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取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162家企业为样本,以劳动合同、薪酬福利与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员工发展与民主管理、劳动争议及调处等作为劳动关系评价的5个维度.从企业、高管及员工层面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层面,企业的所有权登记状态以及生产方式属性对劳动关系有显著影响.高管层面,年龄、教育程度、是否本企业的业主之一、是否企业的开创者、本行业工作的年限、现企业工作的年限、担任高管职位的年限对劳动关系有显著影响.员工层面,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对劳动关系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了改善劳动关系的具体建议,这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代劳动关系的和谐运行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共享经济打破了传统的雇佣关系,本文旨在探讨共享经济背景下平台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演化机制,通过引入平台用户监管,运用演化博弈思想,构建了平台型员工企业关系治理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演化结果表明,员工合规行为与平台企业控制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平台用户的监管力度,而且强化用户监督有助于促使平台企业加强监管并改善员工的行为规范。因此平台企业在制度设计中应充分发挥平台用户的监管效用,实现相互信任、和谐的员工企业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些应急物资,采用政府企业联合储备方式储备,可以降低政府储备成本,企业也可以从中获益。本文研究政企联合实物储备的合作机理,分析了联盟参与人之间的博弈关系,建立了联盟收益模型,运用shapley值解决合作的联盟收益分配问题,最后分析了联盟的稳定性。算例分析显示在政企合作联盟中政府和企业关系类似“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当企业获得的收益小于其机会成本时,企业不愿意加入联盟,这时政府需对企业进行交叉补贴来维持联盟稳定。缺货成本低于政府储备成本时,政府会考虑与企业联合储备或者选择缺货;缺货成本低于企业储备成本时,政府选择缺货。  相似文献   

4.
王红芳 《运筹与管理》2022,31(5):233-239
本研究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一个以组织自尊为中介变量、工作投入为调节变量的总体报酬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两阶段调节中介模型,并采用时间滞后法获得来自多个行业与地区的140家企业470位非研发人员及其领导的多时点配对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旨在揭示中国情境下总体报酬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实证研究发现,总体报酬与员工的创新行为、组织自尊显著正相关,组织自尊完全中介了总体报酬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工作投入正向调节了总体报酬和组织自尊的关系、以及组织自尊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正向调节了总体报酬通过组织自尊对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健  庄新田  姜硕 《运筹与管理》2013,22(2):222-228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在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将组织承诺纳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首先,在员工的组织承诺类型可被观测的信息对称情形下,讨论最优的显性与隐性激励机制。进而,在员工的组织承诺类型无法被观测的信息非对称情形下,探讨依据企业员工的不同外在特征,如风险厌恶程度、工作成本和工作能力等,选择最优的激励机制。最后,进一步考察了企业生产中依赖于人力劳动程度的高低,对员工激励机制设计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完善和拓展了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也从组织行为学视角为切实解决企业员工激励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曹霞  于娟 《运筹与管理》2016,25(2):203-213
为了促进产学研联盟的稳定发展,针对我国产学研联盟短期化行为严重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方面构建企业和学研机构联盟行为选择的决策模型,以及通过复制动态方程对策略选择进行稳定性分析,同时运用Matlab 7.0软件模拟仿真在不同程度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下企业和学研机构在联盟创新中的演化行为。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方面的深入剖析,对我国产学研联盟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高科技企业的知识型员工过劳、猝死和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学者们从工作压力等不同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探讨。本文引入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从工资水平和工作压力强度两个方面建立了科技企业和知识型员工的劳资双方多阶段动态薪酬博弈模型,并基于理论推演给出科技企业和知识型员工的博弈效益虚拟数值,进而得到模型的“高薪高工作强度”均衡解。