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松装烧结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制备出多孔钛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多孔铁板的形貌,研究多孔钛板的粉末粒度、压制压力、烧结温度及厚度对其静态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的粉末粒度越小,多孔钛板的抗拉强度越大;并且抗拉强度随着压制压力、烧结温度和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孔泡沫金属的磁学特性,设计了一台测试装置,主要包括通电线圈、上下磁极等,实验研究了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多孔泡沫金属对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厚度的多孔泡沫金属,采用磁导率大的材料其间隙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也越大,对于导磁性的多孔泡沫金属,厚度的变化对磁场的影响最明显,磁导率越大,厚度对磁场的影响越大。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多孔泡沫金属的磁性能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采用复模铸造工艺制备孔径3.5~4.0 mm、孔隙率65.8%~87.3%的通孔多孔铝合金基础上,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通孔多孔铝合金的压缩性能和吸能能力。通孔多孔铝合金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呈现线弹性变形、塑性平台段和压缩紧实阶段3个阶段。通孔泡沫铝合金的压缩屈服强度、吸能能力随孔隙率增大而减小,通孔多孔铝合金的压缩屈服强度与Gibson-Ashby的模型拟合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4.
多孔泡沫铝的制备及其吸声性能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开发了采用真空渗流法制备多孔泡沫铝合金的技术,该法显著减小了渗流时型腔内气体反压力,有利于细孔(孔径0.4-0.7mm)多孔泡沫铝的成形,解决了渗流法难以制备孔多孔泡沫铝合金的难题,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孔泡沫铝合金具有优良的高频吸声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8μm不锈钢纤维毛毡为原料,利用体积称重法和高温烧结工艺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隙率、平均孔径和厚度的不锈钢纤维多孔材料。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了正梯度结构、反梯度结构和薄膜复合结构,对三种结构进行了隔声性能的测试,分别研究了三种结构的隔声特性。隔声结果表明,不锈钢纤维多孔材料具有一定的隔声性能,厚度为20mm,孔隙率为85%,在50~6400Hz频率范围内,不锈钢纤维多孔材料的平均隔声量为18.92 dB;其孔隙率越低,平均孔径越小,厚度越厚,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设计的正梯度和反梯度结构的隔声性能比单层不锈钢纤维多孔材料的隔声性能差;添加金属薄膜的不锈钢纤维多孔复合材料在中高频处的隔声性能有很大提高,厚度为20mm,平均隔声量达27.86dB,最高处提高16.96dB。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层结构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层厚度与孔径对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层,配制电解液成分为120 g/L H_2SO_4,60 g/L H3PO4,7 g/L CH_3COOH,温度为22℃。通过改变阳极氧化时间和阳极氧化电压,制备膜层厚度不同和孔径尺寸不同的阳极氧化膜层结构,对阳极氧化膜试样涂TS-805胶粘剂,加压固化。通过拉伸剪切强度测试和湿热环境耐久性能测试,评价氧化膜层厚度和孔径对阳极氧化膜粘接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随着膜层厚度的增加,拉剪强度逐渐升高,达到一定厚度后,膜的拉剪强度不再增加反而降低,当膜层厚度为9.41μm时,铝合金粘接件的拉剪强度最高为25.06 MPa。在膜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氧化膜层结构中孔径尺寸对拉剪强度的影响较小;氧化膜层的湿热环境耐久性能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而提升,当氧化时间为30 min时,膜层湿热耐久性能最优;膜层湿热环境的耐久性能受膜层孔径尺寸的影响较小。结论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层结构中多孔层的孔深对粘接接头的粘接强度有影响,膜层过厚在粘接过程中粘接界面易形成气孔而降低粘接的拉剪强度,膜层厚度的最佳值与选用胶粘剂的黏度和多孔层的孔径有关,孔径对粘接拉剪强度的影响不明显。铝合金粘接的湿热耐久性能与氧化膜的孔径关系较大,对同一氧化体系的氧化膜层结构,孔径越大,湿热耐久性能越高。氧化电压是控制氧化膜层结构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控制氧化电压提高氧化膜层粘接的湿热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琼脂替代丙烯酰胺作为凝胶剂制备氧化铝多孔陶瓷,研究了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凝胶化时间以及添加正戊酸稳泡剂对样品平均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的平均孔径随搅拌速度的提高而增大,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添加正戊酸一方面可以减小搅拌起泡气孔孔径,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泡沫的高温稳定性,抑制泡沫气孔的成长;采用琼脂泡沫凝胶法,适当控制起泡及凝胶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孔径100 μm以上,孔洞圆整的氧化铝多孔陶瓷.  相似文献   

8.
应用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描述了多孔铝合金的面孔隙率及体孔隙率;研究了渗流法制备的多孔铝合金沿长度方向的孔隙率梯度,并对整体孔隙率的均匀度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多孔铝合金的中上部孔隙率最高,顶端次之,底端最低.多孔铝合金的孔隙率梯度主要是由渗流驱动压力梯度与凝固顺序所决定,而颗粒的自然堆积密度影响相对较小.但通过振动控制方法,调整颗粒堆积密度,可以有效地改善多孔铝合金的孔隙率梯度,使孔隙率梯度绝对值平均由6.5%降至2.2%.  相似文献   

9.
通过机械搅拌发泡结合冷冻-凝胶法制备了三维互联多孔SiC陶瓷材料,所获得的多孔陶瓷材料孔径分布均匀、孔结构可调并具有双级孔结构。研究了PVA含量与搅拌速度对多孔陶瓷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VA含量的增加,孔结构均匀程度和联通性提高、一级孔孔径尺寸逐渐减小且孔壁变薄。当ω(PVA)/ω(SiC)质量比为1.5时,样品孔径分布最均匀;并且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大,孔隙率增加、联通性增强、一级孔孔径尺寸减小。当转速为1600 r/min时,SiC多孔陶瓷的孔隙率和抗压强度分别为88.42%和4.36 MPa。  相似文献   

10.
利用离心沉积技术在多孔管内壁上制备了不同粒度的镍和不锈钢多孔梯度层,研究不同粒度的粉末以及梯度层厚度对梯度层孔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层透气系数与中流量孔在梯度层粒度为5 μm以下急剧减小,当梯度层粉末粒度为13.6μm、梯度层厚度小于20 μm时,梯度层厚度对其孔径分布与透气系数影响不大;当梯度层粉末粒度为2.7μm时,梯度层的最佳匹配厚度是50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