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α-MEM和高糖DMEM两种培养基对小鼠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系RAW264.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1)根据培养基和是否添加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将细胞分为4组:α-MEM培养基组、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基组、高糖DMEM培养基组、添加RANKL的高糖DMEM培养基组;(2)于培养第3天收集细胞,分别通过q PCR、免疫印迹实验观察分化相关标记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活化的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1,NFATc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RANK)和组织蛋白酶(Cathepsin)K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做TRAP染色观察各组成熟破骨细胞的形成情况,探讨添加RANKL后α-MEM培养基和高糖DMEM培养基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1)与添加RANKL的高糖DMEM培养基相比,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基使RAW264.7细胞的分化相关标记物TRAP、NFATc1、RANK及cathepsin K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TRAP、NFATc1及cathepsin K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2)在α-MEM培养基或高糖DMEM培养基中添加RANKL均可使RAW264.7细胞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但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基处理的细胞组中形成的成熟破骨细胞更多。结论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基有利于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波尔定对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的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向破骨细胞(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ANKL(50 ng/ml)诱导RAW264.7细胞向OC分化,不同浓度波尔定(1、10、20、40、80μmol/L)联合分化培养。培养第4d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计算OC样细胞数量;比色法测定TRAP活性;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OC标志性基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和c-fos基因的表达;CCK-8法检测波尔定对OC的毒性。培养至第9d,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并用Leica Qwin图像分析系统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RAP阳性OC数量、TRAP活性、OC标志性基因RANK、NFATc1和c-fos的表达量及骨陷窝面积,随着波尔定浓度增加而减少,与对照组比较,20μmol/L、40μmol/L、80μmol/L波尔定可明显减少OC数量和TRAP活性(P0.05,P0.01),下调OC标志性基因RANK、NFATc1和c-fos的表达量及骨陷窝面积(P0.05),但以上浓度波尔定对OC均未产生毒性。结论波尔定对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OC的分化及骨吸收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人成骨样细胞系(U2-OS、MG-63)和两种人前破骨样细胞系(U937、HL-60)ER亚型、OPG/RANKL/RANK系统、IL-6及其受体以及破骨细胞标志基因表达的差异,为今后研究雌激素与IL-6等细胞因子在骨组织中相互关系提供适宜的细胞模型。方法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ERα、ERβ的表达,ELISA法测定IL-6的分泌,OPG、RANKL、RANK及IL-6受体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TRAP、MMP-9则采用RT-PCR技术进行分析。结果(1)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证实四种细胞均表达ERα和ERβ;(2)四种细胞不同程度地表达OPG和RANKL,而RANK则仅见于U937细胞表达;(3)四种细胞均表达IL-6受体(IL-6Rα、gp130),除U2-OS细胞外其余三种细胞均组成型分泌IL-6;(4)破骨细胞标志基因TRAP在两种人前破骨样细胞U937、HL-60中均表达,且表达水平相近;而MMP-9仅在U937细胞中弱表达;两种人成骨样细胞U2-OS、MG-63未见有这两种基因表达。结论筛选出用于研究雌激素与IL-6等细胞因子在骨组织中相互关系的细胞模型,同时也为今后深入阐明骨靶向和其他新型抗骨质疏松雌激素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能否在RANKL诱导下向破骨细胞成熟分化。方法 RANKL作用RAW264.7细胞7天~9天,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别观察其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法观察TRAP阳性的多核细胞,RT-PCR检测破骨细胞表型和功能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破骨细胞在骨片上形成骨吸收陷窝。结果光镜、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胞体增大,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5~10个,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大量的伪足样突起;此外,RANKL能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破骨细胞,细胞多为超过5个核的多核巨细胞;RAW264.7细胞成熟分化后具有骨吸收功能,并且能上调Cathepsin-K、TRAP、RANK等典型破骨细胞表型和功能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 RAW264.7细胞是一种较好的破骨前体细胞模型,单用50ng/ml的RANKL体外连续诱导7天以上,能明显促进它向成熟的破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复合振动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复合振动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AW264.7细胞RANKL诱导培养3或4d并施加复合振动干预,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形成的变化,real-time RT-PCR分析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金属蛋白酶-9(MMP-9)和TRAP表达的变化。结果复合振动能抑制RANKL诱导破骨细胞形成,下调破骨细胞特异基因cathepsin K,MMP-9和TRAP的表达。结论 RANKL促进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并增加特异基因的表达,但RANKL的促进作用受复合振动抑制。