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索芍药苷对PM2.5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析因设计,分别 利用MTT法,TBA法及化学荧光法,测定不同剂量芍药苷对PM2.5染毒所致BEAS-2B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培养上清中丙二醛 (MDA)及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PM2.5干预浓度水平的增高,细胞存活率显著性降低(P<0.05),并呈 剂量反应关系(r=-0.759,P<0.05),随着共处理芍药苷干预浓度的增高,PM2.5诱导BEAS-2B细胞存活率下降的幅度明显降低 (P<0.05),但未观察到剂量-反应关系(P>0.05);同时发现PM2.5染毒可致细胞培养上清中MDA,细胞内ROS含量均显著增高 (P<0.05),芍药苷高浓度干预时,细胞培养上清中MDA,细胞内ROS含量较染毒对照组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芍药苷 对PM2.5所致BEAS-2B细胞的生长抑制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芍药苷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联合培养对细胞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IL)-8分泌的影响。方法: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细胞与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联合培养;应用流式细胞微珠实验(CBA)方法定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趋化因子IL-8的浓度;用RT-PCR方法分析经与嗜酸性粒细胞联合培养后BEAS-2B细胞中IL-8的基因表达。结果:与嗜酸性粒细胞联合培养后,BEAS-2B细胞中IL-8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细胞联合培养上清液中IL-8释放显著增加。结论:嗜酸性粒细胞与支气上皮细胞联合培养可活化支气管上皮细胞中IL-8基因表达和促进其蛋白质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颗粒物(PM2.5)急性暴露对大鼠肺部炎性损伤的作用,及低、中、高剂量连花清瘟对肺部炎性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2013年6-12月选取48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PM2.5染尘组及低、中、高剂量连花清瘟组,每组8只。由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PM2.5,制备PM2.5悬液。空白对照组大鼠无任何干预措施;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大鼠给予气管滴注0.9%氯化钠溶液(1 ml/kg);PM2.5染尘组大鼠给予气管滴注PM2.5悬液1 ml/kg(7.5 mg/kg);低、中、高剂量连花清瘟组大鼠首先分别连续灌胃给予低(2 g/kg)、中(4 g/kg)、高(8 g/kg)剂量连花清瘟溶液10 ml/kg,共4 d,第4天灌胃给药后分别气管滴注PM2.5悬液1 ml/kg(7.5 mg/kg),24 h后处死。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中白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空白对照组及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光镜下未见异常表现;PM2.5染尘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光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渗出,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间质水肿;低、中、高剂量连花清瘟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光镜下可见随连花清瘟剂量增加,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渗出逐渐减轻。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大鼠BALF及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2.5染尘组大鼠BALF中IL-1水平较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升高,血清中IL-1水平、BALF及血清中IL-6、TNF-α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和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升高(P<0.05);高剂量连花清瘟组大鼠BALF中IL-1水平较空白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PM2.5染尘组、低剂量连花清瘟组、中剂量连花清瘟组降低,BALF和血清中IL-6水平较空白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PM2.5染尘组、低剂量连花清瘟组降低,BALF中TNF-α水平和血清中IL-1水平较PM2.5染尘组、低剂量连花清瘟组、中剂量连花清瘟组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较PM2.5染尘组、低剂量连花清瘟组降低(P<0.05)。结论 PM2.5急性暴露可以导致大鼠肺部炎性损伤,连花清瘟对肺部炎性损伤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肥大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采用智能中流量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采集重庆市内非工业区空气中PM2.5,以不同浓度(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 μg/mL) PM2.5混0悬液作用于人肥大细胞系LAD2,采用微板法检测LAD2细胞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LAD2细胞释放组胺、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in-4,IL-4)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 终浓度为25.0 μg/mL的PM2.5刺激后,LAD2细胞分泌并释放人细胞上清的β-氨基己糖苷酶、组胺及IL-4的水平高于0μg/mL PM2.5组[(23.78±3.98)% vs (14.05±1.12)%,(12.32 ±0.18)vs(9.72 ±0.23) μg/mL,(267.63 ±7.97)vs (154.25±7.71) pg/mL,P<0.01];12.5 ~ 100.0μg/mL PM2.5刺激后,LAD2细胞产生ROS水平逐渐升高,终浓度为25.0 μg/mL的PM2.5刺激LAD2细胞后产生的ROS水平高于0μg/mL PM2.5组[(7.99 ±0.29)vs(5.88 ±0.49) ng/mL,P<0.01].