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白细胞去除术治疗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大于100×109/L,200×109/L、300×109/L称为高白细胞性白血病(HLAL),属高危型白血病,易发生细胞瘀滞综合征,化疗后出现DIC,肿瘤溶解综合征,因此,早期死亡率高.笔者应用白细胞去除术治疗HLAL 18例,疗效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1965年研制第一台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并成功地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以来[1],治疗的病种不断扩大,特别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采用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术,自动化程度高,方法简单,疗效迅速,比较安全.但Mcheod[2]报道治疗性单采中,有3例死于原发病.本院自1987年8月~2001年8月以来,采用V50和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施行治疗性单采93人次,男56例,女37例,年龄12~68岁.其中血浆置换术32例,红细胞去除术3例,血小板去除术6例,白细胞去除术52例,其中死亡2例.现就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性单采2例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紧急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紧急白细胞单采术在高白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运用CS 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50例高白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70次紧急白细胞单采术,每次治疗处理血量(7573±674)mL,清除白细胞悬液(200~400)(212±48)mL。治疗期均配合系统的化学药物治疗。单采术后观察白细胞清除效果,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行紧急白细胞单采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下降,临床症状、体征均获缓解或减轻。结论:紧急白细胞单采术是治疗高白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志刚 《华西医学》2010,(8):1421-1422
目的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羟基脲治疗高白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2004年11月-2009年12月行高三尖杉酯碱联合As2O3、羟基脲治疗高白细胞CML患者21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经高三尖杉酯碱联合As2O3、羟基脲治疗后3~6个疗程,21例CML患者中完全缓解15例,占71%;部分缓解2例,占10%;总有效率81%;未缓解4例,占19%。不良反应仅表现乏力、纳差、恶心、脱发。结论 HHT联合As2O3、羟基脲是治疗高白细胞CML一种有效率高,临床容易开展,安全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去除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 HLAL)常伴有高粘滞血症 ,化疗缓解率低 ,早期易并发颅内出血 ,病死率高。白细胞去除术是实施化疗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最近 ,笔者应用CS-3 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 2例 HLAL患者进行白细胞去除术 ,术后联合化疗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女性 ,临床症状均有程度不等的发热、贫血、乏力、牙龈肿胀 ,皮肤瘀点 ,浅表淋巴结肿大 ,胸骨压疼。外周血白细胞 >1 0 0× 1 0 9/L,血小板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 1例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M2 a,另 1例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5。…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清除术辅助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细胞清除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流动性血细胞分离机循环分离血液,去除白细胞辅助治疗白血病共15例,其中髓系白血病组9例,淋系白血病组6例,并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Hb,WBC,Plt值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下降,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白细胞清除术在高白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细胞单采去除术联合化疗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疗效。方法38例骨髓增殖性疾病进行血细胞单采去除术每周1~2次,同时给予羟基脲化疗。结果经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由(251.42±200.67)×109降至(100.31±31.28)×109,原性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血小板由(1527.3±243.5)×109降至(452.1±156.3)×109,真性红细增多症(PV)患者血红蛋白由(231.5±35.6)g/L降至(152.2±19.1)g/L,同时患者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结论血细胞单采去除术联合化疗可迅速减轻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单采术联合羟基脲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白细胞单采联合羟基脲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15例临床疗效。结果白细胞单采联合羟基脲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下降,HGB和PL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单采术联合羟基脲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CS+细胞分离机在治疗性白细胞单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MCS+细胞分离机对30名白血液病患者进行治疗性白细胞单采。结果患者白细胞计数急性白血病组采集前(157.19±54.57)×109/L下降至采集后(36.51±15.84)×109/L;慢性白血病组采集前(399.71±90.86)×109/L下降至采集后(54.81±17.72)×109/L,2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MCS+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操作简单,采集时间短,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0.