这进一步的阐释复合振动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JNK抑制剂SP600125对骨质疏松症模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CCK8试验检测RAW264.7细胞、BMMs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使用相关染色试验探究JNK抑制剂SP600125的成骨化作用和对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使用RT-PCR分别检测BMMs细胞中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mRNA表达水平;使用蛋白印迹试验检测RAW264.7细胞中JNK通路和NF-κB通路的活化水平;使用DCFH-DA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ROS水平。结果 CCK8试验结果显示,当SP600125浓度≤20 μmmol/L,对RAW264.7细胞、BMMs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显著影响;SP600125不影响成骨细胞钙结节的形成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SP600125抑制的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但不改变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SP600125抑制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JNK通路和NF-κB通路的激活及ROS水平的升高。结论 JNK抑制剂SP600125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及骨吸收功能,但对成骨细胞的分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264.7增殖及对核因子Kappa B配体受体(RANKL)诱导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264.7分化为成熟多核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200 ng/mLCTGF干预培养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264.7,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RAW264.7细胞增殖率;使用200 ng/mL CTGF与RANKL单独或共同处理RAW264.7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碳酐酶Ⅱ蛋白的表达。结果 CTGF可显著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200 ng/mLCTGF与RANKL共同处理RAW264.7细胞可促进RAW264.7细胞分化为成熟多核破骨细胞;200 ng/mL CTGF与RANKL共同处理RAW264.7细胞可促进RAW264.7细胞碳酐酶Ⅱ蛋白的表达。结论 CTGF促进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264.7增殖,促进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264.7分化为成熟多核破骨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RANK(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ANKL和M-CSF诱导大鼠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破骨分化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0.25 mmol/L、0.5 mmol/L、1.0 mmol/L、1.5 mmol/L)和雌激素(雌二醇10-6 mmol/L)处理,而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he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特征,扫描电镜观察骨磨片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RT-PCR技术检测破骨细胞表面RANK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RANK蛋白的表达。结果阿司匹林和雌激素都可以使大鼠破骨细胞成熟分化程度和骨吸收活性降低,抑制破骨细胞RANK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且阿司匹林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阿司匹林对大鼠破骨细胞RANK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成熟分化及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高糖及TNF-α的培养条件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在正常、高糖(30 mmol/L)及TNF-α(10 μmol/L)条件下培养RAW264.7细胞后,加入浓度为100 ng/mL的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激活物的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 RANKL)为诱导剂,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诱导9天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比较各组TRAP+细胞数,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破骨细胞标志基因CTR和MMP-9的表达。结果 不同的培养条件下RANKL均能诱导RAW264.7分化为成熟的破骨细胞,其中TNF-α环境中RAW264.7形成的TRAP+阳性细胞数、CTR和MMP-9的表达最高,而在高糖环境下最低。结论 TNF-α可以促进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而高糖对这个过程可能是抑制作用,这一现象符合Ⅰ型和Ⅱ糖尿病患者骨质破坏的表现;高糖及TNF-α的培养条件下RANKL对RAW264.7的作用可模拟糖尿病足病变微环境中OC的诱导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雌激素通过调节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1)采用RANKL诱导法培养卵巢摘除骨质疏松模型(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小鼠的破骨细胞,于第10天提取两组细胞的RNA和蛋白质样品,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phrinB2表达的变化;(2)采用雌激素及雌激素拮抗剂分别诱导培养RAW264.7破骨细胞,培养第8天提取RNA和蛋白质样品,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phrinB2表达的变化;(3)在OVX模型组小鼠的破骨细胞培养中添加EphrinB2配体EphB4-Fc片段,通过RT-PCR检测破骨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并计数,观察破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卵巢摘除骨质疏松模型组小鼠EphrinB2的表达量低于假手术组(P0.01);雌激素拮抗剂组EphrinB2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1),而雌激素组EphrinB2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给予EphrinB2的配体EphB4-Fc片段后,OVX组小鼠的破骨细胞标志物表达量降低(P0.01,P0.001),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减少。