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口咽鳞癌诱导化疗序贯放化疗后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至2018年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诱导化疗序贯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口咽鳞癌患者共52例, 统计分析每例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PNI), 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NI的最佳临界值, 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27例)和营养不良组(25例)。应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 Cox模型分析不同营养状况与预后关系,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放疗后PNI值降低最为明显, 最佳临界值为42.4。营养良好组(PNI≥42.4)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2.6%和60.9%, 均优于营养不良组(PNI<42.4)的30.1%和29.7% (χ2=11.12、5.74,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后PNI为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2.752, 95%CI:1.095~6.917, P=0.031)。年龄>60岁及诱导化疗后疗效评估无缓解的口咽鳞癌患者, 在放化疗后出现营养不良的比例更高(χ2= 4.89、5.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PS)联合乳酸脱氢酶(LDH)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21年8月收治的SCLC 16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NPS将患者分为0组(NPS=0)28例、1组(NPS=1~2)73例和2组(NPS=3~4)66例。使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NPS联合LDH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影响。结果 167例中位PFS和OS分别为8个月和15.2个月。NPS 0组、1组和2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3.7、9.0和4.9个月,中位OS分别为29.3、14.6和10.9个月。生存分析显示,NPS和LDH水平与SCLC患者PFS和OS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1)。NPS及LDH水平是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NPS和LDH是SCL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NPS低分组和低水平LDH可能预示着更长的PFS和OS,因此,NPS联合LDH对SCLC患者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图像融合技术分析胸段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后食管病变局部复发部位的分布特点, 并探讨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剂量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至2019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209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资料。将确诊为食管病变局部复发患者的CT图像与原计划CT图像通过图像配准软件进行融合比对, 明确复发部位。对食管复发组(81例)及局部无复发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1∶1倾向评分匹配, 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各62例)治疗计划中各剂量、体积参数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对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局部无复发生存(RFS)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1、3、5年OS率分别为80.9%、42.6%、33.0%, PFS率分别为67.9%、34.0%、27.9%, RFS率分别为71.3%、39.2%、30.5%。T分期、N分期、放疗剂量为食管癌患者OS、PFS及RFS的独立影响因素(HR=1.42~1.87, P<0.05)。68例放疗后食管病变局部复发的患者中, 62例(91.2%)复发位于GTV...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治疗前血液炎性标志物,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接受放(化)疗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泰兴人民医院行根治性放疗(RT)或放化疗(CRT)的107例ESCC患者,根据治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的中位值将患者分为NLR<3.06组(54例)和NLR ≥ 3.06组(53例),PLR<145.26组(54例)与PLR ≥ 145.26组(53例),CRP/Alb<0.13组(52例)和CRP/Alb ≥ 0.13组(55例),治疗效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并用Log-rank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放化疗、NLR<3.06组、PLR<145.26组和CRP/Alb<0.1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优于单纯放疗、NLR ≥ 3.06、PLR ≥ 145.26和CRP/Alb ≥ 0.13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2.118、4.138、2.297、3.784,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放化疗(HR=1.342,95% CI 1.023~2.467,P<0.05)与CRP/Alb<0.13(HR=7.004,95% CI 2.088~23.496,P<0.05)是疗效好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治疗方式、NLR、PLR和CRP/Alb均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密切相关(P<0.05);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显示:TNM分期(HR=1.326,95% CI 1.070~1.838,P<0.05)、治疗方式(HR=0.400,95% CI 0.230~0.694,P<0.05)与CRP/Alb(HR=3.518;95% CI 1.975~6.266;P<0.05)是无进展生存(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根据TNM分期及治疗方式的亚组分析得出无论在食管鳞癌的早期患者(Ⅰ+Ⅱ期),还是晚期患者(Ⅲ期),是接受单纯放疗,还是同步放化疗,CRP/Alb<0.13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均优于CRP/Alb ≥ 0.13。最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也证实CRP/Alb在预测食管鳞癌接受放化疗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方面优于NLR和PLR。结论 血液炎性指标CRP/Alb在预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接受放(化)疗患者近期疗效及生存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接受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和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7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分析肿瘤局部相关因素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影响患者近期疗效、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复发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OS和PFS分别为77.1%、40.1%、26.0%和62.6%、30.6%、20.