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固原市狂犬病防控现状及狂犬病病例发生的原因。方法调查分析固原市近年来狂犬病流行及防控情况,对病例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狂犬病防控知识缺乏,被犬咬伤后未到医疗机构规范处理伤口和及时接种狂犬疫苗是造成发病死亡的关键。结论大力开展狂犬病防控知识健康宣教,及时规范处理被犬咬伤患者,加强部门协作,规范犬类管理是预防控制狂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一起首发狂犬病案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狂犬病疫情发生的原因和处置方法,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报告的一起首发狂犬病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并对疫点、疫区进行规范处置。结果该起狂犬病疫情是犬类动物免疫和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传染源存在,加之患者个人防护意识差,乡村医生未对伤口规范处理,未接种狂犬疫苗而发生,但疫点、疫区的处置较及时、规范。家养犬狂犬疫苗接种免疫率低,群众对狂犬病的预防缺乏深入了解,相关部门对犬类缺乏有效的管控。结论建立长期有效联防联控的综合措施、提高群众狂犬病防制知识、犬伤后规范处置伤口与接种狂犬疫苗,是减少狂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刘冠红 《右江医学》2003,31(1):76-77
目的 :分析 1984年~ 2 0 0 2年海安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价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海安县狂犬病病人分布于 17个乡镇 ,犬是主要传播宿主 ( 92 .31% ) ,1984年~ 2 0 0 2年 9月报告的 2 6例狂犬病病例平均潜伏期 35天 ,平均病程 4天 ,其中 4 2 .31%的犬等动物致伤者未经任何医学预防性处置。结论 :严格犬类管理 ,规范伤口处理 ,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是防治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7年钦州市狂犬病发病情况,探讨其相关的流行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与慢性病预防控制科所归档保存的2007年度狂犬病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度全市共报告19例人狂犬病病例,19例患者均有被犬咬伤暴露史,且被犬咬伤后均未及时、有效地进行伤口处理,亦未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结论犬是我市伤人的主要动物,犬的饲养量和带毒率与人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狂犬病流行规律,探讨其发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汉中市医疗机构诊断报告的45例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50~岁占46.67%,5~岁组占4.44%;发病以农民为主(91.11%);潜伏期最长180d,最短11d,平均64.41d;以普通流浪、家养犬为绝对优势暴露动物。45例病例中,有3例(6.67%)规范处理了伤口并接种了狂犬疫苗,有4例(8.89%)仅消毒伤口未规范冲洗,接种不及时,有38例(84.44%)未对伤口进行规范处置及预防接种。结论犬饲养量大,管理、健教工作不到位,人们对狂犬病的危害认知不足,暴露后伤口处理不及时不规范,不及时接种狂犬疫苗与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毒血清是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蒋建 《医学动物防制》2011,(9):847-847,849
目的分析1998-2010年通州区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98-2010年通州区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10年通州区共发生狂犬病34例,病死率100%。疫情分布在14个镇(区),占所有镇(区)的70%,无明显季节性;狂犬病人均有被犬所伤史,82.35%未进行伤口处理或伤口处理不规范,73.53%未注射疫苗,仅1例注射血清。平均潜伏期82d,越接近头面部者潜伏期越短。结论暴露后规范处理是预防狂犬病发作的关键因素,因此普及群众狂犬病防治知识,规范伤口处理,降低疫苗接种费用,提高暴露后人群免疫率,是目前急需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阳山县2005年狂犬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探讨有效防制措施。方法收集阳山县2005年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阳山县2005年共发生狂犬病5例,全部病例均集中在黎埠一个镇,所有病例均没有及时、正确处理伤口,也没有接种狂犬疫苗。病死率100%,平均发病率为0.95/10万。通过政府行为,落实“管、免、灭”综合防制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犬类免疫空白,患者受伤均近中枢部位(上肢),伤口处理不及时、不规范及不接种狂犬疫苗是导致狂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6-2015年保山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模式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2015年保山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 2006-2015年保山市共报告14例狂犬病病例,病死率为100.0%。病例主要分布在7~8月;病例以农民为主,男多于女,疫情波及4个县(市、区)的13个乡镇14个自然村,施甸县疫情最重,占全市病例总数的42.9%。传染源主要是犬,感染方式以咬伤为主。14例病例伤口处理均不规范,均未接种狂犬病疫苗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其中2例接种过狂犬疫苗。平均潜伏期60 d,致伤部位越接近头面部潜伏期越短。结论犬只管理不规范,犬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是狂犬病病例反弹的主要原因。