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资料收集、野外地质、地温调查及现场地面物探工作的基础上,对山东省蓬莱市村里集镇黄泥沟村地区地热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了地热资源的开采前景,目的是基本查明工作区内的断裂构造、地层层序、热储分布、热储埋深、热储温度,预测地热井的成井条件,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及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分析内容包括地质构造条件、地温场特征、地球物理特征以及热储特征。认为工作区具备开发地热资源的前景条件,地热井成井深度在1500m左右时可获得30℃~40℃的热水。建议投入施工一眼探采结合井,井深设计1500m,井位选择于1000~1200m钻遇NE向断裂下盘,可获得较完善的地热资源赋存信息。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9月,北京市地热研究院在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钻凿成功一眼优质高产地热井——西集1号地热探采井。该井终孔深度3588.88m,最大出水量3072.64m3/d,井口出水温度为92℃。依据《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 11615-2010)中的相关规定,该井的成功钻凿第一次揭示了通州区中温地热资源的存在。初步计算,西集1号地热井流体可开采量所产生的热功率达8.5MW,位居北京已有地热井产能第二位,估算单井可实现供暖面积达20万m2。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贵德县(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贵德盆地地热地质条件为背景,结合贵德盆地多年的地热探采积累的资料,论述该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点,并对地热成井工艺和对地热的合理的开发利用提出了见解,对类似山间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用户众多。为科学合理评价地热资源潜力,更好地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结合实际开采利用情况,充分考虑了回灌的影响,并以小汤山热田详细勘察资料和长序列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示踪试验和数值计算方法,给出了典型地热井要保持100 a温度不下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地热流体资源量为340 m3/h;结合地热流体温度监测数据,发现年均净开采量与年均水位下降成对数相关性,且在保持地热流体温度不发生显著变化的前提下,年均水位下降2.0 m,可以保障的最少年均可开采量为365.1×104m3。结合小汤山热田多年的开发利用资料和经验,提出合理科学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必须坚持“以热定采,以灌定采”模式。  相似文献   

5.
苏北盆地是江苏省地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本文基于苏北盆地地热地质条件,系统总结研究区内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首次对该区的地热资源量、地热资源可开采量及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进行分层分温度范围的定量评价。基于研究区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水温分布特征等综合分析,对该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区划。研究成果表明,苏北盆地的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地热资源量总计约为229.8亿吨标准煤,地热流体年可采量约为197000万m3,地热流体年可采热量约为618万吨标准煤。热储层中的地热水理疗价值高,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黄桂强 《探矿工程》2008,35(1):24-26
南宁市九曲湾地热井是广西首眼深层地热井,也是广西第一口以深部下第三系细砂岩为主要取水段的地热探采结合井,该井的实施填补了广西在无地热异常显示尤其是热储层分布不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开发的空白.着重介绍了该井的施工成井工艺.  相似文献   