结论 PM2.5可能通过氧化应激致使肥大细胞产生ROS,引起肥大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在呼吸道上皮细胞间质性转化(EMT)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香烟烟雾提取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重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用不同浓度(0%、0.5%、1.0%、2.5%、5.0%,其中浓度0作为对照组)的CSE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BEAS-2B 72 h,逆转录PCR检测E钙粘蛋白(E-cad)、N钙粘蛋白(N-cad) 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浓度;用2.5%CSE刺激BEAS-2B细胞不同时长(0、12、24、48h,其中时间0h作为对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逆转录PCR检测E-cad、N-cad、补体C3 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过敏毒素C3a浓度.结果 在不同浓度的CSE刺激BEAS-2B细胞72 h后,CSE各浓度刺激组较对照组E-cad mRNA表达下调,N-cad mRNA表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水平,CSE各浓度刺激组较对照组增加(P<0.05);2.5%CSE在不同时间点作用BEAS-2B细胞,刺激组细胞呈梭形改变,CSE各时间段刺激组较对照组E-cad mRNA表达减少,补体C3、N-cad mRNA袁这增加,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CSE各时间段刺激组细胞培养上清波中TGF-β1、C3a水平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CSE可诱导正常的呼吸道上皮细胞BEAS-2B发生EMT,补体C3激活可能参与此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内NLRP3炎性小体活化及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中流量采样器收集PM2.5颗粒物,经超声提取制成混悬液,作用于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B)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PM2.5诱导的细胞上清液中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白介素(in-terleukin,IL)-18和IL-1β的含量.结果:随着PM2.5浓度的增加和刺激时间的延长,NR8383细胞存活率降低(24 h:F=17.253,P=0.000;48 h:F=18.678,P=0.000;72 h:F=256.104,P=-0.000);PM2.5诱导NR8383细胞内NLRP3 (F=437.166,P=0.000)和Cathep-sin-B(F=42.062,P=0.000)蛋白的表达上调;PM2.5上调细胞内促凋亡蛋白Bax(F=72.827,P=0.000)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F=390.322,P=0.000)表达,下调Caspase-3(F=169.833,P=-0.000)蛋白的表达;PM2.5上调细胞培养液中Caspase-1(F=629.866,P=0.000)、IL-18(F=587.165,P=0.000)和IL-1β(F=68.472,P=0.000)的水平.结论:PM2.5可通过溶酶体模式诱导肺泡巨噬细胞内NLRP3炎性小体活化,促进IL-18和IL-1β分泌,并引起肺泡巨噬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上皮细胞(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BEAS-2B)与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EU)联合培养时IL-6分泌的机制。方法免疫磁珠法提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建立中性粒细胞与BEAS-2B细胞联合培养体系。应用Roche cobas e411检测上清液中IL-6浓度。结果BEAS-2B和中性粒细胞联合培养时,上清液IL-6浓度为(3691±482.3)pg/ml,与细胞单独培养[BEAS-2B(313.4±34.7)pg/ml;NEU(219.1±1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BEAS-2B和中性粒细胞联合培养可激活BEAS-2B细胞内NF—kB及p38MAPK的信号通路;而加入NF—kB通路抑制剂MG-132,可有效抑制上清液中IL-6的分泌[(1075.3±83.9)pg/ml vs (3691±482.3)pg/ml,P〈0.01];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亦能抑制IL-6的分泌[(1532.8±176.1)pg/ml vs (3691±482.3)pg/ml,P〈0.01];且MG-132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SB2035580[(1075.3±83.9)pg/ml vs (1532.8±176.1)pg/ml,P〈0.01];当联合使用两种抑制剂(MG-132和SB203580)时可进一步减少IL-6的分泌[(353.1±33.5)pg/ml vs (1075.3±83.9)pg/ml,P〈0.01;(353.1±33.5)pg/ml vs(1532.8±176.1)pg/ml,P〈0.01]。结论BEAS-2B细胞与NEU细胞接触后激活BEAS-2B细胞体内NF—kB及p38MAPK通路,进而调控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钙调蛋白介导IL-1β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方法 采用白细胞介素-1β(IL-β)诱导和NMDA诱导原代培养的胎鼠皮层神经元损伤;利用MTT法与LDH释放率测定及观察细胞生存力与损伤程度.结果 不同浓度的白细胞介素-1β与NMDA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脑皮质神经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通过乳酸脱氢酶释放率表明,白细胞介素-1β与NMDA均能够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白细胞介素-1β与NMDA处理的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经所发生的细胞凋亡数量与坏死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钙调蛋白参与介导IL-1β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A/PR/8/34(H1N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促炎症因子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DHA(即0、12.5、25、50和100 μmol/L)作用BEAS-2B细胞24 h ,CCK8法检测DHA对BEAS-2B细胞活性的影响。