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比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骨科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采取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LCP组)固定,49例采取动力髋螺钉(DHS组)内固定,50例采取髓内钉(PFNA组)内固定。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PFN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LCP组及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FNA组治疗优良率为90.00%,高于LCP组76.19%及DHS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FNA组Harris评分优良率92.00%,高于LCP组71.43%及DHS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LCP组19.05%及DHS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固定、DHS内固定及PFNA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但PFNA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更优,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研究股骨近端防旋交锁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PFP)、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对12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1例用PFNA法治疗(PFNA组),42例用LPFP(LPFP组)治疗,42例用DHS治疗(DHS组),回顾性分析对比三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认为PFNA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髋关节Harris评分佳,恢复好,术后疼痛程度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曾军林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6):1006-100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内固定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平均随访5~18个月,本组老年患者对所选择的手术内固定应用效果满意,特别是Gamma钉组术中采用微创治疗,术后疗效确切。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多呈粉碎性,加之骨质疏松、手术耐受能力差,采用较小的手术创伤完成骨折内固定,最大限度恢复伤肢功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Gamma钉更具有此项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ALP)三种内固定方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关节功能情况。方法将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的9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包括PFNA组、DHS组、ALP组,每组32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内固定术的术中和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结果与PFNA组比较,DHS组和AL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卧床时间明显较多(P0.01),但3组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出现内固定物断裂、螺钉拔出、肢体缩短、延期愈合、肺部感染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PFNA组未出现髋内翻的情况;DHS组患者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FNA组和ALP组(P0.05);PFNA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0.6%,略高于DHS组和ALP组的8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DHS、ALP 3种内固定术均有效地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各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相关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6年9月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的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4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80例;年龄83.8岁(75~104岁)。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共97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9.7个月。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58例,良27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87.6%。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9.6±17.7)min、(109.8±46.6)m L、(12.1±7.5)d、(23.8±8.0)d。术后并发谵妄7例,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16例,股骨头切割并发髋内翻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结论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难度大,并发症繁多,发生率高。PFNA髓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特点,具有微创、固定牢靠、可早期负重活动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经过6~18个月的随访按疗效标准评定:优27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7.2%。结论 PFNA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等优点,尤其在严重骨质疏松及不稳定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接骨板(DHS)内固定治疗,对病列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所有病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患髋关节优良率94.5%,效果满意。对于31-A3型骨折应用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 dynamic hip screw ,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和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36例男性和30例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析,66例患者年龄在22~81岁,平均55.8岁。结果电话随访1~2.5年,三种方法治疗患者优良率分别为96.15%,90.90%,88.23%。结论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各有其特点,但DHS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150例临床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比分析3种不同器械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应用双头加压镙钉、麦氏鹅头钉、DHS(dynamic hip screw)3种不同器械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平均随访2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全部愈合。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优良率94%。结论DHS固定牢固,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比较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993年~2001年收治的79例60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组,分别采用动力性髋部钉(Dynamic Hip Screw,DHS)、带锁髓内钉,以及多枚钉(包括多枚斯氏针和空心螺纹钉)内固定.通过病例复习和随访,获得以下资料: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是否输血以及输血量、伤前身体状况、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HS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比其他两组明显延长(P<0.05);术中出血以及输血量比其他两组明显增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住院天数比其他两组明显缩短;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宜采用带锁髓内钉或多枚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比较4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FF)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250例IFF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组(n=137)、Gamma3髓内钉(TGN)组(n=35)、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IN)组(n=38)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组(n=40)。记录4组患者的围术期及预后情况,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IN组与PFLP组的手术时间均长于PFNA-Ⅱ组,PFNA-Ⅱ组与TGN组的术中出血量均低于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住院总天数、术后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LP组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与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均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和手术方式为影响HHS与FRS评分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年龄分组的单因素分析显示,4组患者在82~99岁阶段的HHS和F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FF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髓内固定比髓外固定更有利于髋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应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随访10~2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臂X线机辅助微创加压滑动鹅头钉(DHS)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此方法减少了手术创伤出血以及局部循环的破坏,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髓外固定系统、髓内固定系统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2007年1月- 2011年1月收治的184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DHS组(99例)、锁定钢板组(19例)、髓内固定组(25例)和关节置换组(41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0例,女104例,年龄60~99岁[(72.4±3.9)岁].骨折类型按改良Evans分型:ⅠA型20例,ⅠB型21例,Ⅱ型75例,Ⅲ型68例.比较四组患者术前情况、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髋功能及并发症等. 结果 患者术后获得7 ~ 22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内科合并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有限负重时间关节置换组较其他三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13%),其中DHS组11例,锁定钢板组6例,髓内固定系统组5例,关节置换组2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不稳定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骨折且不能耐受关节置换术者,髓内固定为首选;对于高龄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术前可行走、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首选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比较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后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1月—2018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90例。PFNA组行防旋股骨髓内钉内固定,DHS组行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Harris功能评分、行走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开始负重站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0.29±11.28)min、(166.56±25.24)mL、(11.45±3.57)d、(84.23±9.98)d均少于DHS组(97.12±14.56)min、(225.67±31.78)mL、(15.98±4.65)d、(93.35±10.4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78%低于DHS组18.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PFNA组Harris评分、行走能力评分分别为(78.94±6.11)分、(8.01±1.53)分均高于DHS组(72.03±5.82)分、(7.23±1.82)分,P<0.05。PFNA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日常活动、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1.27±6.59)分、(79.89±7.03)分、(81.23±7.24)分、(84.31±7.44)分,均高于DHS组(78.54±6.44)分、(74.81±7.12)分、(77.11±7.19)分、(78.45±7.32)分(P<0.05)。结论与DHS术相比,PFNA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更好,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肱骨髁间骨折3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对肱骨远端髁间骨折3种内固定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比较,为l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8具新鲜肱骨标本,制成远端“T”型髁间骨折损伤模型,用交叉克氏针加8字钢丝、“Y”型钢板、1/3管形钢板及重建钢板3种方法固定后,进行生物力学研究。结果在同等载荷条件下,1/3管形钢板及重建钢板固定效果最佳,“Y”型钢板次之,而交叉克氏针加8字钢丝刚度最差。结论1/3管形钢板及重建钢板固定牢固,稳定性好,优于其他内固定方法,但操作复杂,在临床上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