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明确西南地区草莓灰霉病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及致病力状况,从贵阳、重庆、成都等14个地区的不同草莓品种上采集82株草莓灰霉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其对嘧霉胺的敏感性,离体叶片接种法检测各菌株致病力。结果表明,高抗菌株36株(43.90%),中抗菌株26株(31.71%),低抗菌株4株(4.88%),敏感菌株16株(19.51%);强致病力菌株6株(7.32%),中等致病力菌株21株(25.61%),弱致病力菌株55株(67.07%)。西南各草莓种植区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都有较高的抗药性,致病力以中等、弱为主。这表明,西南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已产生抗药性,致病力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证实,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已较为普遍。研究人员从中国葡萄主产区采集、分离纯化了104个葡萄灰霉病菌的单孢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嘧霉胺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频率为22.22%~62.50%,且以高抗和中抗菌株为主,其中高抗菌株频率达44.23%;不同葡萄栽培气候区的葡萄灰霉  相似文献   

3.
番茄灰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 要: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本地区的番茄灰霉病菌对几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两株番茄灰霉病菌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在六种药剂中,乙霉威对两株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多菌灵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差,两菌株均对多菌灵产生高水平抗性;菌株SY和WS对扑海因分别表现为中抗和高抗;菌株WS对甲基托布津已产生了高水平抗性;腐霉利对灰霉菌孢子的萌发抑制效果明显,而嘧霉胺对抑制菌丝生长的效果明显。【结论】乙霉威在防治番茄灰霉病时可作为首选药剂,生产中应减少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的使用次数和剂量并避免单剂使用。  相似文献   

4.
草莓灰霉病菌对速克灵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克灵对草莓灰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长期、单一使用很容易使草莓灰霉病菌产生抗药性。为合理使用这类杀菌剂,延缓或防止抗药性的产生,笔者通过UV-C诱变草莓灰霉病菌敏感菌株CF1获得了对速克灵具有高抗性的突变株CF1-1和CF1-2,并对抗性突变株的生长量、产孢量和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F1-1与CF1-2对速克灵抗性程度高,抗性水平与敏感菌株相比分别增加了484.6倍和911.0倍。抗性菌株在无速克灵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敏感菌株弱,产孢量也明显少于敏感菌株;但其引起草莓离体叶片发病较敏感菌株重,病斑大且边缘颜色深;薄片黄瓜测定结果也表明,在无速克灵的情况下,敏感菌株CF1引起发病较重;而在有药条件下CF1受到一定抑制,但抗性菌株仍能致黄瓜片发病。将抗性菌株连续培养7代后对速克灵的抗性仍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省和河北省不同地区的157株灰葡萄孢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其中86株野生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EC50值)在0.0135~1.2832μg/mL之间,相差95.05倍,平均值为(0.3958±0.3485)μg/mL,可作为敏感基线。田间已出现对苯醚甲环唑的低抗菌株,占检测总株数的9.5%,未检测到中抗菌株和高抗菌株。通过测定灰葡萄孢不同菌株对苯醚甲环唑、嘧霉胺、腐霉利、多菌灵、乙霉威和异菌脲的敏感性,发现苯醚甲环唑与嘧霉胺、腐霉利、多菌灵、乙霉威和异菌脲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为明确徐州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现状,2014~2015年,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人员在徐州8个区县草莓产区分别采集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样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3个草莓灰霉病菌菌株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检测的抗性菌株比例高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采用最低浓度抑制法,对采自长三角的盐城、淮安、镇江、扬州、南通、苏州、上海、嘉善、宁波等9个地区草莓、黄瓜、番茄、莴苣、瓠瓜、西瓜等6种果蔬作物的210个灰葡萄孢单孢系菌株对嘧霉胺、多菌灵、腐霉利、咯菌腈、啶酰菌胺等5种杀菌剂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灰霉病病菌菌株对嘧霉胺、多菌灵、腐霉利、咯菌腈、啶酰菌胺的抗性频率分别达68.57%、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域草莓灰霉病菌种群多药剂抗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阐明江苏省草莓主产区草莓灰霉病菌种群对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了2019和2020年采集的236株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13种杀菌剂的抗性,并对菌株抗性频率和多药剂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灰霉菌株对咯菌腈(fludioxonil,Flu)表现敏感,而对多菌灵(carbendazim,Car)、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Pyra)、扑海因(iprodione,Ipr)、腐霉利(procymidone,Pro)、嘧霉胺(pyrimethanil,Pyr)产生了较高的抗药性,其抗性频率分别为58.05%、55.01%、51.44%、45.80%、33.94%;灰霉病菌种群在地区间对不同药剂的抗药性水平不同,溧水、昆山、姜堰、铜山田间以抗性菌株为优势种群,无锡和常州新北地区以敏感菌株为主;本研究在区分计量浓度下,根据各药剂抑菌率分布状况,将供试药剂分为敏感药剂、敏感性下降药剂和抗性药剂3种类型;本研究共检测到9种抗药性类型:PyraR(7.32%)、CarR(6.50%)、PyrR(0.81%)、CarR