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谷氨酸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兴奋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清楚地了解药物对神经元的损伤和保护作用,在体外对新生大鼠(0~1d)海马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谷氨酸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兴奋性神经毒损伤模型。通过检测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泄漏率和在相差显微镜下对神经细胞形态变化的观察,发现只有发育成熟的神经元对谷氨酸兴奋毒损伤最敏感,神经元的兴奋毒损伤对谷氨酸在一定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或接触时间依赖性关系,提示谷氨酸通过与其受体结合造成神经元兴奋毒损伤。  相似文献   

2.
Kang XN  Sun CK  Fan M  Ding AS  Zhao J  Wang JQ  Han DY  Shi GX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8):1603-1606
目的 研究人N一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R,NR)主亚基(NRl)单克隆抗体mAbN1是否对兴奋毒性脑损害有防护作用。方法 取10只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建立了谷氨酸对培养海马神经细胞兴奋毒性神经损伤模型,观察抗体保护后神经细胞形态,检测细胞存活率(锥虫蓝拒染法)和细胞培养上清乳酸脱氢酶漏出量,每组2个平行皿,实验重复4次。结果经0、3μmoL/LmAbNl预处理后,神经元具有明显抗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能力,存活率提高35%;抗体表位合成肽可以阻断这种保护,提示该抗体的保护功能是特异性的。结论 NRl单克隆抗体mAbNl具有体外抗兴奋毒作用,该研究为兴奋毒性脑损害抗体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海马神经元在谷氨酸损伤后,细胞活力变化及细胞损伤的方式,初步探讨谷氨酸对神经元的损伤机制。方法:通过MTT,观察不同浓度(62.5μM、125μM、250μM、500μM)的谷氨酸损伤后不同时间(6 h、12 h、18 h、24 h)海马神经元活力的变化。经相差显微镜观察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元胞体及突起的影响。通过TUNEL、Hoechst染色比较正常培养组和损伤组的凋亡率,分析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结果:MTT结果显示,谷氨酸对体外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有兴奋毒性,在所观察的剂量范围内,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作用逐步增强,至500μM达峰值,随着损伤后孵育时间的延长,海马神经元活力逐渐下降。TUNEL和Hoechst染色结果也显示,125μM谷氨酸对体外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有兴奋毒性,主要引起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结论:谷氨酸对体外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有兴奋毒性,且这种作用呈现剂量相关性。中等剂量(125μM)谷氨酸损伤主要引起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Dip)对谷氨酸损伤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作为研究对象,用谷氨酸建立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J)H)泄漏率和胞内游离钙浓度(Ca2+)变化,观察双苯氟嗪对谷氨酸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双苯氟嗪可显著提高谷氨酸损伤海马神经元存活率,降低LDH泄漏率,对谷氨酸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内ca2+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双苯氟嗪对谷氨酸致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谷氨酸诱导的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黎芦醇对谷氨酸神经毒性损伤的离体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5mmol·L-1的谷氨酸加入到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培养液中,制造神经元毒性损伤模型;将20μmol·L-1的白黎芦醇分别加入到原代培养正常的和兴奋性毒性损伤的海马CA1区神经元培养液中,观察细胞形态和存活率变化(噻唑蓝法和Hoechst33324荧光染色法);Westernblot检测细胞色素C来反映谷氨酸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同时观察白黎芦醇对抗损伤的机制。结果谷氨酸对海马CA1区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兴奋性毒性,导致神经元大量凋亡和死亡;20μmol.L-1的白黎芦醇对正常神经元的形态和存活率均无明显影响,但能对抗谷氨酸损伤和减轻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同时抑制谷氨酸诱发的细胞色素C表达上调。结论白黎芦醇可通过下调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色素C的表达水平,降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喹啉酸(qinolinic acid,QA)诱导原代培养乳鼠海马神经元兴奋毒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乳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后用QA诱导损伤,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同时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葛根素(3×10-4mol/L、10-4 mol/L)剂量能明显提高QA致损伤的原代培养乳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活力,降低其上清液中LDH活性和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1)。结论葛根素(3×10-4moL/L,10-4 mol/L)对QA所致的原代培养乳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氧化槐定碱(OSR)对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后Glu含量与NR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建立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神经细胞培养液中谷氨酸(Glu)的含量,Western blot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组比较,OSR治疗组(20、5、1.25 mg·L-1)可减少神经细胞培养液中Glu的含量(P〈0.05);OSR治疗组(20μg·L-1)可明显抑制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结论 OSR通过降低Glu含量和减少NR1表达,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白果内酯对谷氨酸致海马神经元损害的影响,以探讨白果内酯在抗兴奋毒性神经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 SD 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谷氨酸诱导的兴奋毒性模型;采用台盼蓝染色、TUNEL 染色凋亡神经元测定及乳酸脱氢酶 (LDH) 活性测定的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白果内酯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与谷氨酸 NMDA (-甲基-D-天门冬氨酸盐) 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 MK-801 的神经保护作用相比较。结果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白果内酯可提高谷氨酸损伤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减少细胞中 LDH 的漏出,具有剂量依赖性,于 100 μmol/L 剂量下呈现最佳神经保护效果,但弱于 MK-801 (浓度为 10 μmol/L)。结论白果内酯对谷氨酸诱导的兴奋毒性神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胍丁胺对L-谷氨酸(Glu)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的方法,用不同浓度Glu(1、10、100μmol/L)处理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1h,建立Glu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和显微镜下观察,确定建立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的最佳浓度。处理组在已建立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中加入不同浓度(10、50、100μmol/L)胍丁胺,观察胍丁胺对Glu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未经Glu处理的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上清液中的LDH活性(P〈0.01)和形态学观察均提示100μmol/L Glu为诱导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最佳浓度;100μmol/L胍丁胺能显著抑制模型中大鼠海马神经元LDH的释放(P〈0.01);明显改善损伤后的神经元形态。