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陆珉  袁秀珍 《现代护理》2008,14(4):489-490
目的探讨产妇肘温和腋温的差异性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身同侧肘、腋窝体温对照法。测温时,首先擦干腋窝和肘窝汗液,体温计甩至35℃以下,同一时间内将2支体温计水银端分别置于腋窝深部和肘窝靠近血管部,嘱产妇上臂内收,前臂向上屈曲(手指可搭在肩部)夹紧两处体温计,测量10min,然后同时取出,并记录。结果产妇的肘温和腋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产妇腋温平均比肘温高0.26℃,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产妇肘、腋温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人的肘温腋温平均值接近,故临床上可以以测量肘温用于因乳房胀而引起的腋窝体温升高,以保证体温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室温对产妇腋温与口温测量值差异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桂花 《护理与康复》2004,3(5):348-348
目的 探讨室温对腋温与口温测量值差异的影响。方法 以自身对照的方法 ,对 5 0 0位产妇在不同室温下同时测量腋温与口温 ,对匹配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室温 >2 4℃时 ,腋温近乎等于口温 ,P >0 0 5 ,不必再加 0 3~0 5℃。对特殊情况可根据需要重测口温。结论 室温对腋温与口温测量值差异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妇肘温和腋温的差异性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身同侧肘、腋窝体温对照法。测温时,首先擦干腋窝和肘窝汗液,体温计甩至35℃以下,同一时间内将2支体温计水银端分别置于腋窝深部和肘窝靠近血管部,嘱产妇上臂内收,前臂向上屈曲(手指可搭在肩部)夹紧两处体温计,测量10min,然后同时取出,并记录。结果产妇的肘温和腋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产妇腋温平均比肘温高0.26℃,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产妇肘、腋温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人的肘温腋温平均值接近,故临床上可以以测量肘温用于因乳房胀而引起的腋窝体温升高,以保证体温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汤艳善  朱屏 《临床医学》1995,15(5):45-45
目前对口温与腋温的关系及测量时间的认识尚不统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而又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患者的体温,我们对4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测量,并作了简要的数据处理,得到初步的结论,供测量体温时参考。 1 测量环境及对象:为准确起见,我们在室温为20℃早晨6点和室温为25℃下午2点各作一次测量。测量对象均为16~18岁的女学员。 2 测量方法:按常规校正误差在±0.1℃的口温表。经消毒、配对,每个学员口内舌下左右各放一支,左右腋下各放一支。2分钟时取出口内的一支,3分钟时取出另一支,分别读数记录。7分钟时取出腋下的一支,10分钟时取出另一支,分别读数记录。然后列表计算出离均差平方和。  相似文献   

