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ATP生物发光法和MTT比色分析法同时测定13例AL患者对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各药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率,两法7种药物间的符合率为76.9~84.6%。DNR、H、MX、和Acla的抑制率>40%,两法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中DNR抑制率最高,两法分别为68.42±26.76%和68.23±20.70%。生物发光法和MTT法检测的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疗效有较高的一致性,前者更为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2.
SRB法急性白血病体外药敏试验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最简便、准确、敏感可靠的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经指导临床急性白血病个体化治疗的药物选择。方法 用SRB法肿瘤药敏试验检测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12例急性白血病对六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SRB法检测HL90细胞对六种药物中的五种均敏感;1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SRB法检测结果:体外敏感预测值(PV+)为75%,体外抗药预测值(PV-)为66.67%。结论 SRB法急性白血病体外药敏试验可用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TP法体外药敏实验对临床化疗用药是否具有指导作用。方法对56例不能切除晚期乳腺癌病人通过ATP法体外药敏实验指导临床化疗用药作为研究组.对56例不能切除晚期乳腺癌病人未通过A11P法体外药敏实验而以传统临床用药(CAF方案)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作6周期(1周期为21d)的治疗后进行临床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49%,在缓解症状、缩小肿瘤、降低乳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CEA、CA15—3等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1年以上生存时间为83%,对照组1年以上生存时间为6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P法体外肿瘤细胞培养+药敏试验对晚期乳腺癌化疗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 MTT法体外药敏试验的改良方法及其指导下胃肠癌的预见性化疗。方法 取 2 7例新鲜胃肠癌标本经梯度离心后行体外 MTT法药物敏感试验 ,设为 MTT试验组 ;2 7例同期胃肠癌患者作经验对照组。试验组按药敏试验结果化疗 ,耐药者按临床经验化疗 ;对照组按临床经验化疗。结果  2 7例药敏试验完成实验 ,药敏阳性者胃癌 8例 ,肠癌 5例 ;阴性者胃癌 7例 ,肠癌 7例。临床化疗结果 :试验组中对药物敏感者化疗有效率76 .9% ,耐药者中有效率 14 .3%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10 .7,P<0 .0 1)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4 4 .4 % ,经验对照组化疗后有效率为 2 5 .9% ,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9.5 ,P<0 .0 1)。 MTT实验结果与临床化疗结果的符合率 :81.4 8%。结论 改良 MTT法癌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预见胃、肠癌的化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ATP-BLA法)在白血病细胞药敏实验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TP-BLA法,用液体闪烁记数仪检测ATP标准品以及白血病细胞株K562在不同细胞浓度、药物浓度、培养时间下的荧光发光值.结果:ATP标准品浓度、K562细胞浓度的对数与荧光发光值的对数具极好的线性关系(P<0.001);药敏实验时,结束细胞培养的时间以第4 d为宜,药物浓度的选择以1×PPC为最佳.结论:ATP-BLA法在白血病药敏试验中是可行的,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何争春  周挚 《云南医药》1995,16(4):244-246
急性白血病体外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何争春,周挚,梁瑞琼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药物,药敏试验化疗迄今仍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如何能在体外短期内选择敏感的药物,从而组成对白血病细胞有最大杀伤力的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于1991年10...  相似文献   

7.
