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肌力对老年人维持正常功能至关重要。晚近的研究提示,肌力减退是反复跌跤和髋部骨折的危险因子。此外,肌力也与合适的步行速度以及中风后功能障碍老人的站立能力、穿衣和家务活动等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为此很有必要寻求能用于老年人普查的定量肌力测定方法,以便判别肌力软弱的危险人群,并确定肌力软弱在日后功能障碍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老年人手持等长肌力测定与等速肌力测定的相关程度,为探讨在老年健康人群中能否用手持肌力测定计替代等速肌力测定作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
胡翔  徐睿华  徐远红 《中国康复》2010,25(6):456-457
目的:观察多方向多角度等长抗阻肌力练习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颈椎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各49例,均采用牵引、超声波及手法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多方向多角度等长抗阻肌力练习。结果:治疗10d后,2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ROM检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年后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8%、81.6%,P〈0.05)。结论:常规物理治疗结合多方向多角度等长抗阻肌力练习治疗颈椎病疗效明显,且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衡功能及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平衡组、等速组及联合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平衡组、等速组在上述干预基础上分别辅以平衡功能训练或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组患者则辅以平衡功能及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及10m步行时间对各组患者步行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8周后平衡组、等速组及联合组患者其FAC分级及10m步行时间[分别为(35.97±8.49)s,(36.03±8.62)s和(31.61±6.64)s]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并且联合组患者FAC分级及10m步行时间亦显著优于等速组及平衡组(P<0.05)。 结论平衡功能训练及等速肌力训练均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平衡能力、促进步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老年人下肢伸膝肌力是否对平衡功能有影响。方法 180名老年人根据性别和下肢伸膝肌力的不同分为6组,男性和女性均分为较小肌力组、中等肌力组和较大肌力组,每组30名。采用国产PH—A型平衡功能检测系统为受试者进行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双脚站立时的静态姿势稳定性的评定,取摆幅指数、外周面积、矩形面积、动摇轨迹长、单位面积轨迹长进行分析。结果 较小肌力组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左右摆幅指数、前后摆幅指数、外周面积、矩形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与另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等肌力组与较大肌力组的各项平衡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伸膝肌力会影响平衡功能,肌力较差者平衡功能也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渐进式核心肌力训练对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4月至9月,80例社区老年人分别接受自由操训练(对照组, n=40)和核心肌力训练(干预组, n=40)12周。训练前后测量单脚闭眼站立时间、闭眼30 s安静站立压力中心移动轨迹长、最大前后倾压力中心距离、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和30 s连续站立坐下次数。结果训练后,两组单脚闭眼站立时间、闭眼30 s安静站立压力中心移动轨迹长、最大前后倾压力中心距离、TUGT和30 s连续站立坐下次数均显著改善(t 6.446, P 0.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t 2.127, P 0.05)。结论渐进式核心肌力训练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动态与静态平衡能力、身体控制能力及核心部位力量,能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渐进抗阻练习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影响,为偏瘫后肌力恢复科学训练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4例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进行3个疗程(10d为1个疗程)的渐进抗阻训练,然后通过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肢体周径和肌力进行测量与评估。结果:偏瘫患者经过渐进抗阻训练后,上臂肢体周径由(25.88±2.16)cm增长到(26.23±2.18)cm(t=2.51,P<0.05),大腿周径由(40.43±3.46)cm增长到(40.81±3.47)cm(t=2.53,P<0.05);屈肘肌肌力和伸膝肌肌力分别由(61.90±16.40)N增长到(86.10±21.25)N(t=4.12,P<0.001)和(86.00±12.04)N增长到(137.00±17.93)N(t=2.34,P<0.05)。结论:渐进抗阻练习是偏瘫患者肌力恢复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渐进抗阻训练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渐进抗阻练习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影响,为偏瘫后肌力恢复科学训练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4例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进行3个疗程(10d为1个疗程)的渐进抗阻训练,然后通过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肢体周径和肌力进行测量与评估。结果:偏瘫患者经过渐进抗阻训练后,上臂肢体周径由(25.88&;#177;2.16)cm增长到(26.23&;#177;2.18)cm(t=2.51,P&;lt;0.05),大腿周径由(40.43&;#177;3.46)cm增长到(40.8l&;#177;3.47)cm(t=2.53,P&;lt;0.05);屈肘肌肌力和伸膝肌肌力分别由(61.90&;#177;16.40)N增长到(86.10&;#177;21.25)N(t=4.12,P&;lt;0.001)和(86.00&;#177;12.04)N增长到(137.00&;#177;17.93)N(t=2.34,P&;lt;0.05)。