PyrR(3.25%)、CarRPyraR(14.63%)、CarRBosR(1.63%)、CarRPyraRPyrR(23.58%)、CarRBosRPyraR(7.31%)、CarRBosRPyraRPyrR(34.15%)。江苏省草莓灰霉病菌种群对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基本丧失了敏感性,对扑海因、腐霉利、啶酰菌胺、戊唑醇等敏感性下降,多药剂抗药性种群以CarRPyraRPyrR和CarRBosRPyraR PyrR为主,抗性治理措施中推荐使用不同类型药剂交替防治灰霉病。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评价挥发性化合物苯并噻唑防治灰霉病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密封盘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省73株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苯并噻唑的敏感性,并比较了不同地区和不同表现型菌株(多菌灵抗性和敏感菌株:CarR,CarS;腐霉利抗性和敏感菌株:PrcR,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和菌核净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10年从江苏省12个地级市的油菜产区采集油菜菌核,经分离纯化共获得6017株油菜菌核病菌。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其对多菌灵和菌核净的抗药性。结果表明,2006-2010年间江苏省各地均有多菌灵抗性菌株的分布且抗药性水平较高,抗药性频率分别为63.9%、24.0%、17.1%、16.7%和9.8%,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经室内研究发现,多菌灵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在菌丝生长、菌核产生、以及致病力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而2006-2010年间江苏省油菜菌核病菌对菌核净表现敏感,平均抗性频率仅为0.10%,5年内只在盐城、常州、连云港三地监测到共6株低抗菌株,且菌核净低抗菌株在菌丝生长、菌核产生等方面明显弱于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11.
丝瓜伤流液对果蔬几种病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离体平板培养和活体接种试验,研究了丝瓜伤流液对辣椒灰霉、番茄早疫、苹果轮纹三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丝瓜伤流液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平板试验,体积分数为0.3的邯丝伤流液对三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 90.70%,36.97%,40.87% ;活体接种试验,体积分数为0.5的邯丝伤流液对辣椒灰霉病、番茄早疫病、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 73.60%、47.12%、42.84%。三种病原菌中,丝瓜伤流液对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丙烷脒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对丙烷脒防治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rerea)进行了研究。丙烷脒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2.1599 mg/L和2.7510 mg/L;在组织法测定中,丙烷脒对灰霉病表现出较高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丙烷脒在施用剂量为(a.i.) 90~180g/hm2、施药4次、间隔7d的条件下对番茄、黄瓜、草莓等作物的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和腐霉利,与菌核净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内生放线菌Fq24的拮抗筛选及其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番茄内生放线菌的拮抗筛选和其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的研究,为防治番茄灰霉病寻找新的生防菌源,并探索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生防机理。从健康番茄植株上分离到9株放线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筛选对番茄灰霉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以番茄种子及幼苗生长情况,防御酶活性变化,盆栽试验对其代谢产物的促生作用、抗病诱导作用、防病作用等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菌株Fq24对番茄灰霉菌的抑菌圈半径大于10 mm,其发酵液的抑制作用可达到68.4%。(2)中浓度的Fq24发酵液促进根茎的生长,幼苗的干、鲜重及株高最大为对照的168.35%、286.30%和70.79%,均为显著增加。(3)番茄幼苗体内防御酶活性明显提高,POD、SOD活性最大增加为71.3%和62.3%。(4)喷施Fq24发酵液可明显降低灰霉病的发病率,取得82.14%的防效。