我科2002年2月-2005年12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患者先进行白细胞去除,再行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羟基脲化疗并分别在不同时期配合整体护理,有效减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高黏滞血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羟基尿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的临床疗效。方法 :CML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 ,两组再分慢性期、加速期两亚组 ,治疗组用干扰素 3 0× 10 6IU/d ,隔日一次皮下注射及羟基脲1~ 3g/d,口服 ;对照组单用羟基脲。结果 :治疗组慢性期亚组获血液学完全缓解 6 /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部分缓解 2 /8,总有效率 10 0 %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 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加速期亚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α1b -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华西医学》2001,16(4):447-447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羟基尿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CML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再分慢性期、加速期两亚组,治疗组用干扰素3.0×106IU/d,隔日一次皮下注射及羟基脲1~3g/d,口服;对照组单用羟基脲.结果治疗组慢性期亚组获血液学完全缓解6/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部分缓解2/8,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相应对照组比较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加速期亚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α1b-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血细胞单采术辅助治疗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细胞单采术辅助治疗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方法 应用连续流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血细胞单采 ,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 6例 ,术后分别选用联合化疗或羟基脲、环磷酰胺治疗。结果 血细胞单采后 ,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平均下降了2 5 7%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了 39 4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计数平均下降了1 7 2 %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 2 4名患者呼吸急促、出血、骨痛、腰酸、视物模糊、多血症等表现明显改善。结论 血细胞单采术辅助治疗治疗急 /慢性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以阴茎异常勃起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采用COM-TEC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分离去除术,同时联合羟基脲等药物化疗;对阴茎异常勃起长时间不能缓解者,行阴茎海绵体分流术;护理上加强心理护理。结果2例患者经过心理护理,白细胞去除术及阴茎海绵体分流术伤口的护理,阴茎异常勃起症状完全消失,疴隋稳定。结论以阴茎异常勃起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选择白细胞去除术联合化疗,效果明显;对阴茎异常勃起长时间不能缓解者行阴茎海绵体分流术,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勃起功能,避免阴茎海绵体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白细胞清除术联合羟基脲、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白细胞清除术联合羟基脲、基因重组α-干扰素 (IFN-α) 30 0万 U,皮下注射 ,每周 3次 ,治疗 2 0例成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 ) ,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该治疗达血液学完全缓解的时间 2 8~ 40天 ,中位缓解时间 35天。完全血液学缓解 13例 ,部分血液学缓解 6例 ,无效 1例 ;完全血液学缓解中 6例为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 ,6例为轻微细胞遗传学缓解 ,1例为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 ,6例部分血液学缓解患者细胞遗传学上均无效 ,IFN- α用药时间 6~ 12个月者与 3~ 6个月者 ,其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分别为 6 0 %和 37.5 %。结论 :白细胞清除术联合羟基脲、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 ,减轻肿瘤负荷 ,完全血液学缓解率与单用干扰素治疗相当 ,干扰素治疗用药时间长者缓解的质量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单采对维甲酸所致高白细胞症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连续流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服用全反式维甲酸(TARA)所致高白细胞症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白细胞,并比较已进行和未行白细胞单采患者的白细胞数和症状缓解率。结果15名患者中单采1次的5名患者,WBC采集前为(97±28)×109/L,采集后(93±21)×109/L,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采≥2次的10名患者,WBC单采前为(124±34)×109/L,明显高于单采后的(75±38)×109/L(P<0.05)。15名患者单采前外周血的Plt、Hb分别为(45±18)×109/L、(98±16)g/L,单采后分别为(43±17)×109/L、(91±17)g/L,差别无显著性(P>0.05)。单采后,13名发热者中,9人停止发热,5名呼吸急促者均症状改善。15名单采者同时加用剂量减少的DA方案(DNR、Arac),完全缓解者(CR)14名,无一名发生不良反应;仅用剂量减少的DA方案(DNR、Arac)而未行单采的13名患者中5人死亡;两组的CR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白细胞单采对治疗维甲酸所致高白细胞症有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是指血WBC>10 0×10 9/ L 的白血病,早期死亡率高,属于高危性白血病[1 ]。我科自2 0 0 1年以来,采用白细胞分离术治疗高白细胞性白血病16例(30例次)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2 1~6 4岁,中位年龄3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 L) 6例(M0 1例,M2 1例,M32例,M5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 L6例(L2 4例,L1 2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粒变3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并阴茎异常勃起1例。白细胞中位数2 0 1(10 2~380 )×10 9/ L ,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我科2002年2月-2005年12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患者先进行白细胞去除,再行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羟基脲化疗并分别在不同时期配合整体护理,有效减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高黏滞血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次白细胞单采对高白细胞白血病血细胞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CS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对36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单次白细胞单采.单采前后测定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系数、血栓形成系数) .结果经白细胞单次单采后WBC平均下降1.43倍(P<0.01 ),BPC亦有下降(P<0.01);血流动力学改善.结论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可迅速降低患者血中白细胞,降低血液粘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去除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5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凤琳  阮惠芳 《华西医学》1994,9(4):423-424
应用Haemo Neties V50血液成分分离机对59例高白细胞白血患者进行治疗性单采白细胞,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58例(98.3%)病人迅速出现白细胞明显下降,白细胞瘀滞状态纠正,脾梗塞性疼痛的好转,白血病性发热消失,配合化疗获得显著疗效,说明治疗性单采白细胞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重要措施。1例病人去除大量白细胞后血中白细胞不降低,预后不良,说明白细胞去除治疗只是对症治疗,必须合用化疗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