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大庆市典型临水住宅——祥阁花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分析其日变化微气候效应特点,建立了包含温度、湿度和风速在内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模型.研究表明,建筑物与植物的阴影为影响测点温度的主要原因;水体对周边区域早上和晚上的温度有较大影响;灌木对于风起到很大的减弱作用,"穿堂风"在小区内作用明显,住宅近水区域风速较大;植物和临...  相似文献   

2.
以校园建筑组团为研究区域,进行气候环境影响因子的现场实测,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ENVI-met对室外微气候进行模拟分析以及结果讨论。模拟出城市的微气候尺度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和平均辐射温度等气象参数并与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景观层面有待改善之处和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3.
林盘是川西平原上最重要的传统型农村聚落单元,同时也是兼具重要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乡村景观。林盘改善着居住的微气候环境,满足了当地居民的气候需求,然而,其生态价值却一直为研究者所忽视。因此,本文对成都市郫县三道堰镇12个郁闭度相似的林盘样地开展了冬季微气候(光照、风速、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的研究。12个林盘按照骨干乔木的分布方式被划分为环绕、居中、单边和零散4种类型。同时在林盘的外部、边缘及中部选择测量点进行测量,对比分析得出了林盘冬季微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并比较了不同面积与植物分布类型对林盘冬季微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盘内外温差会随着林盘面积的增大而变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组温差(△T1=T外-T边,△T2= T边-T中,△T3=T外-T中)都与林盘面积呈强负相关关系;零散分布型林盘保温效果最明显;光照强度基本呈现出I外>I边>I中的趋势;光照强度与林盘面积的变化无相关性,而是受到乔木冠层郁闭度和群落垂直结构的影响;风速基本上呈现出W外>W边>W中的现状,零散型防风效果最好、单侧型最差;空气相对湿度基本上呈现出H边≥H中>H外的状况,并与林盘面积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植物零散分布型内外相对湿度差最大,增湿效果最明显。本研究期望能为林盘保护提供基础的数据,并为营造生态可持续的四川地域性景观提供灵感。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街谷形态要素和微气候之间的关系,提出建筑学和规划领域加强街谷微气候研究的必要性;以大连中心城区典型街谷人民路为对象,进行了微气候参数的夏季现场调查,通过分析其特征总结了城市街谷形态要素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5.
广州典型住宅小区微气候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州某住宅小区为例,定点实测其中的微气候参数,如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及风速等,考察人工湖、树阴以及下垫面性质等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定量的分析景观设计因子在设计行为中的权重关系,探讨通过改变相应的因子来改良住区热环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帅  敬鑫  于海漪 《华中建筑》2010,28(12):58-63
室外微气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该研究对北方工业大学室外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进行了全面测试。从中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建筑单体进行分析,初步探究绿化、铺地材料和建筑布局对校园微气候的影响,为今后的校园规划提供实验依据和初步的分析建议。研究和分析表明:对校园微气候的影响属绿化最大、特定风环境下的建筑布局次之,铺地材料最小。  相似文献   

7.
老龄化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城市湿地公园具体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及实地观察法记录老年群体活动规律,运用城市微气候环境模拟软件ENVI-met对微气候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梳理冬季哈尔滨城市公园微气候与适老性服务能力的理论研究,得出不同空间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存在差异,老年群体冬季空间的选择与微气候环境相关的研究结论,提出基于微气候优化的城市公园适老性能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冬季室内热环境与被褥微气候的匹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冬季睡眠状态下,室内热环境与被褥微气候分别对人体头部和被覆躯体的热感觉造成直接影响。为了分析两个热环境的匹配关系以满足睡眠人体的热舒适水平,实验在不同的室内温度下,调节被褥微气候温度,测试了受试者的皮肤温度,并记录了热感觉和热可接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睡眠状态下,相比于室内热环境,人体热感觉对被褥微气候更敏感;此外,通过分析室内热环境和被褥微气候分别与整体热感觉和整体不满意率的关系,得到了睡眠热环境舒适区间。  相似文献   

9.
刘颖  宗桦 《室内设计》2019,(4):80-86
选择成都市6个养老院庭园的冬 季微气候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庭园冬季微 气候现状及其对老人健康的影响,并结合 老人的活动倾向为养老院庭园的微气候 营造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庭园冬季平均 温度为1 2 .1℃,高于外界温度,增温均值 为2 .9 4℃±1. 61℃。庭园冬季湿度较为舒 适(50.3% ~ 60.5%),与外界相比降湿率为 9.0 4%±11.5%。庭园能不同程度地削弱太 阳辐射,13点和15点时庭园内的太阳辐射 最强,建议老人应在冬季的13:0 0—15:0 0 点开展庭园活动。庭园的平均叶面积指数 (LAI)为1.25±0.26,能对冬季微气候参数 产生强烈的影响。庭园各功能分区并未考虑 到老年人对区域微气候的不同需求。因此, 庭园绿化可在不改变LAI值的基础上,选用 落叶乔木、常绿灌木及地被替换现有常绿 乔木,以增加冬季采光,降低湿度,提升庭 园冬季温度,调节各功能分区的微气候。  相似文献   

