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并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比例的变化。方法采用近交系成年雄性BN、LEW大鼠,改良"二袖套"法建立肝移植模型31例。术前随机分为3组:排斥组(LEW→BN,n=9),耐受组(BN→LEW,n=11),同基因组(BN→BN,n=11)。存活的受体分别于术后5 d、10 d、30 d取外周血,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由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比例。并于相应时间点每组随机各处死2只,取肝脏标本观察病理学变化。每组选取5例来观察生存期,存活>100 d时各处死2只,取肝脏标本。结果中位生存期:排斥组14 d,耐受组112 d,同基因组129 d。耐受组与同基因组术后未见明显排斥反应。术后7 d,排斥组肝脏病理Banff评分Ⅲ级。肝移植早期,排斥组和自发耐受组的外周血中CD4+CD25+Treg比例均增加,术后10 d耐受组CD4+CD25+Treg比例明显高于同基因组(P<0.01)。术后30 d,耐受组CD4+CD25+Treg比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BN与LEW大鼠组合可建立稳定可靠的急性排斥模型与自发耐受模型。CD4+CD25+Treg可能参与自发免疫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抗CD25单克隆抗体对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抗CD25单克隆抗体对活体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 观察14例活体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 CD25high T细胞百分比和FoxP3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r和CellQuest软件行双色流式细胞计数和结果分析,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的FoxP3基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在移植术后3d、13d,CD4 CD25high T细胞占CD4 比例显著升高;在移植后1个月内,CD4 CD25high T细胞比例升高约至原来的3倍.移植术后13d、17d、27d时外周血FoxP3 mRNA表达明显高于移植术后3d.在肾移植术后的不同时间抗CD25单克隆抗体使用组受者的CD25 T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未使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抗CD25单克隆抗体使用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术后3d、13d,抗CD25单克隆抗体组CD4 CD25high T细胞占CD4 的比例明显降低,术后3d对照组、抗CD25单克隆抗体使用组分别为1.24%±0.15%、2.25%±0.24%,P=0.00;术后13d为3.75%±0.38%、7.28%±0.51%,P=0.00.然而,术后17d、27d后,抗CD25单克隆抗体使用组的CD4 CD25high T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两组间CD4 CD25high T细胞占CD4 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即第17d为3.72%、0.26%、4.43%、0.44%,P=0.17,27d为9.00%±0.30%、8.31%±0.33%,P=0.16.在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受者外周血FoxP3mRNA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相似,无统计学差异,说明FoxP3mRNA表达水平并没有受到体内注射抗CD25单克隆抗体影响.结论 抗CD25单克隆抗体的使用对活体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在一定时间具有暂时性的影响,而FoxP3 mRNA表达水平没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新生儿脐带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胞内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探讨Treg细胞在新生儿期的表达特点.方法:采集新生儿脐带血(n=15)和成人外周血(n=12),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mAb)作表面和胞内染色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CD4 CD25highTreg细胞的数量及其胞内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结果:脐带血Treg细胞占CD3 CD4 T细胞的比例(3.86%±1.63%)明显高于成人外周血(0.87%±0.74%,P<0.01);而脐带血Treg细胞中表达Foxp3的比例明显低于外周血Treg细胞(23.21%±8.9%vs71.3%±11.6%,P<0.01).结论:虽然新生儿脐带血CD4 CD25highTreg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成人外周血,但Foxp3 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成年人,提示在功能上可能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可用于检测人外周血中CD4+CD25+Treg 细胞的最佳标记物.方法:以 52 名健康人和 47 名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色免疫荧光素标记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和 CD4+CD25+CD127lowT 细胞,并以经典指标CD4+CD25high 和 CD4+CD25+FoxP3+为标准,分析和比较CD4+CD25+CD127low作为识别CD4+CD25+ Treg 细胞的可行性及其优势.结果: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 CD4+CD25high、CD4+ CD25+FoxP3+和CD4+CD25+CDl27+lowT 细胞占CD4+T 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769±O.682)%和(2.958±1.392)%;(2.905±1.772)%和(5.128±2.227)%以及(5.396±1.306)%和(7.175±2.565)%.三者呈相同的趋势,即肿瘤患者组>健康人组,且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用两种不同标记法高纯度分选CD4+ CD25high 和 CD4+CD25+CD127lowT 细胞群后,FoxP3 阳性率分别为90.9%和92.7%.结论:CD4+CD25+CD127low 三标记法可以帮助识别 CD4+CD25+Treg 和部分激活的 CD4+T 细胞,提高CD4+CD25+Treg细胞的可检出数量,并且不影响细胞活性度,是反映CD4+CD25+Treg 细胞更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确定健康人外周血中具有CD4+CD25nt/hiCD127lo特征的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为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及Treg的分选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12名8~60岁(5个年龄组)、不同性别健康人的静脉血,经三重免疫荧光染色,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5nt/hiCD127lo Treg细胞频率,并观察细胞内Foxp3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果:健康人CD4+CD25nt/hiCD127lo 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约占CD4+T细胞的(6.55±0.11)%,各年龄组之间有差异(P=0.015),组内性别之间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D25nt/hiCD127lo细胞特异性地表达Foxp3转录因子.