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梅  吴彤彤  万慧  倪娜 《护理学杂志》2012,27(18):81-82
目的 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在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培训中的有效性.方法 将12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对初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情景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掌握及实践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产妇对健康教育效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情景式健康教育可促进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提高其实践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准化护理在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烧伤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护理;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设为观察组,执行精准化护理。比较实施精准化护理前后护士专业水平及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休克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精准化护理后护士专业水平高于实施前,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休克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精准化护理,能提高护士专业水平及患者的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降低休克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詹也男  付晓华  赖茂珍  杨静 《护理学杂志》2022,27(3):10-12,38
目的提高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方法将行脑血管病介入术的84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口头宣教加发放小卡片方式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开展微视频教育。于术后24 h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脑血管病介入术知识得分、诊疗依从性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微视频扫码用于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提高诊疗依从性和健康教育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对首次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首次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2例首次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根据健康教育路径图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书面测试得分为57.8±8.5、自我护理操作得分29.6±5.4,对照组分别为50.9±9.4、21.0±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我护理技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可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胸部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将767例择期开胸手术的肿瘤患者按楼层分为对照组(375例)和观察组(382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将单病种胸部肿瘤患者集中,在合理授课安排基础上,采用讲授、演示及解答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除第2,3,7,8,10项外,余13项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健康信念方面,两组对寻求手术后康复知识的意愿和愿意接受各种手术康复功能锻炼2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健康行为方面除参与制定手术后恢复计划及早期活动外,两组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单病种患者实施集体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教育效果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频化健康教育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的应用。方法将脊柱外科住院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制作健康教育视频,上传至医院APP平台,实施视频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视频化健康教育较常规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要,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医护人员共同参与临床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医护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临床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将3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2例)和对照组(16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由管床护士负责实施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前分别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评价,并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学习健康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入院前候床期实施健康教育,以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120例肺癌手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待患者入院后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实验组于门诊确定住院手术后即建立档案实施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呼吸功能锻炼、手术相关事项告知等,并与入院后的教育相衡接至患者出院。结果实验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肺癌手术患者将健康教育提前至候床期间实施,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临床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将3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2例)和对照组(16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由管床护士负责实施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前分别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评价,并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学习健康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探讨   总被引:48,自引:8,他引:48  
将136例内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实施。结果病人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遵医行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强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