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发预存金缴费对门诊流程重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在缴费方式中使用现金预存卡,实现在门诊医生工作站直接刷卡挂号、划价、付费模式,对现有门诊流程进行重组,缩短病人的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研究军人综合诊区设立对军人就诊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6个科室军人综合诊区设立前后1周内,就诊的军人患者挂号至就诊的时间、医师诊疗时间、就诊后至划价时问及辅诊请求至报告完成时间,并进行前后对比。并将军人综合诊区设立后6个科室的有关指标与同期未设立军人综合诊区科室的就诊军人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军人综合诊区设立前后,挂号至就诊时间和就诊后至划价时间缩短,医师诊疗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设立军人综合诊区与未设立的科室相比,医师诊疗时间延长、就诊后至划价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军人综合诊区的设立,能增加医师诊疗时间,缩短挂号至就诊时间和就诊后至划价时间,有助于提高对军人患者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看病     
简明 《医药与保健》2004,12(12):61-62
在国内,很多人一提到去医院看病就免不了生出几分烦躁:一来医院里人太多,二来太花时间:排队挂号、排队等号、排队划价、排队缴费、排队取药等,人们在弥撒着强烈消毒水味道的医院里焦虑不安、行色匆匆,如果再碰到医生情绪不佳,你不仅没法多问问自己的病情,说不定还会遭到冷落。美国的医院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气氛温馨而友善,有时甚至是有趣的。  相似文献   

4.
以往,许多省市级医院的门诊病人取药需划价、交费、领药排三次队,医院应用计算机划价、收费后,病人也需排两次队。也有一些医院门诊虽然建立了计算机网络,但病人取药仍需排三次队。病人取药排两次队和排三次队这两种模式都是由各自医院的管理模式和房屋结构所决定的,但这两种模式无论从医院管理方面考虑还是病人来院就诊考虑都有它的不科学之处:(1)病人排队次数多,看病的非医疗时间长;(2)由于发票经病人之手,不法分子有机会利用诈骗的手段涂改发票,使医院的经济受到损失。针对以上情况,我院实施门诊药房划价、收费、取药“三位一体”的模式。这一模式符合卫生部最近下达百佳医院窗口服务规范要求,可以解决“三长一  相似文献   

5.
预缴款结算对门诊收费流程重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缴款(在病人初诊挂号时,预先将现金存入就诊卡中)缴费方式是以病人为中心,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引入作业流程重组,实现在门诊医生工作站直接刷卡挂号、划价、收费模式,对现有门诊收费流程进行重组,减少病人跑动排队次数,缩短病人的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电子计算机在药局管理中的应用,1.处方计价:药品划价的准确性问题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自从使用微机划价以来,划价员根据药品代码输入数量后即可准确核算出每张处方的价格,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开展高质量随访对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疾病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使用REDCap系统建立眩晕患者专病队列并长期随访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设计在线调查表单采集患者基本资料,整合眩晕头晕残障程度评估量表、平衡信心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等作为主要研究结局收集工具,通过链接医院信息系统的方式导入患者临床检查结果。以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12个月后5个事件采集节点,设置和创建前述数据收集表单,梳理并制定研究质量控制流程,设置并管理不同研究者的权限,最终建立眩晕患者专病队列项目并采集随访数据。截至2022年6月22日,已收集到378名眩晕患者数据信息,并计划进一步随访。实践发现,基于REDCap建立的专病队列随访项目可实现多地点、多终端同时输入,可实现医疗数据录入、质控及权限管理,可构建随访工作日历,最终建立优质高效的研究数据库。其设计流程简单、操作容易、信息收集完整,为耳鼻喉科医师开展眩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一个免费、便利、高效及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和数据采集工具。  相似文献   

8.
<正>《医师法》第十五条以法律形式确立医师多点执业制度,但对于医师与第二执业地点医疗机构之间构成何种法律关系,《医师法》没有明确。《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4]86号)中规定:“医师与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劳动)合同,明确人事(劳动)关系和权利义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与拟多点执业的其他医疗机构分别签订劳务协议,鼓励通过补充保险或商业保险等方式提高医师的医疗、养老保障水平。”在该通知出台以后,  相似文献   

