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搞好冶金矿山土地复垦工作,我们在武钢大冶铁矿召开这次冶金矿山土地复垦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会议主要有三个议题:一是通过学习《土地复垦规定》和有关文件,进一步提高对土地复垦重要意义的认识;二是总结交流以往冶金矿山土地复垦的先进经验,表彰先进单位;三是讨论修订《冶金矿山企业士地复垦规定实施办法》,并提出冶金矿山“八五”期间土地复垦的规划目标。国家土地管理局对我们这次会议很重视,发来了贺信。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部签署第56号令,发布《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国务院《土地复垦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工作。《办法》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曾于  相似文献   

3.
依据我国土地复垦的现状,文中强调了制定土地复垦规划的重要性,提出在制定规划时应贯彻执行《土地复垦规定》,注意统筹安排、生产与复垦结合、改善环境、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复垦后的土地。  相似文献   

4.
依据我国土地复垦的现状,文中强调了制定土地复垦规划的重要性。提出在制定规划时应贯彻执行《土地复垦规定》,注意统筹安排、生产与复垦结合、改善环境、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复垦后的土地。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国务院发布的《土地复垦规定》,推动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国家土地局规划司和能源部基建司,委托唐山分院矿山测量研究所和煤炭工业技术咨询委员会,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培训中心于1989年9月18日至27日举办了《矿山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开发利用》短训班,20日前由国内7名专家讲课,21日后由捷克土地复垦与环境保护专家史蒂斯博士讲课。  相似文献   

6.
冶金矿山土地复垦特点及复垦费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露天矿山采矿废弃地土地复垦 ,自《土地复垦规定》发布 1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深入开展露采矿山的废弃地土地复垦 ,有必要继续研究和探讨冶金矿山开采的特点及其对土地复垦与土地利用的影响。冶金矿山固有的一些特点制约着土地复垦的开展 ,也决定了其复垦的土工工程措施费用要较其他行业矿山土地复垦费用高出许多。国内外矿山复垦的经验说明 ,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复垦的开展。矿山复垦资金的筹集渠道也正在调查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7.
大中型矿山废弃土地复垦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镔  白中科 《中国煤炭》1997,23(1):19-22
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土地复垦规定》实施情况,指出土地复垦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融“科学技术能力,政府调控行为和社会公众参与”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就目前中国大中型矿山土地复垦中确保技术实施的一系列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措施和建议,供工作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邹城市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地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邹城市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地的基本情况,对北宿、东滩、平阳寺三块复垦土地的安全性,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纲要》中规定的污染等级标准进行了安全性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发布的《土地复垦规定》,推动矿山企业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受国家土地管理局和能源部委托,由煤炭工业技术咨询委员会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举办的短训班于9月中下旬在北戴河举办。 参加短训班的有国家计委、国家土地管理局、煤炭、冶金、核工业、地方土地管理部门等57个单位70余人。  相似文献   

10.
书讯     
《露天矿土地复垦》一书问世中国土地学会复垦研究会露天开采复垦专业委员会组织翻译的《露天矿土地复垦》一书即将问世。该书译自美国1988年出版的Reclamation of surface—Mine land)。该书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11.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矿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规定,大规模地进行土地复垦。详述了土地复垦的技术条件、工艺特征、工艺技术,丰富了土地复垦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全面地总结了原苏联黑色冶金部矿业研究院土地复垦和保护研究室在矿山开采破坏土地的复垦方面各项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参加国际合作研究、编制部颁有关技术规定与国家标准、论证和编制被破坏土地的复垦工艺方案、与各矿山合作进行具体复垦项目的试验研究、协调国内矿山系统的土地复垦研究工作、推广交流复垦经验以及培训矿山土地复垦技术人员等。  相似文献   