Fq24是株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代谢产物能显著促进番茄种子和幼苗生长;诱导番茄体内抗性酶活性提高,增加植物抗性;明显降低发病率,防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生物农药武夷菌素对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生物农药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作用,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武夷菌素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和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武夷菌素能明显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的生长,EC50为10.0802 μg/mL。温室试验表明,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病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而且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武夷菌素对灰霉病有较长的持效期,400倍液处理番茄8天后再接种的防效仍然达61.32%。田间试验表明,对保护地番茄间隔7天、连续施药3次,第3次施药15天后2%武夷菌素100倍液的防效达83.93%,显著高于35%腐霉利悬浮剂600倍液的防效。此外对番茄果实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使用2%武夷菌素后番茄除有机酸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等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试验表明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同时可以提高番茄果实品质,为番茄生产上合理应用生物农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番茄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集番茄土壤、根、叶片和花样本共96份,经平板法和叶盘法两步分离,获得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12株。根据抑菌圈法测定,拮抗细菌对灰霉菌的拮抗能力有显著差异,其中B21菌株抑菌圈直径达35mm,拮抗性最强最稳定。温室试验表明:B21悬浮液和10倍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室内叶片的防效分别为98.68%和98.03%,无显著差异,明显优于45%多菌灵(500倍稀释液)。  相似文献   

16.
透骨草内生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窦瑞木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369-373
摘 要:【研究目的】试图从中草药(植物)体内生菌中探寻其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峙试验、防效测定、菌株鉴定、抑菌活性及水解酶活性测定。【结果】从透骨草中筛选出一株内生拮抗菌株,对峙实验表明其抑制率为66.02%,在活体上的抑制率为51.68%。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确定此内生菌株为枯草芽胞杆菌。其不产生纤维素酶、β-1,3-葡聚糖酶、蛋白酶。发酵滤液经(NH4)2SO4沉淀获粗提蛋白,抑菌圈达20 mm以上,上清液无活性,表明抑菌物质基本被沉淀,主要为蛋白类,且此粗提蛋白对温度、紫外线、pH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透骨草内分离出的枯草芽胞杆菌对番茄灰霉病菌有较强且稳定抑制作用,抑菌活性成分主要是粗蛋白类物质,且其对温度、酸碱度、紫外线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绿色木霉Tr9701对多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抑病机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筛选获得的绿色木霉菌株Tr9701(Tr/ehodemmviride)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Tr9701对立枯病菌和灰霉病菌等多种病原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小区试验表明,Tr9701菌剂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在66.27%-73.46%间,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效果在70:85%-80.06%间。并通过产几丁质酶活性等对其抗病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绿色木霉菌Tr9701产生几丁质酶,且经诱导处理酶产量明显提高.其酶粗提液对立枯病菌、灰霉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显微观察显示绿色木霉菌对立枯病菌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  相似文献   

18.
苹果果实发酵液对草莓防御酶系活性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 要:【研究目的】探讨苹果果实发酵液诱导草莓对灰霉病产生抗性的作用。【方法】用四个处理喷施草莓,5天后接种灰霉病病菌,接菌6d后测定不同处理草莓的抗病性和防御酶系的活性,同时测定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及β-1,3-葡聚糖酶在接种后12d内的动态活性变化。【结果】Tr2处理后,草莓的抗病指数达到34.6%,显著高于对照,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喷施Tr1、Tr2、Tr3可使POD、 PPO酶活性高于对照,β-1,3-葡聚糖酶活性较早出现。【结论】苹果果实发酵液100倍稀释液和0.02mol/mL水杨酸混合喷施诱导草莓对灰霉病产生抗性效果较好,单独喷施苹果果实发酵液100倍液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