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0 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我国常见,而胆红素结石也是常见疾病.近来研究证实,内源性β-葡糖醛酸酶(α-G)在胆红素结石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应用 ELISA 法测定了28例丙肝病毒感染者及36例健康人血清内源性β-G 含量,以探讨 HCV 感染与胆红素结石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胆石症发病率明显增高[1],近来研究证实,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在胆红素结石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我们应用ELISA法测定了32例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及36例健康人血清内源性β-G含量,以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胆红素结石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胆石症发病率明显增高,近来研究证实,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在胆红素结石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应用ELISA法测定了32例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及36例健康人血清内源性β-G含量,以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胆红素结石发病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1998-04/1999-04期间32例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18例,慢性肝炎14例)空腹静脉血4mL,分离出血清4mL-70℃深低温冰箱储存。32例患者中胆囊息肉8例,胃溃疡9例,肠梗阻10例,腹股沟斜疝3例,慢性阑尾炎1例,所有患者均经检  相似文献   

4.
血清β-葡糖醛酸酶活性测定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本组共205例,其中106例为健康献血员,为确定血清β葡糖醛酸酶(βG)正常范围备用.正常对照组35例,肝血管瘤组12例;肝硬变组21例,肝细胞癌组31例.以上为1995/1997沈阳地区部分医院住院患者.抽取治疗前空腹静脉...  相似文献   

5.
人体组织细胞自身产生的内源性β-葡糖醛酸酶(β-G)的质与量与胆红素结石形成有关[1].  相似文献   

6.
胆石症患者肝细胞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免疫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人体组织细胞自身产生的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的质和量与胆红素结石形成有关[1].我们选取胆红素结石及胆固醇结石肝细胞溶酶体为研究对象,参照肝细胞免疫电镜研究模型[2],探讨βG与不同类型胆结石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995/1998沈阳地区部分医院手术切除和(或)组织活检,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胆红素结石肝组织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2岁~78岁,平均42岁.胆固醇结石肝组织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24岁~46岁,平均37岁.二组间性别.年龄分布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7.
张久聪  聂青和 《肝脏》2008,13(2):164-165
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B—UGT)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对胆红素进行生物转化的重要代谢酶,它是一个超基因家族,该酶含量下降或缺乏将导致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修饰障碍,引起血浆胆红索升高,导致相关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C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卜G活性变化,旨在对G与HCC的关系进行探讨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共选取HCC患者63例,其中42例行手术切除治疗,取术前及术后1wk空腹静脉血;42例手术切除肝癌组织标本,均经病理确诊,其中高分化者16例,中低分化者26例另取106例健康献血员,13例肝外伤手术切除肝组织石蜡切块标本为对照组1.2方法1.2.1血清学检测 血标本均为空腹静脉血,用量3mL,离心后取血清在-40℃保存为减少误差,取相近时期健康献血员血清,用ELISA法测定样…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其恶性程度高,自然病程短,因而早期发现十分重要.据报道,肝癌、胃癌、膀胱癌患者体内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性有改变[1-3].我们对胰腺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内βG活性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进行初探.1 材料和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住院患者.其中血清βG测定组胰腺癌患者共24例,健康对照组35例;均抽取术前空腹静脉血3mL,测定方法参考文献[4].胰腺癌组织测定组患者32例,其中高分化腺癌19例,中低分化腺癌13例,病理证实12例有淋巴结转移.取…  相似文献   

10.
目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βG)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关系。方法对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实验组)91例和(对照组)84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采用酶学比色法检测胆汁内、外源性βG含量。结果(1)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与对照组患者外源性13G比较无明显差异,然而内源性9G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类型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胆红素结石及混合性结石患者胆汁中内源性9G表达明显高于胆固醇结石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外源性βG表达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源性βG的表达上调可能在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β-葡萄糖醛酸酶(β-GCD)是机体组织细胞中的酸性水解酶,具有参与细胞增生的生理功能。近来研究表明,转铁蛋白受体(Tr)亦在增生活跃细胞或恶性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鉴于两者都与细胞发生发展,增殖有关,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胰腺癌组织中β-GCD和Tr进行同步检测,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胰腺癌组织32例,1993/1996沈阳地区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其中高分化腺癌19例,中低分化腺癌13例,病理证实12例有淋巴结转移。常规制作石蜡切片,厚4μm。取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为对照,采取免疫组化ABC法,抗β-GCDmAb为美国阿拉巴马大学Ho教授惠赠,工作浓度1:200,鼠抗人Tr mAb为  相似文献   