IAV吸附BEAS-2B细胞1 h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DHA(低、中、高浓度DHA ,即12.5、25和50 μmol/L)作用24 h,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和IAV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RK(phospho-ERK, p-ER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特异性ERK激动剂(ERK agonist,20 ng/mL)作用BEAS-2B细胞(分组为正常对照、IAV、DHA、DHA+IAV、ERK agonist、DHA+IAV+ERK agonist组)24 h,观察对DHA抑制IAV诱导BEAS-2B细胞TNF-α、IL-6和p-ERK表达的影响。  结果  DHA浓度在12.5、25、50 μmol/L时,BEAS-2B细胞存活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AV组细胞TNF-α、IL-6 mRNA和蛋白及p-ERK蛋白表达水平增高 (P<0.05),与IAV组比较,IAV+ DHA低、中、高浓度组细胞TNF-α、IL-6 mRNA和TNF-α、IL-6、p-ERK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的下降(P<0.05);而ERK激动剂减弱了DHA抑制IAV诱导BEAS-2B细胞ERK信号通路蛋白p-ERK表达和促炎症因子TNF-α、IL-6的分泌。  结论  DHA可通过ERK信号通路抑制IAV诱导BEAS-2B细胞TNF-α和IL-6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观察穿心莲内酯对细菌感染性肺炎及其诱发的宿主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PA标准株PAO1和临床分离株Cq1(exoU-)及Cq40(exoU+)感染上皮细胞BEAS-2B;体外肉汤培养观察穿心莲内酯(浓度300 μmol/L)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侵袭实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释放实验、菌落计数法检测PA对BEAS-2B细胞的侵袭力;ELISA法检测BEAS-2B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的表达水平。穿心莲内酯(3.0 μmol/L和4.5 μmol/L)用于对PA感染人BEAS-2B的干预实验。结果:同PAO1相似,PACq1及Cq40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均不受高浓度(300 μmol/L)穿心莲内酯影响。但穿心莲内酯(3.0 μmol/L和4.5 μmol/L)降低侵入胞内的PA数,减少细菌感染所致的上皮细胞LDH释放,也降低了细菌刺激上皮细胞IL-6及IL-8的表达水平。结论:穿心莲内酯可降低PA临床分离株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侵袭力,并可降低细胞损伤及抑制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Bor)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ATDC5细胞炎症性损伤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 0、5、15、25、35、45、55 nmol/L Bor处理ATDC5细胞48 h,CCK-8实验筛选无细胞毒性浓度,0、1.0、5.0、12.5、25.0 nmol/L Bor分别与10μg/m L IL-1β共培养ATDC5细胞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1β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NF-κB、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原癌基因(Bc L-2)、Bc 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结果 0、5、15、25 nmol/L Bo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 nmol/L Bor组相比,35、45、55 nmol/L Bor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Bor浓度≤25 nmol/L对该细胞无毒。与0 nmol/L Bor组相比,IL-1β组细胞存活率、细胞中Bc L-2蛋白水平降低(P0.05),凋亡率、上清液中IL-1β水平、细胞中NF-κB、BAX蛋白水平升高(P0.05)。随着Bor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细胞中Bc L-2蛋白水平逐渐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上清液中IL-1β、细胞中NF-κB、BAX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Bor可抑制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弱IL-1β诱导的ATDC5细胞炎症性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广州市内、外勤交通警察工作环境PM2.5暴露水平,探讨工作环境PM2.5污染与交警健康的关系。方法利用现场采样仪监测广州市3条交通干道以及室内对照点的PM2.5浓度,外勤交警作为暴露组,内勤交警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分析工作环境PM2.5污染水平与交警健康的关系。结果广州市外勤交警执勤的交通干道的PM2.5周平均浓度(123.9±15.9)μg/m3,明显高于内勤交警工作的室内环境浓度(56.0±8.8)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勤交警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69.9%)明显高于内勤交警(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外勤交警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差异尚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可能与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有关(P<0.001)。结论外勤交警工作环境PM2.5暴露水平高于内勤交警,外勤交警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内勤交警,PM2.5可能是影响交警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宁  田硕  林桦  李萍  牛姝  苏力  平芬 《疑难病杂志》2021,(8):831-835