田培华 《江苏医药》1996,22(5):309-310
利用AgNOR试剂盒对105例急性白血病行体外药敏检测,以及应用于临床的研究。检测结果发现:105例白血病80%以上对DNR、Adr、MTZ较敏感,30%以上的对MTX、VP16、VCR表现耐药;初治者敏感药物较多,复治者大多数体外药敏已显示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疗效CR72例、PR8例、NR25例。体外药敏与临床疗效的总符合率为75.2%,其中阳性符合率为73.8%,阴性符合率为80.0%。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48.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等8种药物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药物敏感性试验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16例,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对阿糖胞苷等8种常用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并比较体外试验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116例患者中,化学治疗药物用于白血病治疗的体外试验与体内疗效的关系为,总符合率为82.76%,阳性符合率为82.43%,阴性符合率为83.33%。结论采用MTT法检测化学治疗药物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耐药性,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好,能有效地对白血病体内疗效进行预测,对于优化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车凯军  查国华  龙剑  罗景方  李鹰飞  邱华平  张有华 《江西医药》2021,56(10):1742-1744,1751
目的 探讨三维组织药敏试验在指导晚期胃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共纳入60例晚期胃癌患者,其中30例患者采用体外三维组织药敏试验法检测化疗药物敏感性作为试验组,30例未行药敏试验检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药敏试验组根据药敏结果分为;敏感组、轻度敏感组和不敏感组.敏感组及轻度敏感组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化疗方案,不敏感组和对照组根据指南选择化疗方案.分析比较各组间近期化疗疗效、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有无差异.结果 敏感组、轻度敏感组和不敏感组三组组间的近期化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感组、轻度敏感组和不敏感组三组组间的近期化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近期化疗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组各组间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组与轻度敏感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组、轻度敏感组与不敏感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组织药敏试验法准确率较高,与临床疗效相关性良好,能有效的指导晚期胃癌的精准个体化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耐药基因检测与体外药敏是当今预测化疗疗效的两大手段,它们之间是相互印证、相互支持.还是相互矛盾,是临床医生用实验室方法指导化疗的主要根据。为此我们进行了耐药基因检测与ATP法体外药敏试验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ATP生物发光法检测卵巢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荣  张林  苏佩敏  沈玲 《江苏医药》1999,25(5):340-341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检测法作为卵巢癌体外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TP法,检测6种化疗药物对卵巢癌3AO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并与活细胞数作为对照。结果:(1)ATP水平与活细胞数相关性极好(r=0.9884),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出80个细胞。(2)ATP法结果稳定、简便快捷,可定量。(3)药物浓度不宜过大,应选择在0.5~2.0PPC之间。(4)检测时间以用药后4~5天为宜。结论:ATP法可做为一种新的卵巢癌化疗药物体外敏感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包健安  谢诚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11,(46):4353-4356
目的:分析体外药敏结合多药耐药基因MDR1、MRP及LRP与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疗效间的相关性,并研究三者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2010年2-7月收住我院血液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35例,同时采用ATP-TCA对其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和RT-PCR对其进行多药耐药基因MDR1、MRP及LRP的检测。结果:体外药敏与临床疗效的总符合率85.7%,阴性符合率50.0%,阳性符合率90.3%,灵敏度93.3%,特异度40.0%。MDR1、MRP及LRP均表达阴性者23例,占65.7%,MDR1、MRP及LRP均表达阳性者2例,占5.7%,其中MDR1阴性者有效率93.3%,MDR1阳性者有效率40.0%(P<0.01);MRP阴性者有效率89.7%,MRP阳性者有效率66.7%(P>0.05);LRP阴性者有效率92.6%,LRP阳性者有效率62.5%(P<0.05)。23例体外药敏敏感且MDR1、MRP及LRP均为阴性的患者中有21例临床缓解,临床有效率为91.3%(21/23),2例体外药敏耐药且MDR1、MRP及LRP均为阳性者无1例临床缓解,临床有效率为0(0/2)。结论:同时进行体外药敏和MDR1、MRP及LRP的检测可更好地预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并作为急性白血病患者个体化给药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3.
