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洞天福地是道教的理想修行地,也是人居环境的理想模型。依据历史影响力及现今建设现状,选取江西6处代表性洞天福地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江西洞天福地在选址、理景两方面所蕴含的独特景观营建智慧,得出:江西洞天福地一般位于盆地,并以江西形势派风水理论为指引;绝大部分洞天福地借鉴壶天仙境来营造仙界景观,整体空间布局模式为:山门——"壶口",道教建筑所在盆地——"壶腔",沿山势曲折上升的山道沟通内外,并呈现出"虚(水)实(山)结合"的特点;植物配置具有浓重的道教色彩,且以常绿乡土古木为基调,寓意万物共生;建筑营建深受"仙道意识"影响,仙境信仰影响了建筑营建思想,仙灵信仰影响了建筑装饰艺术。通过研究洞天福地所蕴含的道教哲学思想,总结出有益于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处世观、生态发展观、养生观及物种保护观。  相似文献   

2.
洞天福地中的健康人居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青青  金荷仙  吴会 《风景园林》2020,27(12):110-114
道教洞天福地蕴含中国本土的自然观,体现“天人合一”思想下的东方自然保护传统。道教以“气”论解读瘟疫,将瘟疫的病因、病理指向宇宙自然之道。通过追溯洞天福地和疫灾的历史渊源,认为民众对瘟疫的恐惧以及对“不死之乡”的形而上追求赋予了洞天福地“仙境”象征;作为现实的避疫场所,洞天福地提供了天然庇护,具有养生效果,在避疫、防疫中发挥了重要的身心疗愈作用;以“永嘉之乱”引发北方流民南迁事件为始,山中避疫催生了江南洞天福地大开发。从“理想景观”视角分析洞天福地在山林的营建特点以及道教的养生实践,形成内外兼修的自然相处之道。以此讨论道教洞天福地对健康人居建设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祥  金荷仙 《园林》2023,(4):102-108
在研读河南洞天福地相关古今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确定河南省范围内现存的洞天福地数量与具体位置;从自然崇拜(山岳崇拜与水系崇拜)、神话传说、道教发展三个方面分析河南洞天福地孕育与发展的文化背景与人文活动;再从5个方面分析河南洞天福地的景观空间特征:因河南“三面环山”“三江一河”的自然条件,景观空间布局呈现出符合道教追求的“葫芦”型空间格局;4个洞天福地彼此间呈现“大洞天—(福地)—小洞天—福地”的关系网络;择址大都选择在山川之上(山巅、山腰与山麓);景观序列由中心散点式布局发展至轴线式布局。以期从省域角度挖掘河南洞天福地的文化价值和景观特征,使河南洞天福地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4.
江南洞天福地是以道教神仙信仰和江南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为基础,在融合了古人心中理想景观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江南特色的景观。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对江南洞天福地外围的自然环境空间和内部建筑空间进行综合性的布局分析。总结出江南洞天福地的外围自然环境空间是以古人心中的理想景观和理想栖息模式布局为主的,而内部建筑空间则以"洞-宫"轴线对称的院落式、以洞为"天"的"天路历程"式、依洞而建的"洞宫一体"式、背山面水的"风水佳穴"式这4种主要布局模式为主。最后,讨论了江南洞天福地的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5.
洞天福地作为道教神仙思想的物化形式,在2 000多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囊括了道教建筑、道教宫观及周围的园林化环境,"洞天福地"思想中所蕴含的景观理想也逐步融入社会建设中。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洞天福地的研究成果,介绍洞天福地的发展历程、生态思想和江南洞天福地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洞天福地背后承载的景观理想、文化内涵和造景手法等对传统园林营造模式的影响。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6.
