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付明腾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26):6043-6044,6056
为推动国家一下代互联网IPv6普及与发展,政府网站应率先实现IPv6升级改造,满足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需求。该文通过对网站应用IPv6过渡技术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后,提出了一个基于SPACE6翻译技术的政府网站群IPv6升级改造解决方案。该方案在不修改各部门现有网站系统的情况下,快速完成现有IPv4网站向IPv6网络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天地》2014,(4):47-47
存4月17日召开的“2014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今年将持续推进网络与网站的改造进程,涉及的投资金额预计超过200亿元。3家基础运营商在去年已经累计开展了146个城域网的IPv6改造,完成了126个数据中心的升级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3.
结合现有路由技术、数字化校园IPv4到IPv6网主要过渡技术及高校网络需求给出了下一代数字化校园网组网模式、具体升级方案及路由建设方案,该方案使校区内网络路由简单,运行稳定,能提高了网络路由的冗余度和通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云计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离不开互联网,以IPv6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将是未来云计算最优化的选择方案之一。由于IPv6与IPv4的不同以及IPv6自身的优势,提出了一个基于IPv6的云计算平台,最终能够为用户提供计算、存储与网络资源的IT基础设施服务的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具有弹性共享、自助管理、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络等特点,从而提高了IT资源利用率,减少用户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降低了用户的技术维护难度。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网大多以IPv4技术为核心,但随着校园网用户的逐渐增多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IPv4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因此,当前多数高校普遍致力于对原有网络的升级改造,用更先进的IPv6技术取代现有的IPv4技术。文章介绍了当前高校用Ipv6技术组建网络采用的模式,并对每项方案予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IPv6安全防御还存在一定不足。分析了IPv6网络规模化部署的安全需求,梳理了IPv6威胁检测技术现状,通过数据总线将检测分析、情报关联、编排处置组合,设计了IPv6高级威胁检测回溯分析方案,形成一体化威胁检测溯源处置体系,实验表明,该方案可提升IPv6安全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7.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1—2】势在必行。对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网络体系结构的更替进行了研究,结合高校校园网络的现状和向IPv6演变过程,提出了对校园网进行IPv6改造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8.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1-2]势在必行。对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网络体系结构的更替进行了研究,结合高校校园网络的现状和向IPv6演变过程,提出了对校园网进行IPv6改造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IPv6技术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分析现有网络安全系统的基本原理,针对互联网协议的过渡及存在的缺陷和IPv6网络的特点。概述了几种协议分析在IPv6中的应用,结合这些分析技术构成新的IPv6入侵检测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联网和无线网络的发展,促进了IPv6的转型发展。目前,很多国家都加快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2017年,工信部发表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未来5~10年我国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目标、总体线路以及重点任务,进一步落实IPv6规划。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提出升级改造教育网的基础设置,支持IPv6接入,用户规模达到1000万人,IPv6互联互通带宽达到100Gbps以上,新建网络需支持IPv4和IPv6双栈,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实现IPv6访问优先接入。  相似文献   

11.
IPv4和IPv6的地址管理及过渡时期的地址共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先介绍了IPv4地址所面临的问题和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然后介绍了IPv6在地址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随后探讨了在IPv6网络过渡时期IPv4地址和IPv6地址共存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为IPv6网络的部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IPv6过渡机制的Qo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有越  雷振明 《计算机工程》2005,31(15):122-124
随着IPv6网络过渡期的延长,过渡机制的QoS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QoS保障机制在IPv4和IPv6网络间的延伸和对过渡机制的一些影响QoS的特性进行修改是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该文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IPv6,MobileIPv6技术的日益成熟,其与无线接入技术相结合,必将广泛应用于未来的移动终端市场。本文在详细分析IPv6,MobileIPv6模块的主要功能,数据结构,层间接口,函数流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移动终端中IPv6,MobileIPv6协议模块具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有限的IPV4协议地址越来越无法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鉴于此,IPV6协议应运而生,而且其足量的地址能够满足所有的需求,其强大的功能可以进一步解决IPV4协议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但是如何从IPV4向IPV6过渡和迁移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IPV4和IPV6两种协议共存的情况下的相关问题。本文给出了IPv6应用系统的迁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简单介绍了PPP协议,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一种较为可行的PPP协议的实现方法。同时针对IPv6数据包的传输,对PPP协议进行相应修改,增加IPv6CP协议,基本实现了高效性、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对相关协议的研究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IPv4向IPv6的过渡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尽可能地平滑过渡到IPv6网络,人们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本文讨论了几种主流的过渡机制,并就一个基于隧道代理的过渡方案详细地研究了其工作机制及流程,并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该方案有效地实现了对现有IPv4网络向IPv6的升级,并保证了IPv4网络与IPv6网络的互连互通。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IPv6协议特点及测试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树表结合表达法(TTCN)提出了IPv6测试描述法,采用预定义报头和数据包声明表,实现IPv6测试数据描述;采用测试描述法和执行系统互动的方式实现复杂算法、根据测试集结构和数据库应用特点,采用数据库存储测试集,设计了包含30个表的数据库系统,支持测试执行过程中的快速查找和反馈存储能力.设计了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测试系统,给出了测试例执行算法,在多种IPv6产品上实践了一致性测试。  相似文献   

18.
移动IPv6快速切换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移动IPv6协议切换过程造成的延迟无法保证实时通信业务的服务质量,人们在基本移动IPv6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改进的切换方案.本文介绍了目前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案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了当前主要的切换方案,并对各切换方案做了深入分析和比较,最后总结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数据中心的运维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需求,智能化数据中心环境监控平台的建设已成为迫切需求;而且现阶段的数据采集终端多基于51单片机、STM32单片机等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终端不具有智能化,故该系统平台采用树莓派对数据中心环境进行监测采集。同时随着接入互联网终端越来越多,IPv4地址资源池已经匮乏,采用IPv6组网技术对数据中心环境进行监测,不仅能有效地解决IPv4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结合树莓派丰富的接口功能,扩展了环境监测的平台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IPv6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IPv4协议的下一代IP协议。系统采用PPTP VPN等开源软件建立IPv4/IPv6混合数据隧道,实现互联网协议过度时期企事业单位IPv4/IPv6数据互联互通的功能,进而简化网络部署,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