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4例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14例艾滋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不洁性生活为我市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其次为静脉吸毒、输血等。艾滋病的临床特征为反复发热、咳嗽、腹泻伴消瘦、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贫血、多器官损害、机会性感染、CD4及CD4/CD8降低等。结论:有不洁性生活及静脉吸毒史的人群为我市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对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咳嗽、腹泻患者应高度警惕艾滋病。  相似文献   

3.
2004年禽流感突袭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不仅造成数百万家禽染病,而且国外已有人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为了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现将其流行病学特征介绍如下。1 禽流感概述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间的急性传染病,最早于1878年暴发于意大利,它可发生于禽类,也可发生于哺乳动物。1900年,这种病毒被人类发现时命名为“真性鸡瘟病毒“,1955年正式命名为禽流感病毒。它与人类和其它动物的流感病毒同属正粘病毒科,俗称  相似文献   

4.
对33例经聚合酶链反应(PT-PCR)法检测HGV-RNA阳性的庚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经血传播10例(30.3%),散发性病例23例(69.7%)。单纯HGV感染6例(18.2%),HGV与HAV、HBV、HCV二重、三重感染者27例(81.8%)。临床诊断急性肝炎16例,慢性肝炎9例,重症肝炎1例,肝硬化5例,肝癌2例。单纯HGV感染症状较轻,有轻重黄疸、ALT轻度增高,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果提示输血是HGV感染的传播途径之一,还有其他传播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HGV与HBV重叠感染时可能引起重症肝炎、肝癌,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农垦牡丹江分局地区15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特征,以利于更好的防治手足口病。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11月在农垦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5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显示①该病5岁以下年龄发病率最高,占77.99%。②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所有病例均出现口腔、手、足皮疹,其次为食欲不振、发热等。④轻型病例较多111例,占69.81%,重型病例主要并发心肌炎、脑炎,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危重者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有良效。结论早发现,早隔离,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几年前曾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禽流感疫情爆发状况进行了综述,具体包括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感染人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内容。通过笔者的简单归纳与总结,希望对禽流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促进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源汇区459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探讨防治手足口病的方法。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459例手足口病患儿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59例手足口病患儿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区,散居儿童占86.06%,其中≤3岁患儿占所有病例的94.99%,时间从4月中旬达高峰。临床主要由EV71和CVA16引起的发热和以手、足、口、臀部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结论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做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对重点人群、托幼机构做好宣传教育,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肠炎(RV)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短期内发生大量流行,直接影响小儿健康。现将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月诊治的204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流行病学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住院的14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均为非洲劳务回国的中、青年男性,8例患者在国外居住期间有1到多次的发热病史。贫血6例,脾大4例,黄疸6例,意识障碍2例。5例重症疟疾。血小板减少7例,肝功能有8例异常。经抗疟及对症治疗后,13例在短期内(1~2周)治愈出院。结论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表现复杂、重症病例比例高,遇有非洲回国的劳务人员,临床医师要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高度警惕输入性疟疾的发生,及时诊断、抗疟治疗及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市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流行性病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摘取手足口病患者80例,观察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手足口病多发于夏秋两季,年龄<6岁的儿童中,并且散居儿童中发病率也较高。临床表现特点主要为:皮疹以及发热,并且大多数患者会并发心肌损害以及支气管肺炎。结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个人卫生,改善饮食习惯,按照卫生部的规定要求,做好防控措施,能够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成人麻疹47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成人麻疹的流行及临床特点 ,现对 1988年 9月~ 2 0 0 2年 10月我院收治的成人麻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4 7例麻疹患者中 ,男 2 1例 ,女 2 6例。年龄 :18~ 2 0岁 10例 ,~ 30岁 2 3例 ,~ 4 0岁 12例 ,4 9岁 2例。发病年份 :1988年至 2 0 0 0年逐年收治的麻疹病例数分别为 1、1、0、1、1、2、0、2、3、1、0、4、4。 2 0 0 1年开始增多 ,为11例 ,2 0 0 2年为 16例。发病季节 :1~ 3月份 13例 ,4~ 6月份 15例 ,7~ 9月份 13例 ,10~ 12月份 6例。发病地点与职业 :城市 4 5例 ,农村 2例 ;收治科室 :传染科 34例 ,皮肤科 6…  相似文献   

12.
许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0):1497-1500
目的:探讨甲型和乙型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儿童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儿科门急诊诊治的407例流感儿童病例资料及鼻咽拭子样本,通过免疫层析法对患儿感染病毒类型分为甲型流感( n=283)和乙型流感( n=124)。对比分析甲/乙型流感儿童一...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传播快、危害大,为高致病性禽流感,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不仅是鸡,其他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1997年香港第1次发生人的禽流感感染.  相似文献   

14.
738例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特征.方法 对738例小儿手足口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本地区小儿手足口病发病明显增多,发病高峰为5-7月,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其中以1~4岁最多见(73.7%).散居儿童多,有接触史者少,临床以轻症病例为主,并发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者较多见,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增高多见;病毒感染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为主,预后良好.结论 只要采取严格的预防控制措施,小儿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的.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是一种通常仅感染禽类和猪(较少见)的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各种禽类对感染都易感,但家禽类对感染特别易感,可迅速造成流行。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本地区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随访的方法,收集1995~2005年1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从性别与患者情况等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99%病例均为女性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不稳定,呈低幅度(少于200U/L)以下波动。约33%ALT水平持续高出正常。所有ALT升高者均伴有谷草转氨酶(AST)升高,ALT恢复正常时,AST缓慢下降,50%半年后r-球蛋白升高,个别病例可在不到1年时间内发展为肝硬化。抗-HCV随访期间全部阳性,所有患者HCV-RNA均阳性。结论丙型肝炎病者体内病毒复制持续存在,与ALT、AST水平有关,不仅慢性化多见,且进展速度亦快,丙型肝炎在本地区女性占多数,所有病例均与献血史及输血史有关,因此对防止输血,血制品及注射等传播丙肝,对献血员筛选抗-HCV、抗-HBC、ALT,加强对丙型肝炎防治宣传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婴儿麻疹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分析,探讨消除和控制婴儿麻疹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例典型麻疹患儿的完整资料。对其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各项检查、出入院诊断、各种体征与临床症状的变化、麻疹接触史、免疫接种史、地区分布情况以及发病季节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男性例数多于女性,未接种疫苗的患儿例数多于接种疫苗者,农村例数多于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婴儿麻疹易被误诊,应该引起家长及医护人员的重视,防治各类非典型婴儿麻疹是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陈碧华 《贵州医药》2000,24(9):555-555
蚕豆病俗称胡豆黄,是由于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C-6-PD)的遗传性缺陷,当机体进食蚕豆及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而发生的急性溶血性贫血,若不及时抢救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儿科1989~1999年10年问,共收治蚕豆病12例,经及时抢救治疗,无1例死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临床特点,为降低该病发病率提供有效意见。方法选取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本县诊治的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共690例,将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结果该病患者大部分为6个月以上,5岁以下的婴幼儿。个体性的发病儿童主要集中于6个月至2岁,而群体发病主要为集中在3至5岁的儿童。该病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夏秋季,即5月至7月,临床表现多为轻微症状,且治疗后效果良好。结论在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应加大对于该病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意识,保护婴幼儿,迅速隔离患者,积极治疗患者,减少该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