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更准确地进行油纸绝缘水分含量的测量,探寻老化产物中最为主要的酸对于水分测量的影响,从而为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提供可靠指导,文中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含有不同水分含量以及含有不同类型不同酸值的油纸绝缘试样,采用极化/去极化电流法(PDC)对有机酸对于水分测量的影响开展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乙酸在油纸间的分布会受到水分含量变化的影响,而硬脂酸的分布并不受含水量的影响;乙酸和硬脂酸对去极化电流曲线影响不同,乙酸对去极化电流曲线尾端影响很大,而硬脂酸对去极化电流曲线首段影响严重;乙酸和硬脂酸分别影响绝缘纸与绝缘油中的含水量测量,且存在一定比例关系,故实际中可以考虑采取补偿的方法消除不同酸对油和纸中水分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有机酸对油纸绝缘热老化及频域介电谱(FDS)的影响,在绝缘油中分别添加甲酸和硬脂酸至油中酸值均达到0.3×10-3(即中和1 g该绝缘油需0.3 mg KOH),再将初始水分质量分数σmc分别为0.2%和3.0%的绝缘纸置于不同的绝缘油试品中,测试不同温度下有机酸在油和纸之间的分布特性(采用酸的扩散特性和溶解特性来表征)。当有机酸达到稳态后,分别在20℃和70℃下对不同试品进行FDS测试,分析试品复介电常数实部ε'和虚部ε'的变化规律;再分别在70℃和100℃下对试品进行加速热老化试验,分析老化过程中的绝缘纸聚合度的变化趋势和老化机理。结果表明,甲酸易溶于绝缘纸,硬脂酸易溶于绝缘油。温度和σmc对酸在油纸绝缘中溶解特性的影响很小,但温度的升高会加速酸的扩散。甲酸对绝缘纸的老化具有显著影响,而硬脂酸基本无影响。低温时,甲酸对ε'和ε'均具有显著影响,而硬脂酸只对干燥绝缘纸的ε'具有显著影响;高温时,甲酸和硬脂酸分别对ε'和ε'的影响较大。因此利用FDS法评估油纸绝缘中的σmc时,需充分考虑有机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会影响水分在油纸中的分布情况,为此,应用绝缘油中酸值作为老化的特征参数以定量描述老化对水分分布的影响。对4组油纸绝缘试样进行不同程度的加速热老化试验,结果表明:油纸绝缘老化导致油中水分的饱和溶解度不断增加,并促使绝缘纸中水分向绝缘油中转移。根据试验测量结果,引入与油中酸值相关的平移因子m,建立了绝缘油中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油中酸值和温度的数学表达式;根据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式建立了绝缘纸中水分质量分数与油中水分质量分数、油中酸值和温度的数学表达式,拟合得到吸附平衡常数c和系数n与温度的关系式。应用以上研究成果可以更准确有效地评估不同老化程度的绝缘纸中水分质量分数,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绝缘纸聚合度(简称DP)对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的影响,搭建了油纸绝缘极化电流特性测试平台,应用该平台测试了不同初始酸值、初始水分分别和不同聚合度绝缘纸组成试样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并画出相应的时域介电谱,最后拟合得到不同初始水分、酸值情况下峰值时间常数与DP变化的公式。结果表明:绝缘纸DP作为单一变量变化时并不会对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产生影响,此时并不能用DP作为油纸绝缘的老化特征量;只有在水分和小分子酸等极性分子存在并扩散到绝缘纸内部形成界面极化时,不同DP对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影响差异才能体现出来;水分或酸值含量升高,时域介电谱整体向左上方平移,峰值变大,峰值时间常数减小,峰值时间常数与DP之间的拟合优度提高。通过基于绝缘纸DP的老化动力学模型来评估变压器剩余寿命时,要参考油纸绝缘中水分、酸等极性分子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变压器油纸绝缘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特征量,在130℃下进行了油纸试样的加速热老化试验,测得了试样在不同老化阶段的去极化电流,提出以稳态油老化电量Q_o和稳态油纸界面极化电量Q_(o-p)作为变压器绝缘油与油纸界面极化的老化特征量,并提取绝缘纸时域介电谱峰值和峰值时间tpeak作为绝缘纸老化特征量,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以上述特征量分别表征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Q_o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2者间存在线性拟合关系,Q_o可以表征油中偶极子转向极化强度;绝缘纸时域介电谱峰值及对应时间分别代表了其内部因纤维素裂解引起的界面极化强度和响应速度,其中时域介电谱峰值和聚合度之间具有指数负相关关系;Q_(o-p)随老化时间增加而增大,2者间存在线性拟合关系,Q_(o-p)可以表征油纸界面极化强度。  相似文献   