提示加强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全面落实犬只管理,提高犬免疫率是狂犬病防治的基础;普及群众狂犬病防治知识、暴露后正确处理伤口和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是防制狂犬病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东台市狂犬病流行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台市1999~2006年狂犬病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999~2006年8年间东台市共发生狂犬病22例,年均发病率为0.24/10万,病死率为100%,分布于全市13个镇(场);20例患者有明显的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史;发病数男女之比为2.67:1;最小年龄3岁,最大79岁;潜伏期最短病例2天,最长100天;20例中14例伤后未进行任何清洗处理或自行简单冲洗伤口,17例未接种狂犬病疫苗,19例未接种抗狂犬病血清;伤人动物无一例进行免疫;8年间共发生一犬伤多人事件25起,累计咬伤人数185人,正规处理后无一人发病;2006年全市累计就诊暴露7490人,5743人是被犬所伤。结论东台市狂犬病每年都有发生,设置正规犬咬伤门诊,规范伤者伤口消毒处理及疫苗、血清、免疫球蛋白接种是人群暴露后预防发病的主要措施;开展暴露前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实施犬类"管、免、灭"等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疫情的长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一起产妇狂犬病死亡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疫情发生原因,为更好防治狂犬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查阅病案资料,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平顶山市2013年网络直报的一起狂犬病案例进行调查。分析案例暴露后处理情况及发病临床表现及发病因素。结果该产妇在孕期4个月时被家犬咬伤脚部,暴露后属高危人群,伤口没有规范处理,没有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血清,伤后潜伏期为5个月,在分娩时发病,通过剖腹产下婴儿。经对密切接触者及新生儿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血清后,观察密切接触者至今无人发病。结论胎盘对狂犬病毒具有屏障保护作用。建议加强农村居民狂犬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政府应将狂犬疫苗和血清免疫纳入医保或农合。确保暴露人群及时得到保护,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广西崇左市2005~2012年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为狂犬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12年崇左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崇左市2005~2012年共报告狂犬病116例,年均发病率为0.68/10万,病死率为100%.7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最多的是宁明县43例,其次是龙州县18例,江州区和扶绥县各16例,4县(区)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0.17%.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37∶1,发病主体以农民为主(78.45%),其次是学生(6.90%)和散居儿童(5.17%).夏秋季为狂犬病高发季节,农村地区养犬数量多,犬只免疫率低,伤口处理不及时和不规范,没有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源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导致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结论 加强对狂犬病高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控制犬只数量、提高犬只的免疫率,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狂犬病暴露后人群的治疗率是有效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临沂市狂犬病流行状况及防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临沂市狂犬病的流行情况,为狂犬病的防制对策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2年12月份以来临沂市发生的所有狂犬病病例,采用全省统一的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 2002年12月~2005年10月,全市共报告发生狂犬病60例,分布在8个县区的44个乡镇的59个村.发病以中老年农民为主(5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37例,占61.67%;农民48例,占80.00%).无明显季节高峰.传染源主要为犬,其次为猫.多数病例暴露后未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潜伏期最短12d,最长99d,中位数为50d;咬伤部位不同,潜伏期不同,由短到长依次为头面部、手(上肢)和下肢;病程1~11d,中位数3d. 结论加强犬的管理,提高犬的免疫接种率;暴露后及时、规范地伤口处理和接种狂犬病疫苗;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并分析广东省1990~2005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广东省1990~2005年狂犬病监测资料和犬用狂犬病疫苗销售资料,对2003-2004年资料完整的244例病例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用EXCEL12.0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狂犬病发病率波动于0.02/10万~0.38/10万;1990~1996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364例,以清远市(54例)和佛山市(48例)最多,2001~2004年共报告661例,以茂名市(117例)和梅州市(84例)最多:8月份发病人数最多。个案调查结果表明:87.71%病例暴露后伤口未经及时正确处理,97.55%病例未及时规范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97.13%病例未及时局部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狂犬病发病率曾逐年下降,但1996年以后,狂犬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犬只免疫率低;暴露后伤口处理不规范及未及时全程免疫接种是造成狂犬病疫情反弹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来宾市2003—2007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发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狂犬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集疫情活跃地区市售狗脑组织,进行病原检测。