结论雌激素可以通过调节破骨细胞EphrinB2的表达影响破骨细胞分化,采用EphB4-Fc片段处理后,OVX组小鼠增强的破骨细胞分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miR-34a是一个非编码蛋白的单链小分子RNA,在转录水平上通过碱基配对3’-端非翻译区域抑制靶基因表达,多用于肿瘤学的研究中,可通过下调原癌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近年发现其参与骨代谢过程中骨稳态的调节。Tgif2通过与 DNA结合或与TGFβ激活的Smads相互作用抑制TGFP基因表达而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且Tgif2与RNAKL通路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RNAKL通路诱导的转录因子增加Tgif2活性,Tgif2又反过来促进RNAKL通路中转导因子的活性,从而促进破骨细胞的生长分化,miR-34a主要通过下调Tgif2基因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且miR-34a下调Tgif2表达时,也间接抑制了 OPG/RANK/RANKL通路的转导,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同时MiR-34a是肿瘤抑制基因P53最常见的转录靶点,P53不仅在转录水平对miR-34a进行调节,而且影响miR-34a前体形成和成熟。P53、miR-34a及Tgif2三者相互作用,直接影响成骨破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且与多个经典信号通路均有交叉,如OPG/RANK/RANKL通路、Wnt/hatenin经典信号通路,参与经典通路中相关因子的调节,间接影响骨稳态。因此,研究miR-34a如何调节成骨破骨分化及协调细胞内其他调节通路共同维持骨稳态将会成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FTY720-P对破骨细胞Eph A2-Ephrin A2双向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地塞米松及1α,25-二羟维生素D3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并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鉴定。将诱导培养的破骨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400 ng/m L的FTY720-P处理,对照组不给予FTY720-P。培养48 h后,取细胞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Western blot检测以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分析细胞中Eph A2、Ephrin A2、Rho A,以及骨重建相关蛋白BMP-2及TGF-β_1的表达。结果经TRAP染色鉴定,RAW264.7细胞成功诱导成为破骨细胞。培养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ph A2及Ephrin A2 m 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Rho A蛋白相对表达量也明显降低(P<0.05);BMP-2及TGF-β1 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蛋白表达增强。结论 FTY720-P能通过影响破骨细胞Eph A2-Ephrin A2双向信号通路之间的传导下调Rho A,并促进TGF-β_1和BMP-2表达,最终影响破骨细胞的破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FTY720-P对破骨细胞Eph A2-Ephrin A2双向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地塞米松及1α,25-二羟维生素D3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并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鉴定。将诱导培养的破骨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400 ng/m L的FTY720-P处理,对照组不给予FTY720-P。培养48 h后,取细胞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Western blot检测以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分析细胞中Eph A2、Ephrin A2、Rho A,以及骨重建相关蛋白BMP-2及TGF-β_1的表达。结果经TRAP染色鉴定,RAW264.7细胞成功诱导成为破骨细胞。培养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ph A2及Ephrin A2 m 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Rho A蛋白相对表达量也明显降低(P0.05);BMP-2及TGF-β1 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蛋白表达增强。结论 FTY720-P能通过影响破骨细胞Eph A2-Ephrin A2双向信号通路之间的传导下调Rho A,并促进TGF-β_1和BMP-2表达,最终影响破骨细胞的破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微小RNA(miR)-129-5p的失调以及miR-129-5p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确切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建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鼠源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化的破骨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29-5p在破骨细胞分化前后的表达差异。然后用miR-129-5p模拟物处理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 验证miR-129-5p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用于检测破骨细胞的增殖活性,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确定破骨细胞数目,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破骨相关标志物的蛋白表达。最后, 通过RT-qPCR或蛋白质印迹法分析miR-129-5p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表达的影响。组间统计学差异采用T-Test法检验。结果 miR-129-5p在RANKL组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405±0.007比0.984±0.031, t=24.070, P<0.01)。在功能上, 上调miR-129-5p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 CCK-8实验结果显示, miR-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褐藻糖胶(LMWF)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诱导成熟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100ng/m L RANKL诱导RAW264.7细胞株分化为破骨细胞,经TRAP特异性染色和骨吸收陷窝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鉴定成功后,用100 ng/m L RANKL诱导RAW264.7细胞株5 d后,使用含有LMWF的培养基继续培养3 d,通过对TRAP阳性细胞计数和分析骨吸收面积来观察低分子量褐藻糖胶对破骨细胞的抑制和骨吸收功能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MWF对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capsase-3活性测试试剂盒检测LMWF对capsase-3活性进行测定;RT-PCR检测LMWF对成熟破骨细胞BAX与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单纯采用100 ng/m L的RANKL可成功诱导成熟的、有功能的破骨细胞。