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慢性乙肝病例众多,处于病毒携带状态的患者超过一亿,处于明显发病、活动状态的也有三千万左右。他们中绝大多数经过正确治疗和康复指导,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患者病情加重,最终演变成为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不良后果。 肝炎后肝硬化 由病毒性肝炎逐渐发展形成的肝硬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肝病情可由轻到重,病例数却逐渐递减,病情越重,病人越少,颇像一个“金字塔”。“金字塔”的最低层是乙肝病毒既往感染者,之上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轻度乙肝、慢性中度乙肝、慢性重度乙肝、慢性重型乙肝、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肝癌便是“金字塔”的塔尖。  相似文献   

3.
《大众健康》2005,(9):52-53
第一步:确认病情。 如果最近出现疲乏、眼黄、尿黄、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尽快去医院检查肝功,同时检查各项肝炎病毒指标、B超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得了肝炎,是病毒性肝炎还是脂肪肝;是乙肝还是丙肝或是其它类型的肝炎。  相似文献   

4.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全称是“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也可简称为“乙肝带毒者”。全国乙肝带毒者约1.2亿人,这些人中不少是经母婴垂直传播造成感染的。由于婴幼儿期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对乙肝病毒的入侵“无动于衷”,形成无症状携带。携带者没有肝炎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正常,只是乙肝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5.
乙肝病毒携带者,又称“乙肝健康携带者”,通常指无症状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态。这样的人没有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如果对这样的人做肝脏的病理学检查,也不能发现肝脏有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个肝炎大国,光是乙肝慢性感染状态至少占我国人口的1/10,也就是1亿3千万。所谓“乙肝慢性感染状态”是一个包容量很大的词。凡被乙肝病毒感染后人体未能完全清除病毒的皆可包含其中。民间所谓“大三阳”、“小三阳”的人包含其中;由乙肝演变为肝硬化的包括其中;不管有几个“阳”,凡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高,表示病毒仍有复制,即繁殖的也包括其中。虽然,这些病人的病情轻重不等,有的需要治疗、有的不需要治疗,对其中肝功能好的人一般皆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当然饮食行业及幼托行业除外。  相似文献   

7.
乙肝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肝基本部能自愈或被彻底治愈,慢性乙肝却很难彻底治愈。我国慢性乙肝病例总数已超过一亿,由手没有根治办法,病例数量还在缓慢增长。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区别主要是根据感染病毒至发病的时间长短而定,感染时间半年之内发病,称为急性乙肝,超过  相似文献   

8.
巴总最近患急性黄疸型肝炎住进了我们医院。他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乏力、尿黄、皮肤有轻度黄染,肝脏功能也有改变且转氨酶升高,这是典型的肝炎。但是,巴总的血液中却没有检查出任何一种肝炎病毒(肝炎一般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病毒性肝炎),也就是说他患的肝炎不是现在已知的病毒性肝炎,那又是什么类型的肝炎呢?我们在和他的谈话中了解到,他曾在2个月前也得过一次肝炎,但是那次病情较轻,仅住了几天院就好了,可这次为什么又犯了呢?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乙肝感染者1亿多人,病情轻重缓急不同,其中绝大多数为慢性乙肝。根据最新国际权威资料,慢性乙肝患者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①活动性慢性乙肝。②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状态。③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或慢性乙肝加重。④慢性乙肝再激活。⑤乙肝消散。  相似文献   

10.
刘士敬 《家庭医学》2005,(23):39-39
我国现有乙肝感染1亿多人,病情轻重缓急不同,其中绝大多数为慢性乙肝。根据最新国际权威资料,慢性乙肝患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①活动性慢性乙肝。②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状态。③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或慢性乙肝加重。④慢性乙肝再激活。⑤乙肝消散。  相似文献   

11.
乙肝的转归     
乙肝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肝少见,基本都能自愈或被彻底治愈;慢性乙肝十分多见,却很难彻底治愈。调查显示我国慢性乙肝累积病例总数已超过一亿,由于没有根治的办法,病例数量还在缓慢增长。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主要区别是感染病毒至发病时间的长短不同,感染后半年之内发病者称为急性乙肝,超过半年发病者为慢性乙肝。  相似文献   

