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IMEMS传感器的汽车运动姿态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传统的采用机械转子陀螺构成机械平台来测量汽车姿态方法的不足,研究开发了基于集成微机电系统(IMEMS)传感器的捷联式汽车运动姿态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四元数法作为汽车运动姿态的解算方法,并由Kalman滤波器完成对姿态角四元数估计误差和加速度计及角速度陀螺信号的融合,得到汽车姿态角的最优估计值,阐述了该系统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并通过汽车道路试验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测量系统能够满足汽车运动姿态测量的精度要求,是确实可行的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磁悬浮列车行驶过程中,列车悬浮控制系统的姿态检测对列车平稳控制有重要影响.针对磁悬浮列车行驶过程中姿态检测存在一定的噪声干扰和测量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由多个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算法.通过对比正常行驶和出现压轨现象的数据仿真表明,卡尔曼滤波方法下的多数据融合算法可更好地抑制系统噪声,同时通过融合间隙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可得到更准确更稳定的反馈数据,为列车行驶的姿态检测和优化悬浮控制系统提供更加丰富、精准的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3.
张聪  陈翀  周亭亭 《测控技术》2016,35(6):18-20
为实时掌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车身姿态,检测其动态性能,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便携式车身动态姿态检测系统.陀螺仪传感器将采集的汽车三维角速度信号传递给A/D转换器,经过软件系统进行A/D转换和积分处理,在LCD显示器上显示车身在不同时刻的俯仰角、侧倾角和横摆角等动态参数,并进行存储.测试结果表明,该车身动态姿态检测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作为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转向角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方向盘的转动角度,而方向盘的转动角度是为汽车实现转向幅度提供依据,使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转向意图行驶,其精度对于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一种汽车方向盘角度传感器转角检测系统,并利用该系统检测一款角度传感器转角值测量精度;检测系统通过CAN总线驱动角度传感器转动并读回角度传感器的转角数据,再利用Matlab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经过多次实验,实验结果符合要求,证明了该系统能有效解决汽车方向盘角度传感器转角测试问题。  相似文献   

5.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了汽车传动轴防尘罩测试装置的状态检测和控制,在LabVIEW7.1编程环境下通过串行通信采集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存储和显示等处理,利用LabSQL实现了LabVIEW与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传递。通过对系统操作状态、传感器和执行器状态、生产工艺流程状态的检测,实现对整个控制系统的状态检测和优化控制。该系统开发周期短,优于传统控制方法,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微型机与应用》2014,(17):98-102
当前国内对汽车尾气排放情况进行检测的方式主要是在台架上对汽车进行检测,不能对正在实际路况上行驶的汽车进行检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汽车尾气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气体,并用无线通信技术将探测到的数据进行传输,提高了汽车尾气检测的灵活方便性,实现对汽车尾气的全面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有利于加强对汽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对CSY10B型传感器的输出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处理,设计了传感器静态性能测试系统。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利用LabVIEW软件编程,构建虚拟仪器,实现了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实时测量、显示、记录;同时对其输出电压数据进行数据拟合,确定了其最佳拟合曲线,实现了对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的自动分析与测定。所提出的传感器静态性能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机动检测的捷联航姿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精度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磁传感器组成的捷联航姿系统存在的易受载体运动加速度影响而导致姿态精度下降甚至发散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动检测的捷联航姿算法。该算法根据陀螺仪数据进行姿态实时更新,利用加速度计和磁传感器输出对载体姿态误差进行校正以保持航姿输出的长期精度。算法根据加速度计输出在导航系中投影的水平分量进行机动检测,剔除机动期间的加速度数据,利用载体匀速运动状态下的加速度数据与磁传感器数据构造量测,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对姿态误差进行估计并修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完成载体机动检测,保证系统存在机动的情况下姿态精度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 一、引言 角度传感器被广泛地用于汽车工业、角度检测、工业自动化控制、数控数显机床及其它领域。例如:在汽车工业中,为了记录下汽车的行驶轨迹,必须知道汽车行驶时的拐弯角度,而检测汽车的拐弯角度就需要角度检测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基于MEMS惯性传感器的机器人姿态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惯性传感器的机器人姿态检测系统,并对检测系统的原理,组成以及数据采集进行了研究.