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二氧化硅粉尘所致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雄性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槲皮素干预组,染尘7天、14天、21天和28天组)。对照组大鼠经气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 ml,染尘组和槲皮素干预组大鼠注入50 mg/ml二氧化硅混悬液1 ml,预防组以50 mg/kg的槲皮素每天灌胃干预治疗,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确定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并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染尘组大鼠第7天时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14天时肺泡间隔内成纤维细胞显著增多,肺泡结构破坏;21天时大量巨噬细胞聚集形成细胞性结节且结节内有少量的胶原纤维;28天时肺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加重,形成广泛纤维化。随染毒时间的增加,肺组织中HYP的表达量逐渐升高,CAT及GSH-Px的活性逐渐降低;加入槲皮素后肺组织中HYP的表达量降低,CAT及GSH-Px的活性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槲皮素对矽尘所致的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稀土氧化钕(Nd2O3)粉尘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凋亡及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暴露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法建立大鼠肺损伤模型。实验分组和处理方案如下:1实验组大鼠75只,以质量浓度为50.0 g/L的Nd2O3混悬液按100 mg/kg体质量给药剂量进行染尘处理;对照组大鼠50只,予相应的无菌生理氯化钠溶液处理;分别于染尘后第3、7、14、21、28天各处死15和10只;225、50、100、150 mg/kg剂量组大鼠各15只,分别以质量浓度为12.5、25.0、50.0、75.0 g/L的Nd2O3混悬液按25、50、100和150 mg/kg体质量的给药剂量进行染尘处理;对照组大鼠10只,予相应的无菌生理氯化钠溶液处理;于染尘后第28天处死。收集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离AM,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M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AM蛋白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染尘大鼠肺损伤模型建立成功。AM凋亡率和蛋白水平在染尘处理与观察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大鼠各时间点AM凋亡率和蛋白水平分别高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染尘后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AM凋亡率和蛋白水平总体上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表现为与第3天比较,上述2个指标均在第7天升高(P<0.05),在第14天下降至最低值(P<0.05),在第21和28天出现升高(P<0.05)。不同剂量组间大鼠AM凋亡率随染尘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25、50、100和150 mg/kg剂量组大鼠AM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50、100和150 mg/kg剂量组大鼠AM蛋白水平均高于25 mg/kg剂量组(P<0.05)。结论稀土Nd2O3粉尘可致染毒大鼠肺泡AM凋亡和蛋白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镍冶炼烟尘对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JNK、Bax、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及镍冶炼烟尘0.50、1.00、2.00、4.00 mg/kg组,第1天及第16天非暴露式气管内滴注受试尘,30 d处死。Hoechst33258法观察肺内细胞形态学改变;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含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细胞p-JNK、Bax、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 mg/kg染毒组细胞出现胞核固缩碎裂等凋亡早期形态学特征;各染毒组大鼠肺组织中SOD、GSH-Px活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大鼠肺组织Bax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组织p-JNK、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镍冶炼烟尘引起大鼠肺组织氧化损伤,同时促进p-JNK、Bax、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最终产生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染矽尘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早期凋亡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8含量的变化,探讨巨噬细胞早期凋亡及IL-1、IL-8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只.对照组经气管灌注1 ml生理盐水,实验组同法灌注等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100mg/ml),于不同处理后第1、7、14、28天各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取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肺组织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巨噬细胞早期凋亡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V-FITC/PI试剂盒检测BALF中巨噬细胞早期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1、IL-8含量.结果 实验组巨噬细胞早期凋亡率在1、7、14和28天分别为11.48%±0.24%、16.03%±0.68%、15.53%±1.07%、18.92%±2.70%,明显高于对照组(5.47%±2.06%、6.39%±0.21%、9.07%±0.61%、8.5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染尘时间增加,凋亡率也随之增加.实验组大鼠染尘第1、7、14、28天血清中的IL-1含量分别为(23.64±0.84)、(23.38±1.10)、(22.21±0.86)、(24.29±1.31)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52±1.23)、(18.40±1.63)、(17.92±2.21)、(18.53±2.6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尘不同时间.IL-1变化不明显.实验组大鼠染尘第1、7、14天血清中的IL-8含量分别为(21.32±1.44)、(21.90±2.08)、(22.00±2.8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7.69±1.09)、(16.98±2.09)、(17.54±1.6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染尘时间增加,IL-8含量降低.结论 肺泡巨噬细胞早期凋亡及细胞因子IL-1、IL-8分泌的变化可能是游离二氧化硅致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稀土氧化钕粉尘对大鼠肺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选用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95只,体重(200±16)g,采用气管非暴露插管灌注法染尘。不同染毒时间组分别采用100 mg/kg稀土氧化钕粉尘悬液0.8 mL和0.9%生理盐水0.8 mL一次性染尘,分别于第3、7、14、21、28天各处死15只实验组大鼠和10只对照组大鼠;不同剂量组按25、50、100、150 mg/kg剂量0.8 mL一次性染尘,在染毒第28天处死各实验组大鼠15只,对照组处死10只(由于实验组染毒时间均为28 d,所以设同一对照组为不同染毒剂量组中实验组对照)。取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白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细胞总数进行计数。ELISA法分别测定不同染毒时间组和不同染毒剂量组大鼠BALF中上清液和巨噬细胞蛋白的含量。