结论胍丁胺对Glu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脑溢安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谷氨酸兴奋毒损伤的保护作用 ,为脑溢安用于治疗中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谷氨酸致离体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兴奋毒损伤模型 ,用中药脑溢安浸膏粉含药血清进行干预 ,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的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结果 :脑溢安浸膏粉含药血清能显著地对抗培养皮层神经元的谷氨酸兴奋毒损伤 ,培养液中LDH活性明显降低 (P <0 .0 1)。实验过程中 ,含药血清加入量 5 %至 2 0 %均可。致神经元损伤的谷氨酸浓度以 1mmol·L- 1 以下为宜。结论 :脑溢安含药血清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抑郁药万拉法新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谷氨酸损伤模型以模拟抑郁症时的病理改变,在体外通过MTT法检测万拉法新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并且测定万拉法新应用前后LDH的释放、GSH水平、MDA含量和SOD活性的改变情况。 结果:万拉法新抵抗了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提高了神经元存活率,减少了LDH的释放,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了神经细胞内SOD活性和GSH水平,降低了MDA含量。 结论:万拉法新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齐墩果酸对谷氨酸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齐墩果酸(oleanolie acid,OA)对谷氨酸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用新生Wistar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建立谷氨酸细胞毒性模型,借助于共聚焦显微镜结合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观察OA对海马神经元[Ca2 ]i的影响.结果 1、10、100 μmol/L OA 谷氨酸组细胞内[Ca2 ]i均明显下降,与谷氨酸对照组相比[Ca2 ]i分别降低了0.32±0.05,0.41±0.06和0.43±0.0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OA可以降低谷氨酸诱导海马神经元[Ca2 ]i升高,对谷氨酸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海马神经元谷氨酸(Glu)兴奋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DAPI染色和TUNEL法检测Glu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及Egb761的保护作用,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Egb761对大鼠海马神经元Glu受体电流的抑制作用。结果 Egb761拮抗Glu孵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样死亡,其分子机制可能是抑制N 甲基-D-天冬氨酸(NMDA)型和海人酸(KA)型Glu受体。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通过抑制Glu离子通道而拮抗Glu对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星形胶质细胞(AS)条件培养液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活性的影响。方法:进行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AS条件培养液的制备,通过测量海马神经细胞胞体直径和轴突长度及应用MTT法观察AS条件培养液对海马神经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结果:AS条件培养液能明显促进海马神经细胞胞体直径及轴突长度的增加,增强海马神经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而且以高浓度的AS条件培养液作用最为显。结论:AS条件培养液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吡咯喹啉醌(PQQ)对谷氨酸损伤海马神经元存活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胚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损伤15min后加入不同浓度的PQQ(50、100、200μmol/L)孵育24小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PQQ均可明显改善谷氨酸损伤后细胞的活力,增加Bcl-2/Bax的比值,且随浓度增加比值增高。结论:PQQ对谷氨酸损伤的海马神经元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万拉法新对谷氨酸(Glu)损伤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坏死细胞周期的影响,阐明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Glu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Glu损伤和万拉法新给药组,在体外通过FCM测定万拉法新应用前后神经元凋亡、坏死和细胞周期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  相似文献   

17.
李彤  高歌  胡海涛  许杰华 《医学争鸣》2009,(21):2348-235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的影响;探索谷氨酸对皮层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及Res对抗谷氨酸损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实验组加入20μmol/L的Res,在不同时间点观察Res对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的作用,应用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作为反应指标;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谷氨酸造成皮层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模型,加入最适剂量的Res,观察Res对上述损伤的作用;通过培养细胞形态学观察、MTT法测定存活细胞数及Bax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指标来反映谷氨酸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同时观察Res对抗损伤的机制.结果:20μmol/LRes对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谷氨酸对皮层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兴奋毒性,导致大量神经元死亡,MTT结果表明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下降;免疫组化染色表明谷氨酸可诱导神经元大量表达Bax,促进神经元凋亡;Res可对抗谷氨酸损伤而保护神经元,它可减轻谷氨酸的神经元兴奋毒性,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同时抑制谷氨酸引发的Bax表达上调.结论:适宜剂量的Res对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无毒副作用,对神经元的存活率无影响,Res可以通过调节Bax的表达对抗谷氨酸兴奋毒性而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18.
谷氨酸可通过兴奋性毒性和氧化性毒性二种途径对培养的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高浓度谷氨酸通过激活谷氨酸受体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导致神经元肿胀、代谢紊乱而死亡。神经节苷脂(monosialoganglioside,GM1)能促进中枢神经元损伤后的恢复,并能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本实验旨在通过原代培养的胎鼠脊髓神经元,研究GM1是否会有效地防止由兴奋性谷氨酸造成的损伤.为临床上治疗神经元的损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勇  马武华  钟鸣  王可佳 《医学综述》2012,18(7):1088-1089,1095
目的建立较理想的SD大鼠胎鼠海马神经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孕18 d(E18)SD大鼠的胎鼠,采用胰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海马神经元的原代无血清培养。结果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神经细胞结构特征明显化,并能形成典型的神经细胞网络。结论该培养技术是海马神经细胞体外培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大鼠鼠胚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取孕龄17-18天的Wistar大鼠腹中胎鼠,血清培养法进行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然后用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神经元的鉴定。结果培养8天后的海马神经元经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证实神经细胞发育成熟。结论大鼠鼠胚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是一种新型的培养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