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本 《中国基层医药》2002,9(2):105-106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人血压波动情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136例急性中风病人进行动态监测血压变化 ,其中脑出血 6 2例 ,脑梗死 6 3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1例。结果 发现血压波动 >2 0 %的急性脑血管病人 ,预后较差 ,病死率 32 % ;急性期血压波动 <2 0 %的病人预后较好 ,病死率 2 4%。结论 动态血压对急性脑血管病早期降压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合理控制血压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辉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857-1858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常出现高血压,对患者血压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近年来对脑梗死发生后出现的急性期高血压是否需要治疗有了新的认识,根本原因是由于缺血脑组织的血流量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现采用合理控制降压方法治疗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对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血压控制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早期降压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共 80例 ,按照入院顺序分为A、B两组 ,各 4 0例。A组患者于发病 3h内接受降压治疗 ,采用生理盐水 2 0 0mL +尼莫地平 60mg缓慢静脉滴注 ,(依血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并使血压保持在 16.0 0~ 18.67/ 10 .67~ 12 .0 0kPa) ,每日 1次 ,连续应用 15d ;B组当血压 >2 4 .0 0 / 13 .3 3kPa时 ,选用卡托普利 6.2 5mg~ 12 .5mg ,每日 3次 ,使血压保持在 2 1.3 3~ 2 4 .0 0 / 12 .67~ 13 .3 3kPa之间。两组基础治疗如防治脑水肿、神经细胞营养剂、吸氧、防治并发症等无差别。结果 :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于发病后第 1天和第 15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 ,A组患者显效率为 5 5 % ,B组患者显效率为 75 % ,两组显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脑梗死急性期 ,除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合并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疾患及收缩压 >2 4kPa或舒张压 >13 .3 3kPa ,一般不予降压治疗 ,以免梗死面积扩大 ,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血压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44例,脑梗死患者36例,治疗及护理方法与脑卒中患者一致,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7 d内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期护理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对医院护理舒适度满意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对照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方面,两组患者血压除前3 d波动明显外,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治疗过程中,除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治疗外,应对患者采用有效合理的舒适护理方式,并及时了解和掌握血压变化情况,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住院舒适度满意率,缓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不适,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中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曹雪 《中国医药指南》2014,(29):326-327
目的探讨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之间收治的50例脑出血和5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密切的血压监测以及系统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急性期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护理1 d、2 d后血压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护理3 d、7 d后血压水平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强化急性期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和血压监测,有助于其病死率的降低,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压变化规律和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未经血压干预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57例,按其致病因素进行TOAST分型,同时按其病变部位和病灶大小进行OCSP分型;分别观察各分型1周内的血压变化规律,并探讨合理的护理方法。结果首测血压:急性脑梗死入院后,首次测量血压增高者有141例(89.8%),其中108例(69%)有高血压史,101例(64.3%)有药物治疗史;且有药物治疗史患者的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5)。总体规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入院当天首测血压值为其最高值,之后7d呈逐渐下降趋势,以前24h最为明显,1周内可基本降至正常水平。分型差异:不同的TOAST及OCSP分型患者血压的分布区间不同,以收缩压表现最为明显;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及腔隙性梗死患者收缩压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且其均值显著高于其他TOAST分型(P〈0.05);后循环型梗死患者收缩压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且其均值显著低于其他OCSP分型(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呈显著上升趋势,多数患者经密切护理可在发病1周内降至正常水平;其急性期血压值因患者药物史、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及病灶范围等差异有所变动;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进行个体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8.
本资料收集我院ICU和CCU病房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各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资料,结合辅助检查对其血压进行调控并与对照组比较,将其心功能改善情况、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动态演变探讨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入选患者男58例,女42例;年龄58~8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21):189-19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降压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1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并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5例给予急性期降压治疗,对照组76例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残疾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出现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入院第7天及入院第14天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入院第14天死亡率/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降压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死亡率/致残率,但降压的过程避免过低、过快,在降压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陈晋莉  陈礼龙  吴权 《贵州医药》2023,(12):1875-1877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急性脑梗死后血压波动情况,并分析血压波动对再次卒中及脑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依据24 h收缩压标准差值(△24 hSBP)分为血压波动大组(|△24 hSBP|≥10 mmHg)与血压波动小组(|△24 hSBP|<10 mmHg),设计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采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统计两组再次卒中及脑出血转化情况,分析血压波动对再次卒中及脑出血转化的影响。结果 经统计,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急性脑梗死后血压波动高的共38例,占38.00%,血压波动低的患者共62例,占62.00%;两组性别、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病程、BMI、吸烟、饮酒、合并糖尿病、TC、TG、HDL-C、LDL-C、BUN、UA、Scr、HbA1c、FPG、FT3、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波动大组的24h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血压变异性(BPV)、再次卒中及脑出血转化发生率高于血压波动小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  相似文献   

11.
