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包括Gilbert综合征(Gilbert syndrome,GS)和Crigler-Najjar综合征(Crigler-Najjar syndrome,CNS),目前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是尿甘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1(UDP-glucuronosyl transferase 1A1,UGT1A1)基因多态性导致酶的缺乏或活性降低,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GS和CNS的诊断依赖UGT1A1的基因突变位点检出.分子诊断是基因诊断的重要方式.本文就UGT1A1基因检出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孕产妇是甲型H1N1流感高危人群,抵抗力低下,极易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旦感染,孕产妇病死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
PU.1与造血系统发育和造血系统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ts家族的转录因子在造血细胞的生存、生长和分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PU.1是Ets家族中最重要的转录因子.PU.1蛋白的C末端结合区域与Ets-1极其相似.与其他Ets家族转录因子一样,GGAA是PU.1的结合点.在体外,GAGGAA是PU.1的理想结合点.PU.1主要表达于造血细胞,包括CD34+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原始红细胞等.最近的研究表明,PU.1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巨核细胞、红细胞、成骨细胞、嗜酸细胞、树突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的发育、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白血病、淋巴瘤的发生有关.对PU.1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HIV-1耐药是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抗病毒疗法的普及和接受治疗者的增多,HIV-1耐药的问题日益凸显,使艾滋病治疗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了解各抗病毒药物治疗引起的HIV-1耐药突变位点并及时采用有效方法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HIV-1耐药位点基因型检测方法因其快速准确的特点,目前是HIV-1耐药检测最常用也是最有前景的方法.本文对HIV-1耐药位点和耐药基因检测的研究进展做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5.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其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少数病例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甲型H1N1流感的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感染.我院2009年收治1例产后合并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妇科盆腔包块的临床特点、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至2009年3月我院诊治的2l例以盆腔包块入院治疗的小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年龄5~14岁,生殖道先天畸形9例(9/21,42.9%),其中处女膜闭锁7例,残子宫畸形1例,阴道下段闭锁1例.卵巢肿瘤10例(10/21,47.6%),其中成熟性畸胎瘤5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单纯性黏液性囊腺瘤1例,黏液性囊腺瘤合并浆液性囊腺瘤1例,未成熟性畸胎瘤1例.葡萄胎1例;卵巢黄体破裂1例.手术治疗20例,保守治疗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盆腔包块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及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引起的经血潴留.肿瘤类型以卵巢良性肿瘤为主,恶性肿瘤少见,病理类型多为生殖细胞肿瘤.生殖道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是处女膜闭锁,均为青春早期发病.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是一类广谱的非专一性酯酶.PON家族至少有三个成员:PON1、PON2和PON3.PON1在有机磷酸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一个开发治疗有机磷中毒有前途的药物.本文综述了PON1的性质、多态性、催化活性及PON1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临床常用血液粘度计剪变流场特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体内血液粘度异常是基本的生量病理的反映,是了解人们健康状态的重要信息.因此血液粘度的检测已逐步成为临床检测的重要参量[1~3].血液是由有形有血细胞悬浮在轿浆中所组成的,它是多相的非牛顿流体.血液的流变性比单相的牛顿流体复杂得多,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特性的宏观综合指标,它是血液流变学研究中最主要参量,在临床应用中有广泛的意义[4].血液粘度取决于其流动状态当温度固定时,在一不定期的流态范围内随剪变率增高而降低,称为血液表观粘度ηa,它已不是一个物性常量.血液表观粘度与剪变率γa两者是非线性手负相关.临床检测血液粘度仪器,应测得剪变率与剪应力τ间相对应的非线性生关系,才能测定血液表观粘度,并且剪变率应在1~200s-1范围内.以确切表达血液及细胞的流变特征.当剪变率小于1s-1时血液显示触变性,当剪变率高于200s-1时血液呈现牛顿流体特征.因此应选择剪变流场均匀,剪切率1s-1~200s-1范围内的旋转式粘度计,毛细管粘度计测全血粘度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9.
