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孩子的生命来自于父母,需要依赖父母的照顾才能得以生存。所以,父母往往会很重视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可以不厌其烦地为孩子做一切事情。但是,孩子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命个体,他们不仅需要生活上的照顾,同样也需要感情上的交流。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就会造成孩子精神上的营养不良,为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2.
艾夏 《药物与人》2004,(1):58-58
孩子既是父母经济上沉重的负担,又是父母精神上的寄托。自从孩子出生,夫妻的情感和精力转向了孩子,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然而一旦孩子成家立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时,父母在如释重负的同时,却发现生活失去重心、情感出现空缺,因而就会感到孤独、寂寞、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3.
休闲驿站     
正新24孝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关爱卡是为父母量身打造的手写卡片,记录老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紧急联系电话等重要内容。装订成明信片大小,让老人随身携带。一旦老人单独外出,遇到走丢、突发疾病等特殊危急时刻,关爱卡会起到关键作用。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儿女要有意识地腾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地倾听父母的往事,这对于父母来说,就是莫大的满足。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满足往往更重要。9.教父母学会上网  相似文献   

4.
高章 《健康大视野》2012,(10):82-85
孤独求学 跟随父母去城市读书的孩子成绩普遍比留在农村上学的孩子成绩更好、综合能力更强。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比学习环境更差的问题是,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精神上的迷惘,输在起跑线上的他们很有可能同时也输在对未来的期待上。  相似文献   

5.
《儿童与健康》2021,(1):F0003-F0003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对0~3岁的婴幼儿来说,父母的关爱比什么都重要,但怎么爱,是一门学问。宝宝除了需要父母精心的照顾,帮助其身体机能良好的发育,还需要精神上的营养滋润,促进其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在长期的一线育儿工作实践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渴求优质的家庭婴幼儿照护指导,也愿意为孩子付出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育儿道路上困惑与疑问。  相似文献   

6.
正仿佛一瞬间,曾经拉着我小手过马路的父母就老了,那个做我坚强后盾的父母,身躯不再挺拔。现在,他们蹒跚的脚步需要我们的搀扶,他们的冷暖我们应该挂在心上。父母已是古稀之年,虽然身体还算硬朗,日常生活不需要我们过多的照顾。但是,做儿女的应该明白,他们需要精神上的陪伴。在我忙碌得不能每天回家看望他们的时候,也记得打个电话回去,问问他们晚饭吃的什么。有时间就回家看看,买点他们爱吃的东西,不用多贵,一包  相似文献   

7.
李红梅 《健康世界》2010,(10):82-83
什么是“富养” “富养”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精神上的富足指的是女孩最好生活在父慈母爱、温馨和睦的家庭中,得到健康而充沛的父母之爱,接受高品质的教育。爱和教育是女孩心灵最好的养分,可以让女孩感到安全和自信,奠定她明朗快乐的人格底色,高贵而优雅,聪慧而明智。即使在情窦初开的年龄,尚能保持一颗安静清澈的心,懂得欣赏,懂得辨别,懂得自爱与爱人。  相似文献   

8.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成年人大多数都认可这种说法,因为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除了物质上的享受外,还需要精神上的充实。儿童虽然年纪小,但会对自己的家有极大的依赖之情,父母们在营造适合于孩子生活和学习,并能健康成长的温馨气息的家时,也要注意多给孩子几个“家”。  相似文献   

9.
雅文 《家庭育儿》2007,(9):61-61
加拿大政府十分重视孩子的成长,特别是从出生到学龄前,在家带着孩子的父母可以享受到很多的福利,这些福利不只是指经济上的补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各种机构提供很多信息资源,也给孩子提供活动的场所。家长可以获得交流的机会以及参加很多免费的讲座,帮助家长尽可能  相似文献   

10.
冰蓝 《健康向导》2006,(9):44-45
在这个匆忙的城市里,你是不是有许多不能对朋友或者父母讲的心事,却无处诉说?你是不是有一些关于生理或心理的难题身边的朋友部很难帮你解决?没关系。这些问题你部可以写信来告诉冰蓝,冰蓝就是你精神上的收容站。有什么不痛快的你部可以朝里倾倒,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忘了你在《健康向导》还有一个可以倾吐心声的朋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子女和晚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然而,许多人对这一义务和责任的理解仅限于物质保障和生活照顾方面,而未能把对父母或长辈的精神安慰、敬爱尊重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也就是说,忽视了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所谓”精神赡养”,就是指关注老年人心理上或精神上的需  相似文献   