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声音嘶哑、cN分期、cTNM分期、GTV-横径(GTV-D)和GTV-体积/长度(GTV-V/L)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声音嘶哑、cTNM分期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全组有75例(41.9%)患者出现复发,61例(34.1%)远处转移,其中19例(10.6%)为合并复发和远处转移。75例复发患者中64例(85.3%)患者为单纯食管复发,4例(5.3%)为单纯淋巴结复发,另7例(9.3%)患者为食管合并淋巴结复发。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63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淋巴结复发;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周边组织/器官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接受ENI确实可行,其失败主要模式仍为食管复发;治疗前声音嘶哑、GTV-D和GTV-V/L较大、临床分期较晚和近期疗效不佳为患者预后较差的指标;肿瘤周边组织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失败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的9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分析其与PNI的关系.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NI预测食管鳞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单纯手术与术后放化疗对胸上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168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手术组(86例)和术后放化疗组(82例)。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资料构成比应用χ2检验,应用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3.9%、52.4%、43.5%,26.5%、40.8%、43.4%和5.3%、11.4%、16.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T分期、N分期和治疗方式为患者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20、0.008、0.005、0.000);N分期和治疗方式为局部/区域复发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01、0.003);分化程度和T分期为远处转移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45、0.020)。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化疗(POCRT)组患者胸腔内-区域复发率分别为44.2%(38/86)和29.3%(2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0,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9.8%(17/86)和13.4%(1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上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术后放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并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但能否降低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性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行序贯放化疗,观察组实行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近期临床治疗效果、预后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情况比对照组严重(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患者生存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两年后患者生存率更高,且其病灶转移率、疾病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 将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运用在食管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近期临床疗效,预后性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放化疗联合免疫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LA/M ESC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符合入组条件的57例LA/M ESCC患者, 分析其近期疗效、生存情况、预后因素、治疗后失败模式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全组患者1、2、3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6.0%、57.5%、53.9%和61.4%、31.0%、31.0%;中位OS值未达到, 中位PFS为15.0个月(95%CI:10.77~19.23);患者总有效率(ORR)为80.7%(46/57), 疾病控制率(DCR)为94.7%(54/5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免疫治疗周期数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0.25、2.58、0.35、4.05, P<0.05), 而临床分期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因素(HR=2.27、1.97, P<0.05)。免疫药物与放化疗联合模式、照射范围对患者OS和P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32例患者出现治疗后失败, 二次治疗后1、2年OS率分别为55.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与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197例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且年龄≥75岁的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放疗前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体质量指数(BMI)并进行分组。Kaplan-Meier法对生存时间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放疗前GNRI评分正常组139例,异常组58例,两组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1.08%、9.82%和8.73%、6.18%(P>0.05)。放疗后GNRI评分正常组68例,异常组129例,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7.04%、7.42%和16.17%、3.65%(χ2=12.316、14.617,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TNM分期、大体肿瘤体积(GTV)、放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放疗后BMI、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与总生存时间(OS)相关(χ2=6.569~22.434,P<0.05);T分期、GTV、放疗前NLR及放疗后的BMI、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相关(χ2=4.579~18.99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放疗前NLR、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为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放疗前NLR、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为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放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GNRI均为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χ2=4.716、13.083、4.519,P<0.05)。结论 营养指标GNRI可作为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有效预后指标。