SCLC的一般力学性能结论.结果表明表面粗糙的轻骨料有利于SCLC强度的提高和拌合物在改进的L-800流变仪中流动性的增加,SCLC的折压比小于普通混凝土,脆性大于普通混凝土,弹性模量约为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的67%~78%.为SCLC的力学性能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建筑夹心墙用保温浆料,改善建筑夹心墙保温体系.方法以水泥等为无机胶结材料,改性处理的珍珠岩和EPS颗粒为轻骨料,加入预发泡的“膏状”泡沫,混合搅拌后,制成保温浆料.结果经过预处理的珍珠岩明显减少吸水能力,表面改性EPS颗粒能增强其与无机胶结材料的粘结能力,防止“分层”出现;掺入20%的粉煤灰降低成本,提高材料和易性;30%的泡沫的引入,降低了材料的密度,使导热系数达到0.061 W/(m.K).结论研制的保温浆料具有0.061 W/(m.K)导热系数,0.12 MPa粘结强度,提高了建筑墙体的整体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钢纤维全轻混凝土现场浇筑时轻粗骨料上浮、钢纤维下沉等施工问题,以水灰比、钢纤维体积率和粉煤灰替代水泥率为变化参数,研究了大流动性钢纤维全轻骨料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工作性能;确定了采用P·O 52.5水泥、密度等级900的陶粒、陶砂和Ⅱ级粉煤灰配制密度等级1 700、强度等级LC35的大流动性钢纤维全轻骨料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烘干后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钢纤维全轻骨料粉煤灰混凝土受烘干效应影响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损失率.  相似文献   

7.
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搅拌工艺,净水胶比、粗骨料种类对天然和再生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骨料种类对混凝土性能有很大影响,其程度不亚于水胶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提出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其强度公式中应考虑到粗骨料种类的影响,同时,若采用再生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应采用较高的砂率和较低的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搅拌工艺因素中,水泥裹石工艺有助于改善拌合物和易性,硅灰裹石工艺有助于提高混凝土后期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M17塑化剂和粉煤灰掺入泵送混凝土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粉煤灰颗粒的形貌,探讨了粉煤灰作用机理。说明在泵送混凝土中同时掺入M17塑化剂和粉煤灰,可增加流动性,降低泌水率,提高强度,使泵送混凝土可泵性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充分利用了粉煤灰废料,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Ⅲ级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在不掺外加剂的情况下,配制的Ⅲ级粉煤灰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混凝土强度低,没有发挥粉煤灰的各种效应。本文通过在Ⅲ级粉煤灰混凝土中应用一种工业废液作为外加剂的几项试验,表明了这种工业废液对改善Ⅲ级粉煤灰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及激发Ⅲ级粉煤灰活性的作用,并对这种工业废液在Ⅲ级粉煤灰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具有吸水膨胀-释水养护特性的球形吸水树脂集料(简称SAP)替代砂石骨料配制混凝土,以实现混凝土的原料减量化制备,适应远海岛礁等原料缺乏地区的施工需求。通过选用与SAP相同粒径分布的EPS颗粒作为对照组,初步探索了不同SAP、EPS颗粒体积掺量对混凝土强度与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SAP的释水养护作用,在相同粒径与体积掺量下,SAP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与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均优于EPS混凝土,这主要是由于SAP集料释水后形成的界面过渡区较EPS颗粒周围界面过渡区更为致密,形成类似拱壳结构气孔,从而具有更好的力学与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混凝土纤维复合板是以废弃泡沫聚苯乙烯塑料、粉煤灰、水泥、膨胀珍珠岩、陶砂、PP纤维、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材料,配以高分子聚合物、各种外加剂及纤维增强网格布,经特殊工艺处理技术制成的一种新型节能保温屋面板(外挂板).该复合板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抗冻性高、既承重又保温、保温承重功能二合一,以及防火性能好等特点,是一种环保节能型的“绿色建材”.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脱硫粉煤灰及其复合掺合料等量取代普硅水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单独掺加脱硫粉煤灰及复合掺加脱硫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侵蚀性能的研究,表明脱硫粉煤灰及其复合掺合料可以等量取代普硅水泥用于制作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高性能混凝土及不同配合比方案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对于高面板坝工程混凝土面板的防裂具有重要意义.在原材料中合理掺入外加剂、粉煤灰、有机纤维等配料是获得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途径.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可采用不同的配合比方案,如外加剂+粉煤灰+有机纤维"多掺"方案、联掺或单掺高效减水剂+引气剂方案等.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应尽量选择高标号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根据水泥中活性混合材料的类型及含量,合理确定粉煤灰的最佳掺量.实践证明,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可减少甚至避免混凝土面板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超细粉煤灰与硅灰的复合技术配制多孔水泥混凝土水泥浆体试件.