7.
吕志涛 《地下水》2005,27(4):260-262
张庄地热井已完工两年多,至今尚未开发利用.针对张庄地热井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对地热资源和地热水可开采资源量进行了计算与评价,对地热流体质量进行了七项水质评价,提出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钟振楠  康凤新  宋明忠  郎旭娟  柳禄湧  傅朋远  李志杰 《地质论评》2021,67(2):67030007-67030007
鲁东地热区在地质构造单元上位于沂沭断裂带昌邑—大店断裂以东,地热资源丰富。本文采集了鲁东地热区招远地热田内一眼2000m深地热井(DRZK01)中的40块岩芯样品进行岩石热导率、岩石生热率测试及分析,结合测温资料及收集资料对该区地热通量构成及分层热流进行了分析研究;采集区内典型地热流体样品进行水化学分析并采用合适的地热温标估算了该区热储温度;综合研究成果建立了该区地热成因概念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岩石热导率数值较高,测量值在2.8~5.7W/(m·K)之间,普遍高于上地壳平均热导率,地温梯度较高,为31.8℃/km;利用热导率和地温梯度计算的地热通量102mW/m2中热传导分量为(73.2±6.18)mW/m2,对流分量为(28.76±6.18)mW/m2,其中热传导分量中地壳热流为22.5mW/m2,地幔热流为(50.74±6.18)mW/m2,二者比值为1:1.98~1:2.52,为“热幔冷壳”型热结构。石英温标计算热储平均温度为128.6℃,热循环深度约3634m。研究结果丰富了该区地热系统理论并为该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景洪盆地内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通过对景洪市嘎栋地热资源勘查地热井地质、施工情况及成果进行介绍,结合勘查施工实践,针对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地热钻井施工、成井工艺及钻井过程中地质问题等有关内容进行经验总结并分析,对地热地质条件与地热井施工之间结合进行一些经验探讨,并对现行地热井规范中关于井身结构设计、取水层位确定、单井资源量计算等问题提出一定疑问。旨在通过实践及疑问探讨,力图找出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鲁东地热区在地质构造单元上位于沂沭断裂带昌邑—大店断裂以东,地热资源丰富。本文采集了鲁东地热区招远地热田内一眼2000 m深地热井(DRZK01)中的40块岩芯样品进行岩石热导率、岩石生热率测试及分析,结合测温资料及收集资料对该区地热通量构成及分层热流进行了分析研究;采集区内典型地热流体样品进行水化学分析并采用合适的地热温标估算了该区热储温度;综合研究成果建立了该区地热成因概念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岩石热导率数值较高,测量值在2.8~5.7 W/(m·K)之间,普遍高于上地壳平均热导率,地温梯度较高,为31.8℃/km;利用热导率和地温梯度计算的地热通量102 mW/m~2中热传导分量为(73.2±6.18) mW/m~2,对流分量为(28.76±6.18)mW/m~2,其中热传导分量中地壳热流为22.5 mW/m~2,地幔热流为(50.74±6.18) mW/m~2,二者比值为1∶1.98~1∶2.52,为"热幔冷壳"型热结构。石英温标计算热储平均温度为128.6℃,热循环深度约3634 m。研究结果丰富了该区地热系统理论并为该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李家沟公路隧道采用短台阶及全断面开挖;钢筋骨架网衬砌模注砼及初期锚喷砼支护,采用水泥裹砂半湿式喷砼法,衬砌分2序进行;采用光面控制爆破。  相似文献   

12.
应用泥页岩厚度、TOC含量、干酪根类型和成熟度等评价参数,对河北省主要的含暗色页岩系地层——中元古界长城系串岭沟组和蓟县系洪水庄组、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太原和山西组、新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进行评价,预测固安、霸县沙河街组和沧州、廊坊太原-山西组为页岩气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3.
河北矾山杂岩体中单斜辉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牛晓露  陈斌  马旭 《岩石学报》2009,25(2):359-373
河北矾山杂岩体属于二氧化硅不饱和的超钾质碱性-过碱性岩浆系列,由单斜辉石岩、辉石正长岩和碱长正长岩等不同类型岩石组成。各类型岩石主要组成矿物为单斜辉石、黑云母、石榴石和正长石。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单斜辉石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所有单斜辉石属于高钙透辉石,随着岩浆的演化,主要表现为Fe2+对Mg2+的替代关系,结晶趋势为透辉石→钙铁辉石,这揭示矾山杂岩体岩浆体系的特点是高温、中等大小的氧逸度、贫硅、富碱(尤其是钾)。辉石中的AlIV含量取决于岩浆的硅饱和度,硅越不饱和,AlIV含量越高;AlVI含量则与体系中的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由Al对Si的替代引起的电荷不平衡主要由八面体位置的Fe3+来补偿,其次为少量的Ti4+和更少量的Al3+。体系中的Ti含量与体系的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而Na含量则与辉石中的Ti和Fe3+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岩石中单斜辉石从核部到边部随着Mg#的降低,Al、Ti含量呈现不同的演化趋势,这是因为它们于岩浆演化的不同阶段开始结晶,经历了不同的岩浆演化史。碱性岩中高钙辉石的出现和成分环带的普遍发育是由岩浆的贫硅富钾特征决定的。单斜辉石的成分不仅受控于结晶时的温度、压力条件,也受控于岩浆的总成分及其变异。  相似文献   