目的观察细颗粒物(PM 2.5)对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探讨中药百令胶囊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19年9—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动物研究中心进行实验。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PM2.5染毒组及PM2.5+百令胶囊低、中、高剂量组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每3天将PM2.5混悬液(10 m g/kg)经大鼠气管内滴入进行PM2.5染毒,共10次。在PM2.5染毒基础上,百令胶囊组分别以低(0.25 g/kg)、中(0.5 g/kg)、高(1 g/kg)3种不同剂量的百令胶囊悬液每日连续给予大鼠灌胃,共28 d;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炎性病理变化,并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介素10(IL-10)、IL-22蛋白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IL-10、IL-22 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肺组织病理检查发现,PM2.5染毒组可见大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百令胶囊干预各组较PM2.5染毒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明显减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明显降低(t/P=27.758/0.000),血清IL-22水平明显升高(t/P=28.190/0.000)。与PM2.5染毒组比较,百令胶囊干预各组随剂量的增加,血清IL-10水平逐渐升高(F/P=224.867/0.000),而血清IL-22水平则逐渐下降(F/P=149.115/0.000)。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IL-10与IL-22水平呈负相关(r=0.960,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法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组肺组织IL-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P=61.342/0.000),肺组织IL-22 mRNA水平明显升高(t/P=55.298/0.000);与PM2.5染毒组比较,百令胶囊干预各组随剂量的增加,肺组织IL-10 mRNA水平逐渐升高(F/P=1131.931/0.000),而IL-22 mRNA水平则逐渐下降(F/P=604.257/0.000)。结论PM 2.5短期暴露可造成大鼠肺部炎性损害,百令胶囊可通过促进IL-10的分泌及表达,以及抑制IL-22的生成,对肺部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在Th2型细胞因子和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下,IL-8和IL-6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RT-PCR方法测定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以及促炎症因子TNFα单独和协同刺激下BEAS-2B细胞IL-8和IL-6的基因表达;通过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在IL-4、IL-13和促炎症因子TNFα的单独刺激下,IL-6和IL-8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均较未刺激组显著增高;但IL-4、IL-13和TNFα协同刺激后,IL-8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进一步增高,而IL-6反而降低.结论支气管上皮细胞在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协同刺激下,通过调节IL-6和IL-8的表达,进一步调节嗜酸粒细胞性和非嗜酸粒细胞性炎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泰山照山白提取物(RME)对氧化损伤的神经细胞株(PC12)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与凋亡的关系,探讨药物抗炎以及抗凋亡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RME三个浓度预处理,加入H2O2诱导氧化损伤,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测定培养液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的细胞形态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经H2O2损伤后,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P<0.01)、而IL-1β和TNF-α的释放量增加(P<0.05、P<0.01)、凋亡细胞数目增多并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而RME各剂量组预处理能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P<0.01)、降低细胞上清液IL-1β和TNF-α含量(P<0.05、P<0.01)、降低细胞凋亡率、改善细胞的凋亡形态。结论 RME可抑制H2O2诱导的神经细胞株氧化应激性炎性损伤和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凋亡转导途径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 NPC)的凋亡、炎症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代谢研究不同浓度牛膝总皂苷(achyranthes bidentata saponin, ABS)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诱导人源NP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IL-1β诱导建立NPC退变模型,随机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 ng/mL IL-1β)、ABS低剂量组(10 ng/mL IL-1β+3μg/mL ABS)、ABS中剂量组(10 ng/mL IL-1β+10μg/mL ABS)及ABS高剂量组(10 ng/mL IL-1β+30μg/mL ABS),干预24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associated X protein, Bax)、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姜黄素通过介导长链非编码RNA THRIL(lncRNA THRIL)表达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损伤的影响。方法 LPS诱导BEAS-2B细胞复制体外急性肺损伤细胞模型,并加入姜黄素处理。采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将lncRNA THRIL过表达/敲降载体或空载体转染到BEAS-2B细胞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lncRNA THRIL及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LPS、姜黄素及THRIL对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组与对照组lncRNA THRIL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较对照组升高(P <0.05),LPS+姜黄素2.5μmol/L组、LPS+姜黄素5μmol/L组、LPS+姜黄素7.5μmol/L组较LPS组降低(P <0.05)。姜黄素组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  相似文献   

18.