[结果]不同染毒时间组和不同染毒剂量组中实验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均升高(P〈0.05);且在各染毒时间组中细胞总数出现先增加后减少,在第14天达到最低值后又呈增加的变化趋势,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染毒剂量组中细胞总数随着染毒剂量增加而逐渐增多,细胞总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染毒时间组中实验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BALF上清和巨噬细胞中的蛋白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不同染毒剂量组中实验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BALF上清液和巨噬细胞中的蛋白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不同染毒时间组大鼠BALF上清液和巨噬细胞蛋白含量出现先增加后减少,在第14天达到最低值后又呈增加的变化趋势,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染毒剂量组中大鼠BALF上清液和巨噬细胞蛋白含量随着剂量增加而逐渐增多,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稀土氧化钕粉尘进入大鼠肺组织后,BALF中细胞总数以及上清液和巨噬细胞中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急性肺损伤早期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PQ染毒组(42只).对照组大鼠予生理盐水1 ml,一次性灌胃;将质量分数为20%的PQ用生理盐水稀释,对染毒组大鼠一次性灌胃染毒1 ml(500 mg/kg),按灌胃后2、6、12、24、48、72及120 h分为7个亚组,每组6只.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肺组织HE染色、Mason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肺组织荧光染色观察肺组织变化及HIF1-a蛋白表达;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结果 染毒72h组大鼠动脉血PaO2为(62.33±0.22) mm Hg,与对照组[(96.00±5.20) 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可见,染毒后2h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肺间质的急性弥漫性损害,广泛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增厚;染毒后12h肺间质水肿减轻,肺泡间距变窄;染毒后120 h,肺泡结构紊乱,较多量片状分布瘢痕条索,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外周炎症吸收.Masson染色可见,染毒后2h大鼠肺泡上皮出现明显胶原沉积;24、48 h蓝染的胶原纤维逐渐增加;染毒后120 h肺泡组织明显破坏,大片纤维结缔组织沉积.免疫荧光及Westem blot法均显示,染毒组大鼠染毒后2h肺组织中HIF1-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至12h达峰值,24、48 h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染毒组各时间点HIF-1α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各时间点HIF-1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Q中毒大鼠肺组织早期即出现肺纤维化及HIF-1α蛋白的表达,HIF-1α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以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用非暴露式气管内注入法染尘,染尘后1、3、6、12和18个月分批剖检动物,称量肺湿重、干重,测定肺胶原蛋白含量和病理学检查。大理石粉尘进入肺内后,尘粒呈充填状存在于肺泡内,对肺泡壁未产生明显损伤。很少进入肺间质。有的迭合在胸膜内或胸膜下肺泡腔内,形成肺表尘斑。未观察到结节形成和间质胶原化,亦未发生尘源性肺气肿。肺组织对大理石粉尘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实验表明大理石粉尘不引发大鼠肺纤维化改变。  相似文献   

8.
丹参磷脂混合物对染尘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丹参磷脂混合物对染石英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及肺泡巨噬细胞氧化反应和钙稳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药物可以明显地阻抑肺纤维化发生发展.染尘60天时药物组和石英组全肺胶原蛋白之比为0.577.该药可以抑制石英尘所启动的肺泡巨噬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细胞内钙稳态保持恒定,具有保护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对于临床上寻找防治矽肺药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对染尘大鼠矽肺形成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肺纤维化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每组32只.干预组每天灌胃坎地沙坦10 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模型组和干预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将0.5 ml矽尘混悬液(浓度为50 mg/ml)缓慢注入气管,对照组大鼠气管内注入0.5 ml灭菌生理盐水.染尘后第2天,各组大鼠恢复先前的处理后第3、7、14、28天各处死大鼠8只.计算肺脏系数并进行肺组织HE及Masson染色观察;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表达水平;用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AngⅡ含量.结果 干预组大鼠第3、7、14、28天肺泡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干预组大鼠肺脏系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干预组肺泡灌洗液中TGF-β1和Ang Ⅱ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肺泡灌洗液中TGF-β1和Ang Ⅱ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和干预组肺组织ACE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肺组织ACE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使用坎地沙坦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染尘大鼠的肺组织炎症和肺纤维化程度,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的TGF-β1和AngⅡ含量,下调肺组织中ACE表达.  相似文献   

10.
测定染尘不同时间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代谢活性、溶菌酶和总蛋白含量等细胞毒作用与全肺组织干重、全肺胶原蛋白含量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等致纤维化作用。结果表明,多数矿物粉尘对肺内细胞的毒性作用及致肺纤维化作用与粉尘中所含游离SiO_2的量有密切的相关性;复合粉尘或混合性粉尘所致生物学危害作用并不是单一粉尘或组分作用的简单加合。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inflammatory reaction elicited by percutaneous tube on bone induction. Inflammation was provok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biomaterials. In order to evaluate incorporation of percutaneous tubes, bone matrix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demineralizing bone matrix was implanted in the subcutaneous tissue of rats and was exposed to interaction with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Inhibition to the induction of cartilage and bone by the inflammatory process could be clearly demonstra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low pH levels, typical to enzymes operative in inflammation are a direct cause for inhibition of chondro and osteogenesis. The process of calcific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ctivation of enzymes in high pH levels.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