5.
林林 《护理研究》2005,19(10):2023-2023
[目的]观察一日内不同时间口温和腋温测量值变化,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8名女生,测定一日内不同时间(06:00、13:00和21:00)口温和腋温。[结果]不同时间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口温与腋温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45),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765,P〈0.01),口温与腋温间的差值相对恒定。一般腋温值加上0.30℃~0.36℃可相当于被测对象的口温值。[结论]人体体温在一日中有明显波动,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数量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6.
7.
体形与口、腋温之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体形口腋温差值,提高对发热性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按体重与标准体重的差值分为3个组:分别为匀称型、肥胖型、消瘦型.测量口温与腋温,将口腋温之差进行比较后分析.结果3组人群口、腋温之差经统计学分析,3组之间均有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温高于腋温0.2~0.4℃"[1]或"口温高于腋温0.3~0.5℃"[2]之间之定义不能一成不变地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常成人、发热病人口、腋温测值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一日内不同时间口温与腋温测量值变化及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林 《护理研究》2005,19(22):2023-2023
[目的]观察一日内不同时间口温和腋温测量值变化,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8名女生,测定一日内不同时间(06:00、13:00和21:00)口温和腋温.[结果]不同时间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口温与腋温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45),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765,P<0.01),口温与腋温间的差值相对恒定,一般腋温值加上0.30℃~0.36℃可相当于被测对象的口温值.[结论]人体体温在一日中有明显波动,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数量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常成人、发热病人口、腋温测值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准确、客观地了解正常成人和发热病人口温与腋温差值 ,提高对发热性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将正常成人和发热病人分为 2组 ,各组分为 5个年龄段 ,分别测量 10 :0 0、16 :0 0、2 0 :0 0 3个时间段口温和腋温值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人群口温和腋温平均温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口温高于腋温 0 .3~ 0 .5℃”之定义不准确 ,应重新界定。本研究提示 ,在临床实践中 ,将所测腋温值加 0 .2℃即等于口温较准确 ,发热病人原则上不加 0 .2℃。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肛温和腋温测量值差异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肛温和腋温测量值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4~10岁的患儿105例对他们同时进行肛温和腋温测量.结果肛温比腋温至少高0.1℃,最大高2.5℃,平均高0.89℃,与目前临床上通常认为的肛温比腋温高0.5℃的观点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临床上通常在腋温基础上简单加0.5℃代表肛温的做法不正确,对小儿进行体温测量时不宜采用腋温测量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发热患儿肛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加0.6℃之间的差异。方法将101例发热患儿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测量肛温与腋温,对肛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加06℃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热患儿肛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加0.6℃之间的差值在0~1.7℃之间,发热患儿肛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加0.6℃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患儿测量肛温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合理、准确、安全的老年患者体温测量方法。方法将93例老年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同时进行腋温和腹股沟温的测量。结果93例老年患者两种方法测量体温结果显示,腹股沟温与腋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股沟测温法操作安全、准确、方便,且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腋温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 ,成人以腋下测温较为普遍。 2 0 0 0年 4月— 2 0 0 0年10月对 2 2 0例病人进行了腋温监测 ,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现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供临床护士参考。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4月— 2 0 0 0年 10月我科共收住 2 2 0例肝炎病人 ,男 14 0例 ,女 80例 ,年龄 18岁~ 78岁 ,平均 5 2岁 ,采用上海医用仪表厂生产的体温计进行监测 ,每位病人监测腋温 1周 ,每天6:0 0、14 :0 0各测 1次 ,每次 10min。2 注意事项2 .1 重视体温计的核对工作 临床上使用的是摄氏刻度的水银体温计。理论上讲 ,体温计内有一定的结构 ,可以正确…  相似文献   

15.
血温与腋温关系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生命体征的观察是不可忽视的。其中体温的观察对疾病诊断、治疗、病情变化及预后都有直接的影响。目前,在国内各医院测量体温几乎都采用腋温测量法。腋温测量法采用的原理是腋窝的血管非常丰富,如把体温计放置腋下,容易固定、较安全、操作简单、方便,病员易于接受,测得温度较接近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评价腋下体温测量时间对体温准确性的影响,以帮助临床护士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测量体温。方法随机抽取222名研究对象,分别测量研究对象5 min和10 min体温值,比较其差异。结果体温测量时间5 min与10 min的体温值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不超过0.5℃、差值较小,在生理波动范围内,不足以影响护士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判断。结论选择5 min作为腋下体温测量时间对于临床护士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17.
红外线耳温与腋温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对108名女生同一天三个时间(早上6时,下午1时及晚上9时)口温和腋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体温在一天中有明显波动,同一时间口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而且口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之间的差值相对恒定,一般腋温值加上0.30~0.36℃可相当于被测对象的口温值.  相似文献   

19.
20.
上肢输液患者两侧腋温测量的对比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测量腋温的正确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患者 175例 ,均采用一侧上肢输液。以普通玻璃体温计 ,在 2 2℃~ 2 6℃的室温下 ,同时测量输液侧与非输液侧腋温。结果 输液侧与非输液侧腋温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这种差异与患者本身体温是否正常无关。结论 由于输液侧腋温较低 ,对正在采用一侧上肢输液患者腋温测量部位 ,应为非输液侧腋窝 ,以便保证获得正确读数 ,为临床诊治及护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