6.
油纸绝缘的热老化特性是影响变压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获得具有优良抗热老化性能的油纸绝缘,在绝缘纸抄造的过程中掺杂纳米Al_2O_3,通过测试复合绝缘纸的电气强度确定最佳掺杂质量分数为2%。将复合绝缘纸、普通绝缘纸分别进行浸油处理,并在130℃下进行31 d的加速热老化试验,测量分析绝缘纸的工频击穿强度、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聚合度、抗张强度与绝缘油中糠醛含量、油的颜色、酸值、水分、粘度和油中溶解气体等参数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普通油纸绝缘相比,热老化过程中复合绝缘纸的电气性能始终优于普通绝缘纸,聚合度和抗张强度下降速度减缓,浸渍复合绝缘纸的绝缘油颜色较浅、粘度变化小,油浸复合绝缘纸的老化产物生成量少。最后提出在热老化过程中纳米Al_2O_3表面羟基能有效吸附水分、中和小分子酸,从而抑制了H+在热老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有效延缓了油纸绝缘的热老化。  相似文献   

7.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能灵敏反映介质的绝缘状态,已被应用于变压器油纸绝缘的水分评估中,但通过该方法定量分析油纸绝缘的老化状态尚未见研究报道。为此,对油纸绝缘开展了110°C加速热老化试验,测量了不同老化时间下油纸绝缘样品的极化/去极化电流。通过分析极化/去极化电流特性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反映油纸绝缘热老化状态的新特征参量—去极化电量。研究结果表明,试品的去极化电流随老化程度加深不断增大,但其增大趋势微弱,而提出的去极化电量曲线则对试品绝缘老化状态反应极为敏感,且从该曲线中提取的系数A和最大值C这2个特征参量与绝缘纸聚合度满足一阶动力学模型关系式,可以用作评估油纸绝缘热老化程度的特征参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油浸式变压器中油浸普通牛皮绝缘纸和油浸热稳定绝缘纸的时域介电特性,文中在实验室开展了不同温度下的油纸样品加速热老化试验。通过极化去极化电流法(PDC)获得PDC曲线,根据曲线分析不同类型油纸绝缘在老化过程中的极化特性差异,从PDC曲线中提取电导率并拟合得曲线,探寻能够表征不同类型油纸绝缘老化程度的特征量。结果表明:普通牛皮绝缘纸试样的老化速度快于热稳定绝缘纸,且在老化后期,后者聚合度下降速率变缓更明显;PDC曲线对绝缘材料的变化十分敏感,对于老化时间相同的两种材料,热稳定绝缘纸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小于普通绝缘纸,且在较高温度时区别更为明显;由电导率拟合曲线得出,老化程度与电导率关系密切,可作为衡量不同油纸绝缘的老化状态的特征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酸在油纸绝缘中的扩散和溶解特性,在变压器油中分别加入乙酸和硬脂酸,至油中酸值均达到0.4 mgKOH/g,分别在80℃和110℃,绝缘纸中初始水分含量为0.5%和3.2%的条件下,测试了酸在油纸间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及变压器油中的酸值,运用分子模拟技术分析了酸在油纸绝缘中的分布机理。结果表明:乙酸扩散速度快,易被绝缘纸吸收,硬脂酸扩散速度慢,易被变压器油吸收;温度对酸在油纸绝缘中的分布影响很小;乙酸会影响水分在油纸之间的分布,而硬脂酸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绝缘油老化对变压器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测量结果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分析和评估油纸绝缘老化状态,对油浸纸试品进行加速热老化,获取3组不同老化程度的变压器油试样并分析其理化参数。对新绝缘纸试品进行真空干燥,然后使用3组油样分别对干燥的纸样进行充分浸渍获得3组油老化状态不同的油浸纸试品。对每组油浸纸试品进行极化去极化电流(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s,PDC)测量,分析油老化引起的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变压器油老化后,油中微水含量、酸值、介质损耗因数显著增大,pH值、电阻率减小;油浸纸试品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增大,电导电流增大且需要较长时间达到稳定值;试品绝缘电阻R60和吸收比Ka减小。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免维护电池阴极吸收反应的机理、隔板的吸酸饱和度对电池前期和后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电池充/放电(生产)过程中影响隔板吸酸饱和度的因素,给出了隔板吸酸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望亭电厂用焚烧法在1000t/h燃油炉中处理了厂内所储存的全部3000吨柠檬酸酸洗废液,这是国内第一次采用该法处理大量柠檬酸废液的尝试。在焚烧过程中对锅炉各参数进行了监视和分析,並在焚烧结束后对锅炉设备作了检查,未发现有影响锅炉燃烧的不利情况,说明柠檬酸废液在大型锅炉上焚烧处理是一项安全、经济、可靠的技术。本文介绍了焚烧系统和设备的设计和安装,焚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及焚烧枪中雾化片腐蚀与磨损的原因及防止。  相似文献   

