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7例患者运用关节镜下撬拨复位,行MIPPO治疗。3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0.6±5.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创口愈合良好,均在术后2周拆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18周,平均(9.5±4.2)周,无骨折不愈合。随访x线检查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无畸形愈合,仅有3例胫骨远端关节面尚不平整,出现轻度骨关节炎的表现;仅1例主诉长距离行走后踝关节肿痛。按Mazur等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24例,良19例,可4例。结论运用关节镜下撬拨复位尽可能保证重建后的踝关节面接近正常解剖,防止日后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发生。MIPPO的微创方法可以避免软组织广泛剥离,最大限度保留软组织的覆盖和血液供应,提高局部抗感染能力,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关节镜下监视整复关节面,联合MIPPO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3例.结果 所有患者获6~20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所有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关节感染.骨折临床愈合时问平均7周.根据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优23例,良17例,可3例,优良率为93.1%.结论 关节镜辅助监视整复关节面联合MIPPO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卧床时间,在微创化的基础上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撬拨复位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方法]2002年2月-2004年4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空心螺钉治疗Pilon骨折9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平均12.6个月。采用Teeny&Wiss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法,术后评分80—96分,平均88分。优秀3例,良好5例,一般1例。[结论]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空心螺钉治疗Pilon骨折能更好的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有利于踝关节的早期活动,可防止踝关节退行性变、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僵硬的发生,可避免伤口并发症和骨不连的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撬拨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与体会. 方法 本院自2010年6月开始采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撬拨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男14例,女7例,均为新鲜骨折,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SchatzkerⅡ型骨折8例,Ⅲ型骨折13例. 结果 术后12个月复查,行功能检查和X线检查,所有胫骨平台骨折都已骨性愈合.除1例患者出现屈膝20°受限外,其余患者伸屈活动满意.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优11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达95.2%. 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骨折撬拨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符合现代微创手术的治疗原则,适合于治疗SchatzkerⅡ、Ⅲ型骨折病人.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 1999年4月~2002年6月,17例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下通过撬拨复位植骨重建塌陷的胫骨平台,并经皮用松质骨螺钉固定. 结果 17例术后3个月都达到临床骨愈合.无感染和严重骨关节炎等并发症. 结论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复位直观、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结合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关节镜结合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2002年11月~2004年3月共31例Pilon骨折患者,男21例,女10例。其中22例为AO分型B型骨折,9例C1、C2型骨折。手术先由外固定架固定,电视透视下复位骨折;然后利用关节镜直视下撬拨关节面。利用经皮拉力钉固定骨片。结果 随诊4~12个月,平均7.3个月。随访31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去除外固定架时间为4、6个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术后随访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关节镜结合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切口小、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少、固定牢固并且可以早期行踝关节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影响较小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监视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4月~2005年11月,在关节镜监视下利用微创技术骨折复位、人工骨植骨,经皮插入钢板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11例。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3·6个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无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微创经皮骨折复位,钢板固定并人工骨植骨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复位直观、满意,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联合运用间接复位技术及经皮钢板技术微创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股骨撑开器及关节镜辅助复位,经皮钢板固定闭合性Ruedi-AllgowerⅢ型胫骨Pilon骨折20例,所有患者均经股骨撑开器间接复位以恢复胫骨远端高度及轴向对线,关节镜下处理关节面骨折及下胫腓关节关系,全部采用经皮钢板和(或)联合经皮钢针固定。结果本组获得随访10~36个月,一期愈合18例,时间为3~6个月,延迟愈合2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评分(OAFAS)结果显示:优6例,良12例,可2例。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联合运用间接复位技术及经皮钢板技术微创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胫骨Pilon骨折,能更明确关节内损伤情况,更利于骨折精确复位,进一步减少骨折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在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Ruedi-Allgower 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9例,采用自行研制的骨撬拨器经皮对骨折撬拔复位后行切开内固定;B组25例,采用切开直视复位内固定术.以Mazur标准评判术后踝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A组1.5-3.0(2.4±0.3)h,B组2.0-3.5(2.8±0.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36(24.3±6.4)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13.4±3.4)周,踝关节功能优15例,良9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24/29;B组骨折愈合时间12-18(15.2±3.5)周,踝关节功能优13例,良6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19/2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例、B组6例术后出现皮肤坏死、踝关节功能障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撬拨复位Ⅱ、Ⅲ型Pilon骨折操作简单,具有保护骨折周围软组织及血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术后可获得良好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12—2012-12应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48例。术中关节镜下探查并处理关节腔内损伤组织,关节镜监视下利用克氏针和探钩撬拨复位,最后置入空心钉或作小切口置入锁定钢板固定。结果 43例获得随访8~16个月,平均10.6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活动度110°~140°。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34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3.02%。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直视下精确复位、易处理关节腔内损伤组织、创伤小、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期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AP组)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组)治疗胫骨Ⅱ、Ⅲ型Pilon骨折共32例,其中AP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9~55岁,平均(37.4±13.3)岁;LCP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1~56岁,平均(34.6±11.3)岁。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成角及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3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5.0±1.7)个月。