并对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影响因素进行说明,利用硬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通过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数据融合,充分地利用惯性传感器的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姿态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仿真试验表明了卡尔曼滤波方法对于提高检测精度是切实有效的.在实际的试验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应用于实际的机器人姿态检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关于光电式机车速度传感器测试系统方面的研究。该系统采用数字化、模块化和通用化的设计方法并结合了虚拟仪器和计算机检测技术,能对机车速度传感器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的自动测试并通过软件界面实时显示相应的数据和波形,各种测试参数也可以进行在线配置和修改。应用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强和通用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刘春光  臧克茂 《计算机工程》2006,32(8):224-225,271
在VRML虚拟环境中,运动对象在曲面上的姿态调整是提高虚拟现实水平必须克服的难题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撑平面计算车辆姿态参数,随三维地形的起伏自动调节其运动姿态,并进行三维显示的算法。描述了具体的算法设计,讨论了算法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应用于某履带式电传动车辆的虚拟现实仿真中。运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时性好、运行稳定可靠,逼真表现了运动车辆的动态行为过程。  相似文献   

13.
结合虚拟仪器和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技术,设计了一种虚拟电容式传感器检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检测电路的参数设置、在LabVIEW开发环境下虚拟仪器平台的构建等。最后,将系统应用于金属位移及膏布药层厚度的检测,给出了实验方案,取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扭矩扳手应用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大,可控性差等问题,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微信号处理技术、单片机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设计了一种将WiFi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s)与虚拟仪器相结合的扭矩测试系统。该系统集扭矩测量、采集、校准、分析、存储、显示及预警于一体,实现了多路扭矩参数的实时准确监测和有效控制。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可达0.4%FS,功耗低,体积小,实时性好,操作简单,长时间运行稳定可靠,适用于铁路机务、车辆检修线、厂矿等对扭矩参数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5.
输油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能够有效地检测泄漏并准确定位,该系统运用负压波和流量平衡原理,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电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使泄漏检测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达到2%,检测时间在1min以内,系统可安全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16.
虚拟环境中运动车辆行为仿真的程序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具有自然起伏地形特征的虚拟环境中,运动车辆行为姿态变化的三维仿真问题。设计出一种根据车辆的支撑平面计算姿态显示参数,从而实现车体状态实时自动调节的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具体描述和实现结果,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该算法对车轮轮子个数没有限制,对于履带式车辆也是适用的。仿真显示了视觉上的逼真性,证明了该方法在虚拟仿真及虚拟现实其他领域的可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使用AT89S52和LabVIEW平台进行了虚拟车速测量系统设计.此系统应用AT89S52作为数据采集的核心,使用双计数器实现脉冲半周期的测量;采用USB虚拟串口芯片,完成采集卡与上位机数据通信;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在LabVIEW环境下设计开发上位机程序.整套系统应用于便携式车辆制动系统测量当中,实现对车辆制动系统的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角度传感器检测系统开发的开放实验设计方案,分析了线性角度传感器的电器特性,阐述了实验的详细设计方法。该开放实验可由学生根据企业需求来设计开发,并已经应用于角度传感器的工业生产及应用检测中,该虚拟系统具有运行稳定、价格低廉和使用便捷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LabVIEW的无线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虚拟仪器设计理论,以LabVIEW8.5为软件开发平台,低功耗单片机P89LV51RD2为硬件核心,设计了一个实时温度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TMP112,配合单片机,实现现场温度采集系统。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模块SZ05与计算机进行远程通信,并由软件平台对信号进行显示、分析及存储,同时实现温度的PID控制。该系统功耗低,测量精度高,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可扩展性强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