结论:初步确定了中国健康人外周血中具有CD4+CD25nt/hiCD127lo表达特征的细胞频率,为Treg细胞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CD25nt/hiCD127lo作为CD4+CD25+Treg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可在分选时排除其他细胞干扰,获得较完整的Treg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及其与各种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集35例不同临床表现成年慢性HBV感染者(HBsAb+组5例、非活动肝炎组8例、活动肝炎组12例、免疫耐受期组10例)及12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CD25high Treg含量,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RT-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同时进行肝脏生化功能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V慢性感染者[(12.35±6.48)个/μl;(1.82 4-0.87)%)]及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8.91±3.11)个/μl,(1.35±0.39)%]中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和其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分析发现,免疫耐受期组CD4+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高于HBsAb+组、活动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免疫耐受期组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CD4+CD25highTreg含量与临床指标间相关性发现,CD4+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呈负相关(r=-0.418,P=0.038),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44,P=0.021),与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r=0.118,P>0.05);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60,P=0.015),与ALT水平及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r=-0.211,r=-0.060,P>0.05).结论 CD4+CD25highTreg在HBV慢性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CD4+T细胞的分布,分析CD4+CD25+Treg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与生理特征的关系;研究CD4+CD25+Treg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53例卵巢癌患者、44例卵巢良性疾患、45例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水平.结果 (1)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21.95%±6.80%)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疾患(12.57%±5.12%)和健康对照组(10.77%±3.02%),P均<0.001;良性疾患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的卵巢癌患者CD4+CD25+Treg(21.95%±6.80%)明显高于手术后的患者(16.41%±5.84%),P<0.001.(2)CD4+CD25+Treg与患者的年龄、职业没有关系;卵巢浆液性腺癌CD4+CD25+Treg为23.58%±7.08%,明显高于混合性瘤(18.30%±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黏液性腺癌(22.06%±6.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Ⅳ期卵巢癌患者CD4+CD25+Treg比值(28.79%±4.26%)明显高于Ⅲ期(20.01%±6.27%)和Ⅰ~Ⅱ期患者(17.97%±4.50%),P均<0.001;CD4+CD25+Treg与肿瘤的远处转移(23.61%±6.52%)、淋巴结转移(24.05%±6.74%)、腹水的形成(24.06%±6.73%)有关(P<0.05);低分化的卵巢癌患者CD4+CD25+Treg(25.05%±5.96%)与高分化患者(16.03%±0.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中分化(21.82%±6.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卵巢癌患者TH1类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的水平[(0.87±0.25)pg/ml、(1.09±0.34)pg/ml)、(7.56±2.25)p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2.38±1.09)pg/ml、(3.28±1.36)pg/ml、(19.04±4.59)pg/ml],P均<0.001.而TH2类细胞因子IL-6的水平[(86.28±55.92)pg/ml]与对照组[(5.04±2.69)pg/ml)]比较显著升高(P<0.001),而IL-4[(4.86±2.94)pg/ml]、IL-10[(1.07±2.30)pg/ml与健康人[(5.42±3.59)pg/ml、(4.46±2.31)pg/m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相关分析,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与TH1类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58,P<0.05;r=-0.591,P<0.05;r=-0.695,P<0.05.与TH2类细胞因子IL-6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0.784,P<0.001.结论 (1)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数量显著增加,这可能是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2)CD4+CD25+Treg数量与肿瘤的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淋巴结转移、腹水的形成有关.(3)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与TH1类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着负相关,而与TH2类细胞因子IL-6之间存在正相关.CD4+CD25+Treg可能通过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调节发挥对效应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胸腺新近输出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实验共分3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5例和健康对照(HCs)组24例。采用CD31作为胸腺新近输出的典型标志,用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分离各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CD31+Treg占Treg细胞的比例,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的数量。结果:ACS组外周血CD31+Treg/Treg比例明显低于SA组(P=0.003)和HCs组(P<0.001)。ACS组Treg细胞中TREC的数量亦明显低于SA组(P=0.001)和HCs组(P<0.001)。而SA组和HCs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6和P=0.566)。患者CD31+Treg的比例与Treg细胞中TREC的数量呈正相关(r=0.493,P=0.014)。