MTT法测定肿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 MTT法测定肿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5例胃癌、55例肠癌、55例膀胱癌及6例舌癌进行肿瘤细胞分离、培养,以MTT法对其体外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对胃癌、肠癌、膀胱癌敏感度较高的药物与临床经验用药基本相符。75例胃癌病人体外药敏结果和体内疗效总符合率为77.3%,其中MTT敏感组病人总有效率与经验化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MTT法对新药的临床应用也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结论:MTT法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实现肿瘤病人的个体化化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138株酵母样真菌在丹麦ROSCO公司改良SHADOMY纸片扩散法培养基与自制真菌药敏培养基中药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自制真菌药敏培养基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2种不同的真菌药敏培养基,检测138株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氟胞嘧啶、酮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并以标准菌株作质量控制。结果138株酵母样真菌在2种培养基上的药物敏感率具有一致性。经配对r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真菌药敏培养基药物敏感结果与改良SHADOMY培养基药物敏感结果均有较高的一致性,适合做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结果可信,价格低廉,且操作简单,可代替SHADOMY培养基在临床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对原发性肝癌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切取患者肿瘤组织,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试验(ATP-TCA)法进行体外肿瘤药敏试验,评价不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本研究共对7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其中丝裂霉素敏感率为69.56%、健择敏感率65.22%、5-氟尿嘧啶敏感率60.87%、顺铂敏感率43.47%、表阿霉素敏感率30.43%;长春新碱敏感率17.39%、草酸铂敏感性13.04%。结论: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对原发性肝癌的个体化化疗方案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有效地提高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体外药敏实验ATP生物荧光法(ATP—TCA)在筛选鼻咽癌新辅助化疗药物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TP-TCA法体外检测84例鼻咽癌活检组织对8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组织标本的可评估率为100.0%。PXT最敏感,体外有效率为50.00%,其次为DDP(35.45%)、5-Fu(31.25%)、NVB(23.53%)、HCT(10.53%)、MTX(10.53%)、VP-16(7.69%)、THP(5.00%)。化疗药物对鼻咽癌的杀伤作用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结论体外鼻咽癌组织对8种化疗药物敏感性不同,存在明显差异性,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可用于临床制定个体化的鼻咽癌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下脑胶质细胞瘤化疗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47例行肿瘤次全切除术的脑胶质细胞瘤患者的手术切除肿瘤标本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ATP-TCA)进行化疗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制订化疗方案(A组);与A组资料相似的35例患者按常规化疗作为对照(B组).结果 A组中的45例获得药敏结果,体外药敏的总成功率95.7%.其中的30例接受2个周期术后化疗.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治疗效果的总符合率为85.8%,敏感性为79.4%,特异性为92.5%,阳性预测值为90.6%,阴性预测值为76.1%.A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14例,进展(PD)9例,有效率为(CR+PR)为23.3%,疾病控制率为(CR+PR+SD)为70.0%.B组无CR,PR 2例,SD 13例,PD 20例,有效率为5.7%,疾病控制率为(CR+PR+SD)为42.9%.A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ATP-TCA法体外药敏试验对筛选敏感药物进行个体化的化疗和提高临床化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以抗肿瘤药物个体性治疗为目的的抗肿瘤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来筛选、指导临床用药可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 ,减少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并可减少一些交叉耐药现象。因此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化疗用药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也有文献报道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化疗药敏并不十分相符[1] ,这是因为体外药敏试验缺乏体内的代谢环境所致[2 ] 。本实验利用药物代谢酶对小鼠实体瘤细胞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研究 ,旨在为人类实体瘤体外药敏试验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使体外药敏试验更好指导临床化疗。1 材料…  相似文献   

19.
MTT法和双琼脂MTT法测肿瘤药敏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本实验用MTT法测定了258例恶性肿瘤对17种常用抗癌药的体外敏感性,其中30例用MTT法和双琼脂MTT法同时测定,结果显示后者抑制率高于前者.有25例用MTT法测定的实体瘤可评价其近期疗效,其中11例药敏试验显示不敏感而临床化疗无效,另14例抗癌药体外敏感而临床化疗8例有效,抗癌药体外敏感性和临床疗效总符合率为80%.  相似文献   

20.
戚雯琰  周冬根  何文  邓觐云 《江西医药》2013,(11):1028-1030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ie histidine triad, FHIT)表达与临床病理和化疗药物敏感的相关性。方法对106例新鲜乳腺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FHIT的表达.用ATP—TCA法检测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和多西他赛的体外药敏,分析FHIT表达与临床病理和化疗药物体外药敏的相关性。结果FHIT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年龄、绝经情况、癌瘤直径、ER和PR受体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FHIT表达与多西他赛敏感性有关(P〈0.05).与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敏感性无关(P〉0.05)。结论FHIT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药物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