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轩  余占海  殷丽华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40-741,767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现代口腔医学教育必须积极探索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模式。本文阐述了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并着重探讨了开展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环境-社会的医学模式转变,以培养合格医疗人才的医学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着更多关注人性、心理、社会的转变,各类医学教育中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作者探讨了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理念的现实状况,分析了目前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并且对口腔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培养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如何在口腔医学专业教育中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西北医学教育》2015,(3):434-436
针对当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学人文执业技能教育意识淡漠以及口腔医学的专业特点等,提出在口腔医学本科生教育的关键时期,应加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并探析其培养路径,实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增加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满足新时期临床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西北医学教育》2015,(6):1009-1012
在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训对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有重要意义。循证医学作为医学生职业精神的"硬件",强调了医学的严谨性。人文关怀作为医学生职业精神的"软件",强调了医学的人文性。将循证医学与人文关怀结合,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评估体系对培养效果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5.
医学人文教育的使命及其改革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形势下医学人文教育的良好开展对医学教育的发展、对医学生能力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医学人文教育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技能的特殊使命,针对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原则及措施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必须以"多方参与性、实效性、联系性、连贯性"作为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原则,开展课堂内、外的整体改革,即:课堂内的改革主要是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和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教育;课堂外主要是校园医学人文环境的营造及医学人文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6.
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说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即在西方世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并日益彰显其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由于关怀伦理直面关怀是人的最基本需要,蕴涵着深厚的人本主义价值情怀,因此,这一理论对于创新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而走进医学生的意义世界、重视并实施对医学生的意义关怀既是关怀伦理思想给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工作的重要启示,也是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实效性、引领医学生体悟到医学人文教育之意义魅力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医学人文教育承载着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和对患者实施生命关怀意识的任务。从生命关怀的深层次上看,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教育内涵是一种包含着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价值的诉求、痛苦的关切等因素的精神教育与道德教育,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加突出超越性、内在性和实践性等德性的内涵。因此,医学院校应从生命意义体验、生命敬畏情感、生命关怀实践等层面,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效果,这是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高校医学生对医学解剖学人文关怀认知的现状.方法 通过横断面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地区4所高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该地区医学人文关怀的相关教育已经初步建立,且大部分医学生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医学解剖学人文关怀和解剖学遗体捐献的重要意义,但是医学生对医学解剖学人文关怀的认知度依然较低,在解剖学捐献的态度和解剖学课堂的人文关怀行为上依然欠缺.结论 构建与医学解剖学相融合的解剖学人文关怀教育体系是推进当前该地区医学人文关怀教育深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医学生人文医学实践性教育浅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前我国人文医学实践性教育存在着不足.人文医学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所学知识和技能必须与实践相关联.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育活动,如参加义工、开展患者需求调研、采取角色扮演方式进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床边人文关怀教育以及结合临床实际问题的医学伦理和医疗法规教育等,能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医学服务技能.  相似文献   

10.
肖亚  付卫华  黄赤兵  张椿 《重庆医学》2017,(36):5178-5180
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 ,将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医学实践相结合 ,使医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的同时 ,提升人文素质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教育的目的 是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医疗服务实践中对患者实施更好的人文关怀[1 ]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也是引导学员将抽象的人文精神具化到临床工作的各个方面 ,完成医学人文知识向医学生人文素养内化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临床实习阶段将人文精神融入医学实践中 ,是目前国内医学院校教改的热议话题[2-3 ] .笔者认为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临床实习期间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先决条件 ,强化实习带教老师自身医学人文意识和教学方法 将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发挥关键作用.本课题组严把实习带教老师关 ,集中教员进行医学人文教学意识与方法 的岗前专项培训 ,明显提升了实习生的人文教学效果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明晰医学临床试验研究与医学临床治疗之间界限意义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明晰医学临床试验研究中的意外事故与医学临床治疗中的意外事故之间的本质区别,循此线索,探索“保护医学临床试验研究中意外事故的受试者(伤害者)的权益和利益的方法”。同时,寻求达成“医学临床试验研究意外事故鉴定委员会对受试者(伤害者)进行鉴定”这一概念和行为的共识,从而达到从制度建设的层面上保障医学临床试验研究中受试者权益和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重要性上升到医学伦理的范畴,全面提升公众对医疗器械监测工作的认识。方法从医学伦理角度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有效实施的前提、机构、途径和重点。结果从医学伦理学角度查找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实施的欠缺,可以获得更加规范有效的实施办法,提高不良事件报告的质量。结论使高尚的医德医风与良好的医疗器械管理有机而高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医院发展与医疗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耀武  杨成  雷德林 《医学与社会》2003,16(1):55-56,60
医学人文观在医学行为中的作用已得到高度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从观念上完成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需求的医生不仅要能够解决患者的生理痛苦,也要能够易于感知和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行为对学生有深刻影响,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求建立和发展医学人文学科,医学院校应该为医学人文学科腾出空间,并增加人文课程的学时数,此外,医学生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提升医学人文素质大有裨益。通过医疗实践,医学生建立并形成医学人文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当前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医学专业精神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作用,促进结合我国国情、社会文化传统和具体医疗职业行为的医学专业精神的本土化和可操作化研究;同时,构建系统的培养体系,对医学生的医学专业精神进行全程、全员、多层次、多途径、多角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对医学生医德教育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非技术服务已成为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职业道德素质已成为用人单位录用员工的首要条件。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都应始终做到医德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学生,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使外在的医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内化为医务人员自身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并且在医疗活动中通过医德行为表现出来。伴随医疗实践活动而进行的医德修养,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医德境界,在医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真实完整的病历标志着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伦理精神。病历中的每一部分都应贯穿着医学伦理学的特点。临床医师应遵循医学伦理学原则认真、准确地收集病史,真实、完整地描述疾病的演变过程,全面、系统的记录体格检查,体现出科学、严谨的医德和求真务实的职业作风。在诊疗计划中应突出的是疗效最好,最安全、最小伤害的最优化的治疗原则。在书写人院记录的过程中出现的编造现病史,体格检查记录的错误描述都暴露出临床医师对病人的不尊重,是医学伦理道德所摈弃的。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因各种医疗纠纷而导致的中医药讼案经常发生,由此产生的医疗鉴定问题成为医界和司法界关注的焦点.民国中医界重视医疗鉴定权,反对由西医单方主导医疗鉴定,通过由职业团体、学术团体、医学院校等主体设立各类鉴定机构,力争保证医疗鉴定的专业性和客观性,不断提高鉴定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医疗服务活动中存在着多种冲突,如医疗保护制度与患者知情同意权及隐私权之间的冲突、医疗风险与患者利益的冲突及医疗效果与患者就医期望值的冲突等。医疗行为的不确定性,结果的转归具有不可控性等因素决定冲突是必然存在的。此外,医务人员为规避风险采取自我保护的行为,医患双方沟通不畅等是产生冲突的主观因素。而现行的医疗制度是冲突存在的客观原因。解决冲突应从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加强医患沟通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医疗投诉原因,总结经验,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某医院2011和2012年纠纷的发生原因和解决途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疗纠纷的发生是由于医患之间的知识差异,沟通不畅;医疗管理存在缺陷,就诊流程不完善;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病案管理存在安全问题等原因造成.结论 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病案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可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