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肺螨病的HBDT和Dot-ELISA免疫病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螨病患者的免疫病理改变,阐明肺螨病的发病机制,为肺螨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和Dot-ELISA对49例肺螨病患者进行免疫病理观察,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0结果49例肺螨病患者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总体阳性率达95.92%(47/49),其脱颗粒百分率(DI)以~40岁组最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血清粉螨特异性抗体(IgG)总体阳性率为95.92%(47/49),其中强阳性者占22.45%(11/49),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1).肺螨病患者血清总IgE、特异性IgE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HBDT是反映肺螨病患者免疫病理变化的敏感指标,螨特异性抗体可较准确反映病原螨的感染类型.IgE水平可反映机体的致敏状态和变态反应的强弱.  相似文献   

2.
应用SPA-ELISA方法,对32例肺螨病患者血清螨特异性IgG进行了检测,并同30名疥疮患者和30名蠕形螨感染者以及32名健康人进行了比较。结果32例肺螨病患者滤纸血片标本的血清反应液呈鲜明的黄色、深黄色,31例疥疮患者和30例蠕形螨感染者以及32名健康人的滤纸血片标本的血清反应液呈微黄色或无色。对比之下有目测可辨的显著差异,与健康人无交叉反应,说明此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于检测肺螨类的感染或肺螨类变应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是肺螨病流行病学调查中一种较为理想的免疫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三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lSA、ABC——ELISA和SPA——ELISA分别检测相同类型45份肺螨病患者血清尘螨性抗体,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3.33%,83.24%和51.11%(同Dot——ELISA比P<0.05)。肺螨病患者阳性血清的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295.43,191.12和112.54。因而Dot——ELISA的敏感度为ABC——ELISA和SPA——ELISA的1.70倍和2.88倍。实验结果证明Dot—ELISA在诊断肺螨病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粉尘螨的生境与季节消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粉尘螨是人体螨病的主要病原螨之一。我们自1995年12月至1996年11月对该螨的生境及季节消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粉尘螨生境分布广泛,在地脚粉,动物饲料及部分中药材中孳生密度较高。孳生密度自5月份起增高,至7、8月份达到高峰,10月份开始下降,全年可维持5个月的较高水平。提示,有关职业人员在此期间应做好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BA-ELISA测定了确诊为肺螨病患者的16份血清IgE含量,并同时测定10份正常血清作对照。结果表明患者IgE均值为458.90IU/ml,与正常对照229.63IU/ml相比较有明显升高。据此推测,肺螨病的致病机理除入侵螨类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外,或许与过敏反应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不同居住和工作环境内螨类孳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螨虫普遍存在于人类居住和工作环境中,是一种强烈的致敏原,可引起人体变态反应性疾病和皮炎。当某些仓贮螨类侵入人或动物器官并寄生,会引起肺螨病、肠螨病、尿路螨等多种疾病。为了解人们生活环境和不同行业工作环境中的螨类孳生和季节消长情况,为防治螨类所引起的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我们以肺螨病患者痰检时常见的混合螨种制作螨组织抗原片,现将其制作过程简要报道如下。 1 混合螨种的培养和纯化 从面粉厂收集地脚粉,经检查内有螨卵、幼虫和活的雌雄成螨,置25℃、相对湿度80%条件下培养;经鉴定所含螨种以粗脚粉螨、腐食酪螨、粉尘螨、椭圆食粉螨、纳氏皱皮螨和食虫狭螨为主,与肺螨病患者痰检的常见螨种相符合。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将面粉置70目铜筛内径70目和120目两层迭加的铜筛过滤,其中间部分即120目筛内的部分置85目铜筛内,上方约25cm处以25w白炽灯照射,下方置盛有少许蒸馏水或0.65%盐水的平底容器,经2h待螨因受热爬出入水。以饱和盐水漂浮法分离,0.65%盐水离心清洗3~4次。 2 螨组织切片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48例肺螨病患者,20例其他呼吸系统患者和20例健康大学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体水平。结果肺螨病患者IgG、IgE、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7%,43.8%和12.5%,其他患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6.3%和0;健康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5.0%和5.0%;肺螨病组与其他两组特异性抗体水平有明显的差异(P〈0.01),提示用此法测定人群中IgG、IgE特异性抗  相似文献   

9.
淮南地区粉螨群落与生境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淮南地区不同生境对粉螨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学生宿舍、粮食加工厂、中药材库及食品储藏库4种不同的生境,采用直接镜检法和电热集螨法对1520份样本进行粉螨的分离、鉴定及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粉螨36种,隶属于7科21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生境的物种丰富度指数R在1.701~4.071之间,多样性指数H'为1.962~3.276,均匀度指数J'为0.718~0.922以及优势度指数D为0.046~0.186。结论:粉螨孳生环境中的食物种类和人类活动也是粉螨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在木材、面粉加工场所鼠类肺螨的病原并分析其病理特征.方法 提取鼠类肺组织总RNA,设计肺螨变应原引物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对阳性鼠的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调查济宁市内木材、面粉加工场所以及社区12处,共捕鼠27只,PCR检测3只发现螨类变应原阳性条带,阳性肺组织经病理验证与肺螨病的典型特征相吻合.结论 调查显示肺螨病的流行与特定的环境有关,肺螨变应原方法有利于肺螨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记录宁夏中气门螨与昆虫相关的种类。方法采用昆虫生态学调查方法对所获螨类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共发现与昆虫相关的种类60种,隶属9科26属。结论宁夏中气门螨与昆虫相关种类不断被发现,证实螨类栖境的多样性与远距离传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淮南地区不同职业人群中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对尘螨的过敏情况。方法:选取不同的职业人群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118名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症状的志愿者,利用皮肤点刺试验(SPT)及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其对尘螨变应原的过敏情况。结果:工作中密切接触中药材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其SPT阳性率达77.5%,sIgE阳性率为75.0%;工作中密切接触粮食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其SPT阳性率达60.9%,sIgE阳性率为56.5%;而纺织车间工人中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SPT阳性率为31.2%,sIgE阳性率为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淮南地区不同职业中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对尘螨的过敏情况与职业环境有关,应加强对特定职业人群的劳动保护。  相似文献   