温州作为浙江道教洞天福地的三大聚集地之一,其迥异的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充分反映温州洞天福地的入世特性。当地道教洞天福地中冗杂的民俗信仰与文人隐士的笔墨纷宏著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温州洞天福地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互通性。这种互通性不仅表现在它的人文历史方面,也从其山岳和水文等自然景观中显露出来。据其山岳水文等自然景观的特征,在风景园林视角下得出温州一洞四福地景观在选址和布局上所具备的独特地域特点:择址在其本身临近江海的基础上循"坐山之内隅"原则,且各洞天福地"山岳海拔多不过百";布局遵"虚围实合的山川之势"和"立于水网,靠于江流,面向海洋"之态。其选址原则和布局模式确保了温州洞天福地"避灾"和"藏风纳气"特性的同时又维系了其入世性,保障了洞天福地中修道者的日常生活。温州洞天福地从自然到人文景观无不涉及现实追求和世俗表现,旨在发掘其地域性特征,丰富浙江洞天福地研究。  相似文献   

7.
道教洞天福地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在宗教山岳景观中占据独特地位。浙东天台山水神秀,历代高道以入山隐修为主要目的,形成了道教在区域山林的景观文化基础。从天台山“神仙之乡”的文化背景出发,从“想象与实践”的视角切入,梳理了天台山洞天福地的景观流变:分析其“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经历了“赤城→桐柏”的信仰转移过程;以天台山为坐标,洞天福地格局打破了区域“层级”分布特征,而呈现大范围“州郡”空间格局。作为“联结点”的天台山,洞天世界沟通了宇宙、山、人3个基本场域,由此衍生出“洞宫”式和“周回”式山岳空间营建典范。旨在挖掘洞天福地中典型案例的价值,为中国洞天福地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1)
以二维平面介质为基底进行创作的绘画作品能够再现三维立体空间景观,制造出视觉效果上的纵深感,建构起画作中的虚构世界。画家常采用镜面反射、窗口通透、光线投射、隐藏叠加等细节手法塑造画作空间,欣赏者观看画作空间的行为是在知晓二维与三维差别的前提下进行的,是想象自己在二维平面上看到三维立体空间的视觉假扮游戏行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
<正>2019年5月30日至6月9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共同承办的"京彩70年绘画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京彩70年"为主题,精心甄选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70余位画家创作的70件(套)精彩画作,围绕"时代新风""时代意韵""时代人民""时代经典"四大篇章徐徐展开。时代新作与历史经典共呈,让生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7)
郭熙是北宋宫廷画家,早年没有老师教导,纯粹靠天性使然,后来学习李成,笔法大成。他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画作上,还体现在绘画理论上。文章通过介绍郭熙的生平、师承、存留下来的画作和画论"三远"来研究其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毛华松  李越  王飞 《中国园林》2020,36(10):127
宋代是文人园林定型的关键阶段。揭示宋代园林生 活、空间组织变迁及其时代特征,是理解文人园林审美的重 要基础。以宋代典型的园林活动“西园雅集”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历代西园雅集图文解读,提取“观书”“作画”“抚 琴”“题石”“说经”5类诗情画意园林活动和相应场景要 素、组织方式等共性图像符号。进而纵向对照西汉至唐代知名 的雅集活动模式,归纳了西园雅集在活动人群上的儒道释兼 容、活动类型上的诗画禅意、空间上的集群串联式结构、审美 上的主客体融合等文人园林雅集特征。对理解园林活动对中国 园林空间组织变迁上的影响,有着积极的理论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水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本次文化广场设计引入中国山水画概念,借鉴中国山水画蕴涵的景观空间营造法,通过巧妙的理水、理石、理树,营造富有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同和文化广场,使之体现独特的中国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3.
围绕2019世界园艺博览会山水园艺轴布局设计,结合园区总体规划和场地现状情况,运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提出了"画中山水、诗意田园"的景观立意,提炼出"山、水、林、田、屋"五大造景要素,采用"延山、引水、布田、营林、接屋"的手法进行规划布局。重点对"延山"手法在深化设计中如何承接总体规划要求、划分园林空间、引导游览路线、限定视线范围及营造局部小气候等,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引水""布田""营林""接屋"等设计过程中,如何运用传统园林文化内涵、表达传统园林意趣作了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14.