文章揭示了当前高科技企业及其员工倾向于高薪高强度模式的内在机理,也解释了知识型员工采取极端行为的原因,为探究有效平衡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雇佣关系新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任杰  何平  龚本刚 《运筹与管理》2016,25(6):258-265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研究了政府补贴策略对政企博弈关系及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通过引入两阶段动态博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不同政府补贴模式对需求量、产品价格、制造商的收益、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系数以及政府补贴消费者对需求的影响系数等因素会影响政府补贴策略的选择,并得出了不同政府补贴策略下消费者剩余、制造商收益以及社会福利与单位产品补贴额的关系,本文为政府科学制定补贴政策以及在政府补贴背景下制造商和消费者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雇主如何在员工行为无法被观测到的情况下达到最优绩效成为企业上层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区别于既有文献,本文根据服务型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特点,将消费者忠实度纳入委托——代理模型,通过设计企业激励契约机制,探讨了企业雇佣员工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1)长期稳定工作的员工会选择提成工资制,这类员工倾向于将努力水平用于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其选择的结果能为企业带来利润;(2)短期非稳定工作的员工选择固定工资制,这类员工的零付出将给企业造成亏损,且损失额即为短期非稳定员工的固定工资额;(3)选择提成工资制的员工将给服务型企业带来正效益,而选择固定工资制的员工给企业带来固定工资的损失额。本文从企业雇佣员工方式的角度,为企业更偏向于为直接面对消费者创造业绩的服务型员工采取提成工资制,而为没有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非服务型员工采用固定工资制提供了一种解释,有助于把握企业管理的着力点,进而增强企业绩效提升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废旧产品的回收与处理已成为一个迫切的社会问题。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文研究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选择问题。我们考虑生产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及第三方物流回收三种模式,在为各回收模式建立数学模型后对其进行了优化分析;最后以电子行业废旧产品的回收为例,通过算例分析,对考虑和不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回收模式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当生产企业较少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且政府奖励较低时,其会选择零售商回收模式;而当生产企业较多地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且政府奖励较高时,其会选择自己回收的模式。这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和合适的政府激励对促进生产商自己担负起废旧产品的回收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碳发展模式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针对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碳排放问题,构建了低碳背景下装备制造企业、政府及第三方监管机构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在碳减排过程中三方主体的演化规律及影响系统演化至理想状态的影响因素和机理。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得出结果:装备制造企业的低碳演化决策是三方主体共同博弈的结果,只研究单一变量的演化结果有局限性;低碳背景下企业不应该存在继续以传统方式生产的侥幸心理;降低政府的低碳调控成本、降低装备制造企业的低碳转型成本、加大对传统生产企业和不履行监管职责的第三方监管机构的罚款力度,加大对低碳生产企业的补贴力度等方式能够有效的推动三方主体向理想低碳运营模式演化。  相似文献   

12.
安全生产对于煤矿企业至关重要,本研究将政府、煤矿企业和员工纳入演化博弈模型中,探究三方主体间决策的博弈关系和演化路径。研究表明:政府、煤矿企业和员工的决策向理想状态的演化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取值范围对三方主体向理想状态收敛速度产生差异化影响;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三方主体的决策行为能够演化为理想状态,政府有效监管能够促进企业由惩罚型向激励型模式转化,激励型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安全主动行为。以期为政府制定安全监管决策、企业转化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员工激发安全主动行为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绿色创新是企业应对政府环境规制的有效方式, 而环保社会组织的参与监督和引导则是对政府环境规制效果的有力补充。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环保社会组织和政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 研究企业绿色创新行为演化过程中三方主体的互动机理。结果表明:增加环保社会组织直接参与监督的比例、环保社会组织对企业提供的绿色创新支持、对企业污染行为的震慑压力等因素均能影响演化结果。最后从政府、环保社会组织和企业自身角度给出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互联网+食品”新兴业态产生的更为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文研究政府对网络食品安全实施直接监管下的最优监管策略,以及在网络平台参与监管时政府的最优间接监管策略,并考虑了网络平台与食品企业合谋对监管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食品安全问题被发现的概率越大或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对政府影响较大时,选择直接监管策略会更优;但监管成本的增加会降低政府直接监管的动因,促使政府选择间接监管策略;比较两种策略可知,间接监管模式更能抑制平台与企业的合谋行为。