12.
我特别害怕过周末,看到隔壁老陈家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真羡慕!孩子们都各忙各的,钱每月都按时寄来,如果每月能见上他们一面多好啊!报载,意大利有位80岁的退休教师在妻子去世、女儿离家后,过着独居生活。其女儿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希望有哪个意大利家庭接纳她父亲当孩子们的爷爷,她愿意每月补贴这个家庭500欧元作为报酬。金钱易得,亲情难求。其实,真正的孝顺不仅是让父母吃饱穿暖。精神上的孝顺才能抵达父母心灵的深处。精神赡养并不那么复杂,比如经常回家看望父母,陪老人聊天、娱乐,进行感情交流等,晚辈与长辈之间,真正的赠予机会似乎不多,却每天都有。这种赠予可能只是一句和善的话语,一封平安的家书或者一个温馨的电话。仅仅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最高的孝敬和赡养,在于对父母的关爱和尊敬。孔子的学生子游问孔子何谓孝,孔子解释说,现在人们都说,能够养活父  相似文献   

13.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的一切,对于绝大部分夫妇来说,生儿育女是件很平常的事,可爱的小宝宝不费啥事就搁入爸爸妈妈的怀抱。可是,对于那些不孕不育夫妻,这就仿佛是难以实现的梦想。目前在育龄夫妇中,8%~10%的患有不孕不育。不孕不育给家庭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导致很多家庭破裂,近年来,生殖医学发展迅速,各种辅助生育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希望,带来了福音。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相似文献   

14.
《家庭医生》2014,(4):66-66
卫医生:我是一个家人眼中“不安分”的人,当年放弃大家认为很好的海关公务员职位下海创业。然而,光凭一腔热血在创业初期跌跌撞撞,四年前跌至谷底,损失惨重。幸运的是我的家庭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我一直很感激我的家人,对于父母、对于姐妹,觉得亏欠他们很多。  相似文献   

15.
小孩吮手指一般是指在休息或听故事时吮手指,其原因有很多,大多是由于孩子缺乏安全感,需要更多的保护和依赖,企图用吮手指来逃避精神上的苦恼。如果你的孩子有这种行为,做父母的也不要紧张。首先要检查一下孩子是不是经常受到压抑,如被关在黑屋子里或紧张不安等等:然后通过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平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以表扬、鼓励为主,尽量少批评、惩罚孩子:其次也就是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纠正孩子吮手指的毛病。譬如:  相似文献   

16.
健康伴人类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升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是对个体而言,那么对一个家庭呢?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健康家庭是指家庭成员身体上、精神上的整体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是有一定的生  相似文献   

17.
小非 《现代养生》2011,(3):45-48
老龄化社会,什么才是对老年人最大的关怀? 赡养老人,并不是每个月定时寄生活费,让老人吃穿不愁就行了,还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慰藉,就像《常回家看看》歌中唱的那样:“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自立门户的子女,很少去父母那里走动,甚至对老人不予理睬实施“冷暴力”,痛苦不堪的老人想要维权,又因相关法律不够具体,而难以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8.
寄托     
《健康必读》2007,(10):46-46
为了使自己能经常保持一种宁静泰然的心境,一个精神上的寄托是很需要的。所谓寄托,完全是属于你私人灵魂深处的东西。它不一定有很大的意义,不一定有什么积极的目的,它只是你精神上的一片私人的园地,是你灵魂的一个小小的避风港,是你躲避世俗牵绊的堡垒,  相似文献   

19.
唐山市幼儿父母躯体情感暴力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河北省唐山市3~6岁幼儿遭受父母躯体情感暴力行为情况,为以社区-家庭为基础的预防儿童暴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5月采用自填式问卷,对唐山市243名幼儿父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前1年内,有74.1%的父母对幼儿实施暴力行为,其中67.1%实施过情感暴力,60.1%实施过躯体暴力;有28.8%的父母对子女实施过非接触性体罚,52.7%实施过轻度躯体暴力,8.6%实施过重度躯体暴力,0.4%实施过极重度躯体暴力;有8.3%的幼儿因父母暴力受损伤;父母对幼儿实施暴力行为的首要原因是幼儿的不良生活习惯。结论被调查幼儿遭受父母暴力行为普遍,并有一定比例幼儿因此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20.
婚前的思索     
小王小李下周就要结婚了,他们兴奋地告诉我,新房已经布置好了,家具、家用电器也买齐了,女方的嫁妆、婚礼的操办也都安排妥贴了。 “除此之外,你们精神上准备好了吗?” “那有啥可准备的!”…… 象小王小李一样,有不少年轻朋友结婚前只注意物质方面的准备,没有甚至也没想到还要进行精神准备。古人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结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也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一结婚,原来依偎在父母羽翼下的娇女爱子就好象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