张瑾  王洪成 《园林》2020,(3):20-26
本文在中国山水画与传统造园发展相辅相成的研究基础之上,从"画游-园游"的角度,尝试就山水画理对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通过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实例的造园手法,分别从"物游"与"心游"两个层面分析画理在造园实践中的表达,为设计者从山水画的"画游"角度去理解传统园林的"园游"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厘清传统村落风景营建内涵为主旨,在汲取“三 境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确立“自然认知-形式构架-意境升 华”的景观解析框架;并通过对福建北部党城村的案例解析, 梳理景观营建思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景观营 建是在保障生存安全的前提下,以大尺度范围的山水秩序为参 照,以人文理想为价值追求,进行空间格局、聚落秩序和节点 场所的营建,形成“大尺度空间-聚落-人文空间”三级空间层 级,积累了高度融合山水秩序与人工环境的空间法则,实现了 “三美”一体的意境理想,是一种将生存经验与人文理想高度 融合的景观营建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梳理了术语“风景”在西欧出现及其含义演变的过程。早期风景的含义主要是与领土整治相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认识到风景的文化艺术价值,形成了“田园生活”和“乐土”风景样板,绘画、园林等风景艺术得到发展,深刻影响了园林的布局、功能和规模。18世纪,在农庄经济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的乡村风景彻底改观,产生了“崇高的”和“如画的”新型风景样板,催生出自然风景式园林风格,促进了风景旅游的兴起。最后,总结了西欧国土-风景-园林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鹏  韩锋  杜爽 《中国园林》2023,39(6):58-63
“关联性文化景观”中“自然元素”与其“非物质 要素”的结合方式因高度抽象的表达及多样的意义生成背景, 其阐释途径的合理解读具有复杂性,对之进行解读是揭示“关 联性文化景观”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以分析心理学派代表人 物荣格《哲学树》中的11幅心理绘画“树原型”作为研究材 料,通过总结普适性的“还原性文本”,分析其叙事文本、意 指作用、隐喻关系;进而揭示其蕴含的人类视野中宏大的“世 界树原型象征”,通过文化升华后的“原型象征”进一步阐释 人类对“自然元素”的意义加工和修饰;最终得以形成超越 “自然元素”单纯本体的“哲学树”。并以此建构理解“关联 性文化景观”自然原型象征意义的途径,指出人类通过意识形 态下基于个人或集体的精神世界中“自然元素”印刻在“还原 性文本”中的方式,具象化“非物质要素”与“自然元素”动 态呈现关系在“关联性文化景观”语境下的表达方式,为解读 其他“关联性文化景观”原型象征的诸多意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乐志  程云杉 《中国园林》2012,28(5):68-72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传统园林营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现存的苏州园林和经典山水画为研究基础,首先剖析了传统山水画“移天缩地”的技巧;然后探讨了绘画原理转换为园林设计方法的限制和变通技巧.包括将散点透视变为“环视”和“环游”,以留白为主的构图模式,因地制宜的“三远”技法,压缩实体、遮挡扭转、尺度对比等增加层次的技巧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苏州古典园林的几处实例研究了造景时的尺寸控制,较完整地阐述了从山水画到园林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张涛  史哲伟  柳云雁 《中国园林》2022,38(3):134-138
“龙门”是一种“两山夹河,其状如门”的地景文化空间,是在多地龙门人居实践过程中综合凝成的本土人居范式。以黄河龙门禹庙、洛阳龙门石窟、杭州龙门古镇为典型对象,将不同地区、不同特质的“龙门”进行整合对比,发掘了一套具有规律性、普适性和跨地区的“龙门”地景模式,构建了集龙门山水、龙门形胜、龙门城市、龙门风景、龙门文化于一体的龙门人居建设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