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索原住小肠移植的手术技术,为研究移植小肠功能及排斥反应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小肠供体的门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供体带主动脉片的肠系膜上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受体相应长度肠管切除,供体近、远端肠管与受体相应肠管切除后近、远端以端端吻合的方式建立原位小肠移植模型.术后禁食4d,不禁饮,每天分2次经皮下分别给予5%葡萄糖生理盐水2 mL,术后不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小鼠存活超过5d认为手术成功.结果:行原位小肠移植30次,术后5d存活率达60%(18/30).手术失败的12例小鼠主要死亡原因为动脉吻合口部位狭窄及吻合口处血栓形成5例,吻合口出血导致出血性休克2例,术后肠瘘导致腹腔内感染5例.供体手术时间(40±4.5)min,热缺血时间约0.5min,供体肠段肠系膜上动脉组织片修整时间约为3min,供体冷保存时间为(30±7.5) min,受体手术时间(95±8.0)min,其中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为(38±3.5) min,静脉吻合时间(10±2.0)min,动脉吻合时间(15±3.0)min,成活小鼠受体手术平均出血量约0.2mL.结论:良好的供体肠段的获取、高质量的血管吻合和肠道吻合及供、受体补液是提高小鼠小肠移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大鼠原位全小肠移植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雄性F344和Lewis大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供肠切取范围包括全小肠、门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供肠肠系膜上动脉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采用连续外翻锁边缝合方法,供体的门静脉与受体的左肾静脉端端吻合采用Cuff套管方法,切除受体自体小肠,断端与供体肠吻合重建消化道.供、受体术中均补液4~6 ml.结果:共进行152次移植手术,其中正式实验120次,供体手术时间(60±10) min,受体手术时间(100±15) min,移植肠热缺血时间(30±5) min,78.3%大鼠术后存活超过2周,病理检查证实移植肠病变符合排斥反应特点.结论:供肠获取、血管吻合术、术中血容量维持、保温是大鼠原位全小肠移植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大鼠小肠移植血管吻合术式,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动脉吻合采用供体的带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段端侧吻合于受体的腹主动脉,静脉吻合利用Cuf套管技术将供体的门静脉与受体的左肾静脉端端吻合。结果:共进行189次移植手术,其中正式实验33次,手术成功率为84.8%。手术时间约3h,其中动脉吻合18±5min,静脉吻合1min。结论:本术式简化了大鼠小肠移植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需手术放大镜建立大鼠异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 肉眼直视下利用肠系膜上动脉上方的腹主动脉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端侧连续吻合、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套管法端端吻合,重建移植小肠血液供应.结果 取供肠(50±10)min,动脉吻合(15±5)min,静脉套入(2±1)min,供肠冷缺血(25±5)min,温缺血(35±5)min,大鼠术后即时存活率100%,生存>10 d者93.3%.结论 利用肠系膜上动脉上方的腹主动脉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端侧连续吻合,无需手术放大镜,视野清晰,操作方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Wu J  Li T  Qi H  He Z  Li Y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12):1153-1157
目的:探索原住小肠移植的手术技术,为研究移植小肠功能及排斥反应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小肠供体的门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供体带主动脉片的肠系膜上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受体相应长度肠管切除,供体近、远端肠管与受体相应肠管切除后近、远端以端端吻合的方式建立原位小肠移植模型.术后禁食4d,不禁饮,每天分2次...  相似文献   

6.
显微镜下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传统的小肠移植(SBT)模型基础上建立一个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稳定和实用的大鼠小肠移植模型。方法供、受体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切取供肠的范围包括全小肠、门静脉(PV)及其带肠系膜上动脉(SMA)的腹主动脉(AO)袖。动脉吻合采用供体带SMA的AO袖与受体的AO端侧吻合,静脉吻合采用供体的PV与受体的下腔静脉(IVC)端侧吻合,移植肠近端结扎远端造瘘。结果在大量预实验的基础上共进行正式实验33次,手术成功率为84.8%,供体手术时间控制在60min以内,受体手术时问控制在100min以内。结论完全在显微镜下建立大鼠SBT模型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术中操作定位准确、局部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存活率高、模型稳定和实用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空肠引流及门静脉回流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猪的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空肠内引流 ,门静脉回流模型。方法  40头杂种猪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 ,对供体组 ( n=2 0 )进行 U W液低温灌注 ,切取全胰十二指肠以及部分腹主动脉和门静脉。修剪移植胰腺和十二指肠 ,U W液保存移植物的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和腹腔动脉开口分别与供体的髂内外动脉端 -端吻合呈“Y”形。切除受体组胰腺建成 型糖尿病模型 ,移植物的门静脉与受体的肠系膜上静脉吻合 ,移植物“Y”形的髂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十二指肠与空肠侧侧吻合。结果 本实验完成全胰十二指肠移植 2 0例 ,胰腺移植手术中因麻醉过深呼吸抑制死亡 1例 ,2例手术后移植胰腺形成血栓、梗死。 17例手术后 2 4h外周血检测血糖正常 ,移植胰腺存活时间平均 18.6± 2 .6d。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空肠引流及门静脉回流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小肠移植(small bowel tansplantation,sBT)的三套管血管吻合技巧.方法:动脉吻合采用供体带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的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AA)段两端与受体的腹主动脉套管吻合,静脉吻合采用供体的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l vein,HPV)与受体左肾静脉套管吻合.结果:60例接受小肠移植的大鼠存活率为93.3%(56/60),整个手术用时1.5~2h,其中动脉吻合用时(4±1)min,静脉吻合用时1min,动、静脉吻合共用时(4±2)min.结论:改进三套管血管吻合技巧既加快了吻合速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又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简化大鼠原位全小肠移植术式,建立符合生理条件、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 取32只封闭群雄性SD大鼠为供、受体,进行同种同基因原位无造瘘全小肠移植,腹主动脉、门静脉的吻合改良为三袖套法.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87.5%(28/32),供肠热缺血时间0min,冷缺血时间(32±5)min.术后7d受体存活率100%.结论 改良的大鼠原位全小肠移植三袖套血管吻合法缩短供肠冷缺血时间,吻合口无出血,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此方法操作简单,为研究小肠移植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以及肠道功能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袖套法豚鼠至大鼠异种小肠移植模型,初步观察异种小肠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过程。方法行异种异位全小肠移植,移植小肠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与受体肾以下腹主动脉作端侧吻合,切除受体左肾,移植小肠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行袖套吻合。结果共实施异种小肠移植40例,成功34例,供受体手术时间平均为150min,血管吻合成功率达90%。再灌流后15~20min移植小肠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表现为移植小肠变黑,肠蠕动停止,失去活力。结论袖套法豚鼠至大鼠异种小肠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静脉吻合口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研究异种小肠移植较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