10.
既有研究显示,不同下垫面材料对微气候环境具有不同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校园冬季室外气温普遍较低,迄今为止,不同材质下垫面对该地区校园冬季微气候有何具体影响,依然是一个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问题.文中选取西北某高校校园内三种常见的下垫面类型——硬质铺地、植被和水面,针对其在不同日照条件下对周边温度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本研究于...  相似文献   

11.
樊亚妮  董芦笛 《中国园林》2022,38(2):115-120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重要的户外公共生活空间。由行道树和街谷构成的林荫街谷空间对改善街道空间微气候和调控冬夏两季热舒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西安2组城市“单拱”型林荫街谷空间进行冬季微气候实态测试,分析归纳林荫街谷冬季动态热环境的气温变化特征,将“相对热舒适”区域划分为“冷区”(不舒适区)、“暖区”(舒适区)、“日晒区”(愉悦区),并建立2种热环境动态变化模式,同时基于人体热健康“动态热适应”原理,提出冬季面向健康热环境的街道空间调控策略,对以西安为代表的建筑气候区划中的寒冷地区街道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居住小区进行了地下停车规划的实践,利用腾出来的地面创造了更多的水体与绿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本研究以南京某居住小区地下停车规划为实例,以微气候流体力学模拟软件Envi-met为手段,通过对该小区进行地下停车规划与不进行地下停车规划两个方案进行冬夏两季的居住区室外微气候模拟分析,利用模拟计算得到的微气候参数(风速与风向、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参数(CO2分布)以及室外人员热舒适参数(平均辐射温度MRT)等数据,通过两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对比,量化分析了地下停车规划对该居住区外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地下停车规划对居住区城市微气候的影响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金虹  吕环宇  林玉洁 《风景园林》2018,25(10):12-15
城市绿地对于改善城市微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重要作用,且不同的植物配置、绿地形态以及植被结构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以严寒地区典型城市哈尔滨为例,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针对不同植被结构的居住区绿地进行冬夏两季微气候现场实测,对不同植被结构的微气候调节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分析不同植被结构影响下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结构趋于复杂,植被对于冬季冷风的遮挡作用和夏季的降温增湿作用均随之增强。该研究为严寒地区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运用WBGT指标和TS-Givoni指标计算湿热地区风景园林微气候舒适度值,结合国家热环境WBGT指标和TS-Givoni指标假设微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并通过实地监测和调查问卷,分析使用主体行为与微气候舒适度值的相关性,从而验证假设的评价标准.由此,得到湿热地区风景园林微气候舒适度评价参数、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微气候舒适度等级划分指标.这种评价方法将客观的物理参数和主观的人体热舒适感结合,既是对热环境的客观评价,又考虑使用主体的热感受,评价的结果相对简明、完善、实用.  相似文献   

15.
陈睿智 《风景园林》2020,27(7):94-99
在园林微气候设计中,需要根据环境要素量化分析影响微气候的关键气候参数和改善微气候的适宜景观要素。以成都市百花潭公园为例,选取7个观测点,实测其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太阳辐射照度等微气候参数,利用实测数据客观评估观测点的热舒适度。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观测点微气候参数与热舒适度的相关性、微气候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湿热气候区影响园林微气候舒适性的关键气候参数是风速和太阳辐射照度;水体和植物是改善高温、高湿气候相对更适宜的景观要素,水体的微气候效应优于植物。研究内容和结果为湿热气候区优化园林气候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促进园林健康气候建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地下空间、城市形态以及城市微气候相关研究的梳理,将地下空间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归纳为地上因素与地下因素两个方面,探讨地下空间及其要素对城市微气候影响的机理。地下因素指地下空间进行内部环境控制而直接对地面微气候造成的影响;地上因素指由于进行地下空间规划形成新的城市形态,进而对城市微气候形成影响。首先,理清影响城市微气候的地下空间的要素,并界定地下空间与城市形态研究的切入点,梳理和明确各项外部空间环境的指标;其次,指出目前该研究领域中待解决的两方面关键问题以构建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微气候影响的研究框架与路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比较BREEAM UK New Construction,LEED-NC和GBA China的评估标准,重点研究建筑物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在每个标准中,能源的管理和使用是评估建筑物对微气候影响的最重要部分。在LEED-NC中,评估建筑物微气候的指标百分比相比其他两个占其总指标的最大,其余两个比重相同。  相似文献   

18.
拉萨市居住建筑热环境测试与家庭能耗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拉萨市的建筑规模和建筑能耗都大大提高。通过两次冬季现场调研,测试分析拉萨市现有集合式居住建筑的室内温度分布和室内热环境评价等现有建筑的室内热环境特点。随后以其最常见的集合式居住建筑为基础建立热工模型,通过热环境模拟软件分析不同模型的采暖能耗,结合不同的家电能耗,最终证明合理的被动式设计能够大幅削减家庭能耗,为下一步具体的主被动式建筑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节能现场测试是目前我国建筑热工与暖通空调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题,本文介绍了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几种现场检测方法,对其检测依据、检测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环境因素对现场检测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温差、辐射和风速等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围护结构的现场检测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