12.
单结石胆红素水溶解度及其与胆石形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HCV核心蛋白与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62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核心蛋白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观察35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24周、治疗48周时HCV RNA与HCV核心蛋白水平,比较两者血清水平随临床疗效变化的一致性.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配对资料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162例患者中56例HCV RNA≤1×103IU/mL,HCV核心蛋白吸光度(A)值为0.100±0.029;9例1×103IU/mL<HCV RNA≤1×104 IU/mL,A值为0.246±0.213;11例1×104IU/mL<HCV RNA≤1×105IU/mL,A值为0.235±0.179;28例1×105 IU/mL<HCV RNA≤1×106IU/mL,A值为0.422±0.319;51例1×106IU/mL<HCVRNA≤1×107IU/mL,A值为0.603±0.330;7例1×107IU/mL<HCV RNA≤1×108IU/mL,A值为0.900±0.379.对HCV RNA与HCV核心蛋白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呈正相关(r=0.36,P<0.05).35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24周和治疗48周时的核心蛋白A值分别为0.564±0.296、0.144±0.062、0.091±0.035和0.112±0.103.与抗病毒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24周、48周患者血清HCV核心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t=8.563、9.195、9.250,均P<0.05);治疗4周与24周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4.301,P<0.05).结论 在疾病进程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CV核心蛋白的量的变化与HCV病毒载量变化是平行的.  相似文献   

14.
胃十二指肠出血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胃十二指肠病变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目前尚无报道.现研究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99801/199812我院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100例,分成5组:Ⅰ组为对照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46岁±16岁;病因有十二指肠球溃(DU)12例,胃溃疡(GU)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4例.Ⅱ组为入院时出血已停止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48岁±16岁;病因有DU12例,GU4例.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4例.Ⅲ组为轻度出…  相似文献   

15.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方法 :将入选 2 19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 ,依据造影结果分为两组 :主要冠状动脉狭窄≥ 5 0 %为冠心病组 ,共 12 6例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 ,共 93例 ,两组均采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变化。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结论 :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血清抗体的分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不同地区分离的HCV分属不同的基因型,对治疗的反应有较大的差异,检测病毒类型应对丙肝的临床预后有较大的帮助.但基因分型方法复杂,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不便于临床应用.血清抗体分型方法简便,能部分地反映HCV的分型情况.我们对83例CHC患者进行了HCV血清抗体的检测,旨在了解在CHC中不同血清型的分布,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99404/199708我院收治的CHC83例,男53例,女30例,平均年龄45岁±12岁.按1995年北京会议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其中轻度3…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因研究主要集中在肝炎病毒、化学因素、饮水污染、烟酒嗜好、微量元素、性激素等,其中肝炎病毒是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发展中国家以乙型肝炎为主、发达国家主要病因为丙型肝炎,随着近年来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逐渐下降,肝癌发病率却...  相似文献   

18.
0 引言 胆管细胞癌目前是一种不可治愈性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但疗效均不够理想.许多患者的死亡原因并不是肿瘤复发转移,而是胆道梗阻,因此提高局部肿瘤治疗的效率,保证胆道通畅是目前提高胆管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1-2].自杀基因疗法是有效治疗肿瘤且有临床应用潜能的治疗策略之一.本研究利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将βG基因转染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用其不同浓度的前体药-葡萄糖醛酸化表阿霉素[Epi-bus]处理,探索β-G基因/β-G前体药系统对人胆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从而建立一种新的自杀基因系统.  相似文献   

19.
肝外胆管梗阻(extrahepatic bile duct obstruction,EBDO)可导致机体复杂而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而机体消化吸收障碍和高分解代谢引起的营养障碍是EBDO患者高并发症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但EBDO时引发营养障碍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轴已确认在调节营养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肝脏是GH/IGF-Ⅰ轴的中心器官。已知营养障碍可显著抑制GH的分泌,体内注射内毒素可明显下调生长激素受体(GH receptor,GHR)的表达,引起GH抵抗。但EBDO时是否存在GH分泌不足和GH抵抗及其临床意义尚未见报道。我们观察EBDO患者GH-IGF-I轴的变化及其与肝酶学、胆红素水平、蛋白质合成功能及内毒素水平的关系,以探讨GH-IGF-I轴在EBDO患者病理生理改变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肝病毒(HCV)感染中病毒血症水平与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本文采用竞争性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CRT_PCR)定量分析27例慢性HCV感染血清HCVRNA。结果慢性HCV感染时病毒血症水平低(102_106拷贝/50μl血清)。慢性活动性肝炎(105.739±0.25拷贝/50μl血清)和肝硬变(105.803±0.76)患者血清HCVRNA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迁延型肝炎(105.068±1.04),P<005。慢性HCV感染患者血清HCVRNA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4997),P<005。结论慢性HCV感染时病毒血症水平低,HCV复制在慢性肝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与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