结果2003—2007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78例,农村居民占98.31%,城镇居民占1.69%,男女性别比为2.71:1,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人群发病为多,占58.43%,9—12月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44.94%。167例为犬咬伤,11例为猫咬伤。暴露后未进行伤口处理者占89.89%,未进行疫苗接种者占87.64%,未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占98.31%。伤人的犬只有89.20%未注射犴犬病疫苗,另有10.80%(21/178)不详。213份狗脑样品,DFA阳性22份,RT—PCR扩增阳性4份。结论来宾市狂犬病病例分布以农村为主。犬饲养量大、免疫率低、疫点灭犬率低以及暴露后末按要求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率低、未注射抗狂人病毒血清等是来宾市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狂犬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全国统一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对13人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其暴露和暴露后的处置情况。结果本起疫情为一犬在同一天连伤13人,致11人不同程度咬伤。暴露后,除2人无皮肤破损未做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外,其余11人均到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共使用狂犬疫苗11人份、免疫球蛋白58支。13人无人发病。结论提高接种门诊医生对狂犬病的高度敏感性,及早发现疫情;暴露后及时、科学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能够避免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一起一犬伤多人事件进行分析,评价预防处置措施效果,为规范化处置一犬伤多人事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起一犬伤多人事件的犬只和暴露者情况、处置措施和随访转归进行分析。结果一犬共伤11人,犬被打死、焚烧后深埋处理,犬脑组织检测出狂犬病病毒。11名暴露者有1名为Ⅱ级暴露,其余均为Ⅲ级暴露。均在24 h内接受伤口处理、接种疫苗和血清。捕杀犬只386只,免疫犬只325只。随访5年,11名暴露者未发病,当地未发生犬间和人间狂犬病疫情。结论一犬伤多人事件发生狂犬病风险高,暴露后及时进行规范处置可有效预防狂犬病。多部门合作对一犬伤多人事件的处置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39例狂犬病暴露者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1)伤口未处理或处理不及时不彻底;(2)未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3)与现行狂犬疫苗的质量及免疫程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狂犬病在乐山的流行变迁因素,为政府制订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64~2006年乐山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借助SPSS11.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79年发病率较1978年上升13倍,1980~1989年发病人数占总发病数的71.40%,1998~2003年无病例发生,2004~2006年发病率回升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发病水平。平均潜伏期(M)和潜伏期时间均为头面部〈上肢〈下肢(χ^2=43.402,p〈0.000)。结论防制工作停止和犬只数量增加及伤口未及时处理和未注射疫苗是狂犬病发病回升的主要因素。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坚持长期开展灭犬、管犬工作,加大防制知识宣传力度,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和疫苗注射是狂犬病防制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平乐县人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1-2009年平乐县疫情资料和狂犬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平乐县共报告狂犬病50例,病例主要集中在5~10月,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病以农村为主,农民和农村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头面部咬伤的潜伏期短,下肢咬伤的潜伏期较长;82.0%的病例未进行任何伤口处理,92.0%的病例未进行免疫接种。结论平乐县狂犬病疫情较为严重,犬类数量多且缺乏监管,群众防病意识不强,暴露后未进行伤口处理和不注射疫苗是导致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犬类管理,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规范暴露后伤口处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等,才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描述并分析广东省1990~2005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广东省1990—2005年狂犬病监测资料和犬用狂犬病疫苗销售资料,对2003—2004年资料完整的244例病例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用EXCEL12.0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狂犬病发病率波动于0.02/10万~0.38/10万;1990—1996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364例.以清远市(54例)和佛山市(48例)最多,2001—2004年共报告661例,以茂名市(117例)和梅州市(84例)最多;8月份发病人数最多。个案调查结果表明:87.71%病例暴露后伤口未经及时正确处理,97.55%病例未及时规范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97.13%病例未及时局部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狂犬病发病率曾逐年下降.但1996年以后,狂犬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犬只免疫率低;暴露后伤口处理不规范及未及时全程免疫接种是造成狂犬病疫情反弹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