13.
提高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比能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寿松 《电池》2005,35(3):232-233
目前电动自行车使用的铅酸蓄电池为12 V 10 Ah,其实际比能量(2 h率)仅30 Wh/kg,而铅布铅酸蓄电池可以达到43 Wh/kg(3 h率),采用材料Ebonex的双极式铅酸蓄电池有可能超过60 Wh/kg,接近MⅣNi电池的比能量,在铅酸蓄电池领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锅炉水冷壁管内壁有针状腐蚀坑,不宜采用盐酸作为清洗剂的情况,对硫酸、柠檬酸、氨基磺酸、乙酸 甲酸、羟基乙酸 甲酸5种清洗剂进行试验对比,通过分析选择了羟基乙酸与甲酸的混酸化学清洗荆,通过对清洗过程的合理控制,有效完成锅炉的化学清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种锅炉酸洗新工艺——氮气循环氢氟酸酸洗。该工艺介于静泡酸洗与流动酸洗之间,其特点是将氢氟酸充满锅炉后由下降管底部通入氮气对水冷壁进行搅拌,达到清洗效果。省煤器则通过清洗泵的循环来达到清洗目的。碱洗及水冲洗时用压缩空气代替氮气进行搅拌,钝化液为亚硝酸钠碱性溶液(用氨水调整pH),并以柠檬酸作为隐蔽剂。该工艺具有不需划分回路、系统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操作等优点。本工艺系国内首次使用于利港电厂的Foster Wheeler 1160t/h亚临界自然循环锅炉上。  相似文献   

16.
在新电厂投产前,一般需要清洗和钝化,以形成一层抵制外界腐蚀的表面钝化膜。传统上常以盐酸作为清洗剂,但由于其腐蚀性,近年来柠檬酸作为一种新型清洗剂,正以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迅速发展,并有逐渐取代无机强酸清洗的趋势。通过小型静态实验,找出最佳使用条件,为其发挥最佳清洗效果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新型车载全胶体材料铅酸蓄电池开发对电力汽车行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了新型车载全胶体材料铅酸蓄电池的性能,通过实验对有关性能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车载全胶体材料铅酸蓄电池可以满足电力汽车的生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大大延长电池的整体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包有富  王瑜  俞美雯  王金玉 《电池》2005,35(2):117-118
对磷酸作为VRLA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进行了初期容量和循环寿命试验研究.电解液中磷酸的添加,影响了电池正极的电极电位,从而影响了电池的放电容量;电解液中添加1.0%磷酸的电池的初期容量要比未添加磷酸的初期容量低19%左右,且随着磷酸添加量的增加,初期容量下降更多;放电电流越大,磷酸添加剂的影响越明显;电解液中磷酸的添加改善了电池的深循环寿命.电解液中添加1.0%磷酸的电池的循环寿命要比未添加磷酸的循环寿命提高30%左右.  相似文献   

19.
田贺忠  陆永祺  郝吉明 《电气》2001,12(2):35-37
介绍中国未来酸雨与SO2控制规划,其中包括降水酸度、城市SO2排放、SO2排放源和排放总量等控制目标,以及限制高硫煤开采与利用、加强动力煤洗选、促进SO2排放源控制及调整SO2排放源空间布局、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与交易政策和修订SO2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负极有机膨胀剂木素磺酸钠和腐植酸用于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时,表现出较大差异,在低温高倍率放电时,木素磺酸钠配方的电池起动电压要高于腐植酸电池0.3 V,放电时间要长出30~90s,然而,随着循环的进行,木素磺酸钠出现了容量及起动性能衰减的现象,腐植酸则性能稳定,充电接受性能好.通过大量试验研究选择并确定了将木素磺酸钠和腐植酸进行混合的负极有机混合膨胀剂,该混合膨胀剂综合了木素磺酸钠和腐植酸的优点,其起动性能好、寿命长(稳定)、充电接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