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分别采用正颌联合正畸和正颌进行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咀嚼功能的改善及术后畸形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畸形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颌外科联合正畸可明显改善咀嚼功能,减少术后复发,是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正颌联合正畸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中的矫治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88例采用正颌联合正畸矫治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采用正颌联合正畸矫治后,咀嚼功能评分与语言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矫治后无1例复发。结论正颌联合正畸能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能够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属于理想的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正颌联合正畸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疗法,对照组行正颌外科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NA、ANB高于对照组,U1-N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N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正颌联合正畸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可有效改善面部畸形,促进语言、呼吸等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共计56例,依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正颌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正颌手术和正畸手术相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头影测量指标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行治疗后,B组患者的改善率要明显高于A组,相关指标要明显好于A组;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高于B组,B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治疗中,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手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分析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2-11月我科室收治的8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照组采取直接修复方法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因为正畸治疗包括正畸与修复两个过程,导致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牙覆颌良好率、后牙咬合良好率、牙齿整齐率为100%、95%、10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安全可靠,达到了功能与美观的同步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4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按照患者治疗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研究组A接受正颌治疗方案,研究组B则接受正畸联合正颌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A咬合功能改善率以及复发率分别是80%和20%,研究组B分别是95%和5%,研究组B较研究组A更优,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N-ANS以及SNB方面,研究组B显著低于研究组A,而SN-MP以及SNA较研究组A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过程中,应用正颌联合正畸治疗方案,不仅可使患者咬合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能够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对于提高矫治效果及稳定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进行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模式的矫治过程,并与同期29例单纯正颌手术病例比较,观察矫治后的颌面外形,咬合关系及疗效稳定性。【结果】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组治疗后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改善率为81.0%(17/21),畸形复发率为4.8%(1/21);单纯正颌手术组咀嚼功能改善率为58.6%(17/29),畸形复发率为10.3%(3/29)。【结论】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是提高矫治效果,达到颌、平衡及减少畸形复发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正畸和正颌前畸形对于提高矫治效果及稳定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下颌前形患进行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模式的治过程,并与同期29例单纯正颌手术病例比较,观察矫治后凳面外形,咬合关系及疗效稳定性。结果: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治组治疗后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改善率为81.0%(17/21),畸形复发率为4.8%(1/21)单纯正颌手术组咀嚼功能改善率为58.6%(17/29),畸形复发率为10.3%(3/29)。结论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是提高矫治效果,达到颌、He平均及减少畸形复发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曾彩虹 《甘肃医药》2014,(10):735-737
目的:观察定期口腔护理用于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6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采用定期口腔护理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口腔卫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结果显示,口腔卫生干预情况为观察组有效率87.50%(42/48),满意率91.67%(44/48);对照组有效率66.67%(32/48),满意率72.92%(35/48),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口腔护理用于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不仅能够改善口腔卫生状况,还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牙槽植骨术后的唇腭裂患者行正畸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1日-2014年1月30日期间我院的60例唇腭裂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尖牙萌出状况分为萌出组(30例)和未萌出组(30例)。两组患者均被给予牙槽植骨术后的正畸矫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未萌出组的治疗成功率(96.67%)高于萌出组(50.00%),P <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牙槽植骨术后的正畸矫治对尖牙未萌出的唇腭裂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刁健  徐素娟  梁裔兰  李婷 《海南医学》2014,(8):1189-1191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鼻一牙槽突矫治器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正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4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两组,观察组患儿接受术前应用鼻一牙槽突矫治器正畸治疗,对照组患儿不进行术前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唇裂隙、上前牙槽突裂隙、鼻底宽度、鼻小柱长度以及鼻翼外观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儿术前上唇裂隙宽度、上前牙槽突裂隙宽度、鼻底宽度、鼻小柱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唇裂隙宽度、上前牙槽突裂隙宽度和鼻底宽度分别为(5.10±1.83)mm、(6.40±2.01)mm和(z3.29±2.19)mm,均小于治疗前,鼻小柱长度为(3.89±1.10)mm,大于治疗前,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唇裂隙宽度、上前牙槽突裂隙宽度和鼻底宽度均小于对照组,鼻小柱长度大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上唇裂隙宽度和上前牙槽突裂隙宽度分别为(8.93±1.73)mm和(9.49±1.81)mm,均大于治疗前,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鼻底宽度和鼻小柱宽度分别为(29.29±2.11)mm和(1.26±0.22)mm,均大于治疗前,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鼻翼外观的满意度为(8.94±1.10)分,大于对照组的(4.09±1.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鼻一牙槽突矫治器治疗作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手术治疗前重要的步骤,可明显减少患儿上唇裂隙宽度、上前牙槽突裂隙宽度,增加鼻小柱长度,减少鼻底宽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十”字形半紧闭式高频喷射通气模式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整复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先天性唇腭裂整复术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十”字形衔接管,将高频通气半紧闭式呼吸回路系统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畸形整复术麻醉中。对照组术中采用紧闭式常频通气。观察两组气道峰压及血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缺氧、呛咳、躁动、支气管痉挛、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气道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字形半紧闭式高频通气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畸形整复术麻醉中的呼吸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婴儿早期行唇腭裂手术对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上颌骨发育的近期影响。方法:18例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在婴儿期接受唇腭裂手术作为唇腭裂修复组,随访时平均年龄(10.15±0.76)岁;10例未行唇腭裂手术的单纯唇裂患儿为单纯唇腭裂组,随访时平均年龄(10.25±0.75)岁;另20例正常的10岁龄学童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分别取头颅侧位片与上牙颌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两组唇腭裂患儿之间的上颌骨发育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生长抑制(P〈0.05)。结论:早期对完全性唇腭裂患儿行唇裂修复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不大,还可以使患者获得正常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4.