12.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乙肝感染者是指HBeAg阴性同时HBsAg、抗-HBe、抗-HBc 3项乙肝病毒标志物中1项及以上阳性,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等各项检查正常,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3.
问问医生     
乙肝病与乙肝带毒有本质不同在义务献血时,发现我的血液中存在血液病毒。从此,有人对我“刮目相看”或“敬而远之”了,他们说我得了乙肝病,但我没有任何症状;又有人说我是乙肝带毒。乙肝病和乙肝带毒有什么本质不同?读者:宁菁据调查,全国的乙肝带毒者有1亿多,但绝不能说他们都患了乙肝病。乙肝病毒感染后并不一定都要发病,有三种情况:乙肝带毒者,体内有病毒,但不引起病症,检查时肝功能正常,转氨酶也不高,自己可正常地工作、生活,可以理解为人体和病毒“和平共处”;人体感染病毒后被体内的免疫细胞清除。占我国总人口58…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HBV感染后,大部分人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在血中可检出HBsAg,这类人通常称为HBsAg携带者,其中大部分人持续携带HBsAg数年乃至终生而无临床症状,但他们都是乙肝主要和隐秘的传染源,小部分人在平衡被打破后可发展成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我们对49115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就是为了了解乙肝感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其危害.  相似文献   

15.
<正>几个长期滥用药物的病例例一周某,男,25岁。近期疲乏无力、食欲下降,做肝功能检查明显异常:ALT (谷丙转氨酶)378,AST (谷草转氨酶)112,B超肝、胆、胰、脾无异常;肝炎分型检查,乙肝两对半为大三阳。既往身体健康,无肝炎病史,乙肝两对半此前多次检查均为阴性。诊断为急性乙肝。住院20多天,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转氨酶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 乙肝的流行情况及危害 我国是世界乙肝大国,病毒性乙型肝炎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人群中有60%的人感染过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0%,病毒携带者约1.2亿人。我国某省(区)为肝炎高流行区,乙肝病毒感染率为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3.3%,现有乙肝患者160万,病毒携带者600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1990-2019年广东省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疾病负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广东省肝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广东省1990-2019年的相关数据。急性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甲肝)、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和戊型肝炎(戊肝)。对不同时期的分年龄、性别构成的发病、死亡以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数据进行描述与分析,以及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以描述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 1999- 2019年广东省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死亡率与DALY年龄标化率下降趋势尤为明显。2019年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4 365 221例中,急性乙肝患者占51.43%(2 245 087例),而急性乙肝的死亡病例占急性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的77.18%(106/138)。在不同年龄组中,除急性乙肝高发于成年人外,急性甲肝、急性乙肝和急性戊肝等其他肝炎发病率总体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除<5岁年龄组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稍高外,其他年龄组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结论 1999-2019年广东省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总体有所下降,但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须进一步加强对广东省不同人群尤其是儿童及老年人的肝炎预防与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监测点报告的急性乙肝住院病例的基本特征,分析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与临床医生诊断的一致性。方法 从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中获得急性乙肝病例信息,通过查询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了解急性乙肝的基本情况,记录本次就诊住院的临床诊断,分析临床医生的急性乙肝诊断与NNDRS中的报告类型相一致的比例。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179例,均为2015-2016年NNDRS中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其中HBsAg阳性时间6个月由阴性转为阳性者占2.79%(5/179),HBsAg阳性持续时间≥6个月者占32.40%(58/179),本次为第一次检测HBsAg或时间不详的占64.80%(116/179);有乙肝病史的占33.52%(60/179),有甲、丙肝病史的占1.12%(2/179),无肝炎病史的占41.34%(74/179),肝炎病史不详的占24.02%(43/179);有肝炎症状和体征的占79.89%(143/179),无肝炎症状和体征的占20.11%(36/179)。179例NNDRS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中,临床医生诊断为急性乙肝67例,非急性乙肝112例,急性乙肝一致率为37.43%(67/179)。不一致的病例共计112例,以诊断为慢性乙肝(49.11%,55/112)和乙肝后肝硬化(16.07%,18/112)为主。结论 NNDRS中报告的急性乙肝住院病例报告类型与临床医生的急性乙肝诊断类型一致性较差。临床医生在保证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应按照临床诊断分类进行网络报告,使NNDRS中乙肝的分类类型与临床医生的分类诊断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6年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为评价预防控制效果和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肝炎疫情、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专项检测与肝炎分型等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与2005年对比,病毒性肝炎总报告发病率下降10.1%,甲肝、乙肝和未分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下降,丙肝和戊肝上升。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8.3%,首针及时率86.2%。3岁以下HBsAg携带率1.4%,免疫成功率94.7%。病毒性肝炎仍以乙肝为主,HBsAg阳性率98.9%。乙肝病例监测以慢性为主。[结论]广东省病毒性肝炎防制效果较好,监测网络已较完善,但上报及时率、标本采集率及分型诊断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误区一]:一旦查出乙肝,就要花钱治疗。 [纠正]:一旦查出乙肝,首先要进一步检查(如肝功能全项、B超等),明确乙肝到了什么程度、处于什么阶段。慢性乙肝一般可分为病毒携带、慢性迁延、慢性活动和肝炎肝硬化四个阶段,病情逐渐加重,人数却渐少。病毒携带者最多(我国约有一亿多人),而肝硬化只有几百万。病毒携带者无须特殊治疗,只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心理平衡、劳逸结合、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