结论:渐进抗阻练习是偏瘫患者肌力恢复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下肢主要肌群及负重关节训练为主的肌力训练体操对老年人平衡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6年1-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北京市某干休所老年人66名,坚持下肢肌力训练12周,比较不同跌倒风险等级老年人训练前后跌倒发生率、10m最大步行速度、单腿平衡时间、"起立-行走"时间等的变化。结果训练12周后,跌倒发生率由24.24%降至13.64%。高风险人群单腿平衡持续时间延长(P0.05)、步行速度增快(P0.05),中风险人群"起立-行走"时间缩短(P0.05)。结论下肢肌力训练可以改善高风险人群平衡状态、加快步行速度,提高中风险人群运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跌倒,同时方法简单易掌握,适合在社区及养老机构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被动牵伸和等速练习对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泉  董薇红 《中国康复》1999,14(2):90-91
17例踝关节损伤经制动后继发功能障碍患者运用CybexⅡ进行3单元时间的被动牵伸和等速练习,结果: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伸屈肌峰力矩值及肿胀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表明被动牵伸和等速练习能有铲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衡功能联合等速躯干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稳定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平衡功能联合等速躯干肌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躯干稳定能力和步行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TCT)、肢体运动功能(FMA)、肢体平衡能力(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Holden步行能力分级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平衡功能联合等速躯干肌力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躯干稳定性和步行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早期等速肌力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肌力的作用。 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胸腰段不完全性SCI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2组患者均采用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矫形/支具和心理疏导治疗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等速肌力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IsoMed 2000型等速肌力训练测试系统分别对2组患者双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力矩加速能(TAE)以及腘绳肌与股四头肌肌力比率(H/Q)进行评定,取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屈、伸肌群的PT、TAE以及H/Q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屈、伸肌群的PT[分别为(38.58±17.34)N·m和(63.26±16.91)N·m]、TAE[分别为(6.33±2.35)J和(12.32±5.24)J]以及H/Q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 结论 早期等速肌力训练可显著改善不完全性SCI患者的下肢肌力。  相似文献   

12.
<正> 肌肉练习是康复医学中的重要课题。虽然Duchenne 早在1866年已提到这一课题,但对它进行的系统研究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才开始的。近四十年来环绕不同性质的肌肉收缩方式的探讨,经历了等张、等长和等动三个时期。在四十年代先从等张练习的研究开始,五十年代起进行了大量的等长练习的研究,六十年代则开始了等动练习的研究,但等张与等长练习的研究和应用至今仍占重要地位。本文目的在于回顾这一大致过程,比较几种主要方法的特点,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 FAI)患者的肌力、平衡及步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该病的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网上招募及徐州市康复医院收治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46例,同时,招募23例踝关节未曾发生损伤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受试者进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踝关节内翻及外翻的等速向心运动测试,髋关节内收及外展的等速向心测试;采用星形偏移平衡测试方法获得受试者平衡参数,采用GaitScan仪器对受试者足底压力和步态进行测量。结果:健康组和FAI组在30°/s、60°/s、120°/s角速度下,内翻、外翻、外翻/内翻比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FAI组患侧的内翻、外翻小于健康组,外翻/内翻比值大于健康组。健康组和FAI组在30°/s、60°/s、120°/s角速度下,跖屈、背屈/跖屈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背伸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FAI组的患侧跖屈小于健康组,背屈/跖屈比值大于健康组。健康组和FAI组在30°/s、60°/s、120°/s角速度下,髋关节外展、外展/内收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内收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FAI组的患侧髋关节外展、外展/内收比值小于健康组。FAI组的前、外、外后、后、内、内前星形偏移平衡结果与健康人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小于健康组(P<0.05)。外前、内后方向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FAI组患侧足跟内侧、第一跖骨、第二跖骨压力小于健侧和健康组(P<0.05),足跟外侧、第四跖骨、第五跖骨压力大于健侧和健康组(P<0.05)。FAI组患侧承重反应延长(P<0.05),站立末期缩短(P<0.05)。结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对患者的肌力、步态、平衡参数造成了显著影响,初次扭伤后,应当及时干预,避免进展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相似文献   

14.