临床工作中对GNRI评分风险较高的老年患者可积极行营养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既往未使用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脑放疗介入的时间及脑放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化疗科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9例合并脑转移的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脑部放疗介入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放疗组(45例)即确诊脑转移后先行脑部放疗并接受TKI药物治疗,晚放疗组(24例)即先使用TKI药物至出现脑转移病灶进展后行脑放疗,早放疗组根据脑放疗方式可分为早全脑放射治疗(WBRT)组(20例),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组(25例),比较患者的总生存(OS)、颅内无进展生存(iPFS)及无进展生存(PFS)。结果 入组69例患者的中位OS为31.2个月,早放疗组与晚放疗组1年和2年OS分别为95%、64%和80%、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早WBRT组、早SRS组及晚放疗组1年和2年OS分别为95%、96%、80%和 42%、88%、35%(χ2=12.01,P<0.05)。早SRS组较晚放疗组有OS获益(HR:0.10,95%CI:0.23~0.46,P=0.003),而早WBRT组较晚放疗组OS未见显著获益(HR:0.54,95%CI:0.21~1.32,P=0.180)。早放疗组与晚放疗组iPFS及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既往未接受TKI药物治疗的EGFR突变的NSCLC脑转移患者,尽早脑部放疗介入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其中使用SRS较使用WBRT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前后血清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活性的变化以及与患者生存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血清犬尿氨酸(Kyn)及Kyn:色氨酸(Trp)比值评估早期NSCLC患者SBRT治疗前后IDO的活性。纳入2014年12月至2017年7月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SBRT治疗的30例早期NSCLC患者,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SBRT治疗前后血清Kyn、Trp浓度。根据中位数为截断值,将放疗后与放疗前Kyn浓度比值分为Kyn高水平组和Kyn低水平组。同理,将放疗后Kyn:Trp比值分为放疗后Kyn:Trp高水平组和放疗后Kyn:Trp低水平组。分析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和IDO活性的相关性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放疗后Kyn与放疗前Kyn比值较低组可获得较长的PFS(中位数:未达到vs. 26.8个月,HR=0.31,95% CI=0.11~0.90,P<0.05)。放疗后Kyn:Trp比值较低组可获得较长的OS(中位数:未达到vs. 36.5个月,HR=0.27,95% CI=0.08~0.95,P<0.05)。多因素分析中,吸烟<30包/年、高生物等效剂量(BED)、放疗后Kyn与放疗前Kyn比值较低与较长的PFS相关。放疗后Kyn:Trp较低、高BED与较长的OS相关。结论 SBRT可以改变IDO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活性。IDO是一种潜在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监测早期NSCLC患者SRRT治疗后的免疫状态,对预测患者生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中肿瘤组织的病理缓解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浓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对89例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于放疗第4周行胃镜下活检评估病理缓解情况;并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4周以及放疗结束后1周内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双抗体夹心亲和素-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分析病理缓解程度和VEGF动态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病理完全缓解组(CR组)和未完全缓解组(非CR组)患者分别为67例和22例。CR组1年、3年和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7.6%、46.3%和35.2%,中位OS为30.0个月(95%CI 14.3~45.6个月);非CR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50%、0%和0%,中位OS为11.4个月(95%CI 4.2~18.6个月),CR组OS显著好于非CR组(P<0.001)。CR组1年、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69.7%、40.9%和34.3%,中位PFS为21.7个月(95%CI 13.1~30.3个月);非CR组1年、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36.4%、0%和0%,中位PFS为7.4个月(95%CI 2.1~12.4个月)。CR组PFS明显好于非CR组(P<0.001)。血清VEGF增高组、稳定组和降低组患者分别为16例、43例和30例。增高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50%、18.8%和12.5%,中位OS为9.2个月(95%CI 2.2~17.9个月);稳定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67.4%、30.2%和19.9%,中位OS为19.9个月(95%CI 14.9~24.9个月);降低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86.7%、50%和42.9%,中位OS为28.7个月(95%CI 5.4~51.2个月),血清VEGF降低组OS显著好于增高组(P<0.05)。增高组1年、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43.8%、12.5%和0%,中位PFS为8.0个月(95%CI 2.5~15.9个月);稳定组1年、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57.1%、26.2%和20.8%,中位PFS为15.5个月(95%CI 10.7~20.4个月);降低组1年、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76.7%、46.7%和39.7%,中位PFS为20.1个月(95%CI 2.4~40.1个月);血清VEGF降低组PFS显著好于增高组(P=0.013)。结论放疗中肿瘤组织病理缓解状况和血清VEGF变化趋势与食管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20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放疗科和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接受同步放化疗的503例非手术ESCC患者。其中, 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组(联合组)69例, 单纯同步放化疗组(同步放化疗组)434例, 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两组患者进行1∶2匹配, 最终得到可供临床分析的患者共168例, 其中, 联合组61例, 同步放化疗组10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总生存曲线和无进展生存曲线, 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匹配后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ORR)显著高于同步放化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2%vs. 71.0%, χ2=4.33, P=0.037);联合组的疾病控制率(DCR)与同步放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4%vs. 91.6%, P>0.05)。联合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28.07个月, 1、3、5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估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我国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自1996—2017年来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发表的有关文献,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终纳入15篇,共计6 332人。