造影剂导致的副反应一直为人们所重视 ,尤其是在增强扫描时 ,快速静脉注射大剂量的高渗离子型碘剂所引起的副反应更为严重。如何预防副反应的发生 ,降低造影剂的毒副作用 ,是CT室护士的重要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实践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1 .1 .1  1 997年 1月~ 1 2月做CT增强扫描 1 854例 ,男性1 4 50例 ,女性 40 4例 ,年龄 8~ 90岁 ,平均年龄 65岁。1 .1 .2 反应分型  1 )轻度 :2 7例 ,占 1 .5 % ,造影后感到全身发热 ,面部潮红、恶心 ,脉搏细弱 ,搔痒感 ,有时表现紧张 ,恐惧感。 2 )中度 :2例约占 0 .1 5 % ,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临床医生》2005,33(8):60-63
1.关于抗菌药物给药途径错误的是A.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B.重症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肌内注射给药C.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D.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E.氨基糖苷类等不可局部滴耳2.下列抗菌药物给药次数正确的是A.青霉素类1日1次给药B.头孢菌素类1日1次给药C.红霉素1日1次给药D.克林霉素1日1次给药E.氟喹诺酮类1日1次给药(重症感染者例外)3.行清洁手术时,除下列哪种情况外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C.人工关节…  相似文献   

11.
黏蛋白1是一种大分子量的糖蛋白,在肿瘤组织中黏蛋白1多出现异常表达,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预后相关.同时,黏蛋白1也是人类肿瘤特异性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之一,黏蛋白1对于血液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及免疫靶向治疗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黏蛋白1的结构、功能及与血液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哮喘与胃食道反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学斌  贺瑞珍 《临床荟萃》1991,6(10):442-444
哮喘是以增另气管支气管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为特征的表现为广泛气道狭窄的疾病.其发病率为1~3%,每年死亡率1/100,000,多见于年轻人.成人1/2哮喘是10多年前发展成,另1/3是在40岁以前发生.虽然其死亡率低,然而其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15种黄酮与黄酮醇类化合物对细胞色素P450酶 (cytochrome P450,CYP)1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HepG2细胞中各CYP1A1 mRNA的表达.结果 黄酮、6-羟基黄酮、槲皮素、黄芩素、野黄芩苷、野黄芩素和白杨黄素是CYP1A1的强诱导剂,50 uM 浓度时诱导超过10倍;黄芩苷是中等程度诱导剂,诱导倍数为7.68;桑黄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和山萘酚是CYP1A1弱诱导剂,诱导倍数在2-3倍左右.而7-羟基黄酮、漆黄素、芹菜黄素是CYP1A1的弱抑制剂,抑制倍数在2-3倍.结论 黄酮与黄酮醇类化合物对CYP1A1的诱导作用存在很大的差异,其诱导作用的强弱与其结构有关.黄酮与黄酮醇类化合物对CYP1A1表达的强诱导作用,能加速一些前致癌物转化为致癌物,我们的研究为黄酮制剂的安全性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早期发现、隔离传染源和采取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GATA-1是GATA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种识别GATA基序并与之结合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GATA-1通过促进红系和巨核系特异性基因的转录从而促使红系和巨核系细胞的发育成熟.特别是近来又发现GATA-1也是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分化发育,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7.
1.单选题(每题1分,10题=10分)(1)影响诊断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因素有(B)A.患病率B.疾病严重度C.不同级别医疗机构D.不同地区E.不同级别医师(2)下列哪项指标不能反映诊断试验的真实性(C)A.特异度B.预测值C.卡帕值D.尤登指数E.AUCROC(3)有关似然比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D)A.是反映诊断试验真实性的一种指标B.其含义是试验结果使验前概率改变了多少C.其缺点是应用时要将比和率进行换算D.容易受到患病率的影响E.可以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变化(4)该诊断试验的似然比为1,其意义是(E)A.使验前概率向验后概率发生根本变化B.使验前概…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髓鞘碱性蛋白 ( myelin basic protein,MBP)是构成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在髓鞘形成和脑分化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脑脊液 ( CSF)和血液中 MBP的变化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有无实质性损害 ,特别是有无髓鞘脱失的特异性生化指标[1 ,2 ] 。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对象 我院收治的 94例多发性硬化 ( MS)患者 ,年龄 1 4~ 6 8y(平均年龄 4 0 y) ;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 1 0 5例 ,年龄 1 9~ 6 7y(平均 4 3y)。1 .2 方法1 .2 .1 标本采集 :采集其脑脊液标本 2 ml,迅速置于 -80°C冷冻保存 ,待测。1 .2 .2 测定方法 :采用经改…  相似文献   

19.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起全球性的大爆发,2009年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是一种新的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株.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尤其是妊娠期女性,易感程度是非妊娠人群的2~4倍,同时妊娠期女性也是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本文着重针对妊娠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痛(T1DM)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7例T1DM患者(T1DM)和454名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运用PCR-SBT对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在HLA-DQB1位点上,T1DM组的DQB1*0201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QB1*0502的频率则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QB1*0201是广东汉族人群T1DM的易感基因,DQB1*0502则是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