周先岭  刘维洲  钱振  瞿萍 《安徽医药》2018,39(9):1068-1071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CMB)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DWI及T2-GRE扫描,对CMB进行分区、计数、分级。根据有无CMB,分为CMB组(36例)与无CMB组(3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吸烟饮酒史、血糖、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情况。结果 CMB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比例高于无C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3,P=0.010;χ2=6.121,P=0.012)。两组患者血浆生化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除了UA,Cr之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4.66,95% CI:1.22~17.64,P=0.010)、腔隙性脑梗死(OR=4.321,95% CI:1.19~16.75,P=0.012)是CMB的危险因素。结论 CMB与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其中高血压为CMB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腔隙性脑梗死与CMB可能具有类似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住院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132例进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正常组20例,IMT增厚组56例,IMT斑块组56例,后2组判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另外,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132例患者分为非晨峰组49例和晨峰组83例.测定各组血脂、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结果 IMT正常组、IMT增厚组、IMT斑块组TG、TC、LDL-C、HDL-C、ApoA、ApoB、Hcy、hs-CRP、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nDBP、24 h SBPV、dSBPV、血压晨峰检出率、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Hcy、hs-CRP、24 h SBPV、dSBPV、血压晨峰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变化及高血糖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 38例高血糖患者和 6 8例正常血糖患者血糖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糖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正常血糖组显著增高 ;高血糖组患者高血糖升高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血糖可以恶化脑梗死急性期的神经损伤 ,并延缓神经损伤的康复进程 ,血糖水平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脑组织损伤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4.
张勇  陈兆銮 《云南医药》1998,19(1):9-10
本文分析了35例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24小时动态血压,发现脑梗塞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比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而且血压夜间下降率收缩压为6%,舒张压为7%,均小于10%,夜间/白天收缩压为9.94,夜间/白天舒张压为0.93,比正常值增高,说明本组脑梗塞患者血压昼夜波动减小,为“非杓型”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性脑梗死过程中患者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的老年患者为实验对象,给予尼莫地平缓释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第1、第2疗程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心、心率和s—T段。结果与给药前相比,尼莫地平缓释片治疗后第1、第2疗程患者的收缩压均无显著变化(P〉0.05);均能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舒张压(P〈0.05/0.01),在给药后第2疗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有加大的趋势(P〈0.05)。与给药前相比,应用尼莫地平缓释片1个疗程后,患者的心率和s—T段均有所减低(P〈0.05);治疗第二疗程后,患者的心率与治疗前没有明显差异,但s—T段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尼莫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过程中,尼莫地平缓释片可以通过降低血压和心率、改善心肌缺血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0年2月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变量下降幅度显著较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方法12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观察组60例给予长春西汀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长春西汀治疗ACI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态血压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24h动态血压变化.方法 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分别对8例AMI急性期患者、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 AMI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比较: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者比较:24hSBP、24hDBP、dSBP、dDBP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并且AMI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结论 对AMI患者急性期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那屈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 0例 ,2组均予以复方丹参 2 0mL ,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iv ,gtt ,qd ,疗程 10d。治疗组加用那屈肝素钙 4 10 0IU ,ip ,q 12h ,共10d。治疗前后检查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脑血流量。结果 :那屈肝素钙治疗组总有效率 82 % ,对照组 5 8% ,2组疗效比较 ,P <0 .0 5。 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脑血流量均有所改善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比粘度差值分别为 - 1.2 3± 0 .2 1和 - 0 .19± 0 .0 4 ,血小板粘附率为 (- 13.0± 1.8) %和 (- 6 .2± 1.7) % ,以治疗组尤为明显 (P <0 .0 5或 <0 .0 1)。结论 :那屈肝素钙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 ,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