背景:以往对小学生下肢力量发育的评估,主要局限于立定跳远和纵跳摸高等身体素质的测量,缺乏对其肌肉功能的定量性研究.目的:通过小学生膝关节屈伸肌力发展现状进行测试分析,正确认识小学生关节肌肉力量发育特征.方法:运用"Kinitech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随机抽取石家庄市年龄为9~12 岁的54 名健康小学生(男25 例、女29 例)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60,120,240 (°)/s 三种速度测试.结果与结论:小学生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均呈现随测试速度增加而下降的现象;男、女生左侧屈肌群在60,120 (°)/s 时及右侧屈肌群在60 (°)/s 时,峰力矩低于伸肌群峰力矩(P < 0.01 或P < 0.05).同一测试速度下,在测试速度为240 (°)/s 时,男生左侧屈、伸肌群及右侧屈肌群峰力矩明显高于女生(P < 0.01 或P < 0.05).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以往对小学生下肢力量发育的评估,主要局限于立定跳远和纵跳摸高等身体素质的测量,缺乏对其肌肉功能的定量性研究。目的:通过小学生膝关节屈伸肌力发展现状进行测试分析,正确认识小学生关节肌肉力量发育特征。方法:运用"Kinitech"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随机抽取石家庄市年龄为9~12岁的54名健康小学生(男25例、女29例)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60,120,240(°)/s三种速度测试。结果与结论:小学生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均呈现随测试速度增加而下降的现象;男、女生左侧屈肌群在60,120(°)/s时及右侧屈肌群在60(°)/s时,峰力矩低于伸肌群峰力矩(P〈0.01或P〈0.05)。同一测试速度下,在测试速度为240(°)/s时,男生左侧屈、伸肌群及右侧屈肌群峰力矩明显高于女生(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16.
毕霞  吕宏  王雪强  孙丹 《中国康复》2012,27(1):27-28
目的:比较等速与等张肌力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等张肌力训练,观察组采用BIODEX System 3型等速训练仪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均每周3次,每次30min。结果:训练3个月后,2组肘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肘关节屈伸肌肌力的作用优于等张肌力训练,但其需专人操作。  相似文献   

17.
等速肌力训练促进膝关节术后肌力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相似文献   

18.
<正> 本研究旨在证实上、下肢的抗阻训练可增加慢性心衰(CHF)病人的肌力和耐力,并决定训练对步行能力、含氧量、耗氧量及亚最大负荷下最大通气量、基础外周血流、物理刺激时血管扩张反应、气压反射敏感性和休息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影响。 试验对象为不分年龄、性别,任何诱因在左室收缩衰竭的病人,按纽约心脏病联合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射血分数<40%。稳定药物治疗2周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对肩关节周围炎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痛点封闭和肩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关节角度尺及Primus RS系统评定患者的VAS评分、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及峰力矩(PT)。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患侧肩关节VAS评分、AROM及PT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2组患者患侧肩关节VAS评分、AROM及PT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2.11±1.08)分]低于对照组[(2.56±1.15)分](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侧肩关节前屈[(131.28±25.60)°]、后伸[(37.83±11.24)°]、外展[(117.78±20.23)°]的AROM均大于对照组前屈[(111.11±20.80)°]、后伸[(25.56±8.36)°]、外展[(98.33±24.70)°]的AROM(P<0.05),在60°/s、120°/s及180°/s的角速度下,治疗组治疗后患侧肩关节在外展、前屈、后伸时的PT均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痛点封闭疗法和关节松动术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速度因素对躯干等速肌力测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研究速度因素对躯干等速肌力测试的影响,探讨等速肌力测试用于躯干肌肌力评定的最佳速度参数。方法:健康男性30例,使用美国产BIODEXⅡAP多关节等速测试及康复系统测定躯干峰力矩(PT)、相对峰力矩(PT/BW)、总功(TW)、相对总功(TW/BW)、功率(AP)和屈/伸比值(F/E),测试角速度分别选用60°/s、180°/s和240°/s,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间的PT、PT/BW、TW/BW和A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0°/s组PT、PT/BW、TW/BW和AP同180°/s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180°/s组同240°/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速度对躯干肌肉的等速肌力测试的影响是明显的,进行测试和训练时,选择低速指标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