LMWF可以明显抑制RANKL诱导成熟破骨细胞的形成以及成熟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流式细胞术显示LMWF可增加成熟破骨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并且能升高capsase-3的活性;PCR显示LMWF可明显下调破骨细胞凋亡相关的BCL-2和上调BAX基因mRNA表达,降低BCL-2/BAX的比值。结论低分子量褐藻糖胶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与骨吸收能力,促进破骨细胞凋亡,其主要机制是通过下调BCL-2和上调BAX mRNA基因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培养基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3组:高糖DMEM培养基组(DMEM组);高糖DMEM/α-MEM培养基组(DMEM/α-MEM组);α-MEM培养基组(α-MEM组)。按常规方法采用上述3种培养基进行破骨细胞培养,培养5 d后,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染色观察各组破骨细胞的形成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破骨细胞分化相关标志物NFATc-1、c-Fos和TRAF-6 mRNA的表达;培养11 d后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进行骨陷窝面积分析,观察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情况。结果 3组均可以观察到典型的TRAP+破骨细胞。与DMEM组相比,DMEM/α-MEM组、α-MEM组TRAP+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但各组形态略有不同。在骨吸收功能上,与DMEM组和DMEM/α-MEM组相比,α-MEM组骨陷窝面积明显增加(P<0.01)。在破骨细胞分化相关调控因子表达上,与DMEM组相比,α-MEM组NFATc-1、c-Fos 和TRAF-6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5);DMEM/α-MEM组NFATc-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c-Fos 和TRAF-6 mRNA表达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α-MEM组与DMEM/α-ME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糖DMEM培养基、高糖DMEM/α-MEM培养基、α-MEM培养基均可用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诱导分化破骨细胞的实验;从破骨细胞数量、状态及功能来看,α-MEM培养基更适合做为破骨细胞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miR-223在乳腺癌骨转移微环境中调控乳腺癌细胞、破骨细胞的功能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micro-CT检测野生型及miR-223基因敲除小鼠股骨骨小梁骨体积分数、骨密度等相关数据,并对股骨组织病理切片染色,观察miR-223缺失对破骨活动影响。利用RANKL诱导RAW 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体外模型,研究miR-223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通过MDA-MB-231细胞实验研究miR-223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结果miR-223基因敲除小鼠股骨破骨活动明显活跃;miR-223过表达可以通过NFIA基因抑制RNA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还可通过抑制IGF-1R及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结论miR-223是骨转移微环境中抑制乳腺癌骨转移发生发展的保护性因子,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破骨活动、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来调节乳腺癌骨转移微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TNF-α及TNF-α抗体对破骨细胞上V-ATP酶表达量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破骨细胞生成情况。然后将破骨细胞分为对照组、TNF-α干预组及TNF-α抗体干预组,TNF-α干预组、TNF-α抗体干预组分别用低、中、高三种浓度的TNF-α、TNF-α抗体干预48 h。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破骨细胞V-ATP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RAP染色检测提示有多核破骨细胞生成。TNF-α处理组V-ATP酶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TNF-α抗体处理组V-ATP酶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同时,TNF-α处理组V-ATP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NF-α抗体处理组V-ATP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NF-α可提高破骨细胞V-ATP酶的表达;TNF-α抗体可抑制破骨细胞V-ATP酶的表达。上述提示TNF-α可能通过提高破骨细胞V-ATP酶的表达从而增加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盐对RAW264.7细胞系毒性作用的浓度范围和抑制RAW264.7分化为破骨细胞的最佳实验浓度。 方法以小鼠前破骨细胞系RAW264.7为研究对象,应用MTT法检测唑来膦酸盐对小鼠前破骨细胞系RAW264.7的毒性作用范围。使用TARP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唑来膦酸盐作用下破骨细胞的生成数目。 结果体外培养24 h后,酶联免疫反应吸光度结果显示,10-3 mol/L(0.511±0.920),10-4 mol/L(0.615±0.577)唑来膦酸对小鼠前破骨细胞系RAW264.7增殖有毒性作用,与空白对照组(0.789±0.06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80,P<0.01)。TRAP染色破骨细胞计数结果显示:10-5 mol/L(8.333±0.817)、10-6 mol/L(10.400±1.817)、10-7 mol/L(11.250±2.750)及10-8 mol/L(11.143±1.864)唑来膦酸盐实验组破骨细胞数与空白对照组破骨细胞数(13.833±2.48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7.972,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当唑来膦酸盐浓度为10-5 mol/L时,抑制效果最明显(P<0.01)。 结论唑来膦酸盐抑制RAW264.7细胞系分化为破骨细胞的最佳体外实验浓度为10-5 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