This is an overview of the present state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care in Nigeria. The aim is to stimulate further discussions on the need to improve standard of car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 deformities. The number of cleft surgeries and surgeons involved in cleft repairs across Nigeria is increasing due to availability of free treatment grants provided by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imperative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surgery and quality of cleft care. It is expected that as the number of repaired cleft lip/palate increases, more patients will require secondary repair, speech therapy, and orthodontics therapy and orthognathic surgery.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cleft care in Nigeria: establish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approach, formulation of policy on quality control, establishment of fellowship training in cleft care and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specialised cleft care centr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氯胺酮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PR组40例,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K组40例,采用丙泊酚和氯胺酮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T1)、诱导插管时(T2)、手术开始(T3)、拔管时(T4)血流动力学的指标。记录术毕患儿的苏醒情况、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和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插管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组的血压、心率较K组平稳(P〈0.05);停药后拔管时间,PR组较K组明显缩短(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苏醒时躁动和哭闹的发生率,K组高于PR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可使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福利院唇腭裂孤儿的心理状况与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我福利中心50例唇腭裂孤儿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中心50例先天性心脏病孤儿为对照组,采用儿童自尊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及WHO-QOL100量表进行心理状况与生存质量评定分析.结果 研究组儿童自尊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HO-QOL100量表: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得分和心理领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福利院唇腭裂孤儿存在更多心理问题,生存质量更低,需尽早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Treatment of cleft lip and cleft palat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first case of cheiloplasty recorded was in China at about 200 BC. The technique of course has been vastly improved over the centuries. Cleft lip and/or cleft palate are among the most common congenital anomalies in China and the world. There is controversy over some of the surgical techniques used and age for operation, especially in cleft palate, but the condition requires surgery. Unilateral cleft lip is operated on at 3-6 month of age and bilateral cleft lip at 6-12 month of age. Views on palatoplasty are: 1. Cleft palate should be repaired at an early age; 2. Supplementary orthodontic treatment to expand the upper arch postoperatively is necessary, and orthognathic surgery is performed if needed when the patient has matured. This is the best choice at pres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行小儿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行唇腭裂修复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B组)。观测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T3)、手术开始15 min(T4)、手术开始30 min(T5)及清醒拔管(T6)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诱导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诱导给药后心率、血压有所下降,B组较A组心率、血压波动明显,诱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长于A组,不良反应多。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修复术,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语音训练和心理干预对福利院唇腭裂患儿语音康复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对50名唇腭裂患儿进行随机对照分成两组,综合组在语音训练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语音清晰度测试表及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1)语音清晰度:①治疗前后同组组内比较P〈0.01;②治疗后组间比较P〈0.01。(2)生存质量:①治疗后组间比较,家长量表及儿童量表除生理功能外,其余均是P〈0.05;②治疗前后同组组内比较,综合组家长量表及儿童量表除生理功能外,其余均是P〈0.05,语音组家长量表学校表现P〈0.05,其余均是P〉0.05。结论对唇腭裂患儿给予语音训练和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更有利于语音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对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7-2012.3期间实施临床路径后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一致的4个病种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对比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结果 1.临床路径降低了腮腺混合瘤患者的住院天数(P<0.05),其他病种无统计学差异。2.住院费用主要构成因子手术费、药费路径组低于对照组(P<0.05)。3.唇裂、腭裂患者的住院总费用路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研究的4个单病种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减少了住院日、避免了平均药品费用的快速增长、有效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