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胸腺新近输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减少可能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特征。方法:41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分为间歇-轻度组(n=23)和中重度组(n=18),行肺功能检查和哮喘控制问卷(ACQ)调查,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和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血浆以及植物血凝素刺激24小时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清液中的IL-17、IL-10、TGF-β水平。结果:中重度哮喘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血浆IL-17水平高于间歇-轻度哮喘和正常人组,而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及血浆IL-10、TGF-β水平则降低。中重度哮喘组PBMC上清液中IL-17水平增高。哮喘患者FEV1(%预计值)与Th17细胞及血浆IL-17表达成负相关,与CD4+CD25+Treg表达成正相关。ACQ平均得分与Th17细胞和血浆IL-17表达成正相关,与外周血CD4+CD25+Treg表达成负相关。结论:中重度哮喘中外周血Th17细胞应答增强,而CD4+CD25+Treg细胞缺乏,哮喘的严重程度及症状控制与外周血Th17/Treg免疫应答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的频率,特征性表型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44例慢性乙型肝炎,29例健康人外周血,多色流式分析Treg的频率,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的频率.所有病例均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的检测.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Treg的频率(5.02%±2.0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35%±1.51%,P<0.05);Foxp3在Treg上特异性表达,慢性乙型肝炎组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的频率(2.05%±1.0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0%±0.68%,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Treg的频率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结论 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中明显增高,并与病毒载量相关,提示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造成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4~+CD25~+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s)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MM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4~+CD25~+和CD8~+CD28~-Tregs水平.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法、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初诊MM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及CD8~+CD28~-Tregs比率均明显升高;CD4~+CD25~(+/high)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比率在各临床分期均较对照组升高,随分期增高呈现增加趋势,且CD4~+CD25~(high)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在Ⅲ期患者显著高于Ⅰ期患者;CD8~+CD28~(-Tregs)在Ⅱ、Ⅲ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且Ⅱ期高于Ⅰ期,Ⅲ期高于Ⅱ期,逐期递增,而在Ⅰ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CD4~+CD25~(+/high)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比率在进展期和稳定期均较对照组升高,但两期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CD8~+CD28~-Tregs在进展期高于稳定期及对照组,稳定期和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CD4~+CD25~(high)Tregs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比率与Alb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MM患者体内存在CD4~+CD25~+Tregs和CD8~+ CD28~-Tregs异常增加,可能是MM免疫逃逸的一个重要机制,这些变化同临床分期、病情进展及预后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regulatoryTcells,CD4 CD25 Tr)的发育及其与胸腺CD4-CD25 细胞的关系。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从出生至发育成熟过程中,胸腺、脾脏、淋巴结和外周血中CD4 CD25 Tr比例变化,以及胸腺CD4-CD25 细胞比例变化;通过磁激活细胞分选(MACS)从小鼠淋巴结纯化CD4 CD25 T和CD4 CD25-T细胞,经CFDA-SE标记,以多种刺激形式诱导增殖。结果:小鼠出生1d到10周的发育过程中,胸腺CD4 CD25 Tr比例一直比较恒定,但在脾脏、淋巴结和外周血,随鼠龄增加而不断升高,从1d龄到1周时升高最迅速,其后的升高速度逐渐减慢,10周龄时达平台期。胸腺中CD4-CD25 细胞在出生1d的小鼠比例非常高,1d龄到1周龄期间迅速下降,10周龄时达平台期。ConA不能诱导CD4 CD25 Tr和CD4 CD25-T细胞增殖,但CD4 CD25 Tr出现一过性细胞增大;佛波醇酯加离子霉素能诱导CD4 CD25 Tr和CD4 CD25-T细胞增殖;包被的抗CD3抗体加可溶性抗CD28抗体能刺激CD4 CD25-T细胞增殖,但CD4 CD25 Tr不增殖,加入高浓度IL-2,CD4 CD25-T细胞增殖更强,CD4 CD25 Tr出现增殖。结论:胸腺CD4-CD25 细胞很有可能是CD4 CD25 Tr的前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0+、CD40L+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CD8+/CD28-的表达,评价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慢乙肝患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表面CD40+、CD40L+表达的百分率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CD8+/CD28-表达的百分率.结果慢乙肝组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0+、CD40L+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P<0.01,P<0.05,P<0.01),乙肝肝硬化组(简称肝硬化)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慢乙肝组、肝硬化组CD8+/CD28-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慢乙肝组与肝硬化组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慢乙肝轻、中、重度和肝硬化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乙肝患者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0+和CD40L+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淋巴细胞CD40+、CD40L+表达与CD8+/CD28+表达存在正相关,而与CD8+/CD28-表达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CD40+、CD40L+及淋巴细胞CD8+/CD28+表达低下,而CD8+/CD28-的表达增加.