鲍志坚  胡旭  沈晓强 《浙江医学》2018,40(2):142-144
目的探讨PM2.5氧化应激对变应性哮喘气道上皮固有免疫调控因子表达的刺激作用。方法将24只BALB/c雌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哮喘模型组、PM2.5轻度污染组、PM2.5重度污染组和正常对照组4组,每组6只。其中哮喘模型组、PM2.5轻度污染组和PM2.5重度污染组均利用含卵清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液制造哮喘模型,成功后分别用卵清蛋白溶液、90滋g/m3的PM2.5和雾化的1%卵清蛋白溶液、200滋g/m3的PM2.5和雾化的1%卵清蛋白溶液进行激发。正常对照组注射不含卵清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液,激发方法同哮喘模型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4、IL-5、IL-13和IFN-γ水平并观察小鼠气道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PM2.5轻度污染组、PM2.5重度污染组小鼠IL-4、IL-5、IL-13和IFN-γ水平均高于哮喘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M2.5重度污染组小鼠血清IL-4、IL-5、IL-13和IFN-γ水平均高于PM2.5轻度污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PM2.5浓度的升高,小鼠气道上皮增厚程度逐渐加重,气道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水平也逐渐加重,气道分泌物及官腔狭窄或闭塞发生率逐渐升高。结论PM2.5可增加变应性哮喘发病的风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气道自身的固有免疫调控因子实现的,且PM2.5浓度越高,该效应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究姜黄素(curcum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作用。 方法 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riarydisease,COPD)患者(n=30)和健康人(n=30)血液样本, 分离血清,ELISA 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的含量;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 胞 BEAS-2B,并将细胞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10μg/mL)、LPS+Curcumin(5μmol/L)处理组,ELISA 检测 细胞上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 TGF-β的含量,CCK-8法和 EdU 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实时定量 PCR(qRT-PCR)和 Western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lncRNANNT-AS1和 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 NF-κBp65、IκBα的 表达。结果 COPD患者血清中IL-1β、IL-6、TNF-α和 TGF-β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LPS处理显著增强BEAS-2B 细胞增殖能力(P<0.01);LPS处理组细胞上清中的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 TGF-β含量显著升高(均 P< 0.01);同时,LPS组细胞中lncRNA NNT-AS1和 NF-κBp65的表达显著升高(均 P<0.01),IκB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01);而上述的这些变化在姜黄素处理后均得到显著缓解。结论 姜黄素能够通过调节lncRNA NNT-AS1/NFκB信号通路缓解 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的合成释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PM2.5对小鼠肺部自噬及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核因子κB(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32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正常组使用生理盐水,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使用PM2.5,浓度分别为25 mg/L、50 mg/L和100 mg/L,通过雾化进入玻璃容器内。观察不同浓度PM2.5对小鼠肺组织的影响,对不同组别肺部自噬相关蛋白、Nrf2、NF-κB的表达进行检测,将Beas-2B暴露于PM2.5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肺部细胞自噬进行观察。结果:随着PM2.5浓度增加,小鼠肺组织结构受损程度、炎性改变均明显增大。与正常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LC3Ⅱ/LC3Ⅰ条带分吸光度比值明显较高(P<0.05),且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P<0.05)。PM2.5暴露可导致小鼠肺部细胞内Nfr2/LaminB、NF-κB p65/LaminB的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且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P<0.05)。对于仅转染pEGFP-LC3质粒的细胞,LC3在胞浆中均一表达,部分细胞细胞核中见少量LC3蛋白聚集,荧光强度较弱。对于转染pEGFP-LC3质粒和PM2.5的细胞,LC3在胞浆中呈现聚集性表达,胞核内现少量明亮荧光斑点,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结论:PM2.5能够使小鼠肺部组织发生炎性改变,且呈浓度依赖性的提高小鼠肺部自噬、Nrf2以及NF-κB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