9.
预存金(在病人初诊挂号时,预先将现金存入就诊卡中)缴费方式是以病人为中心,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引入作业流程重组,实现在门诊医生工作站直接刷卡挂号、划价、付费模式,对现有门诊流程进行重组,减少病人跑动次数,缩短病人的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6月某院收治的121例极低出生体重(1000-1500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治疗1~2周出现贫血的患儿为60%~80%,〉2周以上100%需要输血治疗。发现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营养不良、生理性贫血出现早、医源性失血多。结论 为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命质量,缩短住院天数,除按极低出生体重儿管理外,应重视贫血的处理:早期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加强营养支持,减少医源性失血,尽早争取输血,防止因贫血引发的不良后果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建立“出院病历制度”的尝试李长玉刘清波杨国柱肖云模作者单位:264001烟台市,解放军第四○七医院(李长玉,刘清波);解放军第四○四医院(杨国柱,肖云模)门诊病人多使用“门诊病例卡”随身携带,对再次就诊提供了一定的病史资料,而住院病人出院后仅持一简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总结计算机应用程序中表单验证技术的实现方法,以完善手术患者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法: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应用不同的表单验证技术设计开发基于LAMP运行环境的手术患者评价系统。结果:该系统通过表单验证技术,对患者提交的评价数据进行筛选、过滤及纠偏,使得评价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且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使其实现了患者手术后可与手术团队及时沟通并准确反馈术后感受的设计初衷。结论:表单验证技术包括传统后台服务器端验证和基于AJAX技术的综合验证,两者无绝对的优劣,应当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小医院的HIS系统存在安全缺陷。本文设计了一个门诊应急系统。使得在HIS出现故障时,能够利用应急系统为门诊病人提供服务,保证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工作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可实现区域医疗数据互联互通的医疗数据共享平台,并融合区块链技术保障平台数据共享的安全性。方法:组建数据平台构建团队,对数据平台构建相关文献及政策法规进行研读分析;通过开展区域合作医疗机构的医疗业务调研,并经审议专家修订,构建儿科区域医疗数据集体系框架并确定数据平台内所含业务域及基本数据集表单;融合区块链技术在平台内机构设置节点,使上传的数据加密存储,“增删改查”等操作留痕,保障平台数据的安全。结果:构建包含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数据安全、数据治理、数据中心、数据管控、数据应用的多层架构的区域数据共享平台,包含5项业务域,45个文本数据集表单,5个影像数据集表单,设置对外数据交换、运营决策支持、临床门户应用、专科科研等4个应用板块。数据在采集、获取、校验、上传过程通过区块链实现规范存储和管理。结论:儿科区域医疗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可大大提升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的效率,为医院及分院间的运营管理提供便利,体现医学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5.
政策     
京医师多点执业多数医生持观望态度3月1日,北京正式开始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尽管此前已有首批已成功签约的医师与第二地点达成意向,但由于担心签约后反而受到更多限制、工作量已饱和等原因,目前多数医生对于多点执业尚持观望态度。根据此前出台的相关规定,西医可在北京市的2-3个医  相似文献   

16.
<正>抗生素不规范使用,使得许多问题日益显现。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感染日益频繁、迁延不愈。耐药持留菌是细菌在面对外界环境压力时产生的一种适应模式,最早是由Joseph Bigger教授于1944年提出。他将培养基内加入阿莫西林后培养葡萄球菌,发现大多数球菌死亡,但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并将这类细菌称为持留菌。持留菌在遗传上和普通细菌相同,但其耐受表型不同。其在高浓度抗菌药物作用下会进入休眠状态,以应对环境压力,待抗菌药物清除后,恢复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对上海市医师多地点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医师多地点执业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文献检索、对多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10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2家二级医疗机构、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处负责人以及分别来自三级和二级医院的医师代表进行访谈。结果:目前上海市主要有法律框架内、组织性和自发性三种类型的医师多地点执业,医师和基层医院都支持放开多地点执业,三甲医院对于放开多地点执业持保守态度。结论:对医师多地点执业进行立法,并加强在医疗事故防范、人事制度、监督管理等方面管理。  相似文献   

18.
胃肠外营养在极低体重儿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的营养及能量供给是提高极低体重儿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16例极低体重儿应用胃肠外营养情况。结果:16例患儿在短时间内体重均有明显的增加,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存活率提高。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密切监测胃肠外营养的各项指标,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可提高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浙江省浦江县儿科医师对儿童哮喘防治的认知情况。方法:2009年6—9月,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浦江县85名儿科医师参加哮喘防治知识培训情况;儿童哮喘处理措施(除急诊或重症外);对吸入疗法的掌握情况等。结果:患儿诊断为哮喘后(除急诊或重症外)儿科医师多使用吸入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不同职称(资格)的医师、参加与未参加哮喘防治知识培训的医师对吸入疗法的掌握情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浦江县儿科医师对儿童哮喘的防治知识掌握得不好,还需进一步培训加强。  相似文献   

20.
在门诊病人中,一般慢性疾病约占60%以上,门诊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处方,调动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既加快疾病痊愈,又可节省医疗经费。过去,不少医院的门诊医师要应付众多的门诊病人,来不及作自我保健指导。1991年11月,川沙县健康教育馆、川沙县公费医疗办公室为让门诊慢病患者自己掌握健康的金钥匙,编印了32种常见疾病健康教育处方,率先在县中心医院、市七医院、高桥卫生院、东沟卫生院和县妇幼保健所5个试点单位的内科、皮肤科、眼科、口腔科、妇产科门诊使用。由门诊医师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先开药方,后把与确诊病种的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免费赠送给患者,做到双管齐下,目前已有2万多门诊病人获得了这一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