AP组与LCP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6.5±8.3)min和(58.3±3.4)min,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0.5±0.4)周和(15.7±0.2)周,正侧位成角之和分别为(6.6±0.5)°和(3.6±0.2)°,LCP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AP组(P〈0.05)。按照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LCP组踝关节疼痛、行走功能、活动度3方面均优于AP组(P〈0.05)。结论:延期微创经皮LCP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效果尚可,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强度高、骨折愈合快、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小切口治疗胫骨干部及穹窿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1例胫骨干部及穹窿部骨折患者采用锁钉钢板小切口治疗。结果手术时间60~120(90±30)min。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3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24个月。根据Olerud-Molander评分系统评定:95~100(97.25±2.75)分,优24例,良5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达到93.55%。结论锁定钢板经皮小切口治疗胫骨骨折,固定方法简单,钢板把持力可靠,可早期恢复关节活动,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至2011年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60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4-70岁,平均(41.22±2.06)岁。按AO骨折分型:A1型5例,A2型22例,A3型21例,C1型12例。术后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痂出现时间、骨愈合时间,并采用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Ⅰ期愈合58例,胫骨远端切口感染2例。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62.34±5.66)min;术中出血30-150 ml,平均(80.57±5.59)ml;X线片示骨痂出现时间4-12周,平均(8.24±2.06)周;骨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0±1.13)个月。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功能:优40例,良18例,中2例。结论:采用闭合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更好地保护骨折部位的血供,同时取得更小微创切口条件下的可靠骨折固定,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期切开复位结合植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26例Pilon骨折患者,6例为开放性骨折,20例为闭合性骨折,对闭合性骨折先行跟骨牵引治疗,待肿胀消退后行切开复位结合植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6例均获术后随访,随访时间84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628周,患肢力线正常。术后有3例伤口感染,3例皮肤坏死,5例踝关节功能障碍;未见有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无窦道形成及骨髓炎。临床疗效按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优6例(90100分),良14例(7589分),可3例(5074分),差3例(小于50分)。结论正确评估局部软组织条件,根据Pilon骨折的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三叶草钢板内固定维持骨折复位和下肢力线,干骺端缺损区充分植骨,修复关节面,早期功能锻炼,晚负重,可使P ilon骨折术后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介绍应用AO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实现微创经皮接骨板(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围定胫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手术方法.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10月。应用LCP实现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骨折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23~62岁。平均45岁。AO分型43-A2型7例,43-A3型3例.43-B1型1例.43C1型1例。43-C2型1例,其中有3例骨折线延至胫骨中段。关节内骨折。行关节有限切开.坚强内固定;关节外骨折.按MIPPO技术要求间接复位.LCP桥接固定。结果术后摄片测量肢体力线,与健侧对比,内外翻畸形、前后成角均小于等于±5°,无短缩、旋转畸形。采用电话预约门诊定期随访。全部病例随访4~18个月.平均1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14.3周。无复位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根据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学会制定的评定标准。从疼痛(40分)、踝关节功能(50分)和骨折对线(10分)方面进行评定。本组评分86~95分。平均92.5分。结论 MIPPO技术利用骨折间接复位技术.避免骨折端不必要的暴露,保护骨折端及其周围的血供。创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及功能康复。对于胫骨远端粉碎骨折。应用LCP实现MIPPO技术固定应成为最佳选择。在X线监视下进行良好的间接复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两种复位内固定在胫骨远段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间接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胫骨远段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85例胫骨远段骨折患者按复位方法分为两组,38例间接复位、经皮置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列为观察组;47例切开骨折端直接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列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随访12-34(20.21±5.97)个月。骨折愈合34例,延迟愈合3例,不愈合1例。骨折愈合时间(11.06±2.23)周。踝关节功能Iowa评分:优25例,良11例,中2例。切口感染2例。对照组随访12-34(20.02±6.54)个月。骨折愈合32例,延迟愈合12例,不愈合3例。骨折愈合时间(12.84±2.48)周。踝关节功能Iowa评分:优21例,良16例,中10例。切口感染6例,皮肤坏死4例。结论间接复位治疗胫骨远段骨折避免了骨折端的暴露,减少了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康复,减轻术后疼痛并减少切口并发症,较切开复位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的疗效及特点。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对31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耻骨支骨折23例,髋臼前柱骨折8例)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患者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取传统髂腹股沟入路的内外侧两端切口,分别自内外两个切口紧贴骨面向中间潜行剥离,相互贯通,形成耻骨支、髋臼前柱相通的隧道,并用骨膜剥离器撬拨扩大通道。根据通道内骨面预弯重建钛板,自外侧切口紧贴骨面插入预弯钛板,分别于钛板远近端钻孔拧入3枚左右螺钉固定钢板。结果本组患者获得5~29个月随访,平均14.1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按照Matta复位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4例,复位良好16例,复位较差1例,优良率96.7%。按照Majeed评分,优19例,良11例,可1例,优良率96.7%。无感染、股神经或股血管损伤、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及骨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8.
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复杂踝部骨折5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昌坤  张斌  杨先武  程翔  戴伟  梁耘 《中国骨伤》2014,27(2):157-160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治疗复杂踝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53例复杂踝部骨折患者,男31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38.2岁。按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32例,旋前外旋型Ⅲ、Ⅳ度13例,旋前外展型Ⅲ度5例,因腓骨骨折严重粉碎无法分类3例。Denis—Weber分类:A型4例,B型34例,C型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h-14d,平均5d。骨折复位固定顺序为后踝、内踝、外踝和下胫腓联合。后踝骨折采用踝前切口间接复位固定,内外踝骨折采用经皮螺钉、接骨板或张力带固定,必要时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采用Baird-Jackson评价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8例获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2周。根据Baird-Jackson评价系统进行疗效评定,术后踝关节功能平均(94.7±4.2)分,其中优28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1例发生皮肤浅表性感染,经换药治愈;2例发生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断裂。结论:采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复杂踝部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保护骨折端血运及软组织覆盖,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