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由于锁骨下动脉起始端或无名动脉近心端发生狭窄或闭塞后,对侧椎动脉血流经过基底动脉返流至患侧椎动脉,再流入锁骨下动脉远端,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产生的综合征.本文总结了18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超声表现,分析其病因、声像图特征及狭窄程度与盗血关系等问题,对如何提高诊断符合率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评价应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锁骨下动脉因狭窄或闭塞致盗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对比23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方式、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成功置入支架,残余狭窄<30%,后循环缺血症状消失,患侧血压基本正常,椎动脉恢复正常血流方向,无1例并发症.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表现,分析SSS的原因、血流动力学、频谱特点、狭窄程度与盗血的关系等问题,评价TCD、CDFI诊断价值.②方法 CDFI常规显示颈动脉、椎动脉等内径及内膜情况,对椎动脉疑有盗血频谱的患者结合TCD检测椎动脉出现血流方向逆转,基底动脉呈双向血流频谱的特征性盗血频谱图形.③结果 2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中,动脉硬化及大动脉炎所致各为18例和2例,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锁可引起部分型及完全型盗血.椎动脉峰值流速健侧高于患侧.④结论 锁骨下动脉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和大动脉炎,其完全型与部分型盗血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TCD与CDFI结合能更准确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指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近心端发生狭窄或闭塞,引起同侧椎动脉血流逆行流向锁骨下动脉远端,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产生的症候群.  相似文献   

5.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是指由于动脉硬化或大动脉炎使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SA)近端部分狭窄或闭塞,发生患侧椎动脉压力下降,血液反流,使对侧椎动脉供应脑部的血液部分被盗取,经患侧椎动脉逆流入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脑干与枕叶供血不足和患侧上肢缺血的症状。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000例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筛选出SSS40例,检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景红霞  白姣  杨波 《海南医学》2014,25(2):290-291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是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或无名动脉发生狭窄及闭塞时,健侧的椎动脉血流经患侧椎动脉逆行流入锁骨下动脉阻塞的远端供应其上肢,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及上肢供血不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SSS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多发性大动脉炎,由主动脉夹层引起者少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由主动脉夹层导致双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用TCD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9例,束臂试验进一步证实锁骨下动脉盗血的存在.结果:经TCD检查,左锁骨下动脉盗血5例,右锁骨下动脉盗血4例,Ⅱ期盗血5例,Ⅲ期盗血4例,束臂试验均为阳性.结论:TCD是诊断SSS及盗血程度的可靠方法,适用于临床诊治及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锁骨下动脉盗血的椎动脉和桡动脉血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汪波  黄一宁  高山 《北京医学》2001,23(5):259-261
目的 分析比较 19例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间血流速关系。方法 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其血流速 ,并进行比较。结果 患侧反向椎动脉血流与桡动脉血流有显著相关性 (P<0 .0 5 ) ;锁骨下动脉与反向椎动脉及桡动脉血流速间无相关性 (P>0 .0 5 )。结论 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桡动脉血流速取决于侧支循环建立的完善与否。当侧支代偿好时桡动脉血流可完全正常 ;反之可能会诱发脑缺血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彩超是目前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的首选方法,高频超声探头对于位置表浅的颈动脉及椎动脉探查效果较好,但锁骨下动脉起始处及无名动脉由于位置较深而致探查效果差。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笔者采用多种频率探头联合应用检测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26例,旨在探讨其能否提高彩超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是指由于动脉硬化或大动脉炎使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SA)近端部分狭窄或闭塞,发生患侧椎动脉压力下降,血液反流,使对侧椎动脉供应脑部的血液部分被盗取,经患侧椎动脉逆流入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脑干与枕叶供血不足和患侧上肢缺血的症状。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000例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筛选出SSS40例,检测结果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沈萍  龚兆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748-474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例SSS患者进行了诊断,观察椎动脉有无血液倒流现象,扫查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观察血管内膜是否存在斑块、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对上述血管的血液充盈情况及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结果:10例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致9例,大动脉炎所致1例。锁骨下动脉狭窄7例,无名动脉狭窄2例,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引起完全性盗血6例,部分性盗血4例。患侧椎动脉出现双向血流或反向血流。结论:SSS最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完全性与部分性盗血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SSS作出诊断,并且具有便捷无创、实时直观、重复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 超声检查17例经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观测椎动脉频谱图的速度、形态、方向,对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判断.结果 17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超声检查均作出正确诊断,左侧盗血者11例,右侧盗血者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轻度4例,中度5例,重度8例,其椎动脉频谱形态分别为有切迹、正负双向及反向.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并能估测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3.
