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其患病率逐步攀升,预后较差,本文研究糖尿病肾病及由其导致的终末期肾病在中国的现况及危害,及引起糖尿病肾病患者迅猛增加的原因,而糖尿病肾病是可防可治的,应引起重视,加强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称糖尿病肾病为消渴病.肾病.目前部分学者认为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应与西医分期相结合.本文从名老中医辨证分型经验和基于流行病学研究的情况对糖尿病肾病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作概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是高血压的成因,并且高血压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也就是说,糖尿病性肾病(以下简称肾病)使血压升高,高血压又促进了肾病的进展。因而,为了阻断这种恶性循环,控制糖尿病的进展,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降压药中也有对肾功能、糖、脂肪代谢有不良影响的药物,临床应充分注意这一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抑制剂)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则是一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足细胞及其相关分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立平  周巧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6):2478-2479,248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志,也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新近研究表明: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产生和肾小球硬化进展明显相关。通过阐述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能进一步拓宽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为糖尿病肾病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代点云 《中外医疗》2007,26(20):32-3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的中医临床实践证明,它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有独特的功效,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在研究中,我们应大力开展基础性研究,促进各项研究的系统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调重视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及分期,治疗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并详细介绍治疗措施,提示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效。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智敏  李洋  孙亦兵  周伟 《四川医学》2006,27(5):485-486
目的 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统计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高血压是最常见并发症,低血糖,低血糖昏迷和低血压是较严重并发症。心律失常和失衡综合征较少见。结论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糖和低血糖昏迷,首先应考虑是否应用降糖药物特别是应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非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并展开病例分析。方法选择26例符合研究要求病患展开肾病组织学病理检验,对病理结果及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8例,非糖尿病肾脏损害18例。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非糖尿病肾脏损害多为肾脏病变引发,当患者出现非糖尿病肾病线索时应及早至正规医院行肾病组织学病理检验,提升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因之一。如临床期DN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DN的进展难以逆转。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它的出现预示着病情将进一步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故对于DN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应用血塞通胶囊和卡托普利对5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的各种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观察52例糖尿病肾病尿毒平患者和同期58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存活率、死亡原因及并发症。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1年和2年存活率分别为82%和71%。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病变,其次为感染。影响透析效果的主要并发症是心血管病变(83%)、高血压(94%)、透析低血压(35%)、感染(61%),与非糖尿病肾病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更早进行血透,肌酐清除率<15ml/min即位透析,控制两次透析期间的体重增加<5%,减少透析时血糖波动,防治并发症是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中,其中中医药治疗为中国特色治疗,古人认为其属于"肺胀"范畴,与痰、瘀等多种病理因素相关,但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尤其广泛,其中包括静脉液体输注中药制剂、口服中药及穴位活血化瘀疗法,形式多种多样,但都能改善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说明活血化瘀疗法具有临床研究性。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肾炎患者作用效果.方法:对慢性肾炎患者用活血化瘀法结合辨证论治治疗90 d(治疗组36例)与同期未使用活血化瘀法的患者(对照组15例)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蛋白尿、血尿、血肌酐、血尿素氮、高血压、水肿等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活血化瘀法明显降低慢性肾炎患者的蛋白尿、血尿、血肌酐、高血压、水肿.结论: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减少肾小球和肾间质等的损害,改善和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止其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手术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84例,治疗组采用手术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时照组采用单纯手术。结果治疗组治愈76例,好转8例。时照组治愈74例,好转10例。结论手术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嵌顿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 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活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痰湿瘀结型治宜活血祛瘀,化痰利湿,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加减;湿热瘀阻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肾虚血瘀型治宜补肾活血,化瘀利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化瘀法应用于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体会。方法:针对恶性肿瘤的病因机理、用药原则、用药规律等方面具体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结果:活血化瘀法能够减轻放化疗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力,抑制肿瘤转移,减少扩散,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治疗的效果。结论:活血化瘀法可作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特色方法,抑制肿瘤转移、扩散,收效甚好,应用时注意和辨证用药相配合,以利于对胃气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属临床疑难病症,系因久病脉络瘀血阻滞所致,治疗当从瘀论治,采用养阴化瘀、益气化瘀、补肾化瘀、健脾化瘀、利水化瘀、活血化瘀六法,临床证明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浅论化痰祛瘀法治疗高脂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为"痰瘀互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化痰祛瘀药物组成降脂方对高脂血症进行分型论治,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说明化痰祛瘀是高脂血症的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瘀血证关系密切,多从气、热、痰几个方面治疗。因气致瘀者,治疗旨在求"和",即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因热致瘀者,当首辨虚实;阴亏血少、中焦阳虚发热致瘀者治以补泻兼施;五志化火致瘀,热瘀胶结,难解难清者以清热凉血法伍以活血散瘀法,邪祛而瘀散;痰瘀交阻者,以荡痰汤及抵当汤化裁治疗,祛邪扶正。  相似文献   

19.
益气活血通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立论依据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从气虚血瘀是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基本病机入手,着重探讨益气活血通络在DPN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气虚血瘀是DPN发病的病机关键,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虚在先,血瘀在后,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是治疗DPN的根本法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祛痰化瘀”法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已确诊为PCOS的患者,以补肾健脾、祛痰化瘀为治疗原则,给予自拟汤剂抑囊助孕汤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2例患者中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P〈0.01,临床疗效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肾脾两虚、痰瘀互结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基本病机,而“补肾健脾,祛痰化瘀”法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