14.
冀东高级变质作用中流体演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刘树文 《岩石学报》1996,12(1):48-58
冀东太古宙麻粒岩相变质岩石的结构、矿物组合和反应关系反映了其变质作用经历了峰前、峰期、峰后和退化变质四个阶段。通过平衡热学计算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获得了各变质阶段P-T条件和流体性质。峰前阶段的变质条件为650-735℃,0.5-0.7GPa,平衡变质流体中水的摩尔分数是0.49-0.95。峰期阶段为812-860℃,0.8-1.2GP,XH2o从0.49-0.95下降到0.32-0.49,捕获的流体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石炭一二叠纪成煤以来,经过多期次构造运动,对石炭一二叠纪煤田的赋存产生较大影响。本区的控煤构造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控煤构造在燕山腹地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燕山山脉南麓为平行式排列向斜构造控煤,石家庄以南的赞皇复背斜东翼,则表现为伸展型构造特征。在时间上,北部控煤构造形成于印支期、中部为燕山期、南部则为喜山期;因此,分析其煤田构造规律,对不同地区寻找类似隐伏煤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冀北坳陷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冀北坳陷化皮-翟杖子剖面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划分了具有不同电性特征的地层沿剖面的变化格局,确定了基底起伏形态,推断了断层分布位置,沿剖面分布有3个隐伏局部构造,分别为瀑河构造,塔子山构造和翟杖子构造,其中瀑河构造和翟杖子构造具有油气过错景,党坝-小寺沟断裂和双洞南断为构造控制断裂,将剖面分为3个断陷区,北店-抬头山断裂为一条较大的西倾逆断裂,常州沟组逆冲超覆在雾迷山组之上,断距近4000m。  相似文献   

17.
河北平原第四纪火山岩时代对理解华北东部新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其准确年龄一直缺少研究。位于河北省海兴县附近CK3孔岩心揭示了4次第四纪的火山活动。针对第1次火山岩底部样品开展40Ar/39Ar测试,其年龄为(2.36±0.05)Ma。结合磁性地层研究结果,限定了其他3次火山活动时代分别为约1.3 Ma、35~70 ka和10~15 ka。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河北省近40a的地质灾害发生个例资料,分析了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预报分区,分别找出了各区泥石流临界雨量指标;采用数学决策模型-权重分布集成法,对未来24h降水预报产品、中央台下发的降水指导预报产品、河北省气象台MM5模式降水预报产品、河北省气象台下发的降水指导预报产品等进行降水集成,将各区的降水集成结果及前期降雨量分别与临界雨量指标进行比较,作出地质灾害预报。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牛驮镇地热田钻探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牛驮镇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为华北地区最好,开发20多年来,设备能力逐渐加强,管材由水文水井系列过渡到石油API系列,钻探工艺逐步发展。随着地下热水的开采,水位下降,储层的压力下降很多,在刚钻开基岩风化壳时出现了因泥浆骤然漏失而造成上部松散层坍塌的问题。针对这一施工难点问题,对钻进及成井工艺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0.
冀东新太古代蛇绿岩套基本特征的初步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江海  T  KUSKY 《岩石学报》2001,17(3):422-424
在冀东遵化新太古代构造带内首次识别出了东湾子蛇绿岩套残片,它具备严格意义上蛇绿岩套层序,从顶部到底部依次为变形枕状溶岩和变沉积岩,席状岩墙杂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杂岩,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堆积岩,超镁铁质构造岩。其中,席状岩墙杂岩规律巨大,由密集分布的基性岩墙组成,并显示特征的单向冷凝边,岩浆构造及层序指示该蛇绿岩套向西掀斜,并因构造变形使层序重复,根据已有的2.67-2.79Ga的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及其被奥长花岗岩体(锆石U-Pd2501+18/-16Ma)侵位,可以认为东湾子蛇绿岩套形成于新太古代。它的发现对于早期板块的构造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