许丽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260-1262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是指一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在椎动脉的近心端显著狭窄或闭塞,因虹吸作用引起同侧椎动脉血流逆流人锁骨下动脉,对侧椎动脉血流也部分被盗取,经患侧椎动脉进入锁骨下动脉,供应患侧上肢,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在随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TCD进行诊断的锁骨下动脉盗血16例,结合做束臂加强试验进一步观察和证实锁骨下动脉盗血的存在。而且均做血管造影进行比较,都证实了TCD诊断的准确性。结果:TCD检测后,发现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9例,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5例,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合并一侧锁骨下动脉盗血2例,TCD表现为:①锁骨下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可达150cm/s以上,并可闻及粗糙性杂音及频谱紊乱,严重狭窄或闭塞者血流速可下降,可闻及鸥鸣样杂音,频谱低频增宽紊乱;②同侧VA完全反向或以反向为主的双向;③BA和PCA正向,双向或反向,束臂试验血流速度下降;④对侧VA呈代偿性收缩期血流增快,呈高阻力频谱;⑤VA血流方向与SUBA狭窄程度有关;⑥结合束臂加强试验可帮助诊断。结论:TCD是观察锁骨下动脉盗血及盗血程度敏感的方法。且能判断颅内BA、PCA受影响情况,准确地评价治疗效果,并可用来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15.
林慧琼 《广西医学》2000,22(1):154-155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是锁骨下动脉(SA)起始端或无名动脉近心端发生狭窄或闭塞,引起同侧椎动脉(VA)血流逆行流入SA远端,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产生的症候群。本文报道6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频谱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颅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原因、血液动力学、频谱特点、狭窄程度与盗血的关系等问题,评价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常规显示颈动脉、椎动脉的内径及内膜情况,对椎动脉疑有盗血频谱的患者再结合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锁骨下动脉出现血流方向逆转,基底动脉呈双向血流的特定盗血频谱图形。15例SSS患者中,动脉硬化及大动脉炎所致各为13例和2例,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锁,可引起部分性及完全性盗血。椎动脉峰值流速健侧明显高于患侧。结论SSS最常见病因为动脉硬化和大动脉炎。其完全性与部分性盗血,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彩色多普勒与经颅多普勒相结合能更准确地对SSS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artery ste-nosis ,SAS)是指在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的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段有部分或完全闭塞性损害 ,由于虹吸作用 ,引起患侧椎动脉中的血流逆行 ,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端 ,导致椎 -基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患侧上肢缺血性的症候.其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 ,其次是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动脉炎 ,主要临床表现有眩晕、肢体轻瘫、感觉异常、双侧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复视、晕厥等.现将我科诊断的1例无名动脉支架术后并发双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超声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椎动脉返流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5例患者资料,并与脑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5例患者中,14例SSS患者首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漏诊1例,该例经脑血管造影后复查超声确诊。部分型SSS 4例(占26.7%),完全型SSS 11例(占73.3%)。SSS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致14例,大动脉炎所致1例;病变血管为锁骨下动脉狭窄5例、无名动脉狭窄2例、锁骨下动脉闭塞或次全闭塞8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完全型、部分型盗血与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马媛 《中原医刊》2011,(2):88-89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及频谱的改变,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及频谱的变化,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锁骨下动脉是否存在血管闭塞及狭窄。结果TCD检测后,发现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13例,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6例,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合并一侧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TCD表现为:①锁骨下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可达150cm/s以上,并可闻及粗糙性杂音及频谱紊乱,严重狭窄或闭塞者血流速可下降,可闻及鸥鸣样杂音,频谱低频增宽紊乱。②同侧VA完全反向或以反向为主的双向。③BA正向,双向或反向,束臂试验血流速度下降。④对侧VA呈代偿性收缩期血流增快,呈高阻型频谱。⑤VA血流方向与SUBA狭窄程度有关。⑥结合束臂加强试验可帮助诊断。⑦20例患者均做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均证实了TCD诊断的准确性。结论TCD是观察锁骨下动脉盗血及盗血程度敏感的方法。且能判断颅内BA受影响情况,准确地评价治疗效果,并可用来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及诊断方法.方法:对4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并观察这些部位的超声表现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并和DSA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这40例患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原因引起的病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来诊断4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其中33例患者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位狭窄,2名患者无名动脉狭窄,而Ⅰ级盗血患者一共有13例,Ⅱ级盗血患者有17例,Ⅲ级盗血患者10例.和DSA结果相比,准确率达到了98%左右.结论:临床上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时,可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该诊断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能够有效的分析、评价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