检测外周血CD40+、CD40L+及CD8+/CD28+的表达可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对临床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CD4+CD25+T细胞体外增殖及对CD4+CD25-T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以免疫磁性分离方法 (MACS)分选出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D4+CD25+T及CD4+CD25-T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纯度及活力;再以小鼠抗人CD3单抗、小鼠抗人CD28单抗及rh IL-2作为共刺激因子,观察与CD4+CD25-T细胞共培养时,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 结果:(1)分选后健康对照组及胃癌患者PBMC 中CD4+CD25+ T细胞纯度分别为83.8%±1.84%、84.13%±2.77%,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经MACS 分选后正常对照组与胃癌患者CD4+CD25+ T细胞活力分别为98.52%±0.72%、97.80%±0.95%,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无论是健康对照还是胃癌患者的CD4+CD25+T均具有明显抑制效应性T细胞如CD4+CD25-T细胞的增殖,随着CD4+CD25+T细胞数的增加,这种抑制增殖的能力也相应增加,当CD4+CD25+∶〖KG-*2〗CD4+CD25-T达 1∶〖KG-*2〗1时,抑制率最大达到50%。 结论:MACS分选法能够分选出高纯度及活力的CD4+CD25+T细胞,分选后CD4+CD25+T细胞在体外均能抑制CD4+CD25-T细胞增殖,且这种抑制效应呈一定效靶比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3^-CD161^+NK、CD3^+CD161^+NKT细胞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患者肝脏组织及外周血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31例肝细胞癌患者、59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及外周血、15例正常肝脏组织、4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D3^-CD161^+NK和CD3^+CD161^+NKT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组CD3^-CD161^+NK细胞[(13.4±1.3)%]和肝细胞癌癌周组CD3^-CD161^+NK细胞[(16.7±4.8)%]及远离肝癌组的肝脏组织CD3^-CD161^+NK细胞[(22.0±4.4)%]与正常肝脏组织CD3^+CD161^+NK细胞[(35.1±7.2)%]相比,肝细胞癌癌周肝脏组织内含量最低(t值分别为2.301、2.137、2.034,P〈0.05);外周血中肝细胞癌组CD3^-CD161^+NK细胞f(11.6±6.3%)]、CD3^+CD161^+NKT细胞[(14.7±6.2)%]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CD3^-CD161^+NK细胞[(10.8±1.7)%]、CD3^+CD161^+NKT细胞[(12.5±0.8)%]、正常对照组CD3^+CD161^+NK细胞[(7.5±0.8)%]、CD3^-CD161^+NKT细胞[(13.8±1.7)%]相比肝癌组CD3^-CD161^+NKT细胞含量最高(t值分别为2.134,2.099,P〈0.05),肝癌组CD3^+CD161^+NKT细胞含量最高(t值分别为2.125,2.154,P〈0.05)。结论由于NK细胞及NKT细胞数量减少或/和活性降低,使肿瘤细胞逃逸了免疫监视,可能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16.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抑制功能,通过细胞接触和细胞因子机制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在自身免疫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将会揭示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治疗自身免疫病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天然产生的调节性T细胞的重要亚群之一,在维持免疫系统稳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化发育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最近的研究发现Foxp3基因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发育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关系密切,进而提示Foxp3可能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一个特征性标志。  相似文献   

18.
介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发育与功能的一个关键基因--Foxp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是天然产生的调节性T细胞的重要亚群之一,在维持免疫系统稳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分化发育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最近的研究发现Foxp3基因与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发育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关系密切,进而提示Foxp3可能是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一个特征性标志。  相似文献   

19.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B细胞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主要来源于胸腺,在体内外抑制CD4 或CD8 T细胞的活化及增殖,是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之一。近来研究发现该调节性T细胞除了能够抑制T细胞的免疫应答外,还能够抑制B细胞免疫应答,包括抑制B细胞活化和抗体生成,从而抑制主要由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否对树突状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MACS(magnetic cell sorting)从BALB/c小鼠静息T细胞分离纯化CD4^+CD25^+T细胞,体外细胞增殖实验观察其对CD4^+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GM-CSF/IL-4培养自体小鼠骨髓来源DC,FACS(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鉴定其表面分子特性;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活化CD4^+CD25^+调节性T细胞,FACS体外杀伤实验研究其对自体DC的调节作用,并观察穿孔素抑制剂EGTA对上述作用的影响。结果 用MACS法成功分离出CD4^+CD25^+T细胞,纯度可达98%,特异性表达而Faxp3基因,能明显抑制CD4^+CD25^+T细胞的体外增殖;骨髓来源的DC表达CDllc、MHCⅡ及少量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FACS体外杀伤实验证实以CD3/CD28抗体体外活化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自体DC有显著杀伤作用(P〈0.05),穿孔素抑制剂EGTA能部分抑制该杀伤效应(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通过杀伤作用对自体DC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穿孔素/颗粒酶杀伤途径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