13.
日前公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提出,在规划期末的2020年以前,我国将推动六大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其中包括重点煤炭基地土地复垦工程。根据《纲要》,我国将结合重点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设立土地复垦工程。因为煤矿在我围分布量大面广,规划期间以重点煤炭基地为主,设立重点煤炭基地土地复垦工程。  相似文献   

1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是继国土资源部颁布《土地复垦条例》以来涉及土地复垦工作的又一项重要行政条文,该指南的制定实施势必会对整个土地复垦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两案"合并后行业研究的发展走势,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期刊文献为数据源,利用"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对1996—2016年以"土地复垦"为主题的期刊文献进行刊载量、研究层次、贡献单位、文献来源、学科分布、协同关键词以及研究区域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明晰土地复垦的研究范畴,并以此为基础对下一阶段土地复垦的研究工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长兴县在全省率先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日前,该县根据《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在全省率先取消矿山治理备用金和矿山土地复垦费,建立  相似文献   

16.
李甜  谢川  王大国  余晨 《金属矿山》2021,50(11):188-196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简称“方案”)是矿山实施土地复垦,相关部门监管、验收土地复垦质量的唯一依据。为明确方案编制与附图绘制中存在的问题,规范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与附 图绘制要点,在研读相关规范及国家最新政策文件、归纳四川省已经评审通过的250个省管矿方案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与附图绘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四川省矿山土地复垦评审情况研究发 现,目前方案编制主要存在适用年限计算错误、损毁区土壤污染论证不充分、复垦责任范围不完全、复垦方向不正确、复垦工程措施不到位、附图绘制不规范、没有理清各图之间的关联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方 案编制、送审的前提条件,明确了四川省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各章节的编制要点,规范了矿山土地复垦总体平面布置图、遥感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损毁图、复垦规划图等各附图绘制的主要内容和制作要求, 为今后评审、验收矿山土地复垦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在国土资源部近日举行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下称《规定》)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的现状还没得到根本转变,目前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约5 000 km2,占全国城市建成区的11%。《规定》强调对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等存量土地加强内涵挖潜,以制度和政策为平台,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开展整治和复垦利用,消化利用闲置和低效土地。同时强调调动用地主体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金和土地使用者参与城镇低效用地、废弃地再开发和利用。矿业用地有其特殊性,但同样要贯彻节约集约用地标准,主要体现在用地必须符合规划、节约用  相似文献   

18.
阳泉矿座落在山西省阳泉市东北方向约 6km处的白家庄矿区附近 ,是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所属的露天铝矿供矿基地。阳泉矿先后开采了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和东山垴采区。在生产建设过程中 ,坚持“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 ,一方面节约用地 ,保护土地防止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复垦造地工作 ,截止 2 0 0 1年底累计造地5 31亩 ,二次利用土地 338.1亩 ,共计复垦土地 86 9.1亩 ,复垦率达到 6 5 %以上 ,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年被原国家土地局评为“全国土地复垦先进单位”。《人民日报》、《国土资源报》、…  相似文献   

19.
煤炭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减排已成为矿区复垦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绿色矿山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中国多个煤矿区调查的基础上,从“减排”和“增汇”两个方面,剖析当前中国土地复垦政策对矿区低碳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及土地复垦施工工艺、土地复垦管护等不同土地复垦环节中碳源、碳汇的相互关系,进而挖掘煤矿区低碳土地利用模式,提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约束下,适用于中国煤炭生产方式的低碳型土地复垦工艺,为促进中国低碳型煤矿区建设提供依据,保障中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我国煤矿区低碳型土地复垦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减排已成为矿区复垦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绿色矿山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中国多个煤矿区调查的基础上,从"减排"和"增汇"两个方面,剖析当前中国土地复垦政策对矿区低碳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及土地复垦施工工艺、土地复垦管护等不同土地复垦环节中碳源、碳汇的相互关系,进而挖掘煤矿区低碳土地利用模式,提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约束下,适用于中国煤炭生产方式的低碳型土地复垦工艺,为促进中国低碳型煤矿区建设提供依据,保障中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