13.
广州人体肺部螨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在广州粮食、药材、针织和棉纺行业进行人体肺部螨感染的调查,检查痰液337人,痰螨阳性率21.4%,感染率以药材和粮食行业人员为高,分别为35.5%与24.8%。感染率高低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有关,以青中年多见,尤以46—55岁年龄组为最高。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为多,无特殊既往病史。胸透拍片30例和血液检查65例痰螨阳性者,有8例显示X线征,10例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效增高。已鉴定痰内螨类9种。调查痰螨阳性者工作场所地尘和空间飘尘,均查到螨类。已鉴定地尘、飘尘和降尘中螨类12种,其中4种与痰内查到的螨种相同。  相似文献   

14.
革螨和恙螨体内汉坦病毒增殖与定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Zhang Y  Zhu J  Tao K  Wu G  Guo H  Wang J  Zhang J  Xing A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0):1415-1419
目的 研究汉坦病毒在革螨、恙螨体内增殖、定位及与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螨体内HV-RNA和基因分型;Vero-E6细胞培养检测TCID50/ml滴度;原位RT-PCR分子杂交法检测HV-RNA在螨体内分布和定位。结果 用PCR技术从革螨、恙螨体内检测到HV-RNA;取革螨、恙螨幼虫、若虫定期做HV TCID50/ml滴度,证明HV在革螨、恙螨体内可经期传播,并有增殖现象;用原位RT-PCR分子杂交法在革螨、恙螨的中肠上皮细胞和卵巢细胞内检测到HV-RNA阳性颗粒;用PCR分型证明从同一疫区鼠、螨、病人所分离的HV的基因型一致。结论 研究结果为革螨、恙螨作为HFRS的媒介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对HFRS的流行病学和预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广州粮食仓库空气中螨的沉降量与螨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有肺部螨感染人群的粮食仓库为试点,采用平皿沉降法逐月观察工作场所空气中螨的数量及其季节消长.结果表明,该观察点空气中螨的年平均沉降量为12.2个/皿/h;在当年4-6月和10-12月为密度高峰期,1-3月和7-9月为低密度时间.已鉴定出螨类12种,其中9种与从人体痰液中检获到的螨种相同.调查结果为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1331名纺织工人中人体蠕形螨感染率为56.4%,感染度7.9条/人。毛纺工人感染率低于棉纺工人。1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与感染度逐渐上升,男女差异无显著性,无症状带虫者检出率高于有症状者。通过对43名工人前瞻性调查,证明蠕螨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山地革螨在小型哺乳动物宿主间的空间分布格局。方法:在常规分类鉴定的基础上,以宿主个体为样方单位,统计不同种类革螨在各样方的分布数量,然后用聚块指数测定各种革螨的空间分布型。结果:采自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及担当力卡山的贵州厉螨、兴义厉螨、毒厉螨、纳氏厉螨、福建厉螨、土尔克厉螨、金氏厉螨、田鼠上厉螨及贡山血革螨9种革螨在其主要寄生宿主体表均表现为聚集型分布。结论:所研究的9种革螨在其寄生生活中具有群聚效应。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齐氏姬鼠体表寄生恙螨种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齐氏姬鼠体表寄生恙螨种类、空间分布情况及优势种。方法选取云南省16个县(市)作为调查点,现场用鼠笼加食饵诱捕齐氏姬鼠,收集其体表寄生恙螨,用Hoyer′s液封片后在显微镜下分类、鉴定。恙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用分布型指数中的聚块指数(m*/m)判定。结果在所调查的16个县(市)中,从所捕获到的1177只齐氏姬鼠体表共采集到恙螨7634只,经分类鉴定隶属3亚科10属79种。齐氏姬鼠总染螨率和总螨指数较高,分别达35.85%及6.49螨/鼠;小板纤恙螨和乡野纤恙螨为齐氏姬鼠体表恙螨优势种,王氏纤恙螨次之。恙螨及优势恙螨种类在齐氏姬鼠不同个体之间的分布均呈聚集型分布格局。结论齐氏姬鼠体表恙螨种类复杂,数量丰富,物种多样性高,主要恙螨在所对应小兽宿主的寄生有明显的聚集性。  相似文献   

19.
蝙蝠寄生革螨(中气门亚目:革螨股)是寄生在蝙蝠(翼手目)体表的一类小型节肢动物,其携带有多种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可能通过叮咬人或其他动物而引发疾病。尽管国际上对蝙蝠寄生革螨的关注较早,但由于蝙蝠独特的生活习性使捕捉蝙蝠及收集其寄生虫标本十分困难。目前有关蝙蝠寄生革螨的研究仍较少,且多以物种记录和形态描述为主,对其生理生化、生态适应、病原体携带及相关人兽共患病的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鲜有开展。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及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的蝙蝠(约占全球10%)及其寄生革螨(已报道2科3属36种)资源,极具研究潜力。然而,国内关于蝙蝠寄生革螨的研究起步较晚,受关注较少,且已有研究多局限于西南地区,部分省份仍无相关科研记录。为引起国内学者对蝙蝠寄生革螨的重视和了解,促进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本文概述了革螨系统学的发展、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以及蝙蝠寄生革螨与病原体,并对我国蝙蝠寄生革螨的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