此外,研究还表明在直接监管策略下,由于提高食品企业的惩罚力度会降低政府的监管强度,因此加大惩罚并不总能提高政府的效益;而在间接监管策略下,加大对网络平台的惩罚会使网络平台加大监管力度,从而提高政府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制造企业服务化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背景,通过借鉴创新扩散和演化博弈理论,对社会系统中参与服务创新的相关主体进行分析,构建政府与企业之间演化博弈模型,结合并改进Bass经典创新扩散模型,探究政府规制行为对企业服务创新行为演化及扩散的影响,利用Matlab对复制动态方程和扩散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满足政府的社会总收益大于其调控成本和各项补贴总额且企业选择服务创新策略时收益的额外增加额大于其实际投入时,系统才会演化至政府调控且企业采纳服务创新的稳定状态;适当增加政府对企业的调控力度、投入补贴和税收补贴有助于推进服务创新在系统中的扩散,其中税收补贴的感知能力最强,投入补贴最弱;将抑制系数引入Bass创新扩散模型,构建互补型、竞争型和替代型三种服务创新的扩散模式,其中竞争型扩散符合中国现阶段市场规律,替代性扩散将成为未来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康伟  杜蕾 《运筹与管理》2018,27(3):82-92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公民权利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等一系列矛盾交织的宏观背景下,继劳资纠纷、征地拆迁之后,污染类邻避设施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因子。因此,探究政府、邻避设施营建企业与周边民众三方间利益关系,理清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对于邻避冲突的预防和处置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究污染类邻避设施相关利益主体在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进而从博弈论视角出发构建政府、邻避设施营建企业和周边民众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政府、营建企业和周边民众的稳定演化博弈策略选择分析,得出推动博弈三方向演化稳定策略点收敛的条件。利用Matlab对三方演化模型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政府采取不监管策略、营建企业采取合作策略及周边民众采取不抵抗策略是邻避冲突中三方利益相关者演化博弈的稳定策略点;高强度的政府奖励力度有利于促进营建企业采取合作策略,而抑制周边民众抵抗行为策略的选择;营建企业的经济补偿对于降低民众抵抗力度具有临界点,只有高额的经济补偿才会激励民众选择不抵抗的行为策略;而周边民众的抵抗力度对营建企业的策略选择无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对邻避冲突中相关利益主体起到一定启示作用:第一,政府作为邻避设施建设的监管者,应注重把握监管力度,完善公众参与渠道,降低个体风险感知;第二,营建企业作为邻避设施建设的实施者,应积极采用环保技术,构建科学利益补偿机制;第三,周边民众对于邻避设施的“落地”发挥关键作用,应加强自身公共理性,合理评估邻避风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when a growing team benefits from being divided and how complex interactions among workers and management impact this decision. The proposed model—a modification of Kauffman's NK model—has the property that team performance decreases as the size of the team increases. Analytical result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how team size, the amount of supervision, worker performance, interaction among employe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agement and labor, and leadership skill affect when a team should be split.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Complexity 12: 54–70, 2007  相似文献   

18.
赵旭  胡斌 《运筹与管理》2014,23(4):228-237
对企业员工冲突行为的动态分析是开展冲突管理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从突变理论和演化博弈相结合的全新视角,构建了企业员工冲突突变行为演化模型,解释了员工冲突行为在利益与情感两类至因变量的作用下变化过程。随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了组织与员工冲突决策的演化规律及冲突局势的发展特征,提出了冲突管理的策略及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冲突行为在利益和情感影响下可能发生突变,利益因素决定是否发生突变,情感因素决定发生突变的时间点及突变程度;企业对员工群体的合理诉求采取强硬态度是一种短视行为,应本着人本管理思想让利于员工;在极端冲突事件出现后,企业即便将冲突得益全部让给员工也不可能平息争端,必须付出额外的代价;在员工出现极端行为后,企业应依照法规按原则处理,若为了消除影响而一味退让反而会使恶性冲突趋于扩大;企业倡导积极统一的文化价值观对冲突管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监管机制是否行之有效是决定机场能否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针对机场安全运行监管现状,进一步挖掘机场与政府之间内在博弈机理,在引入机场按章运行与违章运行下发生不安全事件概率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了机场与政府之间的安全运行动态监管博弈模型,研究了二者在机场安全运行监管过程中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问题.通过对模型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