通过与双掺硅灰和减水剂、双掺粉煤灰和减水剂以及复合掺粉煤灰、硅灰和减水剂的情况对比,系统研究了硅灰粉煤灰作为外掺挤对多孔水泥混凝土水泥浆体的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硅灰与超细粉煤灰的复合,在水泥浆体形成过程中,这2种材料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效应,使得多孔水泥混凝土水泥浆体的强度性能显著提高.文章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剖析了超细粉煤灰与硅灰复合效应的机理,论证了用超细粉煤灰和硅灰以及减水剂复合配制多孔水泥混凝土水泥浆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赛马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石嘴山电厂细磨粉煤灰,激发剂,开展了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机理.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为50%时,粉煤灰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均能满足C20~C30混凝土的要求;粉煤灰掺量≤40%时,粉煤灰混凝土强度明显地优于纯水泥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复合水泥对改善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复合水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尤其是耐久性能的影响,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和混凝土耐久性加速试验,对以粉煤灰作为主要混合材的复合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复合水泥基混凝土3d,28d强度大于粉煤灰混凝土,和同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基混凝土较为接近,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则明显优于普通水泥基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用粉煤灰作为主要混合材的高性能复合水泥来配制混凝土,是改善混凝土综合性能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分别从宏观、微观角度入手,研究磷矿渣替代粉煤灰作为碾压混凝土掺和料的可行性.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及XRD分析说明磷矿渣是一种比较好的辅助性胶凝材料,适当粒度的磷矿渣掺入水泥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基本和粉煤灰相当;与掺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相比,同掺量的磷矿渣碾压混凝土的后期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除早期干缩略大外,其耐久性、热学性能均比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略优;将磷矿渣作为碾压混凝土掺和料使用,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缓解水工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掺和料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分形几何理论,探索了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的分形特征,为定量描述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试验采用平板约束法,对多种因素(水泥用量、砂率、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下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进行跟踪测试,并计算了各因素下混凝土塑性开裂的分形维数,探索了各因素对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水泥用量的增加、砂率的增大及硅灰掺量的增加都会使裂缝的分形维数增加,裂缝复杂化趋势加剧;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减小了裂缝的分形维数,裂缝复杂化趋势减缓.结论水泥用量、砂率、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影响着塑性裂缝分形特征的变化,并且与6 h时开裂总长度、最大裂缝宽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应用分形理论分析评价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特征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Influence of ultra-fine fly ash on hydration shrinkage of cement paste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INTRODUCTION Hydrationshrinkageisalsoknownaschemicalshrinkage[1].Thesolidvolumeincreasesafterce menthydrating,buttheabsolutevolumeofcementwatersystemreduces.Usuallythetotalamountofvolumeshrinkageofcementwatersystemis7%9%[1,2].Withthedevelopmentofthetechno logyofcementandconcrete,concretewithhighstrengthandhighperformanceisthedevelopingtendencynow.However,nowadays,comparedwithordinaryconcrete,thehydrationshrinkageofhighperformancecementconcreteincreasesobvi ouslybecauseoftheaccelerationof…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粉煤灰和水泥进行磨细处理,并按一定的掺量等量取代水泥配制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探讨了粉煤灰-水泥颗粒级配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