分析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中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 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工作人员T3水平的标准化均数差(SMD)为-0.32[95% CI(-0.61,-0.04),P=0.03],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危险性;单个协变量Meta回归对异质性来源进行分析仅显示性别组成与研究间异质性有关,调整研究后方差的解释比率(adjusted R-squared, Adj R2)为29.99% (P=0.03)。T4水平的SMD为-0.49[95% CI(-0.94,-0.03),P=0.04],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危险性;单个协变量Meta回归对异质性来源进行分析仅显示性别组成与研究间异质性有关:Adj R2为26.60%(P=0.02)。TSH水平的SMD为1.10[95% CI(0.32,1.89),P=0.006],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的危险性。结论 长期暴露在低剂量电离辐射环境中可能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我国医用X射线工作者随访队列中最大的江苏亚组开展继续随访,分析1997—2011年队列随访期间慢性小剂量电离辐射照射诱发恶性肿瘤的发病危险。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由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统一随访方案,经过统一培训后,组织开展随访工作。采用Epicure之Datab计算随访队列1997—2011年累计观察人年分组列表,利用AMFIT进行分组资料的Poisson回归,计算调整性别、年龄等因素后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各种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RR)值及其95%CI结果 共随访7 088人,其中,照射组3 668人,累计观察94 651.2人年,失访率为5.79%。在此期间诊断新发恶性肿瘤441例。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全部恶性肿瘤的RR为1.44(95%CI:1.18~1.75),实体癌的RR为1.44(95%CI:1.18~1.75)。照射组发病率明显上升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RR=1.95,95%CI:1.30~2.92)、食管癌(RR=3.04,95%CI:1.20~7.70)、淋巴癌(RR=2.24,95%CI:0.67~7.48)、白血病(RR=1.57,95%CI:0.33~7.39)、喉癌(RR=2.47)和甲状腺癌(RR=2.80,95%CI:0.24~32.26)。对失访情况进行调整后,照射组实体癌的RR=1.2(95%CI:0.94~1.46)。结论 1980年前参加工作的江苏省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主要是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危险增高,可能与其接受的慢性小剂量电离辐射职业照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肿瘤发病风险, 为职业受照人群肿瘤效应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纳入上海市医疗机构1950—1980年间从事放射工作的715名医生为放射组, 同时期同家医疗机构未从事放射工作的738名医生为对照组, 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肿瘤发病情况。计算该队列1980—2021年间累计观察人年数,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计算调整性别、出生年份、开始工作年代等因素后放射组各种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 并对性别等混杂因素进行放射组全癌发生风险的分层分析。结果该队列共完成随访1 369人, 其中放射组668人, 对照组701人, 总观察人年数为52 980人年。截至2021年12月31日, 该队列恶性肿瘤患者共199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放射组恶性肿瘤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体癌和全癌的调整相对危险度RR分别1.49(95%CI:1.08~2.05, P=0.015)和1.40(95%CI:1.02~1.92, P=0.036), 其中放射组罹患甲状腺癌的相对危险度明显升高(RR=10.06, 95%CI:2.05~49.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仑伐替尼、anti-PD-1抗体和吉西他滨+奥沙利铂(GEMOX)(四联疗法)在不可手术切除的肝内胆管癌(ICC)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四联疗法的复发、转移或不可手术切除的ICC患者。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整理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获取生存数据,随访至2022年12月31日,分析患者的疗效、预后和不良反应。结果 41例符合入组条件的ICC患者纳入分析。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时,36例患者发生疾病进展(18例已死亡),3例失访。死亡原因包括肝内肿瘤进展引起的肝衰竭(6例)、远处转移(肺或脑,6例),腹部淋巴结转移(3例)、癌症恶病质(2例)和不明原因(1例)。41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个月(95% CI:9.2~12.8),中位总生存期为35个月(95%CI:17.0~52.0)。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都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13例患者至少发生1次≥3级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经保守支持治疗后均顺利康复。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结论 放疗联合仑伐替尼、anti-PD-1抗体和GEMOX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ICC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的内乳前哨淋巴结(IM-SLN)位置分布,探讨内乳淋巴结(IMLN)引流区预防性照射的靶区范围。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2018年709例初诊为乳腺癌并在术前对IM-SLN进行了SPECT/CT前哨淋巴结显像检查的患者,其中97例患者IM-SLN显像阳性,显像的IM-SLN总数为136枚。依据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和丹麦乳腺癌合作小组(DBCG)指南勾画IMLN临床靶区(CTV),分别定义为CTVRTOG和CTVDBCG,确定CTVRTOG及CTVDBCG与IM-SLN的位置关系。结果 位于第1~5肋间的IM-SLN个数分别为55、41、33、6和1枚,第1~3肋间IM-SLN数占总数的94.9%。CTVRTOG边缘到IM-SLN中心点及5 mm直径IM-SLN外侧缘的平均距离分别为4.10 mm(95%CI 3.54~4.65 mm)和6.40 mm(95%CI 5.81~6.98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86,P<0.05),而CTVDBCG到两者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60 mm(95%CI 1.16~2.05 mm)和3.34 mm(95%CI 2.78~3.89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64,P<0.05)。CTVRTOG边缘到IM-SLN中心点及5 mm直径IM-SLN外侧缘的平均距离均明显大于CTVDBCGt=16.640、19.815,P<0.05)。CTVRTOG、CTVDBCG分别可覆盖18.4%、60.3%的IM-SLN中心点。覆盖90%及100%的IM-SLN中心点时,CTVRTOG需外扩8和15 mm,而CTVDBCG需外扩5和13 mm。设定IM-SLN的直径为5 mm时,覆盖90%及100%的IM-SLN时,CTVRTOG需外扩11和17 mm,而CTVDBCG需外扩7和16 mm。结论 基于SPECT/CT显像图像上IM-SLN的分布,内乳淋巴结预防性照射靶区范围包括第1~3肋间是合理的;无论基于RTOG还